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雪中春 ...

  •   临春时节,雨水还是有点多
      这不,长安城的街道还有点泥泞,一匹快马不顾行人直奔过去,把路边一个脏兮兮的小娃直接闪避到泥坑里
      “走开呀,小乞丐”随着风飘来一句话
      泥坑里的小娃站起来,拍拍脏的看不出来颜色的衣服上的灰,还顺顺了蓬蓬乱乱的头发,从衣襟掏出来一个馒头,污水渗进去里衣,馒头表皮也有褐色污点
      不过没关系,小乞丐小手轻轻一掰,再小心翼翼把污点抠掉,这就是个崭新的馒头了,愉快的咬了好大一口。大娘说的,不能吃脏东西。
      三两口啃完了馒头,擦擦嘴。
      这就是长安呀
      微微细雨挡不住街道熙熙攘攘,一片一片云衣晃过几片粗布,两边的店铺鳞次栉比,感觉比山林的树还密,还要高
      小娃边目瞪口呆边往里走,走到最高的那家酒楼门前,一边抬头要看到顶,一边流口水。门口小二,哪来的乞丐儿,快走快走
      “客人,里面请”
      “今天有新捕的大黄鱼哦”
      “大人,你们这里招人吗”
      “不招不招,滚滚滚”一甩手小乞丐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这家小乞儿认为最大的酒楼称为杏福楼,黑底金字,三个大字走势流畅,铁画银钩,据说是店主绞尽脑汁搭上翰林院一位学士,重金求来的。楼高4丈,分为两层半,每层挑高一丈半,几个跑堂的端着酒菜飞快穿梭着,猜拳声,谈笑声,杯盏碰撞声,这是第一层
      顺着楼梯上二层,有个半米宽的拐角,推开珠帘,好一个柳暗花明,楼下的声音好像就顿停了,只余下二楼大厅的丝丝声乐,这上面就讲究个雅,清,致。桌与桌之间的间隔也宽些,还有两个包间。
      三层就是一些住宿投店的,喝醉酒的也可以歇歇脚。
      一楼大堂后面就是个小园林,花繁草茂满园,翠竹落英山石,石头板路若隐若现,错落着三个厢房,这些是给达官贵人准备的,园子还有个后门。隐蔽性很强,要订这三个厢房的都得提前交三两银子定金。要知道王小二忙活一年,年薪也就三两银子
      忙完午市后,王小二,对,这个小二名字就叫小二。他爹是这个店的小二,老了干不动了,他来接班。看到那个小乞丐还双眼亮晶晶的往里钩,有个好心人给了个热馒头,边吃边看着,看到王小二往外看,眯着眼睛笑的春风满面
      王小二是真纳闷,早知道就不在看着小乞丐长的那么好看的时候,神使鬼差的跟其搭话了
      “大人,你们这个屋子好高呀”
      “那是,这条街上最大的!” 王小二忒自豪
      “真厉害,大人你家饭馆菜好香呀”
      “那是,偷偷跟你说,大厨是师从宫里某位御厨的”
      “真厉害,大人,你们这么多碗,缺人洗碗吗”
      “那是,缺……” 王小二看了看笑的眼睛弯弯的小乞丐,挠挠头缺人是缺人,但小乞丐太小了,看起来豆芽菜似的,不知满八岁没。不然就这个小笑容,收拾干净些,当个跑堂也是够的。小狗一样的眼神,又不忍心不理,末了只跟小乞丐说,你等等我
      就这样,小乞丐在这个长安城得到了第一份工作,杏福楼旁边的一个小巷子的一个小云吞摊位的打杂。云吞摊是一对夫妇开的,酒楼有时候一些客人谈完生意或是喝酒多了要找点垫肚子,小二就会从这里拿碗云吞过去,一来二去就熟了。
      这家云吞皮薄馅大,汤底是用猪骨跟鸡熬的高汤,还加了干贝,鲜甜清。
      小云吞下锅,一烫一捞一过汤,撒点葱花,香的很,旁边住店的客人也很喜欢早上来这里吃一碗。
