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 44 章 ...
-
第二天清晨,宿舍的闹钟刚响,张哲就已经洗漱完毕,正在看《高等数学》;赵磊打着哈欠摸出篮球,说要去体育馆练早功;王子睿则靠在床头刷手机,嘴里念叨着“今天班会要选临时班委,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当”。程潇简单洗漱后,和室友们在楼下分开,按着辅导员发的地址,往文昭楼 302教室走去,据说这一届全专业只有7个学生。
推开302教室的门,阳光正透过玻璃窗洒在课桌上,已经有4个同学坐在里面:靠门的女生正忙着给每个人发打印好的班会流程表,戴眼镜的男生在黑板上写“档案学1班第一次班会”,字迹工整;还有两个同学坐在靠窗位置,小声讨论着军训要带的东西。程潇挑了个靠后的靠窗座位坐下,刚放下笔记本,发流程表的女生就走了过来,笑着递给他一张纸:“我叫林晓,负责暂时联络大家,你是程潇吧?辅导员说你昨天刚报到,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我。”
程潇接过纸,道了声谢,林晓扎着低马尾,说话时眼睛弯成月牙,看起来很热心。没过多久,最后两个同学和辅导员李老师走进教室,7人小班级刚好坐满一张长桌,没有大班级的拥挤,反而透着几分亲切。
“咱们班人少,都是以后要一起上课的伙伴,先从自我介绍开始吧,大家随便说,不用紧张。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李,叫李昌宁。”李老师笑着坐在桌尾,示意从靠门的同学开始。第一个发言的是戴眼镜的男生,他推了推镜框,声音响亮:“我叫陈阳,来自苏省,平时喜欢唱歌。” 说完还主动递了张写着联系方式的便签给旁边的同学,积极性十足。
接着是林晓,她笑着说:“我来自徽州,我高中时时班长,大学里我也想竞争班长,如果大家要是需要整理笔记、通知事情,我都可以帮忙!” 每个人都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热情,话语里满是踊跃。
轮到程潇时,他站起身,语气平稳:“我叫程潇,来自芗城。”短短几句话,简洁得像在说一件平常事。他站在那里,阳光落在他干净的侧脸,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明明没刻意表现,却透着一股“冷清的文弱感”,刚发言完坐下,林晓就悄悄递来一张便签,上面写着“我帮你记了班会重点,等会儿给你”,林晓从程潇进来的时候就注意要这位帅气的男生。
程潇接过便签,低声道谢,心里也觉得这7人的小班级格外舒服,没有大班级的喧闹,每个人都带着真诚,相处起来不用费心思。班会后半段,李老师讲了军训安排、选课注意事项,还提了“选临时班委”的事,最后林晓当选临时班长,陈阳当临时团支书,负责后续联络。散会后,同学们陆续离开,程潇特意留到最后,走到李老师身边,轻声问:“李老师,我想问问学校有没有适合学生的兼职岗位?比如图书馆整理、食堂帮忙之类的,我想课余赚点生活费。”
李老师愣了一下,随即想起什么似的,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表:“你入学登记时填的家庭情况是‘普通工薪家庭’,学校有贫困生补助政策,你可以填这个表申报,每月有300 块补助,比兼职轻松些。” 她把表递给程潇,语气温和,“要是觉得补助不够,兼职的话,图书馆每周三、五下午需要人整理书籍,食堂也招打饭的学生,不过要注意别耽误上课。”
程潇接过补助申请表,指尖触到纸张,心里暖暖的,他没想到辅导员会记得自己的家庭情况。他认真看了看表,抬头说:“谢谢李老师,补助我先了解下,兼职的话,要是图书馆有空缺,我想申请试试,整理书籍不会耽误上课,还能顺便看看书。”他不想完全依赖补助,更希望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就像之前在清吧兼职那样,踏实又有成就感。
李老师点点头,从手机里找出图书馆兼职的联络方式,写给程潇:“你直接联系刘老师就行,说是我推荐的,她会优先考虑。”又叮嘱道,“要是兼职和课程冲突,一定要先以学习为主,有困难随时找我。”
程潇把联系方式和补助申请表小心折好,放进笔记本里,跟李老师道了谢,转身走出教室。走廊里阳光正好,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讨论着班会内容。他走到楼下,看到不远处的自行车停放区,自己昨天买的二手自行车正安静地立在那里,想着以后可以骑车去图书馆兼职,再抽空联系上海的拍卖行,心里的规划又清晰了几分。
回到宿舍时,赵磊正抱着篮球进门,看到程潇就喊:“老幺!班会选班委没?我们体育学院选了好几个,我还报名当文体委员了!”王子睿也凑过来:“我们班选了临时班长,据说以后要组织去参观科技展,到时候喊上你一起去啊!” 张哲则推了推眼镜,把一张“军训物品清单”递过来:“我整理的,你看看有没有漏的,明天就要领军训服了。”
程潇坐在书桌前,看着室友们热闹的样子,又看了看笔记本里的兼职联络方式,嘴角忍不住上扬,小班级的温暖、室友的热情、辅导员的关心,还有自己一步步推进的计划,都让他觉得,这场上海的大学生活,正朝着越来越踏实的方向走去。而第一次班会,就像一个温柔的起点,让他在陌生的校园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