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进入班级,林进已经在座位上了,正在准备着上课的课本。
穿过走道,李梵胳膊微曲,胳膊肘拐了坐着的林进肩膀一记,林进没设防得眉头一皱,抬眼瞪着李梵,再明显不过,李梵是故意的。
对林进的恼火装作不见,怀着得逞的小小报复快感,李梵穿了过去,旋即,脚下一阻,李梵一个重心失衡,整个人向前踉跄了去,巨大的冲力,李梵整个身体往前倾斜,在栽倒再地之前,他及时一把扶住走道口旁一位同学的桌子,堪堪才稳住重心,没有栽倒在地。
李梵突然跌倒,引起了些响动,靠着走道这边同学都张望了过来。
李梵狼狈得扶着桌子站了起来,顾不得道歉,回头死盯着林进,刚才是林进绊了他一脚的。
在李梵回头的时候,林进慢条斯理得收回特地伸到李梵脚前的腿,侧头,抬手扶了扶眼镜,眼睛自上而下扫了一下李梵,道:“怎么这么不小心,以后走路看着点,踩着别人怎么办!”
再次被倒打一耙的李梵气得牙痒痒的,林进是故意的!
林进斜眼,哼,李梵故意撞他,作为回报,他还击了,没跌趴下,算李梵走运。
上课铃声响起,老师进来了。
算你狠!李梵暗下挥了挥拳头,总有收利息的时候,只是眼前,他再不心甘,也立即回到了座位,上课时间,老师就是至尊。
高三主课课程紧,进度也快,被林进弄得心烦意乱,李梵勉强听了两道例题,就听不进去了,只能记着笔记,等着今天解决了林进,回头好好复习赶上来。
下午的两节主课连着上了,中间的十分钟并没有下课,而且,有点奇怪,整个三年级所在的楼层都没有人来人往,似乎各个班级斗没有下课,将近两个小时的课程,上得班级整个气氛沉闷无声,若许的例题需要消化,下课铃声一响,班级里,立即发出一阵轻微的骚动。
只是,二节课下的下课铃声响了,讲台上的老师还在解着新题,仿佛不拖课,就不能显示他尽心尽职的教育工作似的,老师这种自以为负责牺牲自己的辛劳,显然,在迫切想要方便一下的学生们心目中留下青春年少永恒的拖堂记忆。个别憋不住的同学实在等不及了,低声请假,匆匆跑了出去。
后排,李梵不耐烦得转着手中的笔,他倒不是想要去方便,而是,他就等着二节课下的半小时休息时间找林进麻烦呢,没想到,都已经连续上了两节课,老师居然还在拖堂,真不知道这些老师是怎么想的,其实,在学生们心目中,拖课的老师是最没眼色的,一不能得到爱戴,二来也得不到效果。这些,难道老师们就不知道吗!
不管低下怎么埋怨,拖堂继续。两节课下的三十分钟休息时间,足足被占用了一刻钟,这才有了下课的迹象,李梵一边划着老师布置下的作业,一边留意着林进,这次,他不会让林进溜了的。
老师还没走,班主任抱着一大堆试卷,已经堵在门口了,同学们一起发出一阵哀鸣,今天这是怎么了,还没到摸底考试的时候,怎么就开始紧迫起来了?
主课老师撤退,班主任进来了,开始发卷子,卷子上还有油墨味,显然才下印刷线,这些试卷是给同学们带回家当练习用的。
同学们都在议论着是不是要做摸底考的会儿,学校广播响了,喇叭里,传来李梦标准普通话的声音,“通知,通知,请学生会所有成员立即到礼堂,通知,请学生会所有……”连续的广播,听声音,似乎有点急,又出了什么事吗?
不会学校后勤部又出什么么蛾子吧?李梵叮嘱同桌帮他收一下分发的考卷,起身准备过去。不用李梵招呼,林进也站了起来,做了小半天,腰都疼了,去看看出了什么事吧。
李梵和林进一起请了假,一脸了然的班主任放行了。
出了班级门,纷纷出了自己的班级三年级的干事们正在楼道口等着他们。
大家都在,一出班级门就拽住林进胳膊的李梵只得暂停拉拉扯扯,一起下楼,这个时候,李梵林进知道了今天下午各个毕业班老师都拖堂的原因了,那就是,昨天的传闻是真的!
“毕业班的主课老师们真的要出游,国庆节期间,我们三年级全部放假。”提前得到消息的同学兴致勃勃,“这几天里,副科都暂时停了,全部安排赶主课。”
“哦!国庆节真的放假!”得到放假的确切消息,李梵也非常高兴,对成天除了上学念书之外,都快腐朽了的他来说,这实在是个大好消息,更让人兴奋的是,看各科班主任紧张兮兮的样子,似乎好像还不止止放法定的那两天。
一路谈笑风生赶到学校礼堂,一二年级的学生干部都聚集齐全了,正等着他们的样子,李梵扫视了一下,没看到有外人,道:“出了什么事?发广播找我们来?”每年的国庆节歌咏比赛的会场布置主力,按照惯例,都是由高一二年级干部来主要负责,这也算是培养新干事的组织能力,除了个别借着帮忙的名目实为透透气,毕业班的一般不会插手。
“刚才校方通知我们,国庆节歌咏比赛提前到明天下午举办,后天,县里要用礼堂开大会。”李梦很有些为难。
明天下午?
三年级生先是诧异了一下,旋即明白了,一起哼了哼。
李梦等人也是一脸郁闷,县政府去年在省里划拉了一笔财政拨款,什么事都没干,先自己给自己个儿盖了一栋新政府大楼,楼高八层,很是气派,偌大的大楼里,足够县政府办公人员人手一间办公室的了,据说,新政府大楼装潢得及其豪华,大小会议室若干,摆放的都是红木家私,可偏偏就没有一个可以容纳五十人以上的会议地点,从政府大楼建成开始,县里一有大型会议,占用县中的礼堂,都已然成了惯例,算了,民不于官斗,大家一起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