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4 章 ...

  •   嬴政没有料到,这一次来的不是胡亥,而是扶苏。

      胡亥此刻正忙于一头扎进那浩瀚的文字之海中,一时半会儿没有功夫来过问此事,扶苏则不然,此时此刻,他正跪在下首,双眼凝视着地面,神色坚定。

      对于这个长子,嬴政的心情总是复杂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于扶苏的才干与信人奋士之风,嬴政是认可的,然而,自扶苏自裁一事之后,他虽则感慨于扶苏的乖顺,心中却也不免觉得他迂阔木讷。

      若是他机灵些,从九原郡回来之时岂会看不出一丝半点的蹊跷?赵高纵然慎密过人,那时的他还只是始皇身边的一个内侍,毕竟不可能立时便一手遮天。

      若是他懂得质疑,而不是沉浸在父皇逝去的悲痛之中,也许,后来一切的一切就都不会发生了。

      ……只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也许。

      如此一个忠孝干练的孩子,却终是短于权谋,拘于义信。嬴政开始觉得,扶苏是最适合做太子的,却也是最不适合的那人。

      嬴政不过怔愣了片刻,便从回忆中回过了神来,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地握上摆在自己刀架之上的太阿剑,细细把玩着。

      那太阿剑原是欧冶子与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楚王素来酷好名剑,此剑被楚国视作镇国之宝,自楚国王宫被大秦铁骑攻破之后,这太阿剑也从芈负刍手中到了秦王嬴政的手上,自此,成为嬴政随身携带的佩剑。

      那把锋利无匹的剑一出鞘,便几乎要刺伤扶苏的眼。他记得,当年,假传圣旨的赵高,就是特特送来了这把太阿剑,这才让他深信不疑地自刎。到头来却发现,原来一切不过都是别人策划好的一个局,而自己,不过是一个身处其中的跳梁小丑。

      “扶苏,你有何话要说?”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下旨分封赢氏王族之中有才干的王室子弟。”

      “哦?为何?”嬴政微微侧过头,双眼被冕旒遮挡,显得分外幽邃,他望着扶苏的眼中充满了打量,“你可知,如今你在这朝中便是隐形的太子,尽管朕未曾下明旨昭告天下。朝中重臣,哪个不以你为储君的最佳人选?纵然胡亥近日出现才干,然毕竟年幼,朝臣们都倾向于年长稳重的你。赢氏一族素来立贤不立长,孝公以次子之身继位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若是分封赢族子弟,朕的儿子们免不了也要一并分封,届时其余皇子必对你产生威胁,你不怕?”

      扶苏的嘴角带着一抹苍白的笑,“不怕。儿臣一刻不曾忘记过父皇的教诲,为人臣子,便当大公无私!”

      赢族微微仰头,眼中带着一抹欣喜,一抹失望,“为人臣子……这就是你全部的器量吗,扶苏?”

      “父皇!扶苏一己之事且容稍后再议,今日扶苏只一句话……”扶苏蓦地抬起头来,眼中竟是少有的果决:“若是当初在朝中有赢氏子弟身居要职,又岂会容一内侍在朝中肆意妄为,败坏我大秦基业?若是有赢氏子弟在朝中,子婴王叔何至于竟成为孤家寡人?咸阳赢氏,与驻守雍城的王族,皆是我等强有力的后盾,望父皇三思。”

      嬴政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扶苏,你不明白朕所虑者……”

      “不,父皇,我明白!然则,任贤不避亲,此亦大道。”扶苏坚定地与嬴政对视着,双目炯炯,无一丝一毫地退让。

      “准你所奏,你,回去吧!”嬴政对着扶苏长袖一挥,便又落座在了身后成堆的公文之中,仔细批阅了起来。

      一个时辰之后,嬴政抚着自己的前额,嘟哝了一句:“岁月不饶人啊,朕终是感到精力有些不济了。”若是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嬴政都可通宵达旦地批阅三五日奏折,不眠不休而不感困倦,然而如今,才熬得两个白日一个黑夜,便觉头晕目眩,步履虚浮,身子骨的确大不如从前了。

      过了这个年关,等待下一个正月,便是嬴政的四十大寿。只是嬴政爹去的早,娘亲又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加之秦法有定,官员之间不得私相庆贺,亦不得做寿谄媚君王,嬴政的寿辰便早没了人操持,嬴政自己因常常深陷繁琐的政务之中不得脱身,故而早不在意这些了。

      虽则如此,李斯蒙恬等与嬴政亲近的臣子仍是商量着,要为嬴政祝寿,不拘形式,只是一国之君,连个像样的生日都没有,岂不令人心酸?

      正当此时,垂首立在一旁一直沉默着的蒙毅却突然开了口:“不若找长公子与季公子商讨一番吧。”

      因商议住筑路与征发民力等各种事宜而在前些日子匆匆从陇西赶回的王贲闻言不由得怔了怔,何时,这少皇子在嬴政与他的重臣心目中,竟也占得一席之地?

      蒙恬见他这般模样,笑道:“原是我等瞧着皇上与少皇子有颇多相似之处,有时竟是比皇长子还能理解皇上的想法。故而想让少皇子对着皇上的心思拆解一二。皇上他,太苦了……”说罢,竟是一声轻叹,没了下文。

      @************************@

      嬴政生辰那一日,恰是正月正日,帝国奉十月为正月,正日即一月开始之日。

      在每月例行的大朝会上,程邈与胡亥等人送上了一份奏折,程邈出列道:“臣启陛下,魏国常用字两千一百余个,总共有字两万六千一百余个;赵国常用字一千三百余个,总共有字两万一千三百余个;韩国常用字两千一百六十余个,总共有字两万三千九百余个;燕国常用字一千八百多个,总共有字一万八千余个;楚国常用字一千九百余个,总共有字两万一千余个;齐国常用字两千一百余个,总共有字两万一千余个。”(数字来自《大秦帝国》)

      “这么多?果真是泱泱华夏也!”坐在上首的嬴政讶然,随即便坐直了身子,饶有兴致地问:“依卿之见,何国文字堪为天下同文之基准?”

