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家人 ...

  •   “油精鬼滑的死妮子。”站在灶房门口的李花儿娘被女儿戳穿了心思,笑骂一句,知道这回收拾不了她了,回身去了灶上。李花儿这才进了灶房打水洗手。

      木头的盆子,木头的架子,木头的水瓢,李花儿拿起皂角,还好,这个不是木头的。不过,皂角,这也是植物!看看身上穿的衣裳,又看看李花儿娘的衣裳、头发,李花儿再次叹口气,这肯定是古代,这种纯布的纽扣,掩襟式的衣裳,妇人穿的裙子,件件儿从没见过。

      洗了手,顺手把水倒入灶房门前的沟里。

      “娘,这沟里这么多泥,是不是该掏了?”

      “你个死妮子,就嘴上使劲儿,你老娘我一天忙得没法子,你倒是帮你老娘把它掏了呀。”

      李花儿吡吡牙,不是她不想帮忙,实在是那个泥看着忒恶心,黑黑的,糨糨的,黏黏哒哒,还有一般腐朽的味儿。

      “娘,这个泥用来种庄稼好吧?”

      “那当然,肥着呢。”

      李花儿一咬牙:“娘,明儿我来掏,你让哥挑水冲沟。”对于环境,还是自己动手改造吧。

      “你哥那身板儿,挑水?还是老娘来挑吧。”李花儿娘对于么女这么懂事很惊讶,不过却也没想阻止她。

      “娘,你得让哥动动,他成天看书,人都看傻了,一个大男人,力气还没我大,将来和婆娘打架都打不赢。”

      “你个死妮子,你就盼你哥娶个泼辣婆娘?”李花儿娘嗓门儿一点儿不低。

      “嘿嘿,娘,我的意思就是哥现在力气太小,这样子不行。你得让他也出来动动,顺便也醒醒脑子不是。”

      “你又装精作怪。”

      李花儿翻个白眼儿:“你不信算了,我懒得和你说。”

      李花儿娘看么女噘着嘴走了,想喊住她,张了张嘴,又回头去灭灶里的火。

      坐在灶台前,李花儿娘发了一阵儿怔,女儿变勤快了,也懂事了,这是好事,好事,就算女儿不像以前遇上什么事都来问自己,变得有了主张,这也是好事……

      李花儿娘擦擦落下的眼泪,能把么女从鬼门关抢回来,是她跟菩萨求的,就算女儿变了一些,也没什么,反正,女儿看着自己这个娘的眼神还像以前一样,也唯有这个,才让她肯定,这回来的是自己的女儿,不是什么别的孤魂野鬼。许是去鬼门关的路上,么女长了见识呢?这人出趟门回来,不都得变一些?

      李花儿娘想着打小么女和自己就亲,现在不也还是和自己亲?再说,孤魂野鬼也不敢上女儿的身,女儿八字重,身上又有她从庙里求的护身符……

      李花儿不知道自己的表现看在李花儿娘的眼里有破绽,想来,便是知道,她也还是会这样做,她占了人家女儿的身子,虽没说,但也没想着能糊弄过去,因为她并不太清楚以前的李花儿是什么样儿的,便只能根据身体的记忆来做事说话。

      人,不仅大脑有记忆,身体也有记忆。你对身体好,身体会记住,你对它不好,它也会记住,你喜欢吃酸吃辣吃甜吃咸,身体也全都记着。也因为这个,李花儿娘没有更多的想法,因为李花儿的很多习惯都没变,便是有变,李花儿娘也觉得正常,小孩子,谁个不是变来变去,今儿喜欢这样明儿喜欢那样的,八岁的孩子,离定型还早着呢。

      李花儿走到西边儿的房里叫她哥,李花儿哥哥因为要读书,家里便把光线最好的房给了他。

      “哥,吃饭了。”

      李花儿一屁股坐到他哥旁边的长条凳上,拿了一本他哥的书翻着看。

      “妹妹,你别动我的书。”

      李花儿不理他,“哥,这个字认作什么?”

      李花儿哥哥看一眼:“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不是教过你?”

      李花儿头也没抬:“我怕自己记错了。”

      李花儿哥哥笑道:“你平日不是很得意自己的记性比我好?这会儿怎么就担心记错了?”

      李花儿翻了个白眼儿:“我就是看看自己摔傻了没有!”

      李花儿哥哥嗤一声笑了:“你能问出这话,就知道肯定没傻。找着借口的偷懒耍滑,唯恐家里人不知道你摔了,疼你少了点儿。”

      李花儿不理他:“哥,你去喊二姐和小叔吃饭了。”

      李花儿哥哥无奈:“看吧,又使唤上我了,你再摔,你这懒劲儿也摔不掉,以前就使唤我做这做那,现在,摔了后不也一样!”

