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裂谷回响 ...
-
林野的靴底碾过最后一片冻硬的苔藓时,河谷对岸的风突然变了方向。裹挟着碎冰碴的气流撞在他护目镜上,瞬间凝结出一层白雾,他抬手去擦的瞬间,耳麦里突然炸开刺啦的电流声——那不是暴风雪造成的干扰,而是某种高频信号被强行截断的锐响,像一把冰锥狠狠扎进听觉神经。
“07,收到请回答。”他按下通讯器侧面的红色按钮,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三分钟前,负责殿后的队员陈默还在汇报“左翼无异常”,可现在频道里只剩下持续的沙沙声,像是有什么东西正趴在信号线上,一点点吞噬掉人类的声音。
身后的临时营地已经成了模糊的剪影。三天前,他们这支由七人组成的“破冰者”小队跨越北纬78度线,目标是勘察这片被称为“遗忘裂谷”的地质断层——这里曾是2073年“极地熔毁”事件的核心区域,地表下掩埋着人类最后一座超导粒子对撞实验室。可谁也没料到,抵达后的第一个夜晚,温度计就跌破了零下62摄氏度,远超装备设计的耐受极限,更诡异的是,随身携带的地质探测仪开始疯狂跳数,屏幕上的波形图扭曲成怪异的弧线,像是在追逐某个看不见的移动热源。
“队长,探测仪又有反应了。”队员苏晓的声音从耳麦里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林野转过头,看见那个扎着高马尾的年轻女博士正蹲在雪地里,双手紧紧按着探测仪的机身,屏幕的蓝光映在她冻得发红的脸上,“这次的信号……是从裂谷深处来的,强度是之前的三倍。”
林野走过去时,靴子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的脆响,那声音在空旷的河谷里格外清晰,甚至能听到回声在岩壁间反弹的轨迹。他蹲下身,目光落在探测仪的屏幕上:原本应该平稳的基准线此刻正剧烈起伏,形成一道又一道尖锐的峰值,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机身轻微的震动,像是有颗心脏在仪器内部搏动。
“方向?”他问。
“正下方。”苏晓抬起头,眼神里满是震惊,“裂谷底部的冰层下面,有东西在动。”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投入林野的脑海。他们出发前查阅过所有公开资料,“遗忘裂谷”的冰层厚度超过八百米,经过“极地熔毁”事件后,底层冰层早已与地下岩层冻结成一体,别说移动的物体,就连微生物活动都应该处于完全停滞状态。可眼前的探测仪不会说谎,那些跳动的波形正以稳定的频率传递着信息——不是地质活动的无序信号,而是某种有规律的脉冲,像极了人类早期使用的摩尔斯电码。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闷响。不是雪崩的轰鸣,也不是冰层断裂的脆响,而是一种低沉的、带着金属共鸣的震动,从裂谷深处缓缓向上蔓延。林野猛地站起身,护目镜的白雾已经消散,他清楚地看见,河谷对岸的岩壁上,有几块拳头大小的碎石正顺着冰层滚落,而更远处的裂谷入口处,原本平整的雪面突然塌陷下去,形成一个直径约两米的黑洞。
“是陈默的方向!”队员李响突然大喊。这个负责武器装备的壮汉此刻正举着夜视望远镜,手指死死指着那个黑洞,“我看到他的信号棒了……在黑洞里,还亮着!”
