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4、第一百一十四章 ...
-
数日后,允禵正在自家书房里看书,家人来报,馨格格来访。允禵一听是她,倒有些纳闷,忙放下书出去迎她。
馨格格走过王府花园,一路不停张望,看到允禵,笑着说了一句,“十四哥,你这园子拾掇的竟不比我哥那个园子差。”允禵淡淡一笑,“我这里哪儿比得上堂兄家。”
馨格格瞥了他一眼,“又谦虚了不是。”允禵引她进书房,吩咐丫鬟上茶,知道她怕冷,又命人多加了一个炭盆。
馨格格坐下后,允禵问她:“皇后请你进宫,你都不去,今儿怎么想起来看我这个闲人?”馨格格偏着头,故意打趣道:“我来看看,你和我哥谁更耐得住。”“如何呢?”允禵知道她话里有话。
馨格格狡黠一笑,“我看,你俩一样。”“一样落魄?”“一样不甘心!”馨格格凝视着允禵的眼睛。允禵却回避了她的目光。馨格格唇边浮现出一丝笑意,端起茶碗抿了一口。
允禵知道她忽然来访必有要事,心下不免好奇,道:“得了,喝了我家的茶就别卖关子了。”馨格格这才一笑,揶揄道:“瞧瞧,坐不住了吧。玉儿看你不会看错一分。”她仍是故意不肯说她的来意。
这回允禵真急了,忙道:“馨妹妹——”“叫姐姐也没用,你急惊风,遇到我这慢郎中,你还就得忍着。”馨格格仰脸一笑。
说话间,她向允禵递了个眼色,允禵会意,走到书房门口,向家中小厮吩咐了几句,不让闲杂人等靠进书房。
馨格格这才道出她的来意,“玉儿叫我来,带给你一句话。你听好了,我再不说第二遍的。她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允禵嘴角一挑,谑道:“她自己怎么不来说,难道怕给盯了梢。”
馨格格站起来走到他身侧,道:“你还真说对了,如今这京里到处是眼线,一不留神就会得罪皇帝而不自知。八哥封了亲王,八嫂子说了一句,有什么可高兴,不知什么时候就掉脑袋,被皇上知道了,明着虽不责罚,暗地里八哥吃了多少亏!”允禵想起此事,心中阵阵寒意,只是神情仍桀骜。
馨格格又道:“你呀,也体谅下玉儿的难处,她是十三哥的亲妹子,你们和皇上、十三哥势同水火,她夹在中间有多难受。”允禵叹了口气,“我没不体谅她,是她不肯见我。”
馨格格摇摇头,叹息了一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相见不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这其中的曲折,她没跟我细说,想必你心里明白的很。玉儿不放心你,但是又怕到你府上来给别人看到会说闲话。今时不同往日,皇上那个人的度量,你是知道的,和先帝没法比。”允禵看了她一眼,微微思量。
馨格格见他沉默不语,知道话已经说到他心里去,便不再多劝。“十四哥,话我给你带到了。还有个物件,她让我给你。”她伸手到他面前,松开手,手里有个精致的胭脂盒。
允禵接过去仔细一看,依稀是自己当年送给玉穗儿的那盒胭脂。胭脂早已用尽,难为她一直保存着盒子。想到这里,允禵心里一阵怅然。
“我不知道你们打什么哑谜,不过我猜,她既然叫我带来给你,想必是知道你一看到就会明白。”馨格格微微一笑。允禵向她淡淡一笑,“还得劳烦你跑一趟。”“嗯?”