      嘴上说着,李花儿哥哥却还是把桌子收了一下,起身去替自己妹妹跑腿。低着头的李花儿心道,我不过是看你成天坐着不动弹,对你身体不好,才找机会让你多走动,你倒说我懒,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对于误打误撞和原李花儿做了同样行为的事儿,现李花儿无感,反正现在这身子归她了,做什么,都正常。

      翻着繁体的《诗经》,李花儿心想,还好,至少,这是个一脉相承的世界。又看看书桌上的几本书,李花儿更肯定了,《论语》、《孟子》以及自己手上的《诗经》。

      《论语》成于春秋战国之时。孟子是战国人,《孟子》成书于论语之后。《诗经》在先秦称《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这样看来,这时代至少是汉以后。而且,这样偏远的地方,也有《诗经》,想来,至少传了很久了吧!传了多久呢?几百年?还是更久?

      李花儿在她哥桌上又找了一遍,发现除了这几本,基本没什么别的书了,时事资讯什么的,更没有。一本《黄历》,她看不太明白,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她哥说是指导农民耕种时机的,她又没种过田,当然不懂!

      “花儿,你还在你哥房里做什么?赶紧出来吃饭。”李花儿的小叔在门口喊了一嗓子。

      “哦,来了。”

      李花儿扔下书,出了她哥的门儿。

      “二姐,你饿了没?”

      李花儿二姐瞄了一眼明知故问的妹妹,没理她。李花儿讨了个没趣,摸了摸鼻子,跟在她哥哥姐姐小叔身后一起去灶房。

      平日里只有家里人时,他们都在灶房吃饭,来了客人时,才去堂屋。

      李花儿坐在灶房的饭桌上,看看碗里的菜粥,再看看桌上的咸菜,开始想念曾经扔掉的大鱼大肉。吸一口口水,李花儿认命地抱着碗喝菜粥。回不去了,没办法,凑合着过吧。还能怎么的,对于连续几天不见油荤,李花儿满腹心酸,没有,真的一点儿油水也没有!

      早上喝粥,中午的饭干点儿,晚上还是粥。喝得李花儿觉得,自己肚子里咣当咣当全是水响。

      李花儿娘看看儿子,再看看么女,么女脸上的嫌弃太明显了,不由叹口气:“你们爹回来就好了,到时就有肉吃了。”

      李花儿抬头看她娘一眼,又低头接着喝菜粥。

      “老么,你这几天倒没嫌东嫌西了哈。”

      李花儿没听到她哥回话,抬头看看她小叔,明白过来小叔是和自己说话呢,便回道:“反正,一直都这样。”嫌也没用呀!

      小叔笑道:“嗯,摔一跤,摔得懂事了,没白摔!”

      李花儿白了她小叔一眼,她小叔轻笑着低头继续吃。

      李花儿娘道:“再摔,还是个暴脾气,说她几句,她就跳。”

      李花儿睁大眼:“娘,我这几天脾气很好啊,啥时候跳了?”

      李花儿娘失笑:“是,你这几天没跳,你一跳,你那头不得痛?今天刚好点儿,就来招你老娘。你看哪天我逮到你,不好好收拾你一顿才怪。”

      李花儿撇嘴:“娘,我这还是带伤上山干活儿呢,你不好好夸夸我,你还要收拾我,明天我不出门了。”

      李花儿娘抬手拍了李花儿一下,手举得高,落在李花儿身上却和拍灰尘差不多,李花儿娘担心拍重了带得么女头痛。

      “你个死妮子,又想躲懒。”

      李花儿哼道:“我今天那一背草,顶两天用。”

      李花儿娘恨得揪她耳朵:“上回也是你想一天做两天的活计才摔了的,你还不长记性,今天你又这样,老娘也不等你再从山上摔下来,老娘先在这里把你收拾了。”

      李花儿嗷嗷叫:“唉哟,痛,娘,你轻点儿,哥,快救我,要出人命了。”

      李花儿哥哥看看那亲热的娘俩,不掩酸意:“蚊子叮一样,喊那么大声。”

      李花儿把耳朵从她娘的手里救出来,不服气道:“你让我揪一下试试,你看是不是和蚊子叮一个样。”

      李花儿哥哥赶紧放下筷子护住耳朵:“你莫乱来,男人的耳朵,哪能乱揪!”

      李花儿嗤之以鼻,“我今儿上山,还看到有个妇人揪着一个男人的耳朵呢,咋揪不得!”

      李花儿娘听了女儿这话,说道:“肯定是顾顺良和他婆娘,只有那个女人在外面才这么不给自家男人面子。”

      李花儿想了想:“没看清,就看到背影了。”

      李花儿娘教育女儿道:“好女人,在外面就要给自家男人留面子,要不然,一个男人还是个男人?”

      李花儿看看她娘,好吧,她娘是个聪明的女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