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第 52 章 ...
-
实验室的灯光冷白,均匀地洒落在每一个角落,试图用这种毫无偏袒的照明,驱散所有隐藏在细节背后的阴影。空气里,消毒水的气味与刚刚开始弥漫的、极淡的尸检特有的甜腥气混合,形成一种令人神经紧绷的独特氛围。仪器的低鸣是这里唯一的背景音,规律,却无法带来丝毫安宁。
姜临月站在操作台前,身影在无影灯下显得愈发清瘦挺直。厚重的防护服与口罩遮盖了她的身形与表情,只露出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睛。那眼神,如同最精密的探针,落在受害者被残忍“修饰”过的躯体上。她手中的解剖刀闪烁着寒光,每一次下刀都精准、稳定,不带任何多余的颤抖。剥离皮肤的光滑切口,黑色物质与肌肉组织的粘连状态,尸体僵硬程度的细微差异……所有这些,在她眼中都转化为冰冷的数据流,被大脑飞速处理、归类、分析。
她偶尔会停下,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提取一些黑色物质的样本,放入不同的培养皿或检测仪器中。动作间,脖颈上那圈医用敷料会随着她的动作若隐若现,像一道沉默的提醒,提醒着不久前的生死一线。但她似乎完全沉浸在了专业的领域里,将个人的伤痛与情绪彻底隔绝在外,只剩下绝对的理性与专注。
季梧秋没有打扰她。她倚在稍远处的实验台边缘,右臂悬在胸前,姿势看起来有些放松,但眼神却锐利如鹰。她的目光并未聚焦在操作台那令人不适的画面上,而是落在旁边物证台上那些被封存的物品——从现场带回的、沾染了黑色物质的微量痕迹样本,以及那个倒置鸢尾花符号的高清照片被放大打印出来,钉在旁边的展示板上。
她的眉头微微锁着,大脑在飞速运转。凶手的仪式感,符号的独特性,作案的冷静与高效……这些碎片在她脑海中碰撞、组合。这个凶手与林墨不同,林墨是内向的、专注于自身扭曲美学的“工匠”,而眼前这个……更像是一个外向的、试图通过这种行为与外界进行某种黑暗“对话”的“表演者”。那个倒置的鸢尾花,荆棘缠绕……它在表达什么?叛逆?受难?还是某种特定的宣告?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凉的实验台面上轻轻敲击,这是她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视线偶尔会从符号照片上移开,极快地扫过操作台前的姜临月。看到她稳定如初的动作,季梧秋眼底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会稍稍松弛半分。但看到她脖颈上那圈白色,以及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微微僵硬的肩线时,一种混合着担忧与无力的烦躁感又会悄然升起。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到案件本身。
时间在寂静而紧张的忙碌中悄然流逝。
突然,姜临月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她直起身,目光透过防护面罩,看向季梧秋,声音透过口罩传来,带着闷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有发现。”
季梧秋立刻站直身体,走了过去,在保持适当距离的位置停下。
姜临月用镊子指向尸体背部一处之前被姿势掩盖、此刻才暴露出来的皮肤区域。那里,在原本完好的皮肤上,并非用黑色物质绘制,而是用某种极其细微的、近乎纹身的手法,刺上了一个小小的、几乎与肤色融为一体的图案——一条首尾相连的蛇,正在吞噬自己的尾巴。
衔尾蛇(Ouroboros)。
季梧秋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个符号她并不陌生,它与沈遇手腕上的纹身一模一样!
“不是绘制的,是刺上去的。时间比死亡时间要早很多,至少数月,甚至更久。”姜临月的声音冷静地补充,“而且,刺青的手法非常专业,几乎没有任何炎症反应,说明是在无菌环境下完成的。”
这意味着,受害者赵明,在很久以前,就可能与沈遇,或者与沈遇背后的那个“衔尾蛇”组织,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
这个发现,像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案件的性质可能完全改变了。这不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高智商变态杀手的随机作案,而很可能与一个隐秘的、危险的犯罪组织有关!
