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如斯城 ...
-
中峻是这片土地上最美丽的国家,不仅仅因为它南部临海,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更是因为它的海上有一座极美丽的城,名曰如斯。
如斯城横跨于两座形状不规则的海岛之上,传说是依照当年公输盘留下的图纸所建。
城内殿阁高耸,钩心斗角,复道纵横,楼宇之间或是以桥梁,或是以栈道相连。你可以从一幢楼直接跨越到另一幢楼,也可以沿着天梯一路走到如斯城的最高点。
街道在楼宇间如山路般蜿蜒上下。若是你从如斯城最底下向上看,整个如斯城就仿佛是立体搬地拔升了起来一般,层层叠叠,起伏绵延,如蜃楼悬在海水之上,似蓬莱飘在半空之中,栈道和竹阶若隐若现,白雾蒸腾,似梦似幻。
因为横跨两座岛屿,所以如斯城之下,有几近一半的地方不是陆地而是海水,时常有船舶行驶在如斯城内,或是装载货物,或是运送粮食。偶尔还有些调皮的孩子会跑到楼阁之间的行道之上,看准着海边路过的船就跳下去,再从甲板上蹦上码头,如惊鸿一跃。
如斯城的干道全部由鹅卵石和石板铺就,很多潮湿的地方都长满了青苔和野花,楼宇中还层层遍植奇花异草,浅绿、深蓝、淡红、浓紫……一抹又一抹的颜色装点着如斯城略显氤氲的环境,显得安详而宁静。
每当夜色降临,如斯城的楼宇上就会一列一列地亮起无数盏灯笼,明黄闪闪,摇曳海风之中,远远望去,那形态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海面之上。于是,夜晚的如斯城便成了中峻国乃是整个中原的奇观。有人给这奇观起了个贴切的名字——“蟠龙居海”。
如斯城的主人家姓莫。这在中峻乃至整个中原都是很稀少的姓氏。
没有人知道这个姓氏是从何而来,就如同没有人知道如斯城是怎么建造起来的一般,因为中峻之内,姓莫的人家独此一处。
中峻国姓纳兰,当今国主纳兰谦人如其名,以仁政治国,四海升平。
然而,无论中峻国国君的气度有多大,若不是有什么非常之原因,任谁也无法容忍这样一条巨龙亘横在自己的疆土之上,却独立于自己的统治之外。
如斯城,正是有着它遗世独立的理由。
如斯城以两样东西名震天下,一乃兵器,二是乐器。而中峻恰恰也是依靠着这两样东西而立国平天下。当日纳兰家披荆斩棘建立大邑,凭借的便是莫家锻造的神兵利器,而如今的中峻得以安邦立命,甚至在中原三国中盛极一时,除了凭借军事实力,更重要的还是依靠他国难以匹敌的诗乐文化。
在中峻的朝野,甚至整个中原的朝堂和江湖,无人敢轻视如斯城和莫家的地位。先不论如斯城锻造出的神兵利器和莫家世代相传的绝世剑法,就单说如斯城每五年只出一把的冰弦琴,就已经让各国的文人雅士趋之若鹜。琴师乐者以拥有一把冰弦琴为毕生夙愿,达官贵人们以拥有一把冰弦琴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可是这冰弦琴非但不是随便就能够拥有,就连看上一眼都是难事。
因为如斯城五年一度的试琴大会每次只邀请十个人,而这邀请与会者的标准,每年都不一样。有钱人、做官的、骚客文人、武林高手……这些显然都不是获得邀请的原因,莫家向来只邀请“有缘人”,而其中的一人最后之所以能得到冰弦琴,理由也不外乎这“有缘”二字。更为让外界哗然的是,十年前的那届试琴大会,城主仅凭七岁小女儿的小手一指,口中念叨一句“给那个叔叔吧”,就将世人争而不得的一把冰弦琴赠与了一个无名小卒。
即便莫家选择冰弦琴主人的标准如此荒诞,每一届的试琴大会还是让很多人挤破了头。
今年,当然也不会例外。
三月,正是中峻国春暖花开的时节,沿海这一带显得格外地热闹。实际上,打从二月开始,就不断地有人往沿海聚集。不只是中原的中峻国,连东西边关之外的国家,也有很多人不愿意错过这五年一次的机会,早早地就来到了如斯城。
如斯城大大小小的客栈早已是客满,海岸边临近的几个小城也是客似云来人满为患。
海岸边,柳絮飘洒,花开鸟鸣,海上船只往来如织。正当早市之时,买卖赶集的人络绎不绝,杂耍卖艺的摊子边也围满了路人,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惊叹声、叫好声……随处可见的春意中,热闹和宁静,喧嚣和平和,繁华和淡然交织成了独特的画面。
海滩上,一条青石子路是通往海上的如斯城的必经通道。
于风楼便建在这条石子路之上,俨然是如斯城之外的一个小小驿站。它伫立海边,临窗而望,便能眺望浩淼汪洋。海潮裹挟着细沙拍打着于风楼的青砖墙,留下褪不去的水印。
于风楼前院卖茶酒饭菜,后院兼营住宿打尖,但凡来如斯城来往贸易的商人和旅客都投宿在这里。来到于风楼的客人,管他王宫贵族,文人墨客,只要有银钱会钞,从清粥小菜到珍馐海味,从普通客房到海场温泉,皆服侍得体体贴贴,熨熨妥妥。
