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庚子赔款 ...
-
第一幕:山雨欲来(第1-10章)—— 棋局开幕,旧秩序的裂痕
【第九卷庚子赔款开始】
第9章庚子赔款
内容:谈判桌上,美提出“庚子退款”兴学,与俄的赤裸掠夺形成对比。瓷首次察觉到美截然不同的、更具长远威胁的渗透方式。
出场:美,俄,瓷
关键词:赎罪,文化渗透,软刀子
《辛丑条约》的谈判,是一场漫长而屈辱的凌迟。巨额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计近十亿两——像一座巨大的雪山,压得瓷喘不过气。这笔名为“庚子赔款”的债务,意味着未来几十年,这个国家的血液都将被源源不断地抽走,用于偿还因自身被侵略而欠下的“债”。
谈判桌上,列强们为赔款的分配、担保(关税、盐税)以及各种苛刻的惩处条款争吵不休。瓷作为被审判者,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被动地接受最终的结果。
在这一片贪婪的喧嚣中,美的举动显得格外突兀。
当讨论到赔款的使用时,美的代表,国务卿海约翰(通过驻华公使)提出了一项建议:美国政府经过“精确计算”,发现最初提出的赔款额度“过高”,超出了美国在义和团运动中的实际损失(包括军费、侨民损失等)。因此,美国愿意将其“溢款”部分退还,但这笔退款并非无条件给予清政府,而是指定用于兴办教育,特别是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这笔资金,应用于派遣优秀的中国青年赴美国各大院校深造,学习现代知识、科学技术和治国理念。我们相信,通过教育交流,可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美的代表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善意”。
此言一出,谈判现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俄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瞪着美,仿佛在看一个怪物。其他列强代表也面面相觑,显然无法理解美国为何要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还用于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
“美利坚先生,你是在开玩笑吗?”俄率先忍不住,嘲讽道,“用赔款去教育中国人?你是嫌他们不够聪明,将来更难对付吗?还是说,这是一种新的、我们无法理解的忏悔方式?”在他看来,赔款就是战利品,是用来壮大自己、削弱对手的,哪有用来培养潜在竞争对手的道理?
美面对俄的嘲讽,并不动怒,只是淡淡回应:“俄,世界的未来在于合作与发展,而不是无止境的压迫和掠夺。一个拥有现代知识和开放视野的中国,对世界的稳定和繁荣更为有利。这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瓷坐在一旁,低垂的眼睑下,目光剧烈地闪烁。巨大的赔款数额已经让他心如死灰,而美的这个提议,初听之下,甚至让他产生了一丝荒谬的感激——在所有人都挥舞着屠刀时,竟然有人递过来一块手帕?
但这丝感激迅速被更深的警惕所取代。他仔细品味着美的话——“学习现代知识、科学技术和治国理念”、“增进理解”、“符合长远利益”。这比俄那种赤裸裸的领土掠夺和金钱勒索,要“文明”得多,但也可怕得多。
俄的刀,是看得见的钢刀,砍在身上,痛彻心扉,但伤口在哪里,一清二楚。而美的这把“软刀子”,瞄准的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是年轻一代的头脑和心灵。他试图用美国的价值观、知识体系、生活方式,来塑造下一代中国的精英。这是一种更深层次、更根本的征服,一种文化上和思想上的渗透。
“退款兴学……”瓷在心中默念这几个字,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他仿佛看到,未来将有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年轻人,带着对美国的感激和向往,去往那个“新世界”,学习一切,然后回来改变自己的国家。他们会用美国的尺子来衡量中国的一切,会用美国的药方来诊治中国的痼疾。
这比十万大军压境,更具威胁。
瓷抬起头,第一次真正认真地审视着美。那个年轻、自信、充满活力的化身,他的蓝眼睛里闪烁的,不仅仅是商业的精明,还有一种构建“美国式世界”的宏大野心。俄的贪婪写在脸上,而美的野心,则藏在“友谊”与“教育”的糖衣之下。
庚子赔款,是屈辱的印记。而美国的“退款”,则像是一剂包裹着糖衣的、药性缓慢却可能致命的毒药。瓷意识到,他面临的威胁,除了俄那样咄咄逼人的北方巨熊,又多了美这样一位手持“软刀子”的、更具远见的可怕对手。
【第九卷庚子赔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