允禵走到书案前提笔在纸上写了一行小字,细心的卷成极小的纸卷放到胭脂盒里,交给馨格格。“你不怕我看?”馨格格爽朗的嘻嘻一笑。
“咱们从小一块儿长大,都认识几十年了,难道我还不信任你 ”允禵不无感慨的说。馨格格点点头,“你放心,我一定亲手交给她。”
允禵送她出门,两人边走边说了些闲话。馨格格四处打量,“你这园子里梅花不少,品种也多,看来是花了心思。”允禵刚要说话,瞥见府里的一个扫地的家丁一直在暗中留意着他和馨格格,便不开口。
馨格格也看见了,装作无意的折了一枝梅,低声道:“你这府中玉儿如何能来,只怕不消两个时辰,皇上就会知道。”
允禵也折了一枝梅递给她,道:“那个家丁叫蔡怀玺,我在西北大营时,这人来投军,我见他有些见识,就留他做了笔贴士。我奉召从西北回京,他说自己没有去处,愿跟随我。回京后,渐渐觉得他有些不大对劲,怕打草惊蛇,所以一直留他在府里打杂。”
馨格格暗中瞥了那蔡怀玺一眼,道:“我的感觉一向很准,那人眼神不对,你自己要多提防。不行就早些打发了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允禵点点头。出了允禵的王府,她向允禵笑了笑,就上了自家马车。
允禵在府门外伫立片刻,见门前冷冷清清,连过往的路人都不多,心里一阵慨叹,片刻之后,转身进了府。
伊尔根觉罗氏听丫鬟说有贵客女眷来访,以为是玉穗儿,斟酌着要不要去问候一声。想着她到府里来,必是和允禵有话要说,怕打扰了他们,又怕不露面缺了礼数。思量半天,终于决定去问候玉穗儿一声,谁知却扑了个空。她到书房时,听丫鬟说,允禵已经送女客离开。
“公主怎么也不多坐一会儿就走了?”她自语道。小丫鬟听到她的话,忙道:“福晋,来客不是公主,公主奴婢见过。管家大爷说,是位格格。” 伊尔根觉罗氏微一疑惑。
到他们府上来过的女客,不是八爷九爷十爷的福晋,就是允禵的姐妹、哪位公主。这位格格,究竟是谁呢?允禵还亲自送她到府门口。
她往自己所居的厢房走,正遇上允禵送馨格格回来,忙上前行了个礼。“才听说有客来,想着来见个礼。我到时,丫鬟说您已经送她走。”
“来客是我堂妹,裕王府的馨格格。”允禵猜到她以为是玉穗儿来了,随口说了一句。瞧她低垂着眼帘,一副和顺温婉的样子,他又调侃的加了一句:“见了我,你大可不必总这样低着头。” 伊尔根觉罗氏愣了一愣,回过神来,允禵的笑声早已飘远。
公主府里,馨格格将胭脂盒原封不动的交给玉穗儿。玉穗儿打开盒子,果然看到里面有张字条。打开一看,字条上面写着:倾尽天下为一笑,拱手河山讨你欢。她心里一惊,微微皱眉。
馨格格见她眉尖若蹙,疑惑的问了一句,“他写了什么?”玉穗儿脸色稍和,将字条放到炭盆里,不一会字条就化成了灰烬,只余一缕青烟。
“他没变,一点都没变,仍是放不下也看不开。”玉穗儿淡淡说了一句。“放不下你,还是放不下这天下 ”馨格格笑着打趣。玉穗儿白了她一眼,“去,没得说这疯话。给人听见,算怎么回事儿。”
馨格格仍是笑,“你啊你,总是嘴硬心软。有本事你就别管他的事,你又惦记,又怕被人说,怎么着你都不会痛快。换作是我,管他天翻地覆,再乱点才好。不疯魔不成活。”
“切,我看你是疯了,你一人疯不要紧,想想你那些孩子,还有额附、保泰哥、你嫂子他们。祸从口出,你知不知?”玉穗儿提醒她。馨格格吐吐舌头,“了知了知,一人倒霉是小,全家倒霉是大。到那时,我去哭灵也哭不回来了。”玉穗儿做了噤声的手势,“你又来了……”馨格格微微一笑。
自西北平定以来,年羹尧两次回京受赏,风光至极,不禁自恃功高,骄横跋扈之风日甚一日,渐渐引起了雍正的警惕和不满。而后他仗着雍正对他的宠信,在西北结党营私,肆意敛财,气焰器张,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了逾越本份的事,终于惹怒了雍正。雍正三年,雍正将他贬至杭州为一参将。诸王公大臣见年羹尧大势已去,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年羹尧开列九十二款大罪,奏请立正典刑。
雍正凝视着军机处参奏年羹尧的折子,半天没有说话。允祥看着他叹了口气:“皇上想留他一条命?”
