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三刀六会 ...

  •   月牙村的日子,像院角那株慢慢爬满篱笆的牵牛花,平淡却充满生机。苏清晏的小腹已微微隆起,往日利落的身影添了几分娇憨。她不再亲自下地,却时常坐在廊下,看着沈慕言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这日午后,阳光正好。苏清晏靠在沈慕言怀里,听他讲着村里新发生的趣事。
      “二柱的水渠快修好了,那片‘望天田’明年怕是能收不少粮食。”
      沈慕言揉了揉她的头发,声音里满是宠溺,“你呀,就别操心了,安心养胎。”
      苏清晏笑着拍开他的手:“我这不是操心嘛。你看你,又晒黑了。”她伸手轻轻抚摸他轮廓分明的脸颊,指尖划过他新添的胡茬,“等孩子生下来,你可得好好休养,别总这么拼。”
      沈慕言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吻了吻:“好。只要你和孩子平平安安,我做什么都值得。” 两人依偎着,享受着难得的宁静。忽然,苏清晏眉头微蹙,捂住小腹,脸色有些发白。
      “清晏?怎么了?”沈慕言连忙扶住她,语气瞬间紧张。
      苏清晏摇摇头,过了片刻,才松了口气,脸上泛起一丝红晕:“没什么,就是……肚子有点不舒服。大概是刚才坐久了。”
      沈慕言却不放心,扶她躺下,用温水给她擦脸,又找来草药让她含着。“是不是吃坏肚子了?我去给你煮点小米粥。”
      苏清晏拉住他的手,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慕言,我……好像有了。”
      沈慕言愣住,随即巨大的惊喜涌上心头,他声音都有些颤抖:“你……你说什么?”
      苏清晏点点头,眼眶微微湿润:“前几日我就觉得不对劲,找了村里的老大夫看了,他说……是有了。”
      沈慕言一把将她紧紧抱在怀里,力道之大,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骨血里。“太好了!清晏,太好了!我们有孩子了!”他激动得语无伦次,眼眶也红了,“我要当爹了!我要当爹了!”
      苏清晏靠在他温暖的胸膛,听着他有力的心跳,感受着他激动的颤抖,心中一片柔软。她轻轻抚摸着小腹,那里孕育着一个小生命,是她和他爱情的结晶,也是他们未来的希望。
      “慕言,”她轻声道,“我们的‘同人’之路,又多了一份牵挂。” 沈慕言重重点头:“嗯。这份牵挂,会让我们更有力量。我们要让孩子生在一个安稳、富足的世界里,一个人人都能吃饱穿暖,没有苛捐杂税,没有流离失所的世界。”
      有孕的消息,像一缕春风,吹遍了整个“同人社”。村民们纷纷前来道贺,送来各种滋补的东西。
      李二柱的婆娘特意炖了鸡汤,亲自送到苏清晏的院子里,看着她隆起的小腹,笑得合不拢嘴:“苏先生,沈大哥,以后我们月牙村,就有小福星了!”
      苏清晏心中温暖,她知道,这个孩子的到来,不仅是她和沈慕言的喜事,也让这个小小的村庄更加团结。然而,喜悦之余,苏清晏也意识到,他们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来保护这个孩子,保护“同人社”的成果。
      “慕言,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在月牙村过安稳日子。”苏清晏对沈慕言说道,“涿雄县是我们的根基,我们必须牢牢掌控它。”
      沈慕言明白她的意思,但也有些担忧:“可涿雄县县令是魏公公的人,还有李嵩的残余势力,我们怎么控制?”
