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兄妹 ...
-
直到日到中天,那对野鸳鸯才离了鬼湖,此时,靠在少年胸前的李花儿早已睡着良久。
少年轻轻推醒胸前的小丫头,“他们走了。”
李花儿睁开眼,打了个呵欠:“走了?”一边应着,一边在少年的帮助下从土窝里爬了出来,拍干净沾在身上的土,扭了扭有些僵的小腰,之后又寻到自己的小背篓背上。
少年看着小丫一番作为,不舍地问: “你要回家了吗?”
“我边打草边走,到家就能吃饭了,你也回去吧。”
“你还来吗?”
李花儿看看少年,想了想,“兴许不来了。”
本来以为找到个游泳池,谁知早被人占了,为免再遇到今日这样的事儿,以后还是少来吧。
少年一听急了,“你来吧,我给你带好玩的,还有好吃的点心。”
好容易在这山沟沟碰到个能说上话的,她却不想再来了,这怎么能成!
“你是怕来鬼湖的事儿让你娘知道是吗?”
“如果再遇到大人,我娘说不准就知道我来了这里。”
她也想来呀,这里多美呀,可是,这山前山后的人家有些什么人,大家基本都心理有数,万一遇到大人,说不准就被认出来了,万一告诉她娘,不得把她娘急坏了?
少年亦步亦趋跟在李花儿身后:“你不用担心,今天这两人我能让他们来不了,平日里乡民都在地里做农活,晌午前是没人来这里的。”
李花儿站住脚,回头看着少年:“你能找到那样隐敝的藏身之所,你平日常来?”
少年点头:“我来了这里一个月,把周围的山林都爬了个遍,觉得此处最美,自然要好好游玩一番的。”
“刚才那两人你认识吗?”少年既说有办法让那两人不再来,必是有所恃吧。
少年看看聪敏的小丫头,轻翘唇角,指着先前那两人的来处:“这条路通向一个小村子,那村子的半山腰处,便是裴家的一处宅子,那汉子是裴家在此处的管事。”
少年说到最后,眉头簇了起来:“本以为是个好的,谁知……”
李花儿看一眼少年,“你能做得那个裴管事的主?你是那家的主人?”
少年一抿唇:“我姓裴,名之泽,那宅子原是我二爷爷几十年前来此处建的,一直只做个歇脚处,我现在就住在那里。”
李花儿想了想,指着自己来的方向道:“从这条路下去,走两条岔道,便能到我们村子,你说下槐村,人家都知道的。”
少年裴之泽目含笑意:“我住在上槐村,你住在下槐村,中间就隔了一座山。”
听着这话,李花儿嘴角抽了抽,这话听着不知怎么的让她想起那首“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这小孩的话里是不是有了点调戏的味道?还是她心思不纯,以成人的心思揣度了纯洁少年?
“这沟沟坎坎的也没块儿大的平原,许多人家散落在山林各处,虽不常来往,附近的人家倒也都知道一点。”
不过,丢了八年记忆的她却是不知道的。
裴之泽一听,高兴了:“你既知道我家,也该放心了,那你明日来吗?”
李花儿看看山水,实在不舍,“如果没有别人,就来。”
裴之泽勉力压下过于雀跃的心情,笑道:“明儿我会给那管事的找事儿做,他指定不会来的。”
李花儿点头:“那我明儿来。”
今儿刚看了个开头,明儿一定要到处看看。
看着小丫头走远的身影,裴之泽突然想起来,高声问:“你叫什么?”
“李花儿。”
李花儿?!
裴之泽一头黑线,明明一个钟灵毓秀的小丫头,偏叫这么村的一个名字,莫不是假名儿?
走远的李花儿不知道自己的信用被质疑了,在路上还在想是不是不该随便告诉一个陌生人自己的名字,只是当时也没多想,只听人问便反射般回了,待回完才想起来不知道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行为是否恰当这类的问题来。
而且,这样轻易的答应那个小孩儿明儿要来,是不是也不应该?