      男店主腿脚不方便,只能守着云吞锅,女店主忙前忙后,生意一多就难免手忙脚乱,就需要个能帮忙打杂的。年龄小不介意,手脚勤快就行。
      小乞儿人长得小,但干活利索,搬柴火备配菜上菜都是一把好手,嘴巴还甜。女店主看小乞儿一身衣衫破破烂烂,还从家里拿了两套旧衣服给小乞儿换着穿,大了是大了点,袖子挽两挽,裤脚挽两挽,洗把脸,洗个头,好俊一个娃娃。当晚忙完宵夜,就在店铺里歇下了,主人家拿了被子,还在旁边放了个灯盏方便起夜。
      就这样,小乞儿到长安的第一天就得到了自己的一豆烛火。

      远离长安的一座大山上,一个双眼失明的老大娘拄着拐杖摸索着山神庙的门框,一步一步挪到蒲团那里,虔诚拜三拜
      “山神大人在上,保佑我家起儿出门遇贵人”

      “起儿,一号客栈甲1号房两碗,乙二1碗,春风酒楼大堂两碗”
      小起儿手脚麻利的在云吞碗上盖上个荷叶套“晓得”往食盒一放,一溜烟出去了
      大街上的早市是真热闹,她到长安半个来月了,唯一认知就是热闹。榨果子的,蒸大肉包的,又大又圆的馒头,一文钱三个。阳春面小云吞饺子油糕,还有早起的巧娘捻自家桂花做的桂花糕
      真香,小起儿边快走边闻着味儿想,昨天吃了刘大伯家的阳春面了,那个汤头啧啧,鲜的舌头都不要啦
      “这个汤头是秘密”
      今天想吃巧姑娘家的豆腐花,让她多给一些红糖花生碎,越想腿脚跑的越快。
      美好的一天从想吃的东西的开始,
      “刘大哥,云吞到了”
      “刚好,客人正等着呢”刘青把食盒的云吞拿出来,把铜板放进去,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铜板,这是给小起儿的跑腿费
      “最近都辛苦你了,给你买糖吃”
      道了谢,小起儿就往巧大娘家的摊位跑,冒着热气的豆腐浇上一勺蜂蜜水,软软绵绵闪闪亮晶晶,巧娘还塞了碗豆浆给她,往杏福酒楼送云吞的时候,给了小王儿。
      晨曦薄雾,一个个身影在大街上来回穿梭着,搭着金色的阳光,像一个大大的金色渔网,网住了众生百态,网住人间烟火,其中就有一个小起儿,她像一条小鱼,砸进了长安这片海。
      早市后,酒楼跑堂的,路边支摊的,都好像长长输出了一口气,倒上一壶浓茶,跟街坊邻居闲话二三
      “不得不说呀,这起儿就是聪明”
      女店主边摆弄着荷叶小盖,边夸起儿。大片的荷叶用绳子扎成个圆盖,往碗口一盖,就不怕汤水总撒出来了,回头客还夸,这云吞有荷叶香气

      叮当订当,一共120个铜板。小财迷认认真真的数数,十个为一整,一共10还有2。大于10的数她还不会数。这里面有半个月的工钱,跑腿的费用,还有一些客房客人的打赏。
      有些人天生就是财迷,例如小起儿,没人教她存钱或是她也不知存钱做啥,只是看到铜板就要收藏起来,时不时花一两个铜板给自己打打牙祭。她意识到钱是个好东西,铜板可以买到好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过存钱速度好像慢了点,上次看到一桌客人,一付款一个银子,她数不出这得送跑多少趟送多少云吞。
      “钱嘛,花了再赚就是”跟小二打听一下,家里是卖胭脂水粉的,门面不算大,做生意才能赚到钱天天吃酒楼,像我们跑腿的跑断腿也攒不到一个银子,小二还在喋喋不休着,小起儿已经开始头脑风暴了,卖不了胭脂水粉,卖个头花总行吧。
      这会正是头花的大流行,因为春赏花夏游园,各种花卉会,游园会都在这个季节如火如荼举行。
