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清明风暖,西宁遇欢 ...
-
缘分的脚步总在不经意间延伸,带着高原的清风、山路的蜿蜒与后排的静默默契,我与何嘉欢的故事,从麻将桌的喧闹、酒吧的意外,悄然走到了清明时节的西宁旅途。第三次见面,一场五人的同行计划虽有波折,却让彼此的距离在沉默的陪伴与沿途的壮阔中慢慢拉近。
宿醉后的尴尬在酒钱截图的默契中悄然化解,我们依旧像普通朋友般偶尔聊天,谁也没提酒吧电梯口的意外。直到清明假期前几天,她发来微信:“我们打算去西宁玩,我、我舍友,还有她两个朋友,还差个人,你要不要一起?”内向的我本不擅长陌生人群体出行,可看着屏幕上简洁的文字,想起她开朗的模样,竟鬼使神差地回了句“好啊”。
出发那天,意外却接二连三。原本约定好五人同行,何嘉欢和她舍友因路上耽搁没赶上列车,只能改签后续车次。更巧的是,我和她舍友的那个朋友虽在同一趟车,却不在一个车厢。兰州出发时已是夜晚,穿一件衬衫还觉得温度刚好,我便没多带厚衣,谁知这成了后续的“小麻烦”。
火车一路向西,窗外是沉沉的黑夜,看不见沿途的风景,只有偶尔掠过站台时,短暂的灯光照亮窗外模糊的轮廓。车厢里格外吵闹,邻座旅客的交谈声、孩子的哭闹声、列车广播的提示音交织在一起,耳边满是嘈杂。我独自靠着窗边,把手机音量调大些,试图用音乐隔绝周遭的喧闹,倒也冲淡了几分独行的枯燥。我时不时拿出手机,和那个不同车厢的男生确认碰面地点。
抵达西宁时,夜色已深。刚走出火车站,一股刺骨的寒风便扑面而来,瞬间吹散了旅途的疲惫,只剩冻得打颤的凉意。早知道高原温差这么大,说什么也该多带件外套——我裹紧了单薄的衬衫,缩着脖子站在站外的空地上,等着那个素未谋面的同行男生。身边的旅客大多穿着厚外套,唯有我显得格格不入,冷风顺着衣领钻进衣服里,手脚很快就冻得发麻,只能来回踱步取暖。
好在没等太久,便与同行的男生碰了面。两人简单寒暄几句,查了下酒店的距离不算太远,便决定步行前往。深夜的西宁街头格外安静,只有路灯拉长了我们的影子,寒风依旧凛例,我们裹紧衣服并肩前行,陌生感在徒步的默契中渐渐消散,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只想早点抵达温暖的酒店。
抵达酒店后,房间里空无一人,何嘉欢她们三个还没到。我们放下行李,借着酒店的暖气驱散身上的寒意,简单收拾了下自己的行李,便各自坐在床边休息,没再多折腾,静静等着她们赶来。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同行的男生起身去开门,我也抬眼望去,只见三个身影站在门口,何嘉欢走在中间,披散着长发,里面穿一件简单的黑色短袖,外面套着件利落的牛仔外套,下身是一条亮眼的绿裤子,色彩搭配得清爽又随性,脸上带着赶路后的红晕,看到我们便自然地扬了扬嘴角:“你们到挺早。”语气轻快随意,没有多余的客套。
她舍友跟着点头打招呼,径直走向空着的床位开始收拾行李,另一位朋友也默契地跟着整理东西。何嘉欢则走到自己的床位旁,放下背包便开始打理行李,绿裤子随着动作轻轻晃动,透着鲜活的朝气,动作利落又自然。一路赶路的疲惫写在每个人脸上,没人多说多余的话,都在默默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等大家都收拾妥当,夜色已经更浓了。各自洗漱后便躺到床上休息,房间里很快安静下来,只有轻微的呼吸声。我躺在床上,脑海里不自觉地闪过刚才何嘉欢进门时的模样,牛仔外套与绿裤子的清爽搭配,还有她脸上淡淡的红晕,竟让这疲惫的深夜多了一丝难忘的印记。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酒店的窗户酒进来,驱散了昨夜的寒意。我们按计划租了辆车,吃完简单的早餐后,便驱车前往拉脊山。同行的男生负责开车,我、何嘉欢还有她舍友坐在后排,空间不算拥挤,却透着一种并肩同行的亲近。车子沿着山路盘旋而上,窗外的风景渐渐变得壮阔,远处的山峦还带着冬日残留的苍茫,呈着深浅不一的褐黄色,天空却蓝得格外澄澈透亮,山间的风透过车窗吹进来,带着凛冽的凉意与旷野的清冽。