李花儿怀揣着对时代的茫然回到家,吃罢饭,也不理她二姐斜瞥着她的眼神,跟到他哥屋里去了。
“哥,问你个事儿。”
哥哥坐回椅子上,看着眼神闪亮神色殷勤的妹妹,有些好笑:“想问什么?”
“哥,你知道管着咱们的是谁吗?”
“里长啊!”
“谁管里长?”
“县太爷。”
“县太爷头上是谁?”
哥哥听到这儿,明白了,妹妹这是想知道官员等级。
“先生说,咱大宋朝自太祖开国,便约定‘皇帝与仕大夫共治天下’,而若想入仕,需参加科举或制举(特举)或荫补。
科举包括进士、诸科及武举,这是常选。
制举又称制科,须皇上下诏才能举行。
荫补则是朝中处于高位的大人们的子弟亲友才能得到的照顾。
我们这些寒门子弟若要入仕为官,便是走科举之路。
朝中,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地方区划基本上是两级制,即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级。
县衙内,主要有知县、县丞、主簿和县尉。知县大人由朝中派出的官吏担任,咱爹就在县衙内做事。
知县之上有知府、知州、通判、漕司、宪司、仓司、安抚司……各司其职,互相牵掣。
妹妹,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些?”
李花儿使劲按住太阳穴,这些陌生的名字,听着她脑袋有些晕,不过还是明白了,现在是宋朝。
“哥,咱爹在县衙,怎么却把我们丢在这里?”
哥哥摸摸李花儿的小脑袋:“你原先可从不管这些。”
“我长大了。”
哥哥乐了乐:“嗯,是大了,比以前可懂事多了。”
李花儿看一眼哥哥,这孩子也才十岁,却这么懂事,说起事来有条有理的,果然古代的孩子都早熟吗?
今儿那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做事那般周密,要不要让哥哥认识认识?
听那小子的意思,他是世家子弟,哥哥认识这样的人,应该没有坏处吧?看那孩子的言谈举止,虽略带傲慢,本性却是好的,哥哥成日闭门造车,不若让他接触一些不同的人,至少,那小子家里应该不缺书吧?
“……花儿?花儿?”
李花儿被他哥用手指戳回神:“哥,我今儿遇到个人……”
李花儿哥哥听完妹妹一番诉说,一张脸黑得跟锅底一个样儿,“你说有对夫妻跑到湖边又吵又打?”
李花儿垂下眼皮,“是呀,我当时想着万一是认识的人,若认出我来告诉娘,可不把娘急坏了,就和那小子躲起来了。”
“后来呢?”
“后来,我想着人家打架,若被人看到,他们必然害臊,就一直躲着,后来不小心睡着了,睡醒了就回来了。”
李花儿哥哥的脸已经快滴出墨来了:“你在一个第一次见面的小子面前,睡——着——了?”
李花儿的嘴抽了抽,“哥,你怎么不问我去鬼湖的事儿?一个傻小子有什么好问的?银花她们在外围路过一下都吓得不得了,你就不说点儿别的?”
李花儿哥哥木着脸看什么都不懂的妹妹:“子不语怪力乱神。”
“村里的大人也不从那过。”
“那里没有田地耕种,去那做什么?”
李花儿转转眼珠:“哥,咱们明儿一起去啊,还有,你可不能告诉娘,上次我就在外面转了转,娘都吓坏了。”
那裴管事既把鬼湖当做长年幽会之所,可见鬼湖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湖泊吧?
可是,万一呢?
李花儿突然有些后悔,哥哥是娘唯一的儿子……
“哥,要不,你还是别去了,我今儿身上带着符,还有糯米,你是咱家仅有的男丁,你还是远着那儿吧。”
李花儿哥哥看着妹妹因为想到自己的安危而忧心忡忡的模样,一直不愉的脸色一时倒好了一些,妹妹还小,不懂男女之防,以后,教着点儿她便是了。
“那地儿,我早几年便去过了。”
“啊——”李花儿瞪大眼:“好啊,哥,你敢瞒着娘偷偷去鬼湖?!”
