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 26 章 ...

  •   会议室里还残留着消毒水的淡薄气味,与窗外透进来的、带着尘埃的午后阳光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既不纯粹安宁也不完全紧绷的氛围。季梧秋坐在长桌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着姜临月刚刚提交的、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完整毒理与物证分析报告。纸张洁白,表格清晰,数据冰冷,每一个字符都在无声地陈述着沈遇的罪行与最终的自我毁灭。

      姜临月坐在她斜对面,面前是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复杂的分子结构和现场物证的高清图片。她正在回答许伊之关于毒素合成路径可能来源的提问,声音平稳,用词精准,逻辑链条严密得无懈可击。

      季梧秋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报告上关于那缕头发的同位素分析数据,试图从中找出更多关于梧桐最后时刻的蛛丝马迹,但结果依旧是那片令人窒息的空白。沈遇将一切能彻底指向他内心最隐秘角落的证据,都随着那场强酸之雨消融殆尽了。法律上,案件可以终结;但在她心里,某些疑问将永远悬置。

      许伊之的问题转向了“衔尾蛇”符号的追查进展。时云一调出了目前掌握的所有零星线索——几个与沈遇有过隐秘资金往来、背景成谜的空壳公司,几段被多次加密转接、最终指向海外服务器的通讯记录,以及从“蛇窟”俱乐部残存服务器碎片中恢复的、部分带有类似符号标记的加密文件列表。

      “工作量很大,而且对方非常警惕,清扫痕迹很专业。”时云一总结道,年轻的脸庞上带着面对艰巨任务时的亢奋与凝重。

      季梧秋抬起眼,目光掠过屏幕上那些扭曲的蛇形图案,最终落在姜临月身上。姜临月正微微侧头看着屏幕,阳光勾勒出她清晰的下颌线,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她似乎察觉到了季梧秋的注视,目光并未移动,只是放在桌面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轻轻动了一下。

      那一刻,季梧秋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姜临月是否也曾在某个深夜,对着这些冰冷的数据和符号,试图拼凑出那个隐藏在沈遇背后的、更庞大的阴影?她那种近乎偏执的严谨和专注,是否也有一部分,源于某种不为人知的、想要厘清黑暗根源的驱动力?就像她自己,选择成为侧写师,最初的动力也并非全然光明。

      “……所以,下一步的重点是围绕这些资金流和加密文件进行深度挖掘,同时与国际刑警组织共享信息,排查那个符号可能关联的跨国犯罪网络。”许伊之做了总结陈词,声音将季梧秋飘远的思绪拉了回来。

      会议接近尾声。后续的工作被一项项分配下去,节奏快而高效。季梧秋负责整合所有行为侧写资料,并基于现有线索,对“衔尾蛇”可能代表的组织文化、成员特征进行初步心理画像。姜临月则需要继续深化毒理分析,试图从沈遇使用的毒素配方中,逆向推导其可能的原料来源和技术背景。

      任务明确,路径清晰。这熟悉的工作流程像一副骨架,暂时支撑起了季梧秋几乎要散架的精神世界。

      散会后,众人陆续离开。时云一抱着笔记本快步走向技术科,许伊之被一个电话叫走。会议室里很快只剩下季梧秋和姜临月。

      季梧秋没有立刻起身,她依旧看着那份报告,目光却没有焦点。身体的疲惫感再次袭来,混合着毒素清除期的虚弱,让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她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动作间带着难以掩饰的倦怠。

      姜临月合上电脑,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她站起身,却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走到饮水机旁,接了一杯温水,然后走回来,将水杯轻轻放在季梧秋面前的报告旁边。

      “神经毒素会影响前庭功能和能量代谢,多补充水分,避免突然站立。”她的语气依旧是那种陈述医学事实的平静,听不出多少关切,但那个放下水杯的动作,却与会议桌上那个专业的合作者形象,有了一丝微妙的偏差。

      季梧秋看着那杯清澈的水,水面因为刚才的移动微微晃动,映着窗外破碎的天光。她没有道谢,只是伸手握住了温热的杯壁,指尖传来的温度驱散了一丝从内部透出的寒意。

      “那个图案,”季梧秋忽然开口,声音因疲惫而低沉,“衔尾蛇。除了象征循环和无限,在某些古老的炼金术文献里,它也代表‘合一’,物质的分解与重构,指向一种……极致的纯粹。”这是她刚才在会议间隙,快速检索脑中知识库得到的信息。

      姜临月正准备离开的脚步停了下来。她转过身,看向季梧秋,眼神里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兴趣的光芒。“炼金术……追求的是嬗变,点石成金,甚至是长生。将这种符号与神经毒素、精密犯罪联系起来……”她顿了顿,似乎在思考这种关联的可能性,“可以作为一个侧写角度。对‘纯粹’和‘永恒’的扭曲追求,可能是其核心驱动力之一。”

      这是她们之间,第一次脱离具体案件证据和官方流程,进行一种更接近于理念探讨的对话。不再是警察与法医,更像是两个试图从不同维度解构同一片黑暗的同行者。

      季梧秋端起水杯,喝了一小口。温水滑过干涩的喉咙,带来短暂的舒缓。“沈遇至死都认为他在创造‘艺术’,进行‘净化’。”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但那嘲讽之下,是更深的寒意。

      “他将生命物化,将痛苦美学化。”姜临月接口,语气没有任何起伏,却一针见血,“这是反社会的典型特征,但叠加了高度的智力与某种……自洽的哲学扭曲。”她看着季梧秋,“你之前的侧写,很接近核心。”

      这句近乎肯定的评价,让季梧秋握着杯子的手微微收紧。来自姜临月的认可,带着一种不同于上级或同僚的重量。因为她足够冷静,足够客观,她的认可,更像是一种基于事实的逻辑确认。

      会议室里再次安静下来。阳光移动,将窗框的影子拉长,斜斜地切过地板,几乎要触到季梧秋的鞋尖。远处传来模糊的车辆鸣笛声,提醒着她们外面那个正常运转的世界。

      季梧秋将水杯放下,杯底与桌面接触发出轻微的脆响。她抬起头,看向姜临月:“下午……我去档案室调旧卷宗。”

      姜临月点了点头:“我去实验室,尝试分离毒素中的特殊标记物。”她顿了顿,补充道,“有任何生理不适,及时联系医疗组。”

      说完,她不再停留,转身离开了会议室,背影挺直,步伐稳定。

      季梧秋独自坐在渐渐西斜的阳光里,看着那扇被她带上的门。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姜临月身上那种冷冽的气息,混合着报告纸张的油墨味。

      她低头,看着自己摊开的手掌,掌心里还残留着杯壁的温热,以及之前用力揉按太阳穴时留下的轻微红痕。仇恨的目标消失了,痛苦并未消散,未来的迷雾依旧浓重。

      但在这间空旷的、只剩下她一个人的会议室里,季梧秋却感觉到,某种东西正在缓慢地重新凝聚。不是复仇的火焰,不是冰封的铠甲,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糅合了伤痛、责任、未解的谜题,以及……一份来自那个冷静法医的、近乎于“确认”的奇异支撑。

      她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消毒水的味道似乎不再那么令人窒息。她拿起笔,在报告空白处,快速记下了刚才关于“衔尾蛇”与炼金术的联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