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遗忘 ...
-
这段被迫“静止”期,也让他有更多时间去审视自己,去追溯那自重逢以来就不断撩拨他内心的关于记忆的疑云。
他开始系统性地整理外公顾北辰相关的所有数字遗物。正式翻阅这些尘封数据时,他第一次有意识地不是为了科研目的,去审视自己那种被称为“绝对星感”的天赋。
这种天赋,并非简单地记忆力好或者计算能力强。它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对宇宙星体运行规律和能量韵律的直觉性把握。
在他眼中,复杂的星图不是静止的图像,而是流动的、拥有独特“节奏”和“性格”的生命体。他能一眼看出遥远星系传来的光谱中微乎其微的异常波动,能心算出引力透镜效应最微小的偏差,甚至能仅凭直觉,在无数杂乱的宇宙背景辐射中,捕捉到那一丝代表着未知文明或奇异天体的“不和谐音”。
——这也是“捕星”行动顺利完成的原因之一。
过去,他将这种天赋视为一种好用的工具,是让他年纪轻轻就跻身顶尖科学家行列的依仗。但现在,他开始怀疑,这种天赋的源头,是否与他遗忘的那段过去有关?是否与那个来自星灵族的“宴珩”有关?
毕竟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人拥有过“绝对星感”。
思绪纷乱间,他点开了一份标注为“小辞七岁观测笔记(加密)”的文件。解锁后,映入眼帘的是歪歪扭扭的儿童笔记,画着简陋的星图,旁边是拼音和少量的汉字注释。
其中一页,画着玫瑰星云的雏形,旁边用拼音写着:“Yàn Heng shuo, zhe duo hong se de xing xing hui bao hu wo.”(晏珩说,这朵红色的星星会保护我。)
顾宴辞的心脏猛地一跳,Yàn Heng ……宴珩!
记忆的闸门被撬开了一道缝隙。模糊的画面伴随着孩童的笑声涌入脑海——
那是外公天文台的穹顶下,星光透过玻璃天窗洒落,年仅八岁的自己,身形比同龄人瘦小,趴在厚厚的星空图谱上,踮着脚才能够到星谱边缘,旁边坐着那个黑发黑眸,异常安静的男孩“宴珩”,他的面容介于孩童与少年之间,眼神却沉静的如同历尽沧桑。
“阿辞你看,”男孩的手指指向图谱上玫瑰星云的位置,他的眼睛星光下亮得惊人,“记住它,迷路的时候,看着它,就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回家?”小顾宴辞歪着头,脸上未褪的稚气,“这里不就是我们的家吗?”
宴珩沉默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在那七年的陪伴里,他时常会流露出这种与外表年龄不符的,宛若承载整个星河重量的静默。
……
另一个画面,是风雪交加的夜晚。十五岁的顾晏辞,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时期。他因持续的高烧而意识模糊,感觉到一只微凉的手放在自己滚烫的额头,一股温和的、令人安心的暖流驱散了身体的不适。他努力睁开眼,看到晏珩坐在床边,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明亮。
“别怕,”少年的声音很轻,“星星……在看着我们呢。”
那一年,是他记忆被抹去的前夕。
从八岁到十五岁,人生中最具可塑性的七年。三十二岁的顾晏辞,坐在冰冷的监控室里,终于清晰地意识到了这段被偷走的岁月究竟有多么漫长。十七年的遗忘,让那份原本应深刻入骨的情谊,变得如同隔世般遥远“晏珩”扩展到外公所有的非公开研究笔记。终于,在一个标记为“星桥理论残稿-绝密”的文件夹深处,他发现了一个多重加密的音频文件,文件名只有一个简单的符号:?(海王星的天文符号,寓意着隐秘鱼超越已知边界)。
顾晏辞的心跳如擂鼓。他尝试了所有自己能想到的密码,皆告失败。最后,他几乎是凭着一种直觉,输入了玄珩曾经提到过的、玫瑰星云在星灵族语中的近似音译——“凯拉希尔”(Kaela’shir)。
