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第一章沈庄和修园(1)
三合镇向北数十里就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俗话说靠山吃山,守这么大的一个宝库,三合镇上的人们自然是山珍、狩猎、柴火一样都不缺,一样都不少了,而大山的好处又何止于此。
可以说一年四季,三合镇都能得益于它。
春天,山中数以千万计的植被为人们带来丰沛的降雨,贵如油的春雨无疑为轮回的四季开了个好头;夏天,覆盖着茂盛树木的群山更加成为清凉的避暑之地,不消多说,人们已是趋之若鹜;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山中亦是如此,家常饭桌上的许多佳肴也是群山的恩赐;而当来自更北方的冷空气大半被山脉阻挡,三合镇寒冷的冬日比起更北方草原的苦寒却是好了许多。毫不夸张的说,无论从哪个方面,三合镇都是个适合工作生活的好地方。
但是熟知辩证法的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群山固然为三合镇周边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馈赠,但同样因为这起伏的群山,整个城镇的发展规模却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除了与烈国相邻作些边境生意外,其他基本上还就是靠山吃山,靠天吃饭了。
不过,这些都已经是老黄历的,那说的都是几年前了,如今的三合镇,那在四国都是响当当的好地方,吸引着各国的资源进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且大有保持前进的势头,俨然是一个小小的经济文化中心。
借用沈家传出来的一句话,三合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文化水平绝对在四国中名列前茅,虽然大家对所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文化水平”这种说法有点疑惑,但细想想那不就是一年挣了多少钱再加上认了不少字嘛!
这位说了,那这话真是没错,俺们家这几年那日子过得——一天赛过一天,瞧见没有,刚盖好的两进青砖大瓦房,我种了一辈子地从没想着能住上这样的房子,门口的对联那是我儿子写的,如今我爹都在家都给沈家主立了长生排位了!
持同种观点的人在三合镇绝不是少数,这也造成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沈家家主沈从心说出的任何一句话其权威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在三合镇这个地界上都是绝对不容置疑的!而一向走低调路线的沈从心竟然对这种情况也听之任之,甚至还有几分乐见其成的意思,其原因除了她自己大概就只有一个人知道了,那就是她今年将满五岁,拥有人造人后代和超级智脑“一号”双重意志的的女儿——沈在劫,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白露将至,各家农户早已完成了秋收的所有工作,接下来就该是为播种小麦作准备了,基本上算是空闲了些,不过也有人趁着空儿抢种了一季蔬菜,虽说无非也就是白菜、罗卜之类,但冬天有这些,总好过顿顿吃咸菜,不过即便如此,各家各户也趁着这仅有的空闲,结伴去沈家交租,毕竟沈家秋收前就已经挨家挨户的通知过,交租的日子就集中在这几天。
这不,三合镇外山脚下一座庄园似乎分外热闹,人们结队赶着车,挑着担在庄门口等着,因为庄门里面工人休憩的几块空地早已被先来的人们占据了。
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些则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很明显是全家一起来的。当然,也有三五熟人聚在一处趁机摆摆龙门阵的,不过无一例外,个个脸上都是洋溢着丰收喜悦的表情,人们互相聊着天,说着话,说到高兴的地方,人群中还不是爆出一阵阵的爽朗的大笑声。