      “秦国。”程邈断然道。

      “哦?当真?何以见得?”

      “原因有二,其一,秦字传承自周室,乃华夏文明之正统。其二,秦字朴实无华,勾勒了了,一字一划,皆清晰可见,易于识,便于记。”

      嬴政沉吟片刻,“然则,六国之字,过秦字者远矣,该字若六国有而秦国无,人不能尽表其意,该当如何?”

      “将六国之字增补进新字之中。两方互补,华夏文字总计近三万!”

      “好!夏忙之前,朕要看到卿等整理齐全的文书!做好了,便是你等的大功!”

      “臣等遵旨。”程邈与四位博士皆对着嬴政叩首。

      秦法有定,无功不受爵,若是如同程邈这般白身做官,即便有官职,也是没有爵位的。因爵位不世袭,只能是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拼出来,故而在秦国,有爵之人多受老秦人认可与赞扬。秦国凡是致仕者莫不以获得高爵为荣耀。博士学宫的博士们自然也等同此理,不同处在于他们没有明确的官职,可以说,他们究竟能够入朝任官,能任何职,尚在诸般考察之中。

      大朝过后,嬴政照例埋首于公文之中不停地翻阅着,及至他翻到一份竹简,不由得轻轻“咦”了一声。

      因为,这个竹简,是扶苏所呈,上面书满了寿字,魏字、秦字、齐字、楚字、燕字、赵字、韩字,甚至还有失传已久的史籀文、金文与象形之画,竟是一副百寿帖!

      七国文字能够全然写出的人虽少,但各国不乏才华横溢的名士,自有他们识得写得,能书史籀文之人今亦少矣,然在赢氏一族中,这便是他们的族文,所以嬴渠梁先前才对程邈说“必得会写”,此亦不足为奇,难得的,是后面两种字体……那一字一划,工整娟秀,不失大气,显然主人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嬴政细细看到最后,却见一行小篆跃然而上:子为父庆生,无关国事,无关公务,为尽孝尔。

      看得片刻,嬴政放下竹简,笑骂道:“扶苏这孩子……”

      “皇上,四公主见您前些日子睡得不安稳,特意去请教了太医,为您配了一味茶,说是缓解疲劳的呢。”

      “赢烟?那个鬼丫头!她还有什么话要说?”

      “公主说,这是她为人儿女的一番心意,万望皇上莫要拒绝。”

      “好好好,今儿个,一个一个的,都赶着为朕过生来了。怕朕忘记自己的生辰,所以特特来提醒朕么?好了,你也别藏着掖着了,还有谁要给朕贺寿的,送了什么物事的,都一并呈上来吧!”

      见嬴政虽未明言,但显然带了些熨帖。都是自家孩子,若是不触及秦法,谁不愿意被自己的孩子关心呢?

      赵高见状,迟疑了一会儿,在嬴政略显不耐烦之前开了口:“有,少皇子送来的疙瘩汤与鲜苦菜!”

      正说着,两个黑色的大陶碗被端了上来,没有选择用食鼎盛装,那不起眼的两个大碗中氤氲着一团热气。

      “这是少皇子亲手所做!说是送来给皇上,皇上便自然明白其中意思。”跟在赵高身后那小吏说完这话,便默默地退下了。而嬴政盯着两个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香味的大陶碗,忽然问身旁的赵高:“现在该是用膳的时辰了吧?”

      “回皇上,正是。”赵高低眉顺眼地答了,却听嬴政道:“呵,这小子,他是怕朕又不按时吃饭,故而特特来敦促朕呢,与这条相比,只怕朕的生辰还得靠后!”

      “皇上?趁热吃么?”

      “喝汤,吃菜!”嬴政将头一仰,一碗滚烫的疙瘩汤便下了肚,他随意地以袖摆擦了擦嘴,又伸出手要吃菜,赵高忙为他递上一双筷子,却被嬴政一把推开:“你知道么?朕曾听我父说过,当初的老秦人便是这么吃这苦菜的。用着陶碗,擦了手,抓了便咥,不讲究那么多!朕今儿个,也体验体验做老秦人的滋味儿!”

      …………

      一阵风卷残云,末了,嬴政轻声一叹:“原来,最懂朕的,竟是胡亥啊。”

      嬴渠梁的深意,嬴政懂。嬴政幼时在邯郸,看着邯郸那些百姓家中小儿过生辰时常有母亲亲手做的面,也曾心生羡慕,缠着赵姬让她给他做。然而那时,秦赵经历了长平之战,关系跌落谷底,他一个赢氏后裔,在赵国连生存都成问题,故而赵姬从没有这样的心情。

      后来,久而久之,嬴政便也习惯了,忘却了。

      直到这份久违的悸动充盈在心间,嬴政才蓦然发觉,原来,自己曾经那样渴望过。儿时简单的愿望从未被实现,不想今日,却意外地被满足了。

      此外——

      老秦人的食物,老秦人的餐具,嬴渠梁何曾不是在提醒着嬴政,在眼前的富贵荣华之中,莫要忘本,莫要沉迷其间。居安思危,想着老秦人走过的那跌宕坎坷的生涯,嬴政顿时觉得,心中多了份前所未有的警醒。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 1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