于风楼的老板娘薛莹莹是个冷艳的女人,至少见过她的很多人,都这么认为。
她长得很美,凡是见过她的人,都不免会被她迷住。但是她对人却极冷淡,并且她的冷还时常带着刺,如暗夜里的蔷薇。据说凡是想占她便宜的人,要么鼻青脸肿,要么断胳膊断腿,都没什么好下场。但是这薛莹莹又的的确确不会武功,于是这些有色心的男人究竟是如何被打倒,就连那些当事人都说不清楚。
但是越是这样,越是有很多好奇、好色、并且不怕死的人想一睹薛莹莹的芳容。
实际上,薛莹莹很年轻,却无人知其来路,只知她身边一直有个男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丈夫,只当是她养着的小白脸。
除此之外,于风楼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你可以从这里买到任何关于如斯城的消息,比如莫家正在铸造什么兵器,上次那把绝世好剑赠与了什么人或是被什么人所买,莫公子最近是在研究玉笛还是翠箫……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些消息,因为莫家铸造的兵器,十有八九便会排上江湖流传的那本兵器谱,谁也无法预料,江湖的格局会不会就因为一把即将问世的剑而改变。
在于风楼,说是“买”这些消息,倒不如用“换”来形容更合适,你若是想从这里得到如斯城的任何消息,就必须拿你知道的一个秘密来换,至于这笔交易是否做得成,自然是由老板娘来决定。但是据说于风楼这三年来再也没有做成过一笔交易,因为来做交易的人,再没有谁能说出对于薛莹莹而言有价值的秘密。
但是传言终究是传言,这个不公开的秘密,知道的人并不多。
此时,于风楼里人声沸腾。端茶送水,递酒传菜的身影在堂中快速穿插,忙而不乱。
“诶,你们看那辆车!”人声鼎沸的酒楼中忽然有人高喊一声道,于是人们的目光纷纷朝着酒楼之外停着的那辆奇怪的马车看去。
说它奇怪,不为别的,只为马车的尖顶居然呈现出竖长的形状,白色纱绒包裹,分明就是一对竖起的兔子耳朵。
“哈哈哈,这……这也太奇怪了,这谁家这么无聊,把自家的马车扮成个兔子?”门边,一刚准备进客栈的灰衣少年笑得神采飞扬。
酒楼中在座的人中,有人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阁下一定是第一次来如斯城吧,这样的马车你也只能在这里看到了。”
那灰衣少年往接话者的桌边一座,手中的剑“砰”的一声搁在桌上,凑近问,“这么说,这马车是莫家的?”
“那是莫家小姐的马车。”那人不疾不慢的独自浅饮杯中的美酒,回答道。
“莫家小姐?就是莫老城主那个宝贝女儿?”灰衣少年睁大了眼睛,“据说这个莫老庄主还曾经因为女儿一句话而送掉一把冰弦琴,看来莫老庄主爱极这个女儿啊。”
“何止?”那人神态悠然,夹了些菜,头也不抬,“莫小姐小时候养了一只兔子,谁知道有一天,这只兔子掉进海里淹死了,莫小姐哭了好些天,莫家上上下下也不知道买了多少只兔子来哄她,可是她就是一直伤心着,连家门也不愿意出,闷着都生病了,后来呢,莫老爷就想了个法子,把自家的马车命人做成了兔子的样子,这莫小姐一开门,看见一对兔子耳朵,这才好奇地坐到了马车里。那以后,莫小姐的车就成了如斯城的一道风景。”
“啊?”灰衣少年瞠目结舌,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住,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那喝酒的人,“那这莫小姐岂不是被宠上天了!”
正说着,旁边一桌的人不知何时凑了过来,看来也是第一次来如斯城,“但是听说这个莫小姐非同常人啊,她擅长种花,无论什么花到她手里,定是花开争艳,就算是要凋谢的花,被她照顾几天也能变得如初开般娇艳,甚至她走到哪里,那里的花都会开的久一些。”
“是不是真的啊?这么神?”
“反正是这么听说的,你说这莫小姐要不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莫老庄主又怎么会那么宠她?”
“不过啊,听说这莫小姐身体不好,每到秋天就要卧床,冬天更是虚弱得都爬不起来。找了不知道多少大夫看过,都查不出个病因。”
灰衣少年听得半信半疑,看了看那个喝酒的人,却见他依然是低头吃着酒菜,嘴角微微地勾着,淡笑不语。
旁边的那些人还在讨论着,“那莫公子可也是非凡的人,否则又怎么会被长公主看上。”
这一句倒是没有任何人怀疑。
“如斯者,古今能几?”有人低低吟了这么一句,这也是世人提到如斯城这个“如斯公子”莫轻言之时,每每想到的词句。
那灰衣少年听到这一句,也不禁眼光一跳。
这莫家还真是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