李花儿哥哥听到妹妹提高的嗓门,跳起来捂住妹妹的嘴,止住她的声儿,又赶紧跑到门口往外张望半天,见没人听见,方转回身拍着胸口责备道:“花儿,你声儿能不能小点儿?都几年前的事儿了,你嚷得这么大声儿,怕娘不知道啊?”
李花儿小下巴一翘:“我不管,我的事儿我都告诉你,你有事儿却瞒着我,我要告诉娘你偷偷去了鬼湖。”
李花儿哥哥头痛地看着赌气的妹妹:“花儿,你今儿也去了。”
“那不一样,娘就生了一个儿子,却生了三个女儿,哥,这不一样。”
李花儿哥哥气笑了:“你个小没良心的,便是这样,咱家谁不是惯着你?你自己说,以前但凡有点好吃的,娘是不是最先想到你?”
李花儿一扬脑袋:“谁说的,娘明明最喜欢你。”
李花儿哥哥被妹妹的赖皮样子气得直咬牙:“你去问二姐、小叔,娘最喜欢谁?”
李花儿转转眼珠:“问二姐也一样。”
“花儿,你又开始蛮不讲理、胡搅蛮缠了。”
“那你不许告诉娘我去鬼湖的事儿。”
“就知道你在这儿等着我呢。”
“你自己说,你帮不帮我瞒着吧?”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还有,你去了那湖,也得离那个湖远点儿。以后就算天再热,你都不许去那儿洗澡。”
李花儿哥哥藏在袖中的手紧了紧,妹妹咋知道他夏天去湖里游水的?
李花儿看一眼哥哥心虚的神情,果然,她就说嘛,那么美丽干净的湖,怎么可能真的没人惦记,原来但凡胆儿大一点儿的,都去过呢。
“哥,善泳者溺,不管水性多好,你都不该一个人去那儿,那湖那么大,万一,万一,你说……”李花儿说着,脸色有些发白,如果哥哥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娘岂不要伤心死?而她,两辈子唯一的哥哥,也要没了?
“……我不管,你以后若要去里面洗澡,一定要让小叔陪着,要嘛,不准去!”李花儿说着,嗓门儿已经有些儿发颤了。
看着妹妹眼看要哭出来的模样,李花儿哥哥有些手足无措,平日妹妹和他好没错,可是,妹妹一直不太懂事,有什么事儿都是他顺着她让着她,如今,妹妹突然猛不丁表现得这样心疼他这个哥哥的样子,一时倒让他手足无措起来。
“花儿,花儿,你别哭。”
李花儿吸吸鼻子,用一双潮湿的眼看着她哥:“你说,你保证不一个人去那儿!”
李花儿哥哥看一眼妹妹红红的眼睛,又赶紧转开了眼神,有些赧然,有些无奈,心里却有着说不出的甜意与酸涩,还有一丝因为妹妹这样在意他而生出的小得意,他突然有些不敢直视妹妹的眼睛了,“我知道了。”
看着哥哥躲闪的眼神,李花儿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和哥哥约定好明日一起去鬼湖的事儿后,李花儿跑去厨房烧水准备洗个澡。
坐在灶前的小凳儿上,李花儿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想着今儿的事,她把鬼湖的事告诉哥哥并不是一时冲动。
一来,她不懂这个时代一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所以,对于单独与一个年龄相近的异性接触到底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才算妥当,她需要有人来指点他,界时,若有不妥,他哥就一定会约束她。
二来,她想帮哥哥扩大交际圈子。世家能成为世家,必然有其传世的道理,今儿她虽嘴上不服输,但是,对于能教出行事谨慎的裴之泽的家族,她还是抱着敬意的——毕竟,那还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