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磨合与烙印 ...
-
“辰音科技”的启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预想的要广阔。两人从恋人、合作伙伴,升级为24小时绑定的创业搭档,这意味着他们的关系进入了全新的、未经探索的领域。
最初的兴奋和激情过后,现实的压力和性格差异带来的摩擦开始悄然浮现。
俞辰是典型的技术管理者思维,追求效率、逻辑和绝对的控制力。他习惯于制定严谨到近乎苛刻的研发计划,要求每个环节都清晰可控,数据说话。
而白逸则是创意驱动型,灵感来时可以彻夜不眠,状态不佳时也可能进度迟缓,他更看重产品的艺术感和用户体验的“灵气”,有时会觉得俞辰的流程过于僵化,扼杀了创造力。
一次关于首个核心产品“心弦”APP界面设计的会议上,这种矛盾爆发了。
这个交互流程必须简化!用户点击超过三步还找不到核心功能,留存率会惨不忍睹!俞辰指着原型图,语气不容置疑,他身后的大屏幕上是他熬夜做出的详尽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可这样的简化会牺牲掉音乐的仪式感和探索的乐趣!‘心弦’不应该只是一个工具,它应该是一种体验!
白逸据理力争,手中握着设计师画出的、充满艺术感但步骤繁复的流程草图。
会议室里,新招聘的团队成员们噤若寒蝉,看着两位创始人之间弥漫的无形硝烟。
用户体验首先是效率,然后才是情怀!俞辰语气强硬。
没有情怀和美感,冷冰冰的效率毫无意义!白逸寸步不让。
争论持续了半小时,最终不欢而散。俞辰摔门而出,白逸则气得眼眶发红,把自己关在了摆着钢琴的休息室里。
这是他们创立“辰音”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冲突。整个下午,公司气氛低迷。俞辰在办公室里对着代码生闷气,白逸则在钢琴上弹奏着杂乱无章的旋律,宣泄着委屈。
直到傍晚,员工们都下班了,公司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俞辰揉着胀痛的太阳穴,走出办公室,听到休息室里传来的、已经变得舒缓而忧伤的琴声。他站在门口,看着白逸落寞的背影,心中的火气渐渐被心疼和反思取代。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态度过于专横,完全是以星海科技那套来要求一个尚在萌芽期的创意产品,忽略了白逸作为灵魂人物的感受。
他推门走进去,琴声戛然而止。白逸没有回头。
俞辰走到他身边,沉默地坐下。过了一会儿,他才低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歉意:对不起,我刚才太急躁了。
白逸的肩膀微微动了一下,还是没有说话。
我只是……太想让它成功了。俞辰看着黑白琴键,继续道,我怕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都会辜负你的才华,辜负我们共同的梦想。我习惯了掌控一切,却忘了,‘辰音’之所以特别,正是因为它有你注入的灵魂。
白逸缓缓转过头,眼睛还带着微红:那你觉得我的坚持是错的吗?
不。俞辰看着他,眼神认真,你的坚持是对的。是我被数据和流程困住了。他伸手,轻轻握住白逸放在琴键上的手,我们折中一下好不好?
保留你设计的艺术流程作为‘探索模式’,同时增加一个我建议的‘极速模式’给需要效率的用户。让数据来告诉我们,用户更喜欢哪一种。
这个提议,既尊重了白逸的创意,也考虑了俞辰对效率和数据的坚持。白逸眼中的冰霜终于融化,他反握住俞辰的手,轻轻“嗯”了一声。
我也有错,白逸低下头,我太理想化了,没有充分考虑执行成本和用户习惯。
这一刻,他们都意识到,经营一家公司,尤其是他们这种深度融合两人心血的公司,远比经营一段感情要复杂得多。
它需要更多的耐心、妥协和换位思考。这次冲突,像一次必要的淬炼,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彼此在事业上的定位和边界。
就在“辰音”的业务逐渐走上正轨,两人磨合也初见成效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那天下午,俞辰和白逸正在办公室讨论技术方案,前台内线电话响起,声音有些紧张:白总,俞总……有位白振业先生来访,说是……白总的父亲。
空气瞬间凝固。
白逸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手下意识地攥紧了。俞辰则迅速冷静下来,他拍了拍白逸的手背,示意他镇定,然后对前台说:请白先生到会议室稍坐,我们马上过去。
该来的,总会来。
会议室里,白振业穿着考究的定制西装,坐在主位上,不怒自威。他打量着这间充满年轻气息、略显凌乱却生机勃勃的办公室,目光最后落在携手走进来的俞辰和白逸身上,特别是在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默契和俞辰那保护性的姿态上停留了片刻。
父亲。白逸率先开口,声音尽量保持平稳。白先生。俞辰不卑不亢地点头致意。
白振业没有回应白逸,而是直接将目光投向俞辰,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压迫感:俞总监,或者现在该叫你俞总?
年轻人,很有魄力。把我儿子拐出来,弄这么个小作坊,你觉得能成事?
这话语带着明显的轻蔑和挑衅。白逸眉头一皱,想开口反驳,却被俞辰用眼神制止。
俞辰迎上白振业的目光,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白先生,首先,白逸是独立个体,他有选择自己事业和人生的权利,不存在‘拐带’。
其次,‘辰音’不是小作坊,它是我们基于共同理想和专业技能创立的公司,我们有信心让它成长起来。
理想?专业技能?白振业嗤笑一声,在绝对的实力和资源面前,这些不堪一击。我只要动动手指,你们这个小小的‘辰音’,随时可以消失。
您可以试试。俞辰的眼神陡然变得锐利,仿佛出鞘的利剑,但我相信,市场和时代会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团队。白氏集团固然强大,但未必能一手遮天。而且,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绝对的自信和维护,我不会让任何人,包括您,伤害白逸和他珍惜的事业。
他这番话,既表明了不惧挑战的态度,也清晰地划出了底线——白逸,是他要守护的人。
白振业眯起眼睛,重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本以为会看到一个或许有点才华但终究上不了台面的穷小子,或者是一个在他威压下会露怯的年轻人。
但俞辰表现出的沉稳、锐气和对自己儿子的维护,让他有些意外。
他没有再继续施压,而是将目光转向白逸,语气复杂:你选的这条路,很难。
白逸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与俞辰并肩站立,目光坚定地看着父亲:我知道很难。但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我会和俞辰一起走下去。父亲,请您……尊重我的选择。
白振业看着站在一起的两人,他们之间那种无形的、坚实的纽带,让他第一次感觉到,或许他真的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掌控这个儿子了。他沉默了片刻,什么也没说,站起身,径直离开了会议室。
虽然没有明确的认可,但这次没有爆发的激烈冲突,本身就是一个信号。至少,白振业默认了他们的现状。
送走父亲,白逸靠在会议室的墙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俞辰走过来,将他拥入怀中。
害怕吗?俞辰低声问。
白逸摇摇头,紧紧回抱住他:有你在,不怕。他抬起头,看着俞辰,眼中闪烁着光芒,“俞辰,我们会成功的,对不对?向所有人证明,我们的选择没有错。
当然。俞辰低头,吻了吻他的额头,语气笃定,我们会让‘辰音’,成为我们爱情和梦想最闪亮的烙印。
这次意外的“见家长”,非但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心,反而让他们的关系在外部压力的审视下,变得更加密不可分。
他们知道,未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只要彼此携手,便能披荆斩棘,将“辰音”的烙印,深深地刻在彼此的命运和这个时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