大门左边不远处还有几个年轻的女人摆了几张桌子,桌子上放着几个大水壶,很明显在给门外等候的人们供水解渴,因为不时地就有人走过去倒碗水,然后就端着又去和熟人们摆龙门阵了,而有几个跟着家长一起来的小孩子,则是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玩得不亦乐乎。
人们说笑间又有一家人赶着车过来了,牛车还没靠近大门左边的空地上,原来在桌子后面坐着的女人就有两个赶忙站起来迎上前去,一个帮忙把车停好,牛也卸了套牵到远处临时搭建的牲口棚里拴好,牛头上还挂了个木牌,跟停好的车上挂的合起来正是一对;另一个则是引着户主过来桌子这边登记拿号,并且告诉她,前面还有多少多少人在等着,大概要等多少多少时间等等。
等到确认事情都跟来人交代清楚了,又从桌子后面的竹筐里拿了四个纸包,按人头每人发了一个,打开一看里面是两个馒头、两块五香豆干和一块五香酱肉,原来是雇主想着有些住的远的农户为了赶来缴租,未必都能吃得上早饭,因此凡是来的,每人都发这么一份早点,免的大家饿着肚子等,东西虽然不多,却让人感到主人家的心意,因此虽然有些人已经等了有一阵子,却并没有听到谁出声抱怨的。
外面等的人固然不少,大门口来来往往的人却也是没有断过,门口一会儿就会出来个小小孩叫号,桌子后面做的几个人则是轮流在门口等着,一听到有叫号的马上跑到等待的人群中通知对应的农户带着粮食进庄子里对帐缴租。
“17号,17号是哪家?”叫号的小女孩不过十三四岁光景,站在门口拿着登记簿子脆生生的喊道,还没等门外接待的人叫,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女人就招着手跑到门口:“我,我是17号,下洼康大顺,那边那车就是我家的租子。”
“我叫沈天泉,康大娘请跟我进来吧。”叫号的小女孩笑盈盈的说道,后面几个伙计不等她说话就有条不紊的把康大顺的车拉进院子里去了。
康大顺跟着沈泉走进刻着“沈庄”二字的三层城楼式拱形庄门,迎面而来的并非是住宅区,而是一条过渡的长形广场,其中点缀着树木、花圃、石桌石椅什么的,此刻坐着一些等待的农户,但却少有人大声喧哗,与庄门口热闹的情形颇为反差,再往后就能看到一条大路直通远方,虽不是很宽,但也能容下两辆马车并排,足以显示这个庄子不俗的规模。
如果我们从高处看这个庄子,就会发现这是一处非常规则的四方形城堡式封闭住宅群,庄子内部那条宽阔的主街是用大块的青石条铺制,东西方向还有三条横巷与主街交错在一起,大小院落让人目不暇接,恐怕有七八十座。
沈泉引着康大顺走过广场,后面就是大片的住宅区了,各色四合院互依托着山势而建向四周展开,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而由于整个山庄顺着山势渐起,远远望去,层楼叠院,气势宏伟。
康大顺跟着沈泉一路走进第一排左手边第一栋院子,进门便看见一个圆形有着花开富贵样式浮雕的影壁,过了左边的月亮门,穿过一个垂花门,两人来到一进庭院正中,看到院子右边有个葡萄架,下摆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桌子后面坐着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男人,容貌生的颇为动人,但康大顺却没敢多看一眼。
“眉叔,这是下洼的康大娘,她家五口人,租了十亩下田,二十亩中田和二十亩上田,开春时她家是现钱买的粮种,帐上没有欠款。”
桌后面的男人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并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说:“租子称过重就好了,康大娘请坐下稍等一会儿。”
康大顺看来也不是第一次来此,也没怎么推让道了一声“谢谢杜管家”就坐下了,正想着怎么开口好,就听见杜眉说:“今年年成好,家里想必收成不错吧?”
“这话是一点儿也没错,我也活了大半辈子了,这两年的收成可是好得很,特别是跟用我自家种子种的那一半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现在想想我还后怕呢,一开始我要是没有咬着牙买了庄上的良种,哪会有眼下的收成。不瞒您说,那五亩下田都赶上用我自家种子的上田产量了,真是不敢想。这次还想再多买些种子,另外我们家有亲戚在隔壁镇住,明年也想随着我家买些粮种,不知道行不行?”
