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中国历史学在未来教育中的发展方向”是时曦本次要向专家团队要介绍的主题。
他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可以在小学阶段就将历史学划为和国学一样重要的特色课程,同时可以适当调整英语在科目中的比重。
时曦的理论立足点是,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学习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学科的接触面尽量拓宽,对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好处。
而英语的学习应该落到实处,比如说和课外活动或者手工课相结合。各个学科之间泾渭分明不仅会削弱趣味性,还会降低时间的利用率。
柳州看了时曦的资料,认同他的想法,但是也告诉他此方案落地的推行难度太大。对老师的整体素质要求高不说,在教育欠发达地区更是难上加难。
柳州还说,咱们国家义务阶段的教育本质目的是普智,要尽可能兼顾全局。
一个政策的落实不是在笔尖上和屏幕上,而是要在真实的课堂反馈中,再好的想法也要和实际相结合。
柳州不愧为系主任,竞赛结束后,专家团给出的评价和他告诉时曦的大差不差,想法很好,但是推行起来困难。
和其他竞赛者的课题相比,时曦的项目甚至都可以划到大刀阔斧地改革这一块。但是很显然,目前联席会想看到的是在已有现状上的优化。
这次竞赛,时曦不出意外地落选了。
成功晋级的选手要留下来参加接下来的比拼,晋级失利的选手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时曦第一时间给柳州打电话汇报了情况,柳州对于结果一点都不不吃惊。
“对不起主任,让您失望了。”
“比赛有输就有赢,专家团顾虑的比我们多,他们筛选出的是当下最合适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我个人很看好你的项目。”
“谢谢主任。”听到这话,时曦的心里好受了一些。
“给你放几天假,下周一正常回学校上课就行了。吃住系里给你实报实销。”
“我没请假......”
“班主任那我去说,你好好玩儿吧!”
“谢谢主任!”
挂了电话,时曦见时间还早,柘城应该还在培训,便想先回去休息,昨晚上他才睡了四个小时。
他本想睡一个小时就行,哪知一觉醒来已经快九点了,他这一睡就是五个钟头。
“还在忙?”半个小时前柘城发来了短信。
“没,刚睡醒。”
短信刚发出去,柘城的电话就打来了。
“你怎么睡那么早?”柘城听起来很精神。
“昨晚上没睡好。”
时曦的声音哑哑的,北京太干燥了,他明明喝了很多水,还是觉得嗓子不舒服。
“你感冒了?”
“没,就是嗓子有点不舒服,北京太干了。”
“把你房号发我。”
“你要我房号干嘛?”
“我知道一家汤特别好喝,你们广东人开的。”吃铁锅炖的时候时曦提了一嘴是哪里人,柘城竟然记住了。
“机票钱问了没?”
“我忘了,明天再问吧,这都几点了。”柘城清了清嗓子,“别墨迹,房号给我。”
“509。”
“行,等着。”
“哎......”
时曦刚想说少点一些,那边就已经把电话挂了。他看着熄灭的手机屏幕,又摸了摸衣服里的吊坠,看着天花板,心中思绪万千。
等再听到敲门声,时曦才知道自己又睡着了。他一看表,竟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砰砰砰!”敲门声变得有些不耐烦。
送餐机器人也会敲门了?时曦奇怪地打开门,结果就看见一双锃亮的黑皮鞋。
“你怎么来了?”
“别愣着,赶紧接东西。”
时曦这才注意到柘城手里拎了不少东西,右手是饭和一桶纯净水,左手抱的盒子是什么?
“你从哪来?”
“公司啊,今天结束的有点晚。”
“你不是说点外卖吗?怎么还亲自送过来了?”
柘城将外套脱了扔在沙发上,伸手扯了扯领带,“我也没吃呢,想着干脆和你一起。”
“盒子里装的啥?”
“加湿器。”
“你们......单位不管饭?”
时曦的双眼仔细地勾勒着柘城衬衣之下的肩背曲线。
柘城将加湿器拿出来调试,然后装了纯净水,不一会儿就有水汽冒出来,时曦赶紧扑上去抱着加湿器呼吸。
“管啊,但是吃了那么多年,早就吃够了。”
柘城将小桌子搬到了沙发和床的中间,将热乎乎的汤和主食一一摆了上去,“趁热吃。”
“竹蔗马蹄排骨汤?”时曦一闻味就知道这汤确实是广东味道。
“我跟老板说你来北方不适应,老板给推荐的这个,你尝尝看。”
“好喝。”时曦满足地眯了眯眼睛。
“好喝就行。”说着柘城将袖子折上去,自己开了一盒炒粉。
“你不喝汤?”
“我习惯先吃饭,喝汤在我们北方人看来等于喝水。”
“哦。”时曦点了点头,舍友里的北方人好像也不太爱喝汤。
“竞赛怎么样?”
“落选了。”时曦实话实说。
“什么原因?”柘城抬眸看着时曦。
射灯从柘城头上的区域打下来,这种死亡光线竟然显得他的五官更加立体。
眉骨能遮阳原来是这样的。
“可能有些理论脱离实际了,不好落地。”时曦艰难地将视线从柘城的脸上转移回面前的汤盅。
“我能看看吗?”
时曦没想到柘城对历史感兴趣,将包里的一沓资料拿出来递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