何嘉欢坐在我和她舍友中间,依旧是短袖配牛仔外套加绿裤子的穿搭,偶尔会侧身和舍友聊着天,语气轻快,笑声清脆,偶尔又会转头看向窗外,眼神里满是对沿途风景的好奇。我靠在车窗边,大多时候保持着沉默,静静听着她们的聊天,看着窗外掠过的苍茫山景,偶尔目光会不经意间落在她身上——绿裤子在阳光下格外鲜亮,头发被风轻轻吹起,偶尔扫过我的肩膀,带着淡淡的洗发水香味,让人心生安宁。车厢里的热闹与我的沉默并不违和,反而有种自在的默契。
车子爬到半山腰时,我们停下稍作休整。拉脊山的风比山下更烈些,吹得人头发乱飞,我裏紧了身上的薄外套,还是觉得凉意刺骨。何嘉欢只是站在车旁不远处,双手自然地垂在身侧,目光望向远处连绵的山峦,绿裤子在苍茫的山景映衬下格外惹眼,像一抹跳动的色彩。她望着辽阔的景致,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意,静静站着,仿佛沉浸在这份天地间的静谧与壮阔里。
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在山谷间缭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山巅,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苍茫的景致里透着震撼人心的辽阔。我没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站在一旁,陪着她静静看着,她似乎并未察觉身边的动静,依旧专注地望着远方,没有侧头,也没有多余的话语,却让这份沉默的陪伴多了几分自在。
短暂休整后,我们驱车离开拉脊山,前往日月山。车子在蜿蜓的山路上行驶,沿途的景致渐渐有了变化,虽依旧带着高原的苍茫,却多了几分人文古迹的厚重感。何嘉欢依旧和舍友轻声聊着天,偶尔会指着窗外的标识牌,念叨着“快到日月山了”,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我依旧沉默地靠在窗边,看着窗外缓缓向后退去的风景。
抵达日月山时,阳光正好、驱散了山间的凉意。景区内的日亭、月亭静静矗立,红墙黛瓦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远处的山峦绵延不绝,还残留着未消融的薄雪,透着一种苍凉而肃穆的美。何嘉欢放慢了脚步,不再像之前那般随意聊天,而是跟着人群慢慢走着,偶尔会驻足看着景点的介绍牌,眼神里满是认真。她的牛仔外套,绿裤子在红墙与白雪的映衬下,更显鲜明,却并不突兀,反而为这肃穆的景致添了一丝鲜活。
她舍友拿出手机想要拍照,喊她过去合影,她笑着走过去,配合着摆了简单的姿势,没有夸张的动作,只是自然地站着,嘴角挂着温和的笑意。她们拍了几张后,转头看向一直站在一旁的我,她舍友笑着问:“你怎么不拍照呀?这么好看的风景,留个纪念多好。”我愣了一下,一时不知该怎么回应,只是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轻声说:“不用啦,我看着你们拍就好。”
何嘉欢就站在不远处,听到对话后没有回头,也没有插话,只是依旧保持着刚才的姿势,目光落在远处的山景上。嘴角的笑意依旧浅浅的,却让我莫名觉得没有尴尬。她舍友见我没太多反应,便笑着拉着她继续拍照,没再多说什么。我站在原地,看着她们在红墙蓝天下的身影、看着何嘉欢那条亮眼的绿裤子在景致里格外鲜活,心里竟生出几分莫名的暖意。
离开日月山后,我们驱车前往岗什卡雪山。车子一路向西,沿途的景致渐渐换上了冬日的盛装,远处的雪山轮廓越来越清晰,皑皑白雪覆盖着山巅,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透着一种纯净而磅礴的美。何嘉欢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惊叹,却也难掩倦意,不再频繁和舍友聊天,只是偶尔转头望向窗外,指尖轻轻搭在膝盖上,透着一丝疲惫。
抵达岗什卡雪山脚下时,寒意比之前更甚,风也带着凛例的穿透力。何嘉欢和她舍友实在感觉太累,商量后决定找个附近的休息点落脚休整,我和另外两位男生打算往雪山近处走走。她们朝着不远处的休息区走去,何嘉欢走得慢了些,绿裤子在白雪的映衬下依旧亮眼,她回头望了一眼雪山方向,又轻轻转回头,和舍友并肩走着,没有多余的话
语,只留下一个欢快的背影。
