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


  •   李于真无奈地看着李韩琳把那个媒婆放进家门,他瞧着那女人就不顺眼,你看她穿得戴的,那叫个花红柳绿的,虽然脸没抹得像个猴子屁股,也没有一个媒婆似的大痦子,可她还是和正常的女人不一样:“你来我家给谁保媒?”
      李于真是火气大的很,他也知道,在这古代,媒婆不好得罪的。不然的话,论到你家说媒的时候,他白都说出黑的来,耽误你美好的婚姻不说,还会坏你一把。可他就是从心里往外讨厌媒婆,尤其是听大姐说过李家的那些烂事之后。
      刘媒婆笑嘻嘻地扭着不算胖的身子走进了李家,看了一眼叉着腰,一副小茶壶架势的李于真,笑眯眯地道:“还能有谁啊,你大姐呗。”
      李于真一听不是李韩琳这才放下了心,脸上也多少有个笑模样了,道:“那个,你进屋呗。”李于真变脸老快了,比翻书还快,直接就成了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了。
      刘媒婆一笑,也不和李于真计较:“韩琳啊,你爹呢?”问完才想到,现在是春耕正忙的时候,便拍了一下手笑着道,“你看我,来的不是时候呢,这会儿正忙呢吧。还别说,韩琳啊,你还是去叫一下你爹吧,这事还挺急的呢。”
      李韩琳点了点头,回身就出了门。
      李于真见是给大哥说亲的,想到大姐今年也十三岁了,差不多是要订亲的时候了,只是……
      “刘婆婆,这是谁家的儿子呀?人品咋样啊,家里的条件咋样啊。”李于真还好奇呢。
      “咳,和你一个小孩子说有什么用啊。反正啊,是对你家大姐好就是了。”刘媒婆走到堂屋里坐下,四处打量着李家的摆设,心头有些奇怪:这李家一看也不是个富贵人家,这林家咋就相中他家了呢?
      刘媒婆心里想,可脸上却丝毫都没有带出来。
      李于真问不出来,心里不甘呢。于是狗腿地把自己湖水拿了上来,这东西喝着甘甜甘甜的,比泉水好喝多了:“婆婆,喝水,可甜了。”
      刘媒婆不好意思恸李于真的心思,拿起碗来,喝了一口,咂了咂嘴脸上带了笑意:“还真甜啊,小子,放啥好东西了?”
      “糖呗,还有啥。”李于真扬了扬小下巴,把头靠近刘媒婆道,“婆婆告诉我是谁家的小子呗,我给你泡蜂蜜水喝,咋样?”
      刘媒婆笑嘻嘻地把碗里的喝个干净,摇了摇头:“和你说吧,这是咱们西筒村的大户,林家的长子。人家富着呢,光地就有一百来亩的,家里还雇着长工呢。你大姐要是嫁过去,那就是替家里管管帐啥的,别的啥都不用干 。都有人干呢,而且,人家家里吃的用的,那都是上好的。而且,侍候的人也多。现在人家还没有娶妻呢,你大哥过去,那就是正妻。”
      李于真小眼睛滴溜溜转的那叫一个快,脸上笑嘻嘻地接着问:“婆婆,咱家穷着咧,咋就看上咱家了呢?”
      “哎,这方园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你李家是识字的人家啊。而且……”刘媒婆神秘的样子,贴近李于真的小脸儿笑着说,“都知道,你们家的女人,长得俊着呢,谁不想娶进家门啊。”
      “就为这?”李于真打死也不相信,望着刘媒婆那一张不算老的老脸,“婆婆别是糊弄我吧。”
      ?“糊弄你一个小子干啥。”刘媒婆眼睛往碗里瞧了一下道,“还有,你爹才娶了两个女人,就生了两个儿子,人家都想着娶你家的女孩儿,嫁入你家做媳妇,这才是主要的。”
      李于真听了,也不知道是信还是不信。只是觉得这消息有些不太真实,那个林家的,什么西筒子村的,那么富的一个人家咋就看上大姐了呢?要说这识字的,他虽然不太清楚,这十里八村的,也不可能光他李家一家吧。
      要说女孩儿长得好的,比大姐好看的,多着呢。还有,家里娶两女人的,只怕不是只有他一家吧。生两个儿子的,也不是他一家吧。光他知道的,他们现在的小周村里,生了两个儿子除了他家,还有林家,周家,王家。好几户呢,咋就看上他家了呢?
