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天子赐婚 ...
-
已是初冬,寒意开始蔓延大地,少了烈日环拥,朔风更是凛冽。
走在长廊里的宁之珩只觉空气带着冷意无时无刻地侵蚀自己,来自南方的他很是怕冷,特别一入冬,尚未落雪,他的手脚就被打上了冰冷的烙印一样。
冷…
他不知不觉间加快了步伐。
大清早,还没洗漱完毕的他就听到门外管家前来催促自己的声音,“大少爷,有圣旨到,请您随老奴前往前堂接旨!”
父亲调来京都两年有余,接圣旨也是第一次,虽不知何因,严之珩只好连忙起身跟随管家前往前堂。还好他身为男子,浓妆淡抹不必需,稍稍整理下衣领,即可前往。
待他姗姗来迟,宁家上下十八口已在前堂待定着。圣旨的忽然到来,让堂内的男男女女难免神色紧张。
“之珩,你来了。快快站好。”说话的正是他的父亲,宁翰琛,当今琰朝吏部侍郎。
宁之珩点头应允,便上前站到自家二妹宁之妤的身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吏部侍郎宁翰琛,勤勉柔顺,勤国济民,兹闻膝下儿女,族茂冠冕,品貌出众,才德兼备,名扬遐迩,深得朕与太后赞赏,经慎重考虑,兹指婚为皇室王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吉日完婚。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皇帝赐婚,与皇室联姻,本该多荣幸的一件事,但疑在谁与谁呢?照理,皇帝拟诏,不应出错。
“荣公公,这…”站在最前位的宁翰琛愣是听得一头雾水,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耳朵不中用听漏了什么,“斗敢问一句,联姻的是臣的哪位女儿?”
荣公公此时却打起了谜语道,“皇上说,一切由天注定。”
“荣公公,可否借一步说话?”宁翰琛瞬间犯了难,只好连忙站起来,诚邀荣公公到一旁细声试探,“荣公公,这皇上是何意?”
既不说娶谁,就连嫁哪位皇子,都含糊其辞。尽管宁翰琛心思紧密,也难以琢磨其意。
荣公公也是好说话的主,为人和善,只好解释着,“近几月,先有安州水灾后有甘州旱灾,搞得民不聊生,如今又有胡人入侵抢占几座城池,加上皇太后近日凤体每况日下。皇上深感头痛,然而前几日晚上在御花园散心,竟发现天上忽然有一颗星大发光彩。不知凶吉,便召见钦天监赵大人,赵大人言吉星已现,将吉星纳入皇家,眼下重重困局即可破,赵大人一算,这吉星便是指宁大人您家。”
“那赵大人可有指名道姓,可是家中哪位小女?”
“唉~”荣公公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赵大人说这吉星是吉星,但乌云频繁虚掩,实在难以掐算,且吉星尚有一局未破。天机不可泄露,待到大婚前,一切即将尘埃落定。宁大人,您安心等待即可。”
宁翰琛心里明白了个七八成,纵是疑惑,但眼下不得解,只好从袖中抽出一盏白银塞到荣公公手里,“多谢荣公公指点!”
荣公公也毫不客气地收下,笑颜,道:“宁大人,您的福气在后头!”
“多谢多谢!”宁翰琛双手做揖谢过,顺道起步随一路,出门欢送荣公公等人离开。
父亲和荣公公众人前脚一走,宁之珩才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可他的表情却凝重几分,原本微蹙的剑眉更是紧了几分。
父亲和荣公公的话,他听到了许些。
“大哥,你说,这圣旨什么意思啊?”一母同胞的二妹宁之妤心思单纯,又一向心急,见父亲走后,就连忙拉着宁之珩的手迫不及待地询问。“谁嫁啊?”
宁之珩嘴角轻扬,饶有风趣地调侃着,“我们啊妤可是着急嫁人了?”
但没等宁之妤脸一红想要解释,就有旁人匆忙来句,“说不定是我们之萱嫁呢?”