我们三个男生沿着碎石路慢慢向上走,脚下的积雪越来越厚,寒意顺着鞋底往上渗,身边的风呼啸着,却盖不住远处雪山传来的静谧。我始终望着前方的雪山,没有回头,只是跟着同行的男生稳步前行,心里想着她们应该能在休息区好好歇一歇,缓解一路的疲惫。
在雪山近处停留了许久,我们拍了几
张照片便往回走。走到休息区附近时,远远看到何嘉欢和她舍友坐在靠窗的位置,她正望着窗外的雪山,侧脸在光线里显得格外柔和,绿裤子搭在腿上,双手轻轻交叠着。看到我们回来,她舍友挥了挥手,何嘉欢也抬起身,嘴角牵起一抹浅浅的笑意,没有起身,只是安静地看着我们走近。
走到近处,何嘉欢先开了口,语气带着几分自然的好奇:“你拍照了吗?”我摇了摇头,轻声说“没拍”。她闻言笑了起来,转头对着身边的舍友打趣道:“我就知道他没拍照。”笑容浅浅的,眼里带着一丝了然的默契,像是早就猜到了这个答案。她的舍友也跟着笑了,气氛轻松又自然,没有丝毫刻意的尴尬。我站在一旁,看着她笑起来时柔和的眉眼,心里莫名觉得暖暖的,好像这一路的沉默都被这份默契悄悄化解了。
她舍友笑着问“上面风景怎么样”,同行的男生兴致勃勃地描述着,我站在一旁,目光偶尔落在何嘉欢身上,她静静听着,偶尔点头附和,嘴角还带着刚才的笑意,绿裤子在室内的暖光下依旧亮眼。
考虑到大家连日赶路都有些疲惫,且雪山脚下的寒意实在逼人,我们商量后决定先去还租来的车,再买高铁票直接返程。还车的过程很顺利,办完手续后,我们便赶往高铁站,车厢里的氛围比来时更显轻松,一路的相处让彼此多了几分熟稔。
行驶途中,何嘉欢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转头看向我,语气带着几分玩笑的意味:“学校里还有好多脏衣服没有洗,能去你家洗衣服吗?”我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回应:“可以啊。”她眼睛一亮,立刻拉上身边的舍友,笑着追问:“那我舍友呢?也能一起吗?”我看着她眼里的笑意,语气自然地答道:“都可以。”
话音刚落,她就和舍友相视一笑,何嘉欢嘴角的梨涡浅浅浮现,绿裤子随着车身的轻微晃动轻轻摆动,语气里满是轻松的雀跃:“就这么说定啦,回头可不许反悔。”我点点头,看着她们说笑的模样,车厢里的空气仿佛都变得温热起来,那份因陌生而生的距离感,在这几句玩笑话里悄然消融。
下了高铁,夜色已浓,城市的灯光星染出温柔的轮廓。她舍友和另外两位朋友要先去别处,简单道别后便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只剩我和何嘉欢并肩走在出站口的人流中。晚风带着些许凉意,吹起她的发梢,绿裤子在灯光下依旧显眼。
走着走着,她忽然侧过头,语气带着几分狡黠的玩笑:“要不咱俩在外面住一晚吧,明天再各自回家?”我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了摇头:“算了吧,我还是回家了。”她闻言也没勉强,只是笑着耸了耸肩,眼里依旧带着笑意:“行吧,那我就在这儿等朋友,待会儿一起去喝酒。”
我们在路口站了一会儿,她低头给朋
友发着消息,我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空气里没有丝毫尴尬,只有一种旅途结束后的松弛与熟稔。简单道别后,我朝着回家的方向走去,回头时,看到她正站在路灯下,身影被拉得长长的,依旧是那件牛仔外套和亮眼的绿裤子,正低头看着手机,等待着朋友的到来。
回去之后,我们的聊天变得更加频繁,不再只是客气的寒暄,而是会分享日常的琐事、吐槽学业的烦恼。高铁出站口的短暂同行,都成了彼此记忆里温暖的碎片。我依旧不算健谈,但和她在一起时,沉默也不会觉得尴尬。我渐渐发现,自己会下意识地期待她的消息,会在看到我们五个的群聊时想起那段旅途,会在看到绿裤子时莫名想起她笑起来的模样,想起她那晚要去和朋友喝酒的约定。
原来,最好的缘分从来都不疾不徐,它藏在沿途的风景里,藏在沉默的陪伴里,藏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与小玩笑里。清明的西宁之行,不仅让我见识了高原的壮阔,更让我遇见了一份温柔的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