“咔嗒”一声轻响,文件解锁了。
他戴上耳机,点下播放键。沙沙的噪音后,外公顾北辰那熟悉而慈祥,却带着前所未有凝重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小辞,我的孩子……如果你听到这段录音,那么,命运的齿轮大概已经再次转动了。原谅外公一直以来的隐瞒,有些真相,过于沉重……”
“那个雪夜,我并非偶然发现坠落的‘他’。是‘他’的能量核心,与我那台基于‘星桥’理论制造的星象仪之间,存在着某种超越维度的共鸣……”
“‘他’来自星灵族。坠落时的维度撕裂,导致他体内能量不稳定,让‘他’的形态退化。我深知这件事情若泄露出去会引起高层的注意,所以我便取自你母亲的姓氏‘宴’,我给他取名“晏珩”谎称是远房亲戚的遗孤……”
“你从他那里学到了远超地球认知的星空知识,你的‘绝对星感’,正是在他那独特能量场和智慧的潜移默化下被激发和塑造的……”
“但两个不同维度生命体的长期共存,终究引来了法则的排斥。你的记忆开始出现不正常的覆盖现象……同时,‘他’的力量也开始不受控制地恢复……已经引起了……某些潜伏在阴影中的势力的注意。我知道,我留不住‘他’了。”
录音在这里变得极其嘈杂,仿佛信号受到了强烈干扰,外公的声音断断续续:
“送‘他’走……是唯一的选择……能量爆发……波及了你……为了你……‘他’……不得已的……守护……”
紧接着,是一段长达十几秒的、只有电流噪音的空白,仿佛那段被刻意抹去或者因冲击而丢失的记忆本身。
然后,外公的声音再次变得清晰,却充满了无尽的疲惫与悲伤:
“孩子,‘他’从未想过伤害你……如果命运让你们再次相遇……请用你的眼睛和心,去自己判断……不要被表象蒙蔽,也不要……被过去的阴影束缚。星辰浩瀚,但比星辰更复杂的,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联结。保护好自己,也……请理解‘他’的不得已。”
录音到此戛然而止。
顾晏辞僵在原地,耳机滑落也浑然不觉。信息如同碎片,冲击着他的认知。他知道了“晏珩”的存在,知道了自己天赋的源头,知道了分离是因为宇宙的排斥和外部的威胁,知道了玄珩的守护与不得已……
但最关键的部分——那雪夜别离的具体经过,那“不得已的守护”究竟意味着什么,依旧笼罩在迷雾之中。
这有限的真相,比一无所知更让人焦灼。它承认了过去的重量,却留下了最残忍的悬念。
他猛地抬头,透过玻璃墙,望向观察区内那个依旧静坐的身影。
玄珩似乎感应到了他剧烈波动的情绪,缓缓睁开了眼睛。隔着厚重的屏障,他们的目光再次相遇。
这一次,顾晏辞在那双深邃的星空之眸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浩瀚与痛苦,更是一种深埋的、仿佛洞悉了一切却选择沉默的复杂情绪。
信任的幼苗,在碎片的真相与漫长的隔阂中,艰难地生长。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不仅是遗失的十七年光阴,还有这片由沉默与“不得已”构筑的、充满未知的迷雾。
这些记忆碎片如此真实。带着温度与情感,与他官方记录中那按部就班,毫无波澜的童年截然不同。那个叫“宴珩”的男孩,不仅存在,还曾是他童年星空知识的启蒙者。
顾宴辞走到观察区的玻璃前,抬手轻轻碰上玻璃,玄珩感知到他的动作,意识波动透过厚重的单向玻璃看向他,顾宴辞的声音略带沙哑:“你到底知道些什么……”
玄珩第一次错开了与顾宴辞对视的目光。
“告诉我!”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玄珩沉默了片刻,声音清晰地传入顾宴辞的脑海:“遗忘并非诅咒,而是宇宙法则一种残酷的仁慈。”
顾宴辞知道更危险的“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他已经无法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