      李于真怀疑,可偏偏他又挑不出啥来。
      两个人正嗒嗒咯咯的说着些有的没的,一会儿李行书回来了。
      刘媒婆见了李行书回来,那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的灿烂了。
      李行书看了一眼李于真,李于真可不想让刘媒婆把大姐就这么的给忽悠走了,反正他现在还是孩子呢,在这里赖着不走,也没辙。于是,李于真还没等李行书说话呢,他直接就拿着个小板凳,放到李行书的腿边,往上一坐,直接就把两只小胳膊放到了李行书的大腿上了,头往上搭,撒着娇的,就是不走了。
      李行书看了看难得撒娇一回的四儿,也没赶他出去。
      刘媒婆也知道李行书现在正忙着,就把对李于真刚才说的话,又详细地对李行书说了一遍:“李秀才啊,这条件放在这十里八村的,也是个高的。所以呀,你看看,大姐呢,人长得俊,性子又好,这嫁过去也是正妻,怎么着也是好的,最少,不用像在家里这么累了,你也是个疼人的人。也是个识字的,这条件对李于岚来说,是不错的了。”
      李行书也觉得,这个条件对他们李家来说,是真的不错呢。
      李行书这边正想着呢,那刘媒婆又想起来了什么似的说:“看我,竟然把大事给忘了呢。这林家啊,在我来的时候已经说了。知道你家的情况,说是如果应了这婚事啊,这聘礼啊,就放六十四抬过来,你们家啊,什么都不用准备,就是连新人的衣服,人家也都准备好了,一并的送过来呢。”刘媒婆拍着手,盯着李行书直道。“人家也说了,并不急着要人过去。怎么着也得等大姐成年了,才成亲的。”
      李行书觉得,大姐今年也都十二岁了,再过个三年也就该成亲了。现在上门提亲到也不算是早了,而且,这家的条件到也是真的好。于是,想了想便道:“刘婆婆这话先就放在我这里了,等我们家里的两个女人回来,我们商量一下,你三天后来听信可好?”
      刘媒婆点头,笑着说:“那是呢,咋也要打听一下才放心呢。这是你们家头一个孩子呢,我明白,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三天后来听信。”说着,刘媒婆起身就往外走。
      李行书想了想,回身从东屋里拿了十文钱出来,追上已经走到院子里的刘媒婆,把钱放到了刘媒婆的手里:“多少是个意思,别让您白跑了。”
      刘媒婆也没嫌少,放到了怀里,笑着走了。
      李行书心里装着事,看着跟着他到院子里的李于真道:“我回去,叫你二姐回来陪你。”
      “爹。”李于真扯住李行书的衣角,“真的就这样定下来了?”
      李行书看着李于真:“林家的条件不错,又是个正妻,嫁过去,你大姐那性子才不吃亏。回头和你娘说说,看看她啥意思。”
      “爹不想去那个西筒子村问问?”李于真总是觉得不对劲儿,再怎么说,这古代比现代还讲究什么门当户对的呢。以他们家现在的条件来说,咋也不能和这个林家门当户对的啊。
      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啊?
      这里别有什么猫腻吧?那可是他亲大哥。他不能看着大哥日后的生活是泡在苦水里的,如果嫁过去再过不好,那一切都晚了。
      “嗯,你说的倒是对。好吧,我这就和你娘和二娘商量一下,看看,地明天就差不多种完了,抽个时间去西筒子村暗地里看看,打听打听。”李行书说着,匆匆地出了门往田间去了。
      李于真回身坐在门槛上,望着村里面发起呆来。
      不一会儿李韩琳回来了,见李于真坐门槛上,忙拉他起来:“快起来,坐这里干啥,多凉啊,看再病了。”
      李于真起身,拉着李韩琳道:“二姐,西筒子村离咱村多远?”
      “远着呢,有七八十里路呢。”李韩琳看了一眼李于真,“比城里还远呢。”
      李于真垂下头,七八十里路,那么远,咋就听说他家大姐了呢?
      这里一定有鬼,李于真不放心,有些着急,生怕李行书就这样把人许了出去。可是他年龄小,偏偏又没啥正当的理由不让父亲订下这事。
      “你别想了,爹决定的事,谁也改变不了的。”李韩琳坐下来,抓过锄头,“不是要翻后院的地么?走吧,你说我做。”
      李于真看着个头和锄头一样高的李韩琳道:“没啥好翻的,到时候,咱们浇够湖水就成了,你还是去找一下郑夏,告诉他,明天下午来家里,帮忙种树好了。”
      李韩琳点了点头,转身出去找郑夏去了。
      李韩琳一走,李于真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一个小子,绝对是不可能一个人去西筒村打听的,而且,听爹的那个意思,只怕要打听是肯定要打听的。可到西筒子村打听,就他爹的那个木样,还真不一定能打听出来。
      再说了,林家既然能让媒婆上门,那肯定是有准备的啊。就算是去打听,只怕也未必就真打听得出来。
      这事他还得自己办才放心,李于真这么想着。有些烦恼地拍了拍自己的头,暗骂自己:天生就是个操心的命啊。如果他不操心这些,还不是一样的活着。
      李于真有些郁闷地仰着头看天:“老天爷,你在考状元呢?这么算计我?”
      老天爷没吭声,依旧是万里无云的架势,毫不理会底下那个正懊恼的小罗卜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