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我的退休计划里没你,但心跳漏了拍 ...
-
那本翻开的书籍图标,正以一种沉稳的节律,如呼吸般明灭。
它没有像系统警告那样发出刺耳的红光,也没有任务完成时的金色特效,只是一片静谧的蓝,像深夜里程序员显示器上最后一行完美运行的代码,带着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
谢臻的指尖悬在触控板上,没有立刻点下去。
他那颗被代码和逻辑武装到牙齿的大脑,在0.01秒内就完成了风险评估。
未知权限,通常意味着陷阱,或者……是系统底层规则的暴露。
但现在,他刚刚釜底抽薪,用一个APP搅动了整个故事的根基,顾晟那边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松动。
这本“书”的出现,更像是一种……认证。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下去。
没有弹窗,没有警告。
界面流畅地切换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后台——【情感自由档案馆】。
这是一个极简的发布平台,功能类似于一个开源代码托管网站和私人博客的结合体。
谢臻瞬间就明白了它的用途。
这是系统赋予“剧情核心人物”发布“世界观声明”的权限,一种用以修正或巩固剧情逻辑的工具。
原书中,这大概是主角攻受用来发布订婚声明、澄清误会、秀恩爱的官方渠道。
但现在,它落到了谢臻手里。
谢臻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堪称冰冷的弧度。
修正剧情?不,他要的是推翻重写。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将《重写系统》APP的全部开源代码打包上传,设置为完全公开。
然后,他新建了一个文档,双手在键盘上化作残影。
标题:《论情感操控的隐蔽形态:从系统规训到私人神话》。
这是一篇长达万字的“技术檄文”。
他以一个旁观者的冷静,将自己穿书以来遭遇的“系统强制任务”作为引子,剖析了这种外部规训如何扭曲个人意志。
紧接着,笔锋一转,他将目标对准了一种更隐蔽、更危险的操控——以爱为名的“私人神话”构建。
“……当一个人开始迷恋于收集另一个人的生活碎片,监控其一言一行,分析其喜怒哀乐,并以此为基础,在自己脑中构建一个‘完美契合’的恋人形象时,他爱的并非是那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他自己亲手搭建的神像。”
“他会为对方任何符合‘人设’的行为而狂喜,视作‘心有灵犀’的证据;同时,他会无视、曲解甚至打压一切不符合预期的行为,称之为‘闹脾气’‘欲擒故纵’‘需要被纠正’。”
“这种关系的本质,不是连接,而是吞噬。它将对方的存在,矮化为验证自身想象的工具。
真正的连接,是给予对方随时推翻你心中画像的权利,是接受‘我根本不了解你’这个事实,并依然愿意从零开始,重新学习如何去爱。”
写下最后一行字,谢臻甚至没有检查错别字,直接点击了发布。
这篇文章,连同那份开源代码,如同一颗深水炸弹,被他精准地投喂给了大数据洪流。
一夜之间,互联网被引爆了。
《重写系统》的开源代码被无数程序员下载研究,奉为“反抗产品经理暴政”的圣经。
而那篇万字长文,则以更恐怖的速度破圈传播,被各大高校的社会学、心理学课程列为延伸阅读材料。
评论区炸成了万花筒,无数人分享着自己在亲密关系中被“定义”、被“脑补”的经历。
风暴的中心,晟煊集团顶层办公室,却是一片死寂。
凌晨三点,顾晟的手机屏幕上,那篇长文的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视网膜上。
“……爱的并非是那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他自己亲手搭建的神像。”
“……将对方的存在,矮化为验证自身想象的工具。”
他握着手机的手指因用力而骨节发白,屏幕的冷光映在他脸上,照出一片无法言说的苍白。
季叔送来的那封信和那块散热片就放在手边,像两份迟到了二十年的判决书。
他以为自己在守护一个秘密,一个关于“谢臻暗恋我”的甜蜜宝藏。
为此,他建立了一整个数据库,用最顶级的AI去分析谢臻的每一个微表情,每一次购物记录,每一次社交动态,试图从中解读出“爱意”的信号。
可现在,谢臻用一篇冷静到残忍的文章告诉他: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一场盛大而滑稽的自我催眠。
你不是守护者,你是囚禁者。
良久,他颤抖着指尖,点下了那个心形的“赞”,然后在评论区,用尽全身力气,敲下了一行字。
“你说得对。我以前以为我在守护你,其实我在囚禁你。”
这条混在成千上万条评论里的留言,像一记无声的惊雷,炸在了谢臻的手机上。
谢臻看着那个熟悉的头像和ID,愣了半晌。
他设想过顾晟的无数种反应——暴怒、质问、冷处理,唯独没有想到是这样一句近乎缴械投降的公开承认。
这个偏执狂……好像真的开始尝试理解“人话”了。
第二天傍晚,他接到了顾晟的电话,约他在江边见面。
谢臻抵达时,顾晟已经等在了那里。
没有保镖,没有助理,甚至连手腕上那块价值千万的百达翡丽都不见了。
他只穿着一件简单的深灰色风衣,站在江风里,像一座被抽离了所有装饰的雕塑。
他递过来一个素色的信封,不是什么昂贵的定制信纸,就是文具店里最普通的那种。
“这是我重写的信,”他的声音有些低,被风吹得有些散,“不用现在看。”
谢臻接了过来,信封很薄,但指尖的触感却粗糙而温热,能感觉到里面纸张上因笔迹用力而留下的凹痕。
他下意识地问:“为什么不让助理打印?”