“庄里的规矩您也是知道的,我们这里的种子向来是先紧着自家的地和各位乡里,照例提供各家一半田的种子,余下的会放到镇上沈家粮种店卖,您家亲戚要是需要,提早过去买就行了,除了限购外,店的价格跟庄里也是一样的,童叟无欺。”杜眉的声音依旧温和可亲,但是语气却不容置疑。
“那好的、好的。” 康大顺有些讪讪的应到。其实她自己也知道,自打两年前沈家的粮种推出后就成为各地农户的抢手货,毕竟用了沈家的种子,地里的收成翻番基本上是肯定的,但是偏偏沈家粮种对沈家佃户之外的人都是限量供应,自己也是被亲家缠得实在没办法了,这才提上一提,其实一开口她就后悔了。
沈家家规极严,严令禁止任何的私下交易,曾有个看门人拿了别人的几文钱作为代人通报的酬谢而被逐出沈家,且是永不录用,自此之后,再无人敢触犯沈家家规,自己这样的要求不是害人家嘛!因此杜眉一开口,康大顺立刻就不再言语了。
其实大户人家的府上大都是禁止这类事情的,但是在其它家你即便是私下收些东西未必就一定会被人发现,但是在沈家,就算是你只是拿了别人一根针也逃不过沈家主的眼睛。
沈家主是什么人?你不知道沈家主是何方神圣只消在三合镇大街上喊一嗓子,立马就有几个,不!估计会有几十个阿公、阿婆过来跟你说:啊呀!你怎么连沈家主都不知道啊,来来来,坐下我开跟你慢慢说说这位沈家主,这位沈家主啊,那可不是凡人哪~……
这两年以来三合镇上下越来越为自己镇上有一个沈家而自豪,原因无它——你们谁跟神仙做过邻居?你跟神仙说过话吗?你买过神仙卖的东西吗?你看过神仙吃饭吗?你逛街遇到过神仙吗?你见过神仙用的茅厕吗?你…好吧,就到这里,再往下说就有些侵犯隐私了.....
神仙?没错,自从五年前沈从心带着家中神兽和家将(传说中的,其实就是家里那几个男人….)解除了江洲旱灾返回三合镇后,各种关于她的传言越演越烈,说法是也越发离奇,而后沈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加加重了此类传闻的散播。但是无论如何,全飞羽,乃至其它三国的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沈从心,她就是个神仙!没有什么活神仙、半仙的说法!实打实的——神仙!
她的夫君沈青衣那至少也是个半仙,还有他的干儿子方宝儿,那也是个小半仙,更甭提她家里那些个传说中才有的神兽,你见过谁家里养着龙和麒麟的?你说?这么一家子都在咱们三合镇,多大的福气啊!
这些话倒也不是夸张,是不是神仙姑且不论,沈从心自带着有了身孕的夫君回到三合镇后,确实做了不少事情,也让不少人受益。
因治理江洲旱灾有功,朝廷下旨将三合镇所属的数十座山头,也是沈从心之前瞒着青衣修园子的地方,赐予了沈家,作为沈家私有山林。另因沈家主君沈青衣有神农之能,特赐山林附近的千倾良田作为沈家开发良种之用,同时免除了沈家的一切赋税徭役。
朝廷的这些行动让不少三合镇本地的农户自愿将自家土地纳入沈家,用来避掉一些赋税,而沈从心也有心帮忙,对朝廷的赏赐和这些农户的要求照单全收,结果短短半年的时间,沈家成了三合镇第一大地主….也因为这个小意外,沈从心意外的发现原来自己还有点儿小农意识,因为成为大地主后的感觉竟然是——非常的兴奋….果然是农为根为本啊!
况且家里有了几座山也帮了沈从心一个大忙——那几位活祖宗总算不愁有去处了。方小白等人,不,等兽,基本上天天就在那几个山头上转悠,锻炼自己的同时顺便调戏一下山上各色动物,有时还会远游一下,沈从心倒也没有禁止他们,毕竟这与他们祖先生活的地方并不一样,谁知道会出什么样的变异?不过由于他们都还算是幼兽,沈从心还是要求他们每年都必须回来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以免出现难以预计的变异。
这几位祖宗玩儿的是开心了,去年除了腊月回来过年顺便做身体检查之外,其余的时候大部分都分开行动,有时在山里转悠,有时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基本上是五湖四海的到处跑了,不过与他们结盟之人还是可以时刻感觉到他们是否安全、快乐,这也就足够了,毕竟要把他们几个天天放在家里也不太——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