说话的是四姨娘柳氏,琼花玉貌但蛮横不讲理,说话也时常得罪人。
宁之珩时常觉得,要不是那张脸风韵犹存,要不是柳氏是镇国大将军的独女,父亲早就休之大吉。
宁之萱,是他的四妹。虽有些刁蛮任性,但才识却在宁之妤之上,容貌更是姣好。
“长女未嫁,岂有轮到次女先嫁的理由。”呛声反驳的是二夫人沈氏,宁之妤的养母。正房夫人生下之妤之时,便大出血,撒手人寰。无法生育的沈氏便将尚在襁褓的之妤养育至今。
论,情份,甚于生母。所以在与皇室联姻之事,她可不甘落后,为之妤谋个尊贵争取一番。
“论才识,之萱远超之妤。”四姨娘柳氏反驳道,“再说,与皇子成亲,得门当户对。论身份,之萱的外祖公可是镇国大将军。”
“行了!此事尚未定下,何必争执不休?父亲自有定夺。”作为长子的宁之珩甚是反感这种争执不休的场面。奈何女人多的地方甚多是非,游学回来不过几月,常常被后院这些繁琐小事吵得心烦。“都散了吧。”
宁之珩的话摆在这里,争执不下的二夫人和四姨娘只好作罢。毕竟谁也不想得罪宁家唯一的长子。
“大哥,你希望是谁呀?”宁之妤叫住了想要去书房的宁之珩。她到底心直口快,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问得甚是直接。
宁之珩心里轻叹了一下,这性子若嫁到皇室怕得吃不少苦。他轻摸了下宁之妤的头,浅笑安然道。“谁嫁都是喜事,为兄都为之高兴。”
------------------------------------
散了以后,宁之珩便去了书房,尚未谋职的他无聊得紧,只好练字打发时间。
“少爷,会不会是你啊?”
“啊沅,慎言!”贴身小厮李沅半开玩笑的话,让一向温和如玉的宁之珩少有地冷脸了。
当今琰朝,允许一夫多妻制,但执行着严格的一夫同一制。
一夫同一制就是只允许单身的两男子成亲,若一方先前已成亲必须先和离方可成亲。一旦成亲就不允许和离,而双方今生今世便不允许纳妾填房。
民间笑称这才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而这也导致,琰朝虽男风盛行,但携手成亲的少之又少。又何况堂堂琰朝皇室呢?
宁之珩想起那道含糊其辞的圣旨,想起父亲与荣公公的话,茫然不解。
当今琰朝圣上膝下儿女成群,盛宠在势的三皇子,四皇子早已妻妾成群,尚未婚配的有先皇后的独子七皇子,祎妃的九皇子,以及刚及龆年的十二皇子。谁也不知道能得哪位皇子高娶。
实在难以捉摸之余,他忐忑不安着,接下来的日子这宁家的后院怕是不平,得扬起一番风雨。
人选未定,终归不算好事。
“那少爷觉得是二小姐还是四小姐呢?”李沅一边研磨,一边好奇地打探着,“总不能是五小姐吧!”
宁之玥,他的小妹,不过六岁。为三姨娘所出。
“之玥刚及髫年,尚未懂事,谈何嫁人?”宁之珩从容淡定地用笔尖沾了沾,在宣纸上挥毫笔墨着天作之合四个大字。“不急,父亲会做主的。”
宁之珩搁下笔,对刚写完的字欣赏一番,甚是满意。“但我还是希望之妤寻得真爱嫁得贤婿。”
言下之意就是不想宁之妤嫁入皇室。
因他深知,一入宫门深似海,宁之妤心直口快,容易吃亏。再者,他还想一母同胞的妹妹能多待在自己几年。离家游学了几年的他对这位妹妹常感亏欠遂想弥补。
“啊沅,二姨娘和四姨娘这段时间恐怕会有些争吵,你仔细盯着,若有不妥,及时禀告。”宁之珩恬然吩咐道。
防患于未然,总不是坏事。
------------------------------
一切如宁之珩所料,二房四房暗地里的较劲越发激烈,后院整天吵闹个不停,就连奴仆们都开始站队讨好,甚至开了盘对赌。
姨娘们除了较劲,整天也忙着上香拜佛,希望得到这份恩赐,甚至还去找算命去占一卦。
一向淡然从容的宁之珩觉得这些人真真无聊,懒得掺和这趟浑水。
其实,他心里有些不屑这桩婚事,这天家赐婚图的一个吉星,类似冲喜,不为两情相悦的情愫,讲白就是娶个吉祥物来逢凶化吉。
不过,在他眼里,毕竟最终出嫁的都是他的妹妹,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谁出嫁,宁之珩只希望她最终能佳偶天成,永结同心。
为此,他命人打造了一对凤钗,一对黄金龙凤镯,还高价购买了一对夜明珠作为嫁妆。
一切,只等大婚之日的到来了,但愿万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