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三年前的那次离开(余茵视角) ...
-
余茵至今还记得,三年前那个夜晚,屏幕那端尚小花的声音轻得像一阵即将散去的雾。
那时她们正隔着两千公里恋爱。余茵在A市的写字楼里加班到深夜,电脑右下角的时间跳过凌晨两点,手边的咖啡早已凉透。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对着视频里的尚小花笑了笑:“周末我就过去,这次请了三天假,可以好好陪你。”
屏幕那端的尚小花却沉默着。灯光很暗,她的脸藏在阴影里,只有那双曾经盛满笑意的眼睛,此刻像两口枯井。
“茵茵,”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几乎要被电流声吞没,“对不起。”
就这三个字。轻飘飘的,却像一把钝刀,在余茵心上慢慢地割。
其实早有预兆。那段时间,尚小花被家里逼得快要窒息。父母托人给她介绍的那个男人——家境优渥,工作稳定,在长辈眼里是“绝佳的结婚对象”。尚小花从小就在规训中长大,沿着父母画好的轨迹走了二十多年。遇见余茵之前,她甚至真的以为自己会这样按部就班:和一个合适的男人结婚,生个孩子,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里,完成一场无可指摘的人生。
可余茵出现了,那一刻她才知道,喜欢一个人可以无关性别,可以不管世俗的眼光,只是心脏为这个人剧烈地跳动,只想和这个人一直一直在一起。
然而家里的压力像一座不断倾轧的山。父母每天打来的电话里带着哭腔:“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这样不结婚让我们怎么见人?”“那个男人真的很适合你。”亲戚轮番上门,语重心长地说她“不正常”“不孝顺”,说她在走一条注定没有结果的路。
尚小花被夹在中间,整夜整夜地失眠。凌晨三点,她看着天花板,左边是从小依赖的家人,右边是她拼了命想抓住的爱情。她像个溺水的人,无论抓住哪一边,另一边都会把她往更深的地方拉。
这些余茵都知道。她们聊过,但总是小心翼翼地绕开“以后”。尚小花曾坦诚,最初她只敢想谈一年恋爱,然后各自回归“正轨”。可一年变成了三年,每次家里施压,她只会咬着嘴唇说:“要不我们定个分手的时间吧,长痛不如短痛。”而余茵总是把话咽回肚子里——她不知道如何面对那个立刻就要到来的分别,只能鸵鸟般地说:“享受当下就好。”
直到那个晚上,尚小花的父母以身体相胁,说如果她不答应结婚,他们就“不想活了”。电话那头母亲的哭声尖锐刺耳:“你是要逼死我们吗?”
尚小花彻底慌了。她看着视频里余茵疲惫却温柔的脸,那些曾经说好要一起去的远方、要一起看的日出、要一起生活的朝朝暮暮……所有关于未来的想象,在这一刻碎成了粉末。
“对不起。”她又说了一遍,这次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
余茵看着屏幕里那双含泪的眼睛,突然明白了——这不是商量,而是通知。她们之间那些小心翼翼的回避,那些不敢谈及的将来,终于在这一刻,以最残忍的方式给出了答案。
窗外的A市依然灯火通明,可余茵觉得,自己的世界在这一刻彻底暗了下去。
那声轻飘飘的“对不起”,像一枚投入静湖的石子,在余茵心里荡开的却不是涟漪,而是海啸。视频通话被突兀地切断,屏幕瞬间黑了下去,映出她自己茫然失措的脸。
最初的几秒是停滞的。大脑拒绝处理这个信息,直到心脏传来一阵尖锐的挛缩,痛感将她猛地拽回现实。
她几乎是本能地抓起手机,颤抖着手指回拨了过去。
“嘟…嘟…嘟…”
冗长的忙音,像钝刀割着神经,每一声都在拉长她胸腔里的窒息感。无人接听。自动挂断后,那片死寂让她心慌。
“小花?尚小花!接电话!”她对着空气低吼,再次按下拨号键。
依旧无人接听。
第三次,第四次……她从焦急的呼唤,变成语无伦次的语音留言:“小花,你别吓我……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想办法好不好?你别一个人扛着!”“接电话,求你了,接电话……”
不知道拨了多少次,直到听筒里传来冰冷而机械的女声:“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关机”这两个字,像一道最终的闸门,轰然落下,将她彻底隔绝在外。
电话不通,那就发信息。
余茵的手指在冰冷的屏幕上疯狂敲打,泪水模糊了视线,让她好几次打错字,又手忙脚乱地删掉重写。
接电话!我们谈谈!