      “‘三刀六会’。”苏清晏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我们要在涿雄县建立自己的力量。”
      “三刀六会?”沈慕言有些疑惑。
      “‘三刀’,是我们的武力核心,由你和我亲自训练,负责护卫和关键行动。”苏清晏解释道,“‘六会’,则是情报、民生、商业、工匠、教育、联络六个方面的组织。”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情报会’由村长负责,他在村里威望高,消息灵通,负责收集官府和外界的情报。‘民生会’由王老五和几个会种地的老把式负责,推广高产作物,改善村民生活。‘商业会’让沈大哥你负责,把我们种的土豆、红薯和李二柱他们纺的棉线卖到镇上去,换取资源。‘工匠会’,李二柱的木工手艺那么好,就由他牵头,联合村里会打铁、会砌墙的人,为我们的建设服务。‘教育会’,我来负责,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传授医术和农技,培养下一代。‘联络会’,可以从‘三刀’里挑选几个机灵的年轻人,负责和各个会之间传递消息,建立秘密联络网。”
      “‘三刀六会’?”沈慕言消化着她的计划,眼中闪过赞许,“好!这个组织架构清晰,各司其职,能有效整合我们的力量。”
      “对。”苏清晏点头,“有了‘三刀六会’,我们就能像一张网,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涿雄县的各个层面。” 接下来的日子,“同人社”在苏清晏和沈慕言的带领下,开始有计划地发展“三刀六会”。
      沈慕言挑选了三十多个身强力壮、忠心耿耿的村民,组成了“三刀卫”。他亲自教授他们基础的格斗技巧和队列训练,强调纪律和忠诚。这些村民白天是农民,晚上则在沈慕言的带领下秘密训练,个个都成了能文能武的好手。
      苏清晏则开始着手建立“教育会”和“情报会”。她在村里办起了私塾,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还教他们唱《同人歌》,讲述《易经》中的道理。她的“医术”也名声远扬,不仅给村里人看病,还时常去镇上的药铺坐诊,借此接触更多的人,收集情报。
      李二柱的“工匠会”也热闹起来。他带着几个会木工、铁匠、瓦匠的村民,不仅修缮了村里的房屋和水渠,还开始打造一些农具和简单的武器。李二柱打制的锄头锋利耐用,深受村民喜爱;他打造的匕首小巧锋利,成了“三刀卫”的标配。
      “民生会”和“商业会”则让月牙村和周边村庄的联系更加紧密。王老五他们种出的高产作物,源源不断地运往镇上,换来了粮食、盐巴、布料和各种生活必需品。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对苏清晏和沈慕言更是感激涕零。
      “清晏,‘三刀六会’已经初步成型了!”沈慕言向苏清晏汇报,眼中满是欣慰,“‘三刀卫’已经有了战斗力,‘六会’也各司其职,运转良好。”
      苏清晏抚摸着小腹,脸上露出笑容:“很好。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暗中控制’涿雄县了。” 她的目光变得深邃:“‘情报会’密切关注县令和魏公公旧部的动向,一旦有机会,就策反或除掉他们。‘商业会’要控制涿雄县的粮食和棉布市场,让他们依赖我们。‘工匠会’可以为我们提供武器和物资,甚至在关键时刻,制造混乱。‘教育会’则要培养更多认同我们理念的人才,为未来做准备。”
      “‘暗中控制’?”沈慕言有些担忧,“这样会不会太冒险?”
      “不,这是必要的。”苏清晏摇头,“我们不是要当皇帝,我们只是想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但在这个乱世,没有力量,就只能任人宰割。‘同人于野,利涉大川’,我们要渡过的‘大川’,就是这涿雄县的重重阻碍。”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放心吧,我有分寸。我们行事谨慎,不打草惊蛇。只要‘三刀六会’同心协力,涿雄县迟早会落入我们手中。”
      沈慕言看着她眼中闪烁的智慧和勇气,心中充满了信任。他握住她的手:“好,我听你的。”
      夜色渐浓,苏清晏和沈慕言站在院门口,望着远处涿雄县的灯火。那里,既有繁华,也有黑暗;既有希望,也有危机。
      “清晏,有你在,真好。”沈慕言轻声道。
      苏清晏靠在他肩上,轻声道:“有你,有孩子,有大家,我也觉得很安心。”
      她知道,前路依旧充满挑战,但只要“三刀六会”的力量在,只要“同人”的信念在,她和沈慕言就有信心,在这涿雄县的土地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最终收获一个人人丰衣足食的“同人”世界。腹中的胎儿轻轻动了一下,仿佛在回应着母亲的决心。苏清晏嘴角扬起一抹温柔而坚定的笑容。这个孩子,将见证他们的奋斗,也将继承他们的理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