“难道你不想?”雍正用力敲着桌上的折子:“他们就是想让朕杀了他。九十二款,砍他十次都够了。”
“我也是想了好几天,想不出怎么能为他开脱。这小子,唉,嘬死啊。”
暖阁里一下子静了下来,终于,雍正缓缓提起了朱笔,允祥盯着他的笔尖,紧皱着眉头。
苏培盛推门而入,上前急急地禀告:“万岁爷,年贵妃的近侍宫女刚刚来报,娘娘吐了口血就晕过去了,求皇上宣太医呢。”
“什么!”雍正一惊:“快宣啊。还等什么!”苏培盛忙退了出去。允祥看着雍正一脸的焦急,起身道:“四哥,过去看看吧,看样子病得不轻。”雍正沉吟了一下,扔下朱笔,起身出了暖阁,允祥也忙跟了出去。
年贵妃自年羹尧之事被贬杭州后,就终日忧虑不安。这两个月里,不断听到对年羹尧不利的消息,前日更听说雍正下旨将年羹尧披枷带锁被押送进京,惊惧交加,终于抑郁成疾,一病不起。虽经太医竭力救治,还是未见起色,不到半月,便一命呜呼了。
年妃死后,雍正在她的床前守了一个多时辰,才含泪离开了年妃的寝宫。想着二十年的夫妻情份,雍正悲痛之余,下旨按皇贵妃礼仪发丧。
发丧当日,后宫一片惨白之色,洛灵跟着八福晋进宫举哀。自允禩退出总理事务大臣之职后,八福晋心里虽然有气,也还是忍住了,不想七月间允禟被革了贝子爵位,八福晋这一气可是非同小可,允禩怕她生事,让她呆在家里别到处走动,更别说进宫,可此次迫于礼法所限,不让她走这一趟是不大可能了。洛灵知道八福晋心里不痛快,一路上都小心冀冀的,生怕哪一句说不对,惹得她发脾气。
翊坤宫外,八福晋突然顿住了脚步,洛灵跟在后面险些撞上:“唉哟,您怎么了,差点儿撞着。”八福晋看了看左右的摆设、白幡和宫灯,眉头一皱:“这是唱得哪一出啊?这丧礼的排场不对啊?礼伺官是不是不想干了!”
洛灵虽在宫中多年,却从不知妃嫔的丧礼之仪,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眉目,又怕问多了八福晋更恼,只推了推她道:“快走吧,宫里人多眼杂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八福晋哼了一声,没再言语,抬步进了正殿的门槛。
灵堂里,王公大臣都已排列整齐,皇后那拉氏站在雍正身侧,眼圈微红,神色凝重。八福晋和洛灵向雍正和皇后行了礼,雍正坐在圈椅上,手支着额头,微闭着双眼,一脸的疲惫。皇后那拉氏抬了抬手,八福晋和洛灵起身,退到了命妇队列中。洛灵抬头在皇子的队中寻找着允禩的身影。
允禩正垂手而立,与允祺低声说着话,似是感觉到她的目光,看了过来。洛灵见他回望,眨了眨眼睛,允禩点了下头,眼中含着笑意。洛灵错开眼光,发现八福晋头上的素花歪了,抬手替她重新簪好,八福晋一直审视着灵堂的布置,皱着眉头,满眼的愤怒。洛灵见她神色有异,忙低声问着:“怎么了?谁惹着你了?”