林野的心猛地一沉。信号棒的续航时间只有四小时,陈默是一小时前离开营地去检查左翼防线的,按时间推算,信号棒应该还处于高亮状态。可那个黑洞的位置,距离陈默汇报的坐标至少有三公里,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那里?而且以当前的气温,暴露在户外超过二十分钟就会有失温风险,陈默不可能在没有汇报的情况下擅自移动这么远的距离。
“全队集合,前往黑洞位置。”林野迅速做出决定,同时从背包里取出绳索和冰镐,“苏晓,你带着探测仪跟在我身后;李响,你负责殿后,注意观察四周;赵鹏,把热成像仪打开,我们需要知道黑洞里的情况。”
五人的队伍迅速向黑洞方向移动。雪地里的脚印很快被新落下的雪花覆盖,仿佛他们从未踏足过这里。林野走在最前面,冰镐的尖端每一次凿进冰层,都能听到“笃”的一声闷响,那声音在寂静的环境里格外刺耳,让他想起小时候在博物馆里见过的老式钟表,每一次跳动都在倒计时。
距离黑洞还有五十米时,赵鹏突然停了下来,热成像仪的屏幕在他手里微微颤抖。“队长,”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恐,“里面……有热源。不是人的温度,比人体低,大概在零下五度左右,而且一直在移动。”
零下五度?林野皱起眉头。在零下六十多度的环境里,零下五度已经是极高的温度了,足以让冰层持续融化。可什么样的东西能在八百米深的冰层下保持这样的温度?他接过热成像仪,屏幕上的画面让他瞳孔骤缩:黑洞底部并非实心,而是一条倾斜向下的通道,通道内壁上布满了不规则的凹槽,而在通道深处,一个模糊的红色热源正缓慢向上移动,热源的形状呈长条状,大约有三米长,最关键的是,热源的周围还分布着十几个更小的红点,像是某种生物的肢体。
“苏晓,探测仪现在的信号怎么样?”林野问。
苏晓低头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信号……和那个热源完全同步了。队长,那个东西,就是信号源。”
就在这时,耳麦里突然传来一阵清晰的电流声,紧接着,一个断断续续的声音跳了出来,像是经过了无数次干扰后的残留:“救……救我……冰层……在融化……”
是陈默的声音!林野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他立刻按下通讯器:“陈默,你在哪里?能听到吗?报告你的位置!”
“裂谷……底部……有门……”陈默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夹杂着水流的声音和某种金属摩擦的刺耳声响,“别过来……它们……不是……”
最后一个字还没说完,信号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尖锐的高频噪音,林野不得不摘下耳麦,可那噪音仿佛已经钻进了他的大脑,让他眼前阵阵发黑。他抬起头,看向那个黑洞,此刻黑洞里正缓缓冒出白色的雾气——不是冷空气遇到热空气形成的水汽,而是某种带着淡淡腥气的白色烟雾,落在雪地上后,竟让积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留下一个个深褐色的小坑。
“那是什么?”李响举起了电磁步枪,枪口对准黑洞,手指扣在扳机上,“队长,要不要先开火?”
林野没有立刻回答。他盯着那些白色烟雾,突然想起出发前,导师周教授偷偷塞给他的那本旧笔记本。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着一行潦草的字:“遗忘裂谷不是自然形成的,是‘门’。如果遇到会融化冰雪的烟雾,立刻撤离,不要试图探测,不要试图交流——它们在模仿我们的信号。”
当时他以为这只是老教授的杞人忧天,可现在,笔记本上的文字像诅咒一样在他脑海里盘旋。陈默的声音、同步的信号、会融化冰雪的烟雾……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可怕的结论:他们面对的不是某种未知的地质现象,而是某种能够主动伪装、主动捕猎的未知存在。
“撤退。”林野突然说。
“什么?”苏晓愣住了,“陈默还在里面!”
“我们现在进去,就是送死。”林野的声音异常冷静,尽管他的心脏在疯狂跳动,“那个信号是陷阱,陈默的声音可能也是。我们需要立刻返回营地,联系总部,请求支援。”
可就在这时,黑洞里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紧接着,一道刺眼的蓝光从通道深处射出,照亮了整个河谷。林野下意识地用手臂挡住眼睛,透过指缝,他看到那个长条状的热源正从通道里缓缓爬出——那不是他想象中的生物,而是一个由金属和冰层组成的怪异造物,表面覆盖着一层半透明的薄膜,薄膜下隐约能看到无数细小的管线在蠕动,而在造物的顶端,有一个圆形的凸起,凸起上闪烁着蓝色的光芒,那光芒的频率,竟和他们通讯器的信号频率完全一致。
“它们在模仿对撞实验室的设备……”苏晓的声音带着哭腔,“2073年的熔毁事件,根本不是事故,是它们突破了实验室的屏障!”
