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巧匠兴邦 ...
-
西定州州府,这座雄踞于平原腹地的城池,此刻正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城墙斑驳,旗帜低垂,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的味道。赵虎一身浴血的铠甲,手持断裂的长枪,站在州府衙署的门前,望着身后伤痕累累却眼神坚毅的士兵们,心中百感交集。
三天前,他率领龙牙卫和虎翼卫的精锐,对西定州州府发起了总攻。守将是大靖老将,抵抗异常顽强,战斗持续了整整两天两夜,龙牙卫的突击、虎翼卫的掩护,犬神卫的奇袭……每一个环节都扣人心弦。
“赵将军!拿下了!”一名士兵兴奋地跑来,高举着染血的“同人”旗帜。
赵虎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他挥了挥手,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传令下去,停止进攻,救治伤员!告诉沈大人,西定州,我们拿下了!”
“是!”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同人军”。
远在涿雄县的沈慕言和苏清晏,接到捷报时,正在灯下商议“同人军”的整编事宜。
“慕言,西定州拿下了!”苏清晏惊喜地站起,抱着念念的手微微颤抖。
沈慕言也激动地站起,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赵虎他们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只是……”他眉头微蹙,“三千将士的伤亡,是我们永远的痛。”
苏清晏走到他身边,握住他的手:“战争本就残酷。但他们的牺牲,换来了西定州十六县的统一,换来了我们更广阔的天地。赵虎、钱霸、林默他们,都是英雄!”
沈慕言重重点头,深吸一口气:“清晏,准备一下,我们亲自去西定州。我要亲自接管这里,安抚百姓,整顿防务。”
(接管西定州,防御边境)
数日后,沈慕言和苏清晏带着念念,以及“三刀卫”的精锐,抵达了西定州州府。
赵虎、钱霸、林默三人,一身戎装,前来迎接。 “沈大人,苏先生!”三人齐声行礼,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喜悦。
“辛苦各位将军了。”沈慕言扶起他们,目光扫过身后的士兵,“伤亡情况如何?”
赵虎低声道:“回大人,我军伤亡三千余人。”
沈慕言沉默片刻,眼中闪过痛色:“将他们的名字记下,好生安葬。抚恤金,由‘民生会’立刻发放给他们的家人,绝不能让他们的家人受苦!”
“是!”三人心中一暖。在沈慕言的主持下,西定州的接管工作迅速展开。他以州府为中心,向周边各县推行“同人”政策。由于“同人社”在西定州十六县早已深入人心,接管过程异常顺利。
沈慕言将西定州划分为三个防区,分别由赵虎、钱霸、林默统领。其中,最重要的防御任务,落在了赵虎肩上——他将率领一万人的“同人军”,重点防御西定州西部边境,防备来自北方草原的意外威胁,也为未来可能的战事做准备。
“赵将军,西部边境关乎我们的后路,务必小心谨慎。”沈慕言郑重地叮嘱道,“犬神卫要加强斥候巡逻,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刻回报!”
赵虎单膝跪地:“末将明白!定不负大人所托!”
(铁矿与曲辕犁的革新)
就在沈慕言和赵虎等人部署防务时,一个新的消息传来,让整个“同人社”都振奋起来。
“先生!好消息!”李二柱兴冲冲地跑来找苏清晏,“我们在西定州西部的‘黑风谷’,发现了一处大型铁矿!”
“铁矿?!”苏清晏和沈慕言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喜。
“真的?”沈慕言连忙问道。 “千真万确!”
李二柱激动地说,“那里的矿石纯度很高,我们的矿工已经初步开采了一些,品质比之前用过的好太多了!”
铁矿,意味着兵器、农具的原材料!苏清晏立刻想到了之前的曲辕犁。
“二柱,有了铁矿,我们可以打造更精良的工具和武器了!”苏清晏兴奋地说,“对了,我们之前的曲辕犁,虽然已经很先进了,但还能不能再改进一下?”
李二柱眼睛一亮:“苏先生,您是说……” “我想,我们可以将曲辕犁的犁壁做得更光滑,更锋利,减少翻土的阻力;再增加一个碎土的部件,让土地翻得更细,更有利于播种。”
苏清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曲辕犁的效率会更高,更适合我们高产作物的种植。”
“妙啊!”李二柱一拍大腿,“苏先生,您这脑子真是太灵光了!我这就回去召集工匠,立刻开始研究改进!”
有了铁矿的支持,李二柱的工匠会如虎添翼。他们不仅要为“同人军”打造更精良的兵器,更要全力改进曲辕犁。
很快,在苏清晏的设计和李二柱的带领下,二次改进后的曲辕犁被研制成功。新的曲辕犁更加轻便灵活,碎土效果更好,效率比之前提升了近三成! 当新的曲辕犁被推广到西定州十六县的田间地头时,农民们无不拍手称快。 “用了这新犁,一天能多翻两亩地!”
“是啊!省力多了,腰也不酸了!” 看着农民们用着新犁,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沈慕言和苏清晏相视一笑。
(尾声)西定州的旗帜已经插上了城墙,“同人”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虽然北部边境的烽火尚未平息,虽然京城的魏党依旧虎视眈眈,但沈慕言和苏清晏知道,他们已经拥有了坚实的根基——一支能战的军队,一片富饶的土地,和一群信任他们的百姓。铁矿的发现,为“同人军”的壮大提供了可能;曲辕犁的革新,则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清晏,你看,我们的‘同人’之路,越来越宽广了。”沈慕言抱着念念,站在州府的城楼上,望着远方连绵的田野,眼中充满了希望。苏清晏依偎在他身边,轻声道:“是啊,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夕阳下,沈慕言和苏清晏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念念在沈慕言的怀里,咿咿呀呀地叫着“爹爹”、“娘亲”。在他们脚下,是逐渐崛起的“同人”基业,在他们前方,是充满挑战却也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