八福晋凑在她耳边道:“我瞧着怎么到象是皇贵妃的丧仪啊。”洛灵愣了一下,忙抬头看了看:“我怎么看不出不同啊?”“你才经过几回啊。”
八福晋悄声道:“好啊,年羹尧都押解进京了,年妃这一死到升了一级。什么东西!”洛灵忙悄悄拽了拽她的袖子:“福晋,别多事了。”八福晋甩开她的手,两眼瞪着上面的灵位,气得脸得白了。
无意间,洛灵向灵柩方向瞧了过去,禁不住浑身一颤。雍正仍然手支着头,姿式根本没有动过,只是他的眼光却正暗暗地盯着她,冷冷的,让她一下寒到了心底。看着他的眼光,洛灵猛然想起了亡母,一时间心中恨意难平,脸色一沉不再看他。雍正眼中闪过一丝惊怒,却又无从发作。
礼伺官上前行了大礼,道:“皇上,时辰已到。”
“开始吧。”雍正放下手,点了点头。
“遵旨。”礼伺官向雍正磕了个头,又转身年妃的灵位行了大礼,起身退到了殿门处,高声道:“诸王公、皇子、臣公、后宫嫔妃、命妇磕拜。叩首。”殿外殿内的人忙敛神屏气,掠起衣襟跪了下去。
只有八福晋没有跪,她一脸薄怒,美目冷冷地看着年贵妃的灵位。礼伺官被吓得脸色刹白,不知所措地愣在那儿。
雍正盯着八福晋,脸色阴沉,冷声道:“为何不跪?”
所有人都吃惊地看向八福晋,远处的更是抻着脖子看过来。允禩转过头神情复杂地看着她,想阻止,却终究没有出声。
“皇上,年妃的丧礼与礼制不符吧。”八福晋毫不畏惧,字字掷地有声:“除太皇太后、太后和大行皇帝、皇后外,只有皇贵妃薨逝才能受四品以上命妇跪拜哭灵,臣妾怎么说也是亲王福晋。”
允禩此时已冷静了下来,双眼盯着面前的青石地面,神色异常清冷。洛灵跪在八福晋身侧,紧紧攥住了手中的帕子,忍不住看向高高在上、神情泰然的雍正,不禁心中一凛,她知道,每当他越平静时,心中往往隐藏着令人骇然的怒火。
“没错。”雍正坐直了身子,手扶着圈椅的把手冷冷地瞧着八福晋:“朕封年妃为皇贵妃,你能跪了吗?”
“皇贵妃仅次于皇后之位,皇上既然加封,就应该颁旨召告天下,怎能如此草率,没有颁旨却先以皇贵妃礼发丧,本就与祖制不符,毓雯不敢逾制,还是不能跪。”八福晋微仰着头,迎视着雍正的目光,唇边挂着一丝冷笑。皇后在雍正身旁,焦急万分,又不知如何化解,求助地看向玉穗儿。玉穗儿看了看她,又扭头看向八福晋,也是急得一头汗,却又无计可施。
“你敢抗旨?!”雍正的声音并不高,却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颤。允祥闻言也是心中一惊,迅速地抬起头,见雍正眼中透着瘆人的寒意,真恨不得上前把八福晋按在地上。允礼也抬头看了看正襟危坐的雍正,又看向八福晋背影,心中暗道:“这不是存心找死嘛!”
所有人都等着听八福晋如何回答,是妥协?还是硬扛?八福晋抬头看了看灵堂上被风吹得乱舞的幔帐,又转头看了一眼允禩,将心一横:“毓雯更不敢越礼逾制。”说完,她抬手摘下了鬓边的素花,冷笑着扔在了地上,不再看任何人,转过身拂袖而去。所有人都吓傻了,礼伺官更是吓得匍伏在地,不停地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