林野突然明白过来。“极地熔毁”事件不是因为超导材料失控,而是人类打开了一扇不该打开的门。对撞实验室的粒子碰撞实验,意外打通了与另一个维度的通道,那些未知存在通过通道进入地球,却因为无法适应地球的环境而暂时休眠在冰层下。而他们的探测仪发出的信号,恰好唤醒了这些沉睡的造物。
蓝色的光芒越来越亮,那个金属造物的表面开始分泌出更多的白色烟雾,烟雾在雪地上蔓延,形成一道诡异的轨迹,朝着他们的方向移动。林野知道,他们必须立刻离开这里,可就在他转身的瞬间,耳麦里再次传来陈默的声音,这一次,声音清晰得仿佛就在耳边:“队长,别丢下我……我在下面,我能看到你们……”
林野的脚步顿住了。他看向黑洞,通道深处似乎有一个模糊的人影,正朝着他们的方向挥手。是陈默吗?还是那些造物模仿出的幻象?他的大脑在理智和情感之间疯狂拉扯,直到苏晓突然大喊:“队长!看探测仪!”
他低头看向苏晓手里的探测仪,屏幕上的波形图已经变成了一条直线,而直线的末端,清晰地显示着一行数字:“07,07,07……”
那是他的队员编号。
白色的烟雾已经蔓延到他们脚下,积雪在烟雾的作用下迅速融化,露出了冰层下黑色的岩石。林野突然意识到,那些烟雾不是用来攻击他们的,而是用来标记——标记出活人的位置,然后召唤更多的造物。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河谷对岸的岩壁,原本平整的岩壁上,此刻竟出现了十几个大小不一的黑洞,每个黑洞里都透出微弱的蓝光,像是无数双眼睛,正死死盯着他们。
“跑!”林野大喊一声,一把拉起苏晓的手臂,朝着营地的方向狂奔。李响和赵鹏也反应过来,紧随其后。身后的蓝色光芒越来越亮,金属摩擦的声音在河谷里回荡,像是有无数只脚在追逐他们的脚步。
雪地里的脚印被烟雾覆盖,融化的积雪汇成细小的水流,在冰层上形成一道道蜿蜒的痕迹。林野回头看了一眼,那些金属造物已经爬出了黑洞,它们的移动速度远比想象中更快,表面的管线在雪地上拖拽,留下一道道深褐色的印记。而在更远的地方,裂谷的冰层开始出现大面积的裂痕,裂痕里透出蓝色的光芒,仿佛整个裂谷都即将苏醒。
“营地还有多远?”林野问,他的肺部因为剧烈运动而阵阵刺痛,冷空气像刀子一样刮过喉咙。
“还有两公里!”赵鹏回答,他的热成像仪已经无法正常工作,屏幕上满是蓝色的干扰点,“但通讯器还是联系不上总部,信号被完全屏蔽了!”
林野咬紧牙关。他们被困住了,像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那些未知存在不仅能模仿信号,还能屏蔽通讯,切断他们与外界的所有联系。而更可怕的是,它们似乎在享受这个追逐的过程,没有立刻发动攻击,只是一步步缩小包围圈,像猫捉老鼠一样玩弄着他们。
就在这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轰鸣声。林野的眼睛亮了起来——是营地的雪地车引擎声!他们还有机会!他加快脚步,几乎是拼尽全力在雪地里狂奔,护目镜再次被白雾覆盖,他索性摘下护目镜,任由冷空气刺激着眼球,只为了能看得更清楚。
营地的轮廓越来越清晰,雪地车的灯光在风雪中摇曳,像是黑暗中的灯塔。林野能看到营地门口的防御工事,那是他们出发前用冰块和金属板搭建的简易屏障,虽然简陋,但至少能抵挡一段时间。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些金属造物距离他们还有一百多米,蓝色的光芒在风雪中忽明忽暗,像是在犹豫是否要继续追逐。
“快!上车!”林野大喊着,一把推开营地的大门,将苏晓推进雪地车的驾驶座,“启动引擎,准备撤离!李响,赵鹏,你们负责加固车门!”
苏晓慌乱地按下启动按钮,雪地车的引擎发出一阵沙哑的轰鸣,却没有立刻启动。“不行!引擎被冻住了!”她用力拍打着方向盘,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们的防冻液在刚才的移动中漏光了!”