别这样对我,小花,别这样什么都不说就消失。
三年的感情,就换来一句对不起和关机吗?
你说过要一起努力的,你忘了吗?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告诉我啊!
从一开始的质问、哀求,到后来的回忆与试图唤醒:
记得我们第一次去看海吗?你说你从来没那么开心过。
你说过我是你的光,现在你要亲手把光掐灭吗?
周末我就过去了,我票都看好了,我们见面说,好不好?
一条接一条的信息,石沉大海。聊天界面被她的绿色对话框填满,像一场绝望的独角戏。那边,始终是死一样的沉寂,没有任何“正在输入”的提示,没有任何已读的标记。
她甚至怀疑是不是网络问题,是不是手机坏了。她重启手机,连接Wi-Fi,切换流量,但结果依旧。那个熟悉的头像,那个她设置了特别提醒的名字,彻底沉默了下去。
巨大的恐慌和无力感像潮水般将她淹没。她瘫坐在冰冷的办公椅上,四周是死寂的深夜办公室,只有电脑屏幕散发出的幽蓝光芒照着她惨白的脸。她紧紧攥着手机,指甲掐进了掌心,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
整个世界仿佛都在那一刻倾塌。她失去了她的坐标,她的锚点。
她不明白,为什么前一天还在视频里笑着说想念的人,下一秒就可以如此决绝地消失。那句“对不起”轻得像羽毛,却重得将她整个世界都压垮了。
她看着屏幕上那些无人回应的绿色气泡,它们像一道道刺眼的伤疤,记录着她的疯狂和对方的沉默。最终,所有的情绪仿佛被抽空,她只发出了一句带着血丝的质问:
尚小花,你至少告诉我,为什么?
依旧,没有回答。长夜漫漫,只剩下她一个人,被困在这无声的刑场里。
手机屏幕最终暗了下去,像一只疲惫合上的眼睛。余茵维持着僵坐的姿势,直到窗外的天际泛起一层冰冷的鱼肚白。城市的霓虹渐次熄灭,黎明像一把迟钝的刮刀,一点点刮去夜晚的墨色,露出底下苍白而真实的现实。
她动了动几乎失去知觉的手指,机械地收拾东西,下楼,走入清晨冷冽的空气里。街道空旷,早班公交呼啸而过,卷起几片枯叶。一切都和往常一样,除了她胸腔里那个仿佛被硬生生挖走一块的空洞。
接下来的几天,余茵的生活变成了一种机械的重复。她照常上班,处理邮件,参加例会,甚至对同事挤出模糊的微笑。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她身上某种东西熄灭了。她像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精致外壳,眼神常常没有焦点,定在某个虚空之处。
而那个手机,成了她唯一的执念。它被时刻握在手里,放在视线可及之处。每一次提示音响起,哪怕只是无关紧要的新闻推送或广告短信,都会让她心脏猛地一缩,随即又沉入更深的谷底。她无法控制地一遍遍点开那个熟悉的聊天界面,上拉到顶,再慢慢滑下来,反复阅读自己那些绝望的、得不到回应的绿色气泡,像是在阅读一份对自己的凌迟判决书。
她甚至开始产生幻听。在茶水间倒水时,在敲击键盘的间隙,总觉得手机在震动,耳边似乎响起那首为尚小花设置的专属铃声。可每一次急切地拿起,屏幕都是一片死寂。
睡眠成了奢侈品。一闭上眼,就是尚小花最后那张藏在阴影里的脸,和那句魔咒般的“对不起”。她开始疯狂地搜索一切可能与尚小花相关的信息——那个夺走了她爱人的傻逼男的社交媒体,尚小花老家城市的新闻,甚至是一些关于“同性恋迫于家庭压力结婚”的论坛帖子。她像一个侦探,徒劳地试图在一片虚无中拼凑出尚小花的现状,试图理解那个决绝转身背后的所有细节。
直到第三天深夜,在又一次从噩梦中惊醒后,她抱着膝盖坐在床上,黑暗中只有手机屏幕的光映亮她憔悴的脸。她再次点开通讯录,找到了那个几乎要被置顶的名字。这一次,她没有再发送长篇大论的文字,只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敲下了几个字:
【你好歹,让我知道你还活着。】
没有质问,没有哀求,只剩下一种近乎卑微的确认。确认那个她爱了三年、念了三年的人,至少还平安地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
信息发送成功,依旧像投入深渊的石子。
余茵把脸埋进膝盖,终于不再有任何动作。房间里,只有她压抑的、细微的呼吸声。原来极致的痛苦不是歇斯底里,而是连哭泣都失去了力气,只剩下一种无边无际的、冰冷的疲惫。
她明白了,尚小花不是暂时失联,她是用这种彻底的沉默,亲手为她们的三年,画上了一个仓促而残忍的句号。而她所有的疯狂、所有的寻找,都只是徒劳地拍打在悬崖上的浪,除了让自己粉身碎骨,得不到任何回响。
夜,还很长。而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地留在了这个黑暗里。
在尚小花的婚戒套上无名指的那一刻,远在A市的余茵正将自己锁在房间的卫生间里。
她蜷缩在冰凉的瓷砖地上,手机屏幕暗着,被她紧紧攥在胸前,像握着一块逐渐失去温度的碳。一周了。从那个戛然而止的视频通话,到石沉大海的信息,再到最后那条卑微到尘埃里的【你好歹,让我知道你还活着】。她所有的情绪,愤怒、不解、哀求、绝望,都在这一周的寂静里被熬干了,只剩下一种精疲力尽的麻木。
外面天色渐暗,城市华灯初上,霓虹灯的光怪陆离透过磨砂玻璃,在卫生间的地板上投下模糊晃动的光影。往常这个时候,她或许还在加班,或许正在和尚小花视频,听她絮絮叨叨讲一天发生的琐事,抱怨家里的压力,然后又因为看到她的脸而破涕为笑。
那些日常的、被她视为理所当然的幸福,如今回想起来,像上辈子一样遥远。
她试图站起来,双腿却因为维持一个姿势太久而发麻,险些摔倒。扶着洗手台,她看向镜子里的自己。脸色苍白,眼下是浓重的青黑,头发凌乱,嘴唇因为缺水而起皮。镜中这个狼狈不堪的女人,和一周前那个还在兴致勃勃计划着周末相聚的余茵,判若两人。
“结婚……”她对着镜子里的人,无声地动了动嘴唇。这两个字像带着倒刺的钩子,在她心口反复拉扯。她甚至不由自主地去想象那个画面——尚小花穿着什么样的礼服?会笑吗?笑得好看吗?那个男人……会对她好吗?
这些想象如同凌迟。
胃里一阵翻江倒海的痉挛,她俯下身,对着马桶干呕,却只吐出一些酸水。生理上的不适加剧了心理上的痛苦。她拧开水龙头,用冰冷的水一遍遍扑在脸上,试图让自己清醒,试图冲掉那些不受控制的画面和钻心的疼痛。
水珠顺着她的头发和脸颊滑落,分不清是自来水还是眼泪。她抬起头,再次看向镜子,水痕蜿蜒,让她的面容显得更加支离破碎。
她走出卫生间,房间里死一般寂静。这个她们通过无数次视频共同经营的小空间,此刻每一个物件都成了刑具——沙发上尚小花落在这里的玩偶,书架上半年前来看她时留下的小说,冰箱上还贴着她们一起搞怪的大头贴……
她走过去,手指颤抖地抚过照片上尚小花灿烂的笑脸,然后,猛地将照片撕了下来,揉成一团,紧紧握在手心。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她没有扔掉它,只是那么死死地攥着,仿佛攥着最后一点与那个人相关的、实在的触感。
窗外,城市的夜生活刚刚开始,车流如织,汇成一条条光河。喧嚣是别人的,她这里只有一片被抽真空了的死寂。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渺小如蚁的人群和车辆,一种巨大的、被全世界抛弃的孤独感将她彻底吞噬。
她没有辞职,但明天是否还能正常走进办公室,对着电脑处理那些毫无意义的文件,她不知道。此刻的她,只是一个被掏空了灵魂的壳,漂浮在自己生活的废墟之上,找不到任何方向。
余生似乎就在这一刻,被硬生生劈成了两半——“有尚小花”和“没有尚小花”。而她,正被困在后一半那无边无际的荒原里,看不到任何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