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深夜之人 ...
-
---
白日的落魂坡,在穿过极其茂密的树林后,等到阳光的出现,洒落在树林间,才褪去了传闻中的阴森,展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野蛮生长的美丽。让人不禁感叹,为什么传闻那么诡异,还有那么多的人来此,也许这就是原因吧。
学生们散落在相对平缓开阔的区域,画板支起,对于初次外出写生对一切感到好奇,惊叹声此起彼伏,完全忘了他们的初衷。阳光穿透稀薄的山岚,洒在茂密得不见天日的林海上,那些树木并非全都扭曲,更多的是不知名的古木,枝繁叶茂,虬龙般的根茎紧紧抓住黑褐色的土地,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各种深浅不一的绿色层层叠叠,间或点缀着不知名的、颜色艳丽却形态奇异的花朵,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与草木清气,沁人心脾。
坡地中央,有一片如同镜面般平静的湖泊,湖水远看是极其罕见的、近乎墨绿的色泽,近看似乎又又清澈见底,倒映着四周嶙峋的山石和蔚蓝的天空,静谧得仿佛一块巨大的、未经雕琢的宝石。偶尔有微风拂过,湖面漾起丝绸般的涟漪,破碎的云影在水中摇曳,美得不似人间。
云绮罗独自坐在湖边一块光滑的巨石上作画,她的侧影与这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仿佛本就是这画卷中的一部分,与其他好奇的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偶尔会抬眼看向正在指导学生构图的林未,目光复杂。林未则一如既往的沉默,用专业的语言点评着学生的画作,仿佛完全沉浸在教学之中,只有他自己知道,体内那股冰冷的力量,在这片宁静之下,正如同暗流般缓慢涌动,焦泽的意识对这地方流露出一种近乎“审视”的漠然。
然而,当最后一抹夕阳被远山吞噬,夜色如同浓墨般迅速浸染开来时,落魂坡彻底换了一副面孔。"同学们赶紧把画架收起来了!"助教小李看着时间,立马叫同学们把画板收起来,准备点燃篝火。之前他考察此地的时候,这是村里的老人给他的忠告,虽然不见不怪,他也不太信这个,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按照他们的习俗来。
当篝火升起,驱散了这一地的冰凉,才发现白日的生机与美丽仿佛只是个幻觉。温度骤降,寒风从山谷深处呜咽着吹来,将帐篷中间的篝火吹得四处摇晃,犹如困在原地的火魔,而风经过又带着刺骨的凉意和若有若无的、像是低泣又像是某种生物磨牙的异响。茂密的树林在黑暗中变成了张牙舞爪的鬼影,平静的湖面此刻黑沉如深渊,仿佛隐藏着择人而噬的怪物。学生们早已回到临时搭建的各自的帐篷里休息,篝火的光芒只能照亮很小一片范围,之外是无边无际的、令人心悸的黑暗。
夜深人静,营地鼾声微起,只剩下篝火在无声的跳动。
林未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帐篷。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朝着白天就留意到的、位于落魂坡最深处、据说连当地向导都不愿靠近的石窟地带潜行而去。
越往里走,植被越发稀疏怪诞,岩石的形状也越发诡异。空气中那股草木清气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苔藓、湿土和淡淡硫磺味的奇特气息。月光被浓重的雾气遮挡,能见度极低,林未不得不微微调动右手中那股冰冷的力量,他的眼眸在黑暗中掠过一丝极淡的、非人的虹彩,视界才清晰起来。
终于,他来到了一个巨大的石窟入口前。那入口像是山体裂开的一道狰狞巨口,黑黢黢的,向外吹拂着阴冷潮湿的风。洞口周围散落着一些风化严重的奇异石雕,风格古朴,绝非近现代之物。
林未没有丝毫犹豫,身形一闪,便没入了石窟的黑暗之中。
洞内并非一片死寂,能听到隐约的水滴声,以及某种细微的、仿佛什么东西在爬行的窸窣声。通道曲折向下,岩壁上偶尔能看到一些发出微弱磷光的苔藓,映照出壁上模糊不清的、充满抽象线条的古老壁画。
他小心翼翼地前行,感知放大到极限。突然,他脚步一顿,敏锐地捕捉到前方转角后传来极其轻微的、刻意压低的对话声,以及某种仪器发出的规律性低频嗡鸣。
不是野兽,是人!
林未屏住呼吸,将自身气息收敛到极致,借助一块凸起的岩石隐匿身形,缓缓探出视线。
就在前方一个较为开阔的洞窟中,有三个人影。他们都穿着统一的、材质特殊的深蓝色制服,动作干练利落,绝非普通游客或学者。其中一人手持一个不断闪烁着微弱蓝光的罗盘状仪器,正在探测着什么;另一人则警惕地巡视着四周,手中握着一把造型奇特、枪口泛着冷光的武器;第三人半蹲在地上,用手指抹过地面的一些痕迹,放在鼻尖嗅了嗅。
他们的制服肩章,在洞窟微弱的磷光下,隐约可见一个简洁的徽记——交错的长剑与橄榄枝,似曾相识。当时在林家在大火焚毁后,他曾经看见过佩戴这个勋章的人出现在现场,但是年幼的他已经记不清楚这些人是敌是友了。
林未的心猛地一沉。他们怎么会在这里?而且看样子,似乎是在执行某种勘察任务。是冲着他来的,还是因为这落魂坡本身?
就在这时,那个手持罗盘仪器的人突然抬起头,目光锐利如电,猛地转向林未藏身的方向,低喝道:“谁在那里?出来!”
冰冷的枪口,瞬间锁定了岩石的阴影。林未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