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拼多多客服那三个字——“用雷劈”,像三道滚雷在我脑子里炸开。
用雷劈?
说得轻巧!我怎么劈?打电话给气象局人工增雨顺便请求附赠一道定向闪电?
还是现场给大家表演一段《西游记》里孙悟空召唤雷公的电焊表演?
我盯着那三个字,恨不得顺着信号爬过去,抓住客服的肩膀使劲摇晃:”说人话!给个说明书会死吗?!”
可对话框那头,已经再次变成了死寂。
无论我怎么发问、恳求甚至威胁要给差评,都再无回应。
那昙花一现的微弱信号,也彻底消失,屏幕重新变成了令人绝望的“无服务”。
巨大的无力感包裹了我。唯一的“外挂”客服给了个等于没说的答案,而眼前的困境却迫在眉睫。
李授华教授和顾北柠已经认定我早上的“法事”效果显著,营地里的恐慌情绪暂时被压制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盲目的乐观和对我更深的依赖。
他们已经开始讨论下一步如何安全进入主墓室,进行更深入的考古发掘了。
而我,这个被架上神坛的冒牌货,连下一个谎该怎么圆都还没想好。
“张大师,”顾北柠的声音在帐篷外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我们能进来吗?有一些新的发现。”
我心里一紧,赶紧把手机塞回枕头底下,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表情恢复平静:“请进。”
进来的是李教授和顾北柠。
李教授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而顾北柠则捧着她的平板电脑,眼神亮得吓人,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行走的未解之谜。
“大师,您真是神机妙算!”李教授开口就是彩虹屁,“您做法之后,我们最新的探测数据显示,墓室周围的异常能量读数确实显著降低了!稳定性也大大增强!”
我:“……” 我只是泼了碗水,这也能蒙对?
顾北柠接过话头,语气是科研工作者发现新大陆般的狂热:“更神奇的是,张大师,我们分析了您作法时,我们放置在墓室内的传感器数据。”
她将平板转向我,上面是各种曲折的波形图和频谱分析,
“您画符和念咒的特定时间段,尤其是最后那个‘敕’字出口的瞬间,传感器捕捉到了非常特殊的低频声波和一种……暂时无法解释的能量场扰动模式,其波形与棺椁上那些未知符文的几何结构有高度相似性!”
我听得目瞪口呆。我瞎比划、瞎念叨,居然还能产生“特殊的低频声波”和“能量场扰动”?还跟鬼画符……不对,是跟上古符文相似?这巧合也太离谱了!
“所以,”顾北柠目光灼灼地看着我,
“我们初步推断,您所使用的‘道法’,可能并非迷信,而是一种基于特定规则、能够引发现实物理参数改变的……‘应用技术’!只是其原理远超我们目前的科学认知范畴。”
李教授连连点头,看我的眼神已经像是在看国宝:“没错!张大师,您这不是法术,这是尖端科技啊!是另一种形式的科学!”
我感觉我的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我这骗子的伎俩,到了顶尖知识分子这里,反而被论证成了“超前的科学”?这找谁说理去!
但这是个机会!一个把我胡诌的东西“科学化”、“系统化”的机会!
只要把我的“手段”包装成他们能理解的“理论”,我不就能更安全地躲在“学术研究”的保护伞下了吗?
我强压住内心的荒谬感,脸上露出“你终于悟了”的欣慰表情:
“顾研究员果然天资聪颖。道法自然,万法归宗。现代科学所见,不过是大道一隅。你能有此见解,实属难得。”
顾北柠受到鼓励,更加兴奋:“大师,那我们接下来是否可以尝试建立模型?将您画符的笔顺、咒语的音节频率与传感器数据关联,或许能逆向工程出一套……”
“咳咳,”我赶紧打断她,真让她搞什么“逆向工程”,我分分钟露馅,“此事关乎道统真传,不可操之过急。当前首要,是彻底解决棺中隐患。”
我成功地把话题拉回了现实威胁。
李教授也立刻严肃起来:“大师说的是。那您看,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进行?是否需要再次开坛?”
再次开坛?我可没那么多灵感天天创作抽象派符箓。
我沉吟着,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顾北柠平板电脑上那些狰狞的青铜棺符文,脑子里突然闪过客服那句“用雷劈”,又想起小时候看《西游记》里车迟国斗法、孙悟空让雷公电母帮忙的场景,一个更加荒诞、但或许能暂时稳住局面的想法冒了出来。
“此邪物根基深厚,寻常法事已难根除。”我缓缓开口,语气凝重,“需借天地之威,以至阳至刚之力,方能彻底净化。”
“天地之威?至阳至刚?”李教授和顾北柠面面相觑。
“不错。”我抬头望天,虽然帐篷顶挡住了天空,“唯有天雷。”
“天雷?!”两人同时低呼,脸上写满了震惊。
“大师,您的意思是……要引雷下来?”李教授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这想法实在太骇人听闻了。
“非是引雷,而是‘请雷’。”我纠正道,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诌,“需设下‘引雷阵’,以特定法器为引,沟通天地气机,在特定时辰,引导一丝天雷之威,贯入地脉,涤荡邪祟。”
顾北柠迅速抓住了“科学”重点:“引导天雷?这涉及到大气电学、电磁场导向……大师,您所说的‘引雷阵’,其原理是不是类似于一个大型的生物电或环境能量聚焦放大器?”
