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兵部尚书 ...

  •   天朝自隋起,始分三省六部,是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下又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此为凭,统管全境事务。之后各朝均沿用此制

      六部内又有高下,吏部、兵部前行;户部、刑部为中行;礼部、工部为后行。各部长官称尚书,另设侍郎一职为其副手,下有部内各官员各司其职。

      兵部下还设有四司:武选清吏司,车驾清吏司,职方清吏司,武库清吏司。

      主掌考核武职官员之选补、升调、承袭、封赠,叙功、核过、抚恤、军旅,考察、巡防,兵籍、军器,武科考试,全国马政及驿传,并管理关禁与海禁等等诸般事项。

      郦君玉上任,日日早出晚归,一心扑在都堂之中,直用了月余,才将部中的日常事务,僚属司职,大体理顺清楚,期间亏得有老于事故的岳父梁丞相悉心指点提携,他才没有搞得手忙脚乱,晕头转向。

      此时方知,高官厚禄,富贵逼人都不是白与的,与之相对的是殚精竭虑,劳神费心。特别是自己这种因为机遇好,一步就直接登上高位的人,因缺了数年升迁历练的经验,更是觉得肩上责任重大,需要兢兢业业,遇事三思而后行,不敢稍有差池之处。

      否则自己的一言不慎,一行不周就要有损朝廷社稷,万死难辞其咎啊。

      因此对梁丞相感激之极,诚心诚意的听他教导。梁丞相对自己这小女婿也是越来越满意,常常劝他也不必太紧张,凡事按照规矩来,不懂的宁可先放一放,以稳为主,你刚上任,不必急于表现,做事先要但求无过,日后慢慢顺手了,再图发展不迟。

      万事求稳的郦尚书,在任上干了数月之后,就遇到了任职以来,最棘手的一件事。

      辽东总兵急报,边疆战事吃紧,朝鲜国统兵元帅乌必凯,自从皇甫老将军降了之后,越战越勇,前月在阵前一举击毙了大元后来派去增援的统军主帅,大胜一场。

      辽东总兵带残军顽抗□□许久,现如今已至严冬,河封冰冻,双方暂且罢斗,各自退兵休整,只等来年开春再战,所以叩请朝廷尽快再选贤能,领兵御敌。

      递送急报的铺兵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将告急文书送到兵部衙内时正是晚间,郦君玉因查看本部内历年积累下来的公文,还没有回府,正好收到急报。

      打开来一看,不禁眉头深锁,边关告急,牵涉到社稷安危,绝非等闲事体,收拾一下连忙回家。

      到了相府,顾不得入内看望夫人,更衣用饭,先去老岳丈的书房商议此事。

      梁丞相听说边关大败,也是叹气,“兹事体大,你兵部做不了主的,明日早朝,奏请圣上定夺吧。”

      郦君玉道,“小婿知道,只是此事和兵部牵涉最大,万岁明早听到消息,肯定会要众朝臣献计献策,若是问到兵部的头上,小婿这里也应该准备一二对策,为陛下分忧才是。所以才大晚上的来请教岳父大人。”

      梁丞相捻须沉吟一会儿,反问道,“那贤婿现在可有什么想法没有?”

      郦君玉斟酌着答道,“依小婿看来,兵勇不成问题,今年年景甚好,各地的赋税都没有拖欠的,粮饷充足,我们只要依旧例奏请陛下下旨去各地征兵就是。如今的大问题在于统兵之人,小婿我对朝中的武将不熟,不知何人可担此重任。”

      梁丞相道,“老夫的心中倒是有个人选,邓小将军,你可知道其人?”

      郦君玉想一想道,“我记得好像是以前皇甫老将军麾下重将,早年随着皇甫老将军三年戍边时立下不少战功,后来皇甫将军得胜回朝,又被调派为云南都督,邓将军累积战功升为四品宣威将军,留在了京中,只是这些年都默默无闻,无甚建树了。”

      梁丞相道,“不错,正是此人,不过你说他一直无甚建树,老夫反倒觉得是他的明智之处,那些年没有什么战事,他一介武将,在朝中又无人脉根基,正应该这般律己严谨,韬光养晦才是。相较之下,他那个老上司皇甫亭山在这方面还不及他,一味刚勇,以至招来灭门之祸,晚节不保,可惜,可叹啊!”

      郦君玉微微睁大眼睛,试探问道,“招来祸事?那岳父大人也觉得皇甫老将军投敌之事另有隐情了?”

      梁丞相点头,“贤婿,咱们自家人关起门来说的话,老夫我就有什么都直说,也教你一个乖,万事莫看表面,多绕两个弯想想总是没错的。皇甫将军一直忠心耿耿,他又有一家老小在朝内牵绊,再怎样都是战死沙场的可能大,投敌的可能小。而且他去出征,是刘国丈举荐的,那时他俩家为着儿女亲事很有些龌龊,刘国丈怎会无故荐他?后来一应军需供给,军报传递也都是刘国丈的门生弟子在把持,内中有问题是十之八九的事情了。”

      郦君玉叹息,“小人难防啊,这些人竟敢拿家国大事做自己泄愤报私仇之用,实在是该死了!”慨叹一番,知道这些都是翁婿二人的臆测,没有真凭实据,自然不能把刘家怎么样,还是言归正传,商定明日早朝看看形势,若是没有其他人能献妙策,就举荐邓将军领兵出征。

      第二日一早,郦君玉将边关急报奏上,果然陛下震怒,命众朝臣立时拟定一个对策出来,一时间大家七嘴八舌,有两个稳重有识之士,与梁丞相想到了一处,和兵部尚书郦君玉一同举荐了宣威将军邓雪融。

      主帅定了下来,副将又颇费周折,朝中年轻一辈的武将还真不多,翻检半天挑不出人来,最后还是成宗皇帝自己拿了主意,发皇榜,开武科,选贤纳才,广招天下英豪来为国效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