季梧秋感觉自己的血液似乎在这一刻加速流动,冰冷的战栗感沿着脊椎攀升。沈遇虽然死了,但他背后的阴影,显然并未消散,反而以另一种更加诡异、更加难以捉摸的方式,再次笼罩下来。
“黑色物质的初步分析结果也出来了。”姜临月转向旁边的光谱分析仪,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波形图,“是一种经过改性的生物聚合物,混合了某些特殊的磁性纳米颗粒和……一种暂时无法完全识别的有机成分,疑似与某种罕见的深海生物提取物有关。这种配方……非常罕见,绝非普通渠道可以获得。”
高智商,拥有罕见资源,与“衔尾蛇”符号相关,作案手法带着强烈的仪式感和象征意义……
凶手的轮廓,在迷雾中似乎清晰了一些,却又带来了更多、更深的疑问。
季梧秋走到那个倒置鸢尾花的照片前,目光死死盯住它。如果受害者是“衔尾蛇”的相关者,那么这个符号,是否并非凶手的个人标记,而是……“衔尾蛇”组织内部,执行某种“惩戒”或“清理”任务时,所使用的特定标志?倒置的鸢尾花,在西方符号学中常常与堕落、被玷污的纯洁、甚至与某些隐秘教派的背叛者联系在一起。
“他在执行‘家法’。”季梧秋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寒意,“赵明可能是‘衔尾蛇’的成员,或者与它有密切关联,但因为某种原因背叛了,或者失去了价值。这个凶手,是组织派来的‘清道夫’。这个倒置的鸢尾花,是宣告,是给组织内部其他人看的‘警示’。”
姜临月沉默地听着,防护面罩下的眼神同样锐利。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么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孤狼般的杀手,而是一个结构严密、资源雄厚、并且拥有自己一套黑暗规则与惩戒体系的犯罪组织。这个组织的触角可能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深,沈遇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是组织行为,”姜临月缓缓开口,声音带着理性的审慎,“那么凶手的反侦察能力如此之强,就可以解释了。他可能受过专业训练,拥有组织的资源支持。而且……这很可能不是结束。”
季梧秋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感觉肩上的压力又增加了数倍。她看向姜临月,两人的目光在冰冷的实验室空气中再次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以及一丝被更庞大黑暗笼罩的警觉。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内部通讯电话响了起来,打破了凝重的寂静。
姜临月走过去接起,听了几句,脸色微微一变。她放下电话,看向季梧秋,语气带着一丝不可思议:“技术科那边……在黑色物质的磁性纳米颗粒残留中,发现了一段被加密的、极其微弱的射频信号。信号是……定向发射的,在我们发现尸体后不久,才停止。”
季梧秋的呼吸一窒。
射频信号?定向发射?
这意味着,凶手很可能在作案后,通过这种隐藏在“标记”中的方式,向某个特定的接收端,实时传输了……信息?可能是现场情况,也可能是任务完成的确认信号!
这个凶手,不仅残忍、高智商,还拥有如此高科技的通讯手段!
“信号能追踪到接收端吗?”季梧秋立刻问。
“信号极其微弱,加密方式复杂,而且似乎是单次爆发后自毁,追踪到源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姜临月摇了摇头。
希望如同昙花一现,随即又陷入更深的迷雾。对手的狡猾与专业,远超预期。
实验室里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充满了山雨欲来的压抑。一个新的、更加庞大和危险的对手轮廓,正在缓缓浮现。它不仅拥有沈遇那样的扭曲心智,还拥有更严密的组织、更先进的科技、和更冷酷的运作模式。
季梧秋的目光再次落回操作台上那具无声的尸体,落在他背上那个小小的、象征着无限循环与吞噬的衔尾蛇刺青上。
沈遇的幽灵,并未安息。
它换了一种形式,带着更深的恶意和更强的力量,卷土重来。
而她们,站在风暴即将来临的前沿。
季梧秋下意识地,用没有受伤的左手,紧紧握成了拳。指甲陷入掌心,带来清晰的刺痛感。
这一次,她们要面对的,可能是一场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艰难、都要危险的战争。
她抬起头,看向姜临月。
姜临月也正看着她,防护面罩后的眼神,依旧冷静,却在那片深潭之下,燃起了冰冷的、不屈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