我:“……顾研究员可以这么理解。” 反正你说啥是啥。
李教授则更关心可行性:“大师,这……这需要准备什么?风险很大吧?”
“风险自然有。”我坦然承认(反正吹牛不用上税),“需极品雷击木为阵眼,辅以五行精金,再择一雷电交加之时……至于准备之物,”我话锋一转,“容我先推演一番。当务之急,是确保墓室周围气机不再被扰动。”
成功用“引雷”这个高大上的概念镇住场子后,我借口需要静心推演,将他们送出了帐篷。
独自一人时,我瘫坐在床垫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吹牛真是越来越费脑子了。
“引雷阵”?我连电池正负极都分不清!
但话说回来,客服那句“用雷劈”,会不会不是字面意思?
是不是某种隐喻?或者,指的是某种叫做“雷”的法器或咒语?
我重新掏出那本江湖骗术笔记本,翻到记载各种术语和传说故事的部分,希望能找到点灵感。
什么“五雷符”、“掌心雷”、“召雷咒”……看起来都玄之又玄。
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目光扫过笔记本角落潦草记录的一行字:“古法祝由科中有‘雷’字秘符,云可震慑精怪,实则可能为次声波或特定频率共振……”
这行字是我以前不知从哪本野史杂志上抄来的,当时只觉得好玩。
次声波?频率共振?我猛地想起顾北柠说的“特殊低频声波”!
一个大胆的、将神学与科学强行焊接的念头诞生了:难道所谓的“雷法”,其科学本质,是制造某种特定的、能对“负能量体”或特定物质结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声波或振动频率?
而棺椁上那些符文,可能就是某种“共振结构”?所以我的桃木剑无意中碰对了频率?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用雷劈”,或许不是真的引天雷,而是需要我找到那个正确的“频率”!并用某种方式将它“激发”出来!
这个想法让我心跳加速。
虽然依旧像是科幻小说,但至少比召唤雷电看起来靠谱一点点……吧?
接下来的两天,营地表面平静,暗地里却紧锣密鼓。
我以“推演阵法、感应天时”为由,深居简出,实则是在疯狂“研究”:主要是瞎琢磨和翻阅顾北柠借给我的一些关于古代祭祀符号和声学考古的论文摘要。
顾北柠则带领团队,利用各种高科技设备,对墓室环境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试图捕捉更多“能量扰动”数据,来验证我的“理论”。
她甚至开始尝试用计算机模拟我那张“鬼画符”可能产生的声波波形。
李教授则动用人脉,四处打听哪里能找到“极品雷击木”和所谓的“五行精金”,虽然在我看来这纯属大海捞针。
我和顾北柠之间,形成了一种古怪而高效的“产学研”组合。
她提供理论框架和数据支持,我负责提供“灵感”和“方向”。
她看我的眼神,日益充满对未知领域开拓者的崇敬,这让我在虚荣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感到无比的心虚和压力。
我必须尽快想办法破局。无论是找到真正的应对之法,还是……找机会溜之大吉。
然而,命运没给我当逃兵的机会。
第三天夜里,变故再生。
深夜,我被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和隐约的喧哗惊醒。
刚坐起身,帐篷外就传来顾北柠焦急的声音:“张大师!不好了!墓室……墓室有变!”
我心里一沉,披上道袍冲了出去。
只见古墓入口处灯火通明,负责夜间监控的队员脸色惨白。
“怎么回事?”
“大师,您看监控画面!”顾北柠把平板递给我。
屏幕上,主墓室的实时监控画面不停闪烁。只见那具巨大的青铜棺椁,此刻正在微微震动!
棺盖缝隙处,比之前更加浓郁的黑气如同沸水般不断涌出,几乎笼罩了整个棺椁。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九具跪拜的骸骨,竟然在黑暗中发出了幽幽的、绿色的磷光!
“能量读数急剧飙升!已经超过安全阈值!”一个技术人员喊道。
“棺椁内部的震动频率……很奇怪,好像在和什么东西……共鸣?”顾北柠分析着数据,声音带着颤抖。
共鸣?
我猛地想到那个地下空洞!
难道……下面的东西,要上来了?
就在这时,“轰”的一声闷响,仿佛来自地底深处。整个山头都似乎微微震动了一下。
青铜棺椁的震动更加剧烈,黑气中,似乎有更多痛苦的鬼脸在凝聚、嘶嚎!
“不好!它要出来了!”李教授面无人色。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我身上,充满了绝望中的最后一丝期望。
“张大师!”
跑?已经来不及了。看着那翻腾的黑气和越来越响的诡异共鸣声,我知道,再不做什么,今晚谁都别想活。
我摸了摸腰间那柄拼夕夕桃木剑,又想起客服那句坑爹的“用雷劈”,以及我这几天关于“频率”的胡思乱想。
死马当活马医吧!
我上前一步,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来不及布阵了!我需以自身为引,强启雷法!所有人,退后百米!”
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我走到墓室入口前,背对众人,面朝那汹涌的黑气。
然后,在顾北柠的平板电脑突然捕捉到一股极其尖锐的能量峰值的同时,我深吸一口气,举起了那柄9.9包邮的桃木剑。
不是朝着黑气,而是猛地插向脚下地面那个刚刚被探测出来的、连接着地下空洞的共振点!
同时,我运足底气,不是念咒,而是发出了一声凝聚了所有紧张、恐惧、以及破罐子破摔勇气的大吼: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