林野的心沉到了谷底。他们距离希望只有一步之遥,却被现实狠狠打回地狱。身后的金属摩擦声越来越近,蓝色的光芒已经照亮了营地的大门,他甚至能看到那些造物表面的管线在蠕动,像是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猎物。
“队长,它们停下来了。”李响突然说,他举着电磁步枪,手指依旧扣在扳机上,“它们在营地门口,没有进来。”
林野疑惑地看向营地门口。那些金属造物确实停在了门外,它们的蓝色光芒闪烁着,像是在传递某种信息。他突然想起探测仪屏幕上的数字,想起陈默最后那句模糊的话——“有门”。
“苏晓,探测仪现在能用吗?”他问。
苏晓颤抖着按下探测仪的开关,屏幕上的波形图再次跳动起来,这一次,波形图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图案——那是一个门的形状,而门的位置,就在营地中央的帐篷里。
林野突然明白了。那些造物不是在追逐他们,而是在引导他们——引导他们回到营地,找到那个隐藏在帐篷里的“门”。他快步走向中央帐篷,掀开帐篷的门帘,帐篷里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原本用来存放物资的帐篷中央,冰层已经融化,露出了一个直径约三米的圆形平台,平台上刻着复杂的纹路,纹路里流淌着蓝色的液体,像是某种能量回路。而平台的中央,有一个凹陷的凹槽,形状正好和他们探测仪的机身吻合。
“它们需要探测仪。”苏晓跟在后面,声音里满是绝望,“探测仪发出的信号,是打开‘门’的钥匙。2073年,实验室就是用粒子对撞的信号打开了第一扇门,现在,它们需要我们的探测仪,打开第二扇门。”
林野拿起探测仪,手指在机身上微微颤抖。他知道,只要把探测仪放进凹槽,“门”就会打开,更多的未知造物会通过门来到地球。可如果不这么做,他们会被外面的造物活活困住,最终成为它们的猎物。
就在这时,帐篷外传来李响的大喊:“队长!它们开始攻击了!屏障快撑不住了!”
林野走到平台前,低头看向凹槽。蓝色的液体在纹路里流动,像是在召唤他。他想起导师的笔记本,想起陈默模糊的声音,想起苏晓惊恐的眼神。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
他将探测仪缓缓放进凹槽。
瞬间,整个帐篷开始剧烈震动,平台上的纹路发出刺眼的蓝光,蓝色的液体顺着纹路快速流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林野感到一股强大的吸力从平台中央传来,他的身体开始不由自主地向平台靠近,就在这时,他的耳麦里突然传来一阵清晰的信号,不是陈默的声音,也不是电流声,而是一段陌生的、带着韵律的低频振动,像是某种语言。
他突然明白,那些未知存在不是在模仿他们的信号,而是在尝试与他们交流。“极地熔毁”事件不是入侵,而是一次失败的接触。对撞实验室的实验意外打通了通道,却因为信号不稳定而导致双方无法正常沟通,那些未知存在只能暂时休眠,等待下一次稳定的信号出现。
蓝色的光芒越来越亮,平台中央出现了一个黑色的漩涡,漩涡里传来轻微的震动,像是某种生物的呼吸。林野知道,“门”已经打开了,而他,将是第一个与另一个维度进行正式接触的人类。
帐篷外的攻击声突然停止了。林野走到帐篷门口,掀开帘子,看到那些金属造物正静静地站在雪地里,它们的蓝色光芒变得柔和,表面的管线不再蠕动,像是在等待他的回应。
河谷对岸的裂谷深处,传来一阵低沉的回响,那回响带着某种规律的振动,与耳麦里的低频信号完美同步。林野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人类与未知维度的接触,将从这片被遗忘的裂谷开始,而他,将成为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
他按下通讯器的按钮,对着空旷的河谷说道:“这里是‘破冰者’小队队长林野,我们在遗忘裂谷,发现了‘门’。重复,我们发现了‘门’。”
这一次,耳麦里没有电流声,只有一阵清晰的回应,那回应来自裂谷深处,来自另一个维度,带着跨越时空的问候,在寂静的极地河谷里,久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