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抽查 ...
-
二人离开器材室时,操场上的人已经彻底散开了,人群成簇地涌回教学楼。两人跟在大部队最后,若即若离地走着。
安静,平和,像是早就习惯,像是和任何高中生没有什么不同。
二人赶在下一道铃声响起前回到座位,开始早自习的背书。在班主任鬼魅般的注视下翻着书页,做着各自的事。
一个早自习很快就过去了,紧接着是吃饭,值日,预备课间。
就连吃过饭后同学们之间的对话似乎也非常正常。
“今天老班回来了,他肯定会抽查人!”
“该抽谁了?”
“按照他上次的思路,我感觉该抽第三排中间的了。”
“不对不对,上次就是中间,这次该后面的了。”
“等等,按说有新人来的话很可能先抽查新同学……要不要提醒一下?”
到这里张全就插上话了,“这事我们已经跟他说过了,班长不打算借他,所以李康去喊他一起过来对答案了。”
“哎,对,他怎么一直不回来,马上就要上课了!”
节明乐作图的尺子动了一下,一个辅助线多出了一道转折。男生的眉宇蹙了蹙,心说安群若上厕所怎么还没回来,是掉进去了吗?
要不以后上厕所也——算了算了,过犹不及。
节明乐心情越不好,脸上的表情就越反常。于是当安群若踩着上课铃的尾巴尖回到教室时,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坐位旁边,有张什么都不在乎的嘲讽脸。
安群若总结过,如果节明乐打算参与使坏,那脸上的表情大概率是笑着的;如果节明乐打算什么都不做,那大概率就是现在这样。
看来节明乐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安群若在心底稍稍松了口气,回到座位上,拉开椅子安分地坐下。
“……”
铃声落下的瞬间,安群若终于没了动静,像在面对家教老师那样正襟危坐。他看上去毫无计划和准备,让人很怀疑他早操时言论的真实性。节明乐转着手里的笔,看着老班走上讲台。
“这次多校联讲召集了各省的出题老师,一起讨论了高考的方向和需求……”老班出差两天自然有很多话要讲,最重要的还是给学生们打鸡血,“……专家们在这次提到了一件很重要的是,就是要拆解体型。”
“一道题,你们会了,只是会了一道题。而高考试卷那么多题,全年全省下来那么多题,为什么能分出类别?每种类别又是如何变化的,你们知道吗?”
“最优的做题家应该是出题家。当你们哪天可以自己给自己出一道题,设置扣分点让自己越过时,你们成为了题目的主人。”
“……那太难了。”张全撞了李康一肘子,李康打回去时撞到了后面的桌子。正在盯着班主任走神的安群若被震了一下,回过神来时,身旁转着笔的男生已经长腿一伸,给前面两个人的椅子都来了一脚。
两个人这才安分了下来。
全班的同学都屏气凝神,因为班主任讲完他在外面学习的鸡汤后,就要挑选一个幸运儿上台展示试卷了。彼时老班的双手背在身后,一路走到了教室中央。他甚至不拿自己的试卷,只捏着根电子笔,可能是忘了放下。
“……老班怎么还没讲完。”李康在演草纸上写道。
“鬼知道,他往后面走了,讲这么动情说不定会忘了新生的事,随机挑。”
“那可太糟了。”
“也不知道安群若准备的怎么样,他好像上课才回来吧?”
“还差点和班主任撞上,我感觉这次多半就是他了,班主任肯定看见他了。”
一个“了”字没有写完,“安群若”三个字就一锤定音,将其他人的心都安全放回了地上。所有人转头望向少年,眼里带着好奇、忧心、以及猹一般的单纯。
安群若站起来,他平静地走上讲台,摆弄起投影。延迟的画面很快在讲台上展示出来,带着难以识别的尾影,于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被卷起来的试卷软趴趴地贴在一起,仿佛是一张使用了太久的破布。
那张试卷上黑漆漆的,数不清的字迹重叠在一起,却又远不是在乱涂乱画。偶尔在某片字迹稍轻的部位,甚至能依稀辨认出对方写的是什么公式。
“那是什么,英语作文吗?”“这是在干什么啊,演草纸吗……”
台下响起零星的窃窃私语,就连班主任也愣了一下,然后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很抱歉,老师,这是我的旧疾了。我睡眠不好,夜里会有类似梦游的症状,昨夜我不小心写了三十套试卷,笔记都在这张卷子上了。”
“梦游写卷子?”“真的假的?”
“……那怎么办?”班主任反问。他不是那种死板的老师,既然学生出了问题,那就该去解决。
何况这个少年站在台上的样子根本看不出丝毫无措,让人忍不住相信他是带着解决手段来的。
“我记得我写下的答案,我会尽快再补一份出来的。”安群若道。
“好,”班主任沉默。这名特殊学生入校时的情况他当然知道,挑学生展示试卷本也不是为了强人所难,“你再挑一个同学展示试卷吧。”
原本因好奇而探头的学生们都又缩了回去。拜托请挑班长,你们不是关系最好吗?
唯独节明乐转着笔,靠在后桌上,像是一个被迫浪费时间看一场无趣表演的纨绔子弟。
老师还是太保守了,这种时候分明有更有利的选项——更戏剧化,也更符合安家的需要。节明乐知道自己没有被安排在这场表演里,但当和台上微笑的那人对上视线时,他还是不满地将手中的笔一撂,提议道:
“老师,既然安群若同学说自己写完了三十套题,那他不就是您刚刚提到的‘要成为出题人’了?”男生的声音带着反派才有的漫不经心,“而且他说自己记得自己写的答案,那应该也记得那三十套试卷上的题目吧?”
“补上试卷的答案没什么用,不如让他把做的那三十套题写下来。”
台上的少年闻言,眯了眯眼睛。初秋倾斜的晨光打在黑板上,也从明净的窗透下来,落在浮动的灰尘上。
教室内安静下来,或许只有几秒,但很快,台上的少年就垂下双手,扬笑道: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