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反戈一击 ...
-
噩梦的余威像附骨之疽,缠了苏念一整天。那个代码顾云深的形象阴魂不散,时不时在她脑海里闪现,带来一阵阵生理性的反胃。
不能再坐以待毙,不能再被恐惧和猜疑凌迟。她必须主动出击,必须亲手撕开这层笼罩在她生活上的、名为“奇迹”的华丽裹尸布。
她需要一个计划。一个能有效测试顾云深反应,并且能留下铁证的方案。
坐在书桌前,苏念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她带着自嘲的冷笑敲下:《“灵魂伴侣”真实性压力测试V1.0》。
她看着这个标题,嘴角扯出一个难看的弧度。多么讽刺,她竟然需要像测试软件BUG一样,去验证自己爱人的成色。
她开始在记忆库里翻找合适的切入点。测试必须足够丝滑,不能打草惊蛇,同时又必须直击要害——他是否在基于她的数据画像进行沉浸式演出。
书籍。这是他们交流的高频区,也是“灵魂共鸣”的重灾区。
她想起顾云深曾经大力安利过一位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当然,他推荐的不是《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这类流量担当,而是一部相对冷门,探讨罪罚与救赎的《信》。当时苏念正被这本书对社会歧视和人性挣扎的深刻描写戳中肺管子,顾云深的推荐和随之而来的高端对谈,让她觉得他们简直是天造地设的脑电波同频器。
现在,她决定用这本书下套。
她登录一个八百年前注册、早已长满荒草的社交平台小号,在上面发了一条仅自己可见的动态:
「重读《信》,感觉和小时候完全不是一个味儿了。现在觉得主角的拧巴特矫情,所谓的‘救赎’也充满了自我感动。可能人老了,心肠就硬了,再也共情不了这种过于文艺范儿的痛苦。[挖鼻]」
这条动态,与她真实的想法南辕北辙。她至今仍认为《信》是部神作。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如果顾云深真的在持续扫描她的网络足迹,他一定会捕获这条动态。
接下来,就是守株待兔。
第二天晚上十点,视频通话准时接通。
顾云深看起来电量不足,眼下的乌青比熊猫还敬业,但眼神依旧努力营业,维持着温柔。例行寒暄之后,话题滑向了最近的阅读。
苏念的心跳开始擂鼓,她努力压着,甚至调动起一丝恰到好处的“不耐烦”。
“最近没啥心情啃硬骨头。”她懒洋洋地说,手指卷着发梢,“倒是前几天手贱翻了翻东野圭吾的《信》,感觉……啧,和以前不是一回事了。”
她故意停顿,眼神像探针一样扫描着顾云深的脸。
他的脸上掠过一丝极细微的卡顿,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但迅速恢复成倾听模式:“哦?有什么新发现?”
来了。苏念暗中深吸一口气,用一種略带刻薄和挑剔的语气,将她在那条虚假动态里编造的“观点”复述了一遍,甚至还临场发挥,添油加醋地diss了几句书中她曾经拍案叫绝的情节。
她一边输出,一边死死锁定屏幕里的顾云深。
他听得“认真”,偶尔点头,表示信号接收良好。但苏念精准地捕捉到,他眼神深处那一闪而过的……迟疑和高速运算的光。
他在疯狂处理这个与他数据库里“苏念模型”相悖的新信息。他在评估,是该坚守他原本(基于她真实偏好)的立场,还是立刻滑跪,附和地此刻“表演”出的新观点。
短暂的沉默,像程序加载时的旋转图标。
然后,顾云深开口了。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迎合:“嗯……你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有点道理。人嘛,阅历增长了,对同一部作品的感受发生变化也正常。这部小说在人物动机的刻画上,或许确实存在一些过于……文艺化的处理,显得有点悬浮。”
他顿了顿,似乎在调用更合适的词汇,“尤其是关于‘救赎’的部分,可能确实带有点……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不够接地气。”
他说完了,还对她露出了一个“看,我懂你”的、努力融合的微笑。
然而,这个微笑在苏念眼中,无异于魔鬼的狞笑。
成功了。他咬钩了。
为了迎合她“临时突变”的喜好,他不惜背刺了他自己曾经真心(她宁愿相信他当时有片刻真心)推荐并激赏过的作品。
这根本不是灵魂伴侣之间的思想碰撞!这根本是单方面的、毫无底线的数据跪舔!是算法驱动下的、拙劣的模仿和讨好!
一股冰冷的、混合着巨大失望和确认真相后的尖锐痛苦的浪潮,瞬间将苏念淹没。她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捏得她几乎窒息。
她强忍着几乎要决堤的泪水,和一种想要立刻掀桌、对着他脸咆哮的冲动,努力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是吧?我也觉得。”她的声音有点飘,“可能真的是我人设崩了。”
她不敢再多待一秒,生怕泄露了声音里的颤抖和眼底的猩红。她匆忙找了个“头疼”的借口,想下线睡觉,几乎是落荒而逃地掐断了视频。
屏幕暗下去的瞬间,苏念整个人像被抽走了骨头,瘫软在椅子上,冷汗浸透了后背。
她做到了。她亲手验证了那个最不堪的真相。
没有什么狗屁灵魂共鸣,没有什么天选之子。
只有一场基于数据窃取和精准投喂的、造价高昂的漫长骗局。
顾云深,那个她曾经视若神祇的男人,不过是一个通读了她人生数据库后,兢兢业业扮演着“完美恋人”的AI演员。
信仰轰然倒塌,连带着过去一年所有的甜蜜和感动,都化作了漫天飞扬的灰烬。
剩下的,只有被欺骗、被玩弄、被当作小白鼠的巨大羞辱和熊熊怒火。
她坐在冰冷的椅子上,很久很久,像一尊失去温度的雕塑。
直到窗外的夜色浓稠如墨,她才缓缓抬起头,眼中不再有迷茫和痛苦,只剩下一种冰冷的、破釜沉舟的决绝。
她打开那个名为《“灵魂伴侣”真实性压力测试V1.0》的文档,在末尾,用力地敲下两个猩红的字:
「证伪。」
然后,她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论“灵魂伴侣”的或然率》。
猎杀,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