顾晟低头,似乎是笑了下,那笑容脆弱得像风中的残烛。
“因为错一个字,就不是我想说的话了。”
远处跨江大桥的路灯次第亮起,光芒在他深邃的眼底明明灭灭,像是熄灭了二十年的星火,正在挣扎着重新燃起。
那一刻,谢臻忽然觉得,这个曾经让他只想敬而远之的脑补帝,或许真的在笨拙地、一步一步地,学习如何“正常地喜欢一个人”。
回到公寓,谢臻反锁上门,拆开了信。
里面果然只有一页纸,内容短到令人意外。
“我不再猜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一次——从你愿意告诉我为止。”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只有这一句简单的话。
纸的背面,用透明胶带贴着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
两个穿着白衬衫的小男孩,正坐在老旧的台式电脑前,兴奋地击掌庆祝,屏幕上是《逃生代码》四个歪歪扭扭的像素字和“恭喜通关”的提示。
那是他们共同的,被遗忘的胜利。
谢臻在桌前坐了很久,久到窗外的天色完全暗了下去。
他终于起身,从画具里翻出那块蓝色的424橡皮,打开那本记录他穿书日常的素描本。
在最新一页的角落,他曾画下顾晟雨夜里的背影,旁边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本集完。他永远不会懂。”
现在,他用橡皮,在那行字上,轻轻地、来回地擦拭着。
铅灰色的字迹一点点变淡,最终化为乌有,只留下一道浅浅的印痕。
第二天,谢臻主动拨通了季叔的电话。
“季叔,我想请您帮个忙,”他的声音平静而清晰,“我想整理一下,当年我和顾晟……我们两家所有往来的东西,特别是少年时期的。”
电话那头的季叔沉默了几秒,随即答应得很快:“好的,谢先生。我立刻去办。”
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声音里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郑重:“其实,有一样东西,我一直替您留着。是您母亲当年交代的,她说,‘等小臻真正自由那天,再交给他’。”
谢臻握着手机的手指猛地收紧。母亲……
他没有追问是什么,只是沉声说:“好,我改天过去取。”
当晚,谢臻习惯性地登录系统后台,查看他的“退休金”进度。
就在他点开账户的瞬间,一条金色的结算通知赫然弹出:
【检测到宿主完成“高密度情感自主声明”系列事件,极大程度动摇了原剧情情感逻辑基石,剧情崩坏度大幅提升。
特别奖励:提前退休额度+4年。】
谢臻看着自己账户上那个原本遥不可及的目标数字,在扣除四年后,赫然只剩下最后“1年”的额度。
他本该欣喜若狂,这曾是他唯一的追求。
可他却只是盯着那个数字,怔怔出神。
脑海里反复回响的,是顾晟那句“错一个字,就不是我想说的话了”,和信里那句“从你愿意告诉我为止”。
片刻之后,他关掉系统界面,在电脑上新建了一个文档。
他敲下标题:《信任协议v3.0草案》。
他沉默了几秒,写下了第一条:
“1. 允许对方犯错,也允许自己心动。”
笔尖停顿,他仿佛能感觉到自己漏跳一拍的心跳。
随即,他自嘲地笑了笑,又在那句话后面,补上了一句。
“Ps:如果非要选个共犯……也许可以是他。”
窗外的月光,清冷如水,透过玻璃,静静地洒落在他面前那台报废的老电脑上。
那块被撬开的、留下空洞的主板,仿佛也在等待着什么。
代码的世界里,重启意味着新生。
谢臻站起身,走到窗前。
城市的夜景像一片流光溢彩的电子星海,但他没有看那些璀璨的霓虹。
他的目光穿过沉沉的夜色,投向了远处,那个他曾经无数次在系统监控里看到的,属于顾晟的顶层公寓。
今夜,那扇落地窗后的灯,没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