      街头巷尾,门面的,走贩的,红的绿的紫的,平民小姐,每个人都能挑到自己的心头好。材料一般就是布料,通草,蚕丝丝绸等等。
      打定主意后,起儿就找到了平时总在巷子口摆摊的一个大娘
      上次下大雨,大娘的摊位收的慢,很多料都要被打湿了,起儿看到后,赶紧跑去帮大娘收拾,推到店门口,有了这个在同个屋檐下躲雨的缘分,大娘一听到起儿要学个手艺,很高兴的应下了。
      别看这头花小小一个,里头讲究多着呢;一般是:选料,上浆,染色,窝瓣,烘干,定型,粘花,组枝等,缝制的时候也有个顺序针法:
      1,沿着窄边穿缝,第一针可以扎在中间的透明部位,第二步缝在边缘地方,这样可以让线固定的紧致。
      2、沿着宽边缝制,直接连针缝制,到头后拉紧。
      3、再转到窄边进行缝制,按照一样的针法,到头后,将另一根绢布按照同样的方法缝制。
      4 当第二根绢布也缝到第三条边后,用针勾住第一根绢布起针的那条边,连接起来,然后拉紧绢花,将线在中间绕上两圈,打结。用手打理好绢花即可。
      来回折腾几个残次品之后,起儿就慢慢有些章法了,她从小学东西就快,而且坐得住。
      大娘越看越满意,告诉起儿,头花这个东西是有想法的,想要花就花,想要叶就叶,多好看就取决于你的想象力跟手艺活。像城西那间铺子,一朵头花一两银子,大户人家小姐都排队抢着,那叫一个栩栩如生,曾有姑娘带着去赏花,被蝴蝶追着呢。
      听的起儿两眼放光,决定抽空也要去铺子看看,竟然能卖这么多钱。每天收工之后起儿就来大娘这里选料染色组花,有成品就托在大娘这边寄卖。
      经过店主人家同意,还在门口摆个架子,来吃饭的客人看到喜欢的就带走一个。款式温温平平,扣掉材料费各种,算没亏也没赚。
      有一天,一个客人看着一堆头花若有所思道,这满长安大街上都是这些大红大黄,看久了眼疲呀。
      满大街的姑娘都是各种款式差不多的头花,不过就是更大更密的区别,你红我更绿;时下的审美就是这样浓烈而直接,少了一丝含蓄,欲言还休
      另一个客人附和着说,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满则溢。
      起儿听的懵懵懂懂就是不懂啦,问客人啥意思,客人又接着说,似梦中云,云外雪,雪中春
      更不懂了,大大的眼睛大大的疑惑
      哈哈哈旁边人起哄,秀才别掉书袋了,小娃娃没读过书呢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一个食客听不下去了,他们这群人都是进京赶考的学子,读书累了就喜欢来附近云吞摊子聊聊天,眼下这个小跑堂在一堆人起哄中手脚无措,又亮晶晶的看着众人,像某种可怜又求知欲很强的小动物。
      “起儿,你觉得什么最美”看老板娘一直起儿起儿的叫
      说是起早的起,是个弃儿,被山里一个老大娘捡回家养,找山脚下的先生取个名字,便叫了起儿。
      什么最美,她从小在大山里长大,感受着山里四时变化,春天的风,夏天的雾,秋天的雨,冬天的雪,日出的光,日落的霞,都美都美。
      “有一次下大雨,我在一个山洞躲雨,看到一朵小花,粉白色的,雨落下来就滴到它花瓣上,花瓣就压一下,滴一下压一下,看的很入迷,后面我想把花弄回来养,大娘说那是属于大山的。”
      “就照着它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