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魔鬼的契约 ...

  •   停车场那场冰封一切的“终结”之后,苏念驱车汇入都市霓虹,感觉像刚打完一场灵魂消耗战,虚脱感深入骨髓。顾云深那绝望狼狈的身影在脑中一闪而过,随即被强行镇压。她不允许自己再为那个男人浪费丝毫情绪。正如所言,他们之间,早已落幕。她的战场在前方,在“白桥”可能照亮的未来。

      然而现实骨感,“白桥”的构想虽在研讨会上赢得理念共鸣,但要将其从蓝图变为现实,横亘眼前的依然是资金与技术的天堑。

      与启明资本林薇的接触被搁置,那份对资本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在经历星耀事件后愈发尖锐。她无法判断林薇递来的橄榄枝是否藏着同样的数据贪婪。尝试联系几家专注科技伦理的公益基金会,不是规模太小无法支撑“白桥”算力需求,就是理念虽好却缺乏商业化路径,合作前景黯淡。

      再次陷入孤军奋战的泥潭。白天处理原公司日常工作(需要这份收入维系生活与初步研究),夜晚便埋首“白桥”核心加密模块的代码迷宫。进展缓慢,如同暗夜独行,每个技术难关的突破都需耗费心血。

      就在苏念几乎要被现实重压窒息时,一个来自“暗流”的加密包裹悄然抵达。里面非是新的危机预警,而是一份打印工整、极其详尽的技术文档,标题赫然是——《关于“白桥”核心加密匹配模块的几种优化路径及潜在陷阱分析报告》。

      文档未署名,但苏念只瞥了一眼那严谨到苛刻的逻辑推导、对前沿密码学的独到见解,以及字里行间熟悉的技术风格,便瞬间明了来源——顾云深。

      报告内容纯粹,毫无个人情感流露,完全聚焦技术本身。他针对苏念构想中几个关键技术难点,如同态加密下的高效模糊匹配、安全多方计算节点的部署优化、以及如何平衡用户体验与绝对安全等,提出了数条极具建设性与可行性的路径。更可贵的是,他详细剖析了每条路径可能遭遇的“坑”,包括性能瓶颈、潜在安全漏洞,甚至易被忽略的边界条件。

      这份报告的价值,对此刻的苏念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它像一盏探照灯,照亮了前路许多模糊的障碍,节省了大量试错成本。但与此同时,一股强烈的抵触与屈辱感汹涌而至。她竟然……需要仰仗他的技术指点?这感觉像无声的嘲讽,提醒她在那个试图彻底割裂的过去里,他仍在某个领域占据着她暂时无法企及的高度。

      几乎想立刻将报告扔进碎纸机,付之一炬。

      但理智扼住了冲动。“白桥”的理念高于个人好恶。若此报告真能助“白桥”更快更稳落地,那么她个人的那点不适,似乎可以……暂时忍耐。

      耗费整晚,强迫自己以纯粹技术视角,仔细阅读并验证了报告中每条建议。不得不承认,顾云深的技术眼光确实毒辣,所指出的问题与提出的方案,皆切中肯綮。

      几天后,经过反复思想拉锯,苏念再次通过律师,向顾云深传递了一条极其简短、措辞冰冷的信息:

      「报告收到。技术建议具参考价值。现正式委托你对‘白桥’MVP核心加密通信协议及匹配验证逻辑,进行第三方独立代码审计与安全性评估。按市场价支付费用。仅限技术范畴,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技术建议外交流。是否接受?」

      这近乎一份“魔鬼的契约”。她将他定位成纯粹的、付费的、保持距离的技术服务提供者,用最商业化的利刃,剥离所有可能的情感粘连。

      顾云深在收到这条冰冷信息时,正坐在他那间家徒四壁的临时租屋内。停车场那次见面后,他像被抽走最后一丝魂魄,连续几日行尸走肉。苏念的话语如同诅咒,在脑中循环,让他清晰认知自己连被恨的资格都已丧失。

      那份关于“白桥”技术路径的报告,是他耗费巨大心力,抱着赎罪般的虔诚完成的。不敢奢望苏念会看,更不敢奢望被采纳,只觉得,这是唯一还能做的、或许对那个被他伤害的世界有一丝用处的事。

      当律师转达苏念的委托时,他愣住了。随即,一股混合着巨大酸楚与微弱希冀的复杂情绪,几乎让他窒息。她接受了他的技术帮助,哪怕是以这种最无情、最工具化的方式。

      “我接受。”几乎立刻回复,声音沙哑急切,生怕晚一秒对方反悔,“我会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审计评估。费用……不必。这是我……应做的。”

      他拒绝报酬,仿佛接受金钱会让这份“赎罪”行为变质。

      合作,以极其诡异僵硬的方式展开。

      苏念通过加密通道,将“白桥”MVP核心代码片段与设计文档发送过去。顾云深则在完全隔离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代码审查与安全分析。

      他们之间的“对话”,全部经由加密文字信息完成,冰冷、简洁,只环绕技术问题本身。

      苏念:「第三模块,同态加密库接口,是否存在潜在侧信道攻击风险?」
      顾云深(数小时后):「已审查。接口设计存在时序差异隐患。建议引入盲化操作,具体方案见附件图示。」
      苏念:「方案可行。已采纳。下一问题,匹配验证逻辑在并发高峰下的性能瓶颈,如何优化?」
      顾云深:「需重构状态管理机制,采用无锁队列和缓存策略。附件为优化思路和伪代码。」

      毫无寒暄,没有半句多余。苏念像苛刻的甲方,只抛出问题与要求;顾云深像沉默高效的乙方,只反馈方案与结果。

      然而,在这看似冰冷纯粹的“业务往来”之下,情感的暗流从未停止奔涌。

      每次收到苏念那条理清晰、却带着无形距离感的提问,顾云深的心脏都像被细针穿刺。他熟悉这种技术探讨模式,曾经,他们能在视频里就一个技术细节兴致勃勃讨论至深夜,那时她的眼神发亮,带着好奇与……崇拜。而今,只剩公事公办的冰冷。

      而苏念,在阅读顾云深那些精准到令人叹服的技术回复时,心情同样复杂。她不得不一次次面对一个事实:撇开人品,顾云深在技术上的造诣,确是她目前急需却无法完全替代的。这种认知让她感到无力,也愈发坚定必须尽快为“白桥”建立独立技术团队的决心。不能永远受制于这份来自“深渊”的支援。

      这是一场发生在数字世界的、极其笨拙的对话。
      双方都戴着厚厚的、名为“纯粹技术”的面具,小心翼翼维系着那道脆弱的界限。
      一个努力扮演冷酷雇主,一个拼命扮演赎罪工具。

      彼此心知肚明,这层薄冰之下,是汹涌的、未曾化解的恨意、愧疚,以及那365天无法磨灭的记忆。
      但为了那个似乎更重要的目标——“白桥”的诞生,都选择了暂时维持这危险而诡异的平衡。

      笨拙的对话,在加密信道里持续。
      它没有拉近距离,反像是在两人之间,用代码与逻辑,砌起了一道新的、更加透明却也更加坚固的墙。

      墙的两边,是两个被困在各自炼狱的灵魂,为了一束或许能照亮更多人的微光,进行着一场沉默而艰难的……跋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