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诸葛亮与黄氏女(七) ...


  •   这一日,孔明自田间归来时正值日昳时分,黄硕早已在净室中将澡盘、沐壶、洗石、米潘、絺巾、绤巾等一应物什预备周全。晚凉新浴,洗褪了一身疲累,又换上了一身素纱禅衣,霎时清爽了许多。

      夏秋之季,正是夜间观星的好时节,所以用过了下餔,夫妇二人便相偕出了门。

      宅院外便是大片碧郁青茂的云丘竹,绵延数里,佚云蔽日。而夏日里这一片幽篁繁叶遮阳、浓荫匝地,也是难得的取凉之地。

      因为二人时常来这儿闲坐小憩,所以便索性在竹林畔的凉荫下置了一块三尺见方的润石色云石作几案,石案两侧覆了沉黄色的光洁苇席,方便跽坐。

      夫妻俩相偕坐在了茵席上,竹林间融了草木气息的晚风带着微微的凉意迎面拂来,宜人而惬意。正是向暮时分,西边的天穹间,一轮蔼红色的夕阳将将坠入苍青山峦,柔暖的绯光晕染得漫天云霞绮艳,凝金幻紫,笔画难描的绚烂。

      竹荫下,相伴而坐的二人亦披了满身霞光,柔而淡暖的夕阳余晖将一双影子拖得很长、很长……

      “天气骄热,正好试试前几日制的新茶。”赏景品茗,原本就最合宜不过。因为离家近,黄硕时常带了整套茶具过来,说话间她已自身畔的小竹箧中取出了只一尺见方的素漆小食案,将它置在了身畔的青石案上,又取出了一只赭胎白彩色的鱼纹陶扁壶和一双同色的彩陶茶盏,放在小食案中央。而后将彩陶扁壶中已然煮好的,泛着醇和高香的黄碧色茶汤缓缓斟入盏中,一脉缓急有度的水声潺潺流响,其声清玲。

      此时的茶饮,都是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制成茶饼或茶团,饮时将其捣碎,放上葱、姜等煮开最初作药用,后来渐渐在士人间盛行开来,几乎成为同酒一样重要的日常饮品。

      “酒量那般浅,也难怪你一惯爱茶。”看着缓绥斟茶、姿态娴雅的妻子,孔明不由温声戏谑道,眼里带了轻浅笑意——她不好酒,于饭食饮馔上也一向不怎么挑剔,却独嗜茶,平日里喜欢制了各种茶团,取了各样的好水来瀹茗。

      “难道我制茶的技艺不高明?”黄硕已斟好了茶,笑递了一盏予他“昔日在家时,挑剔如阿父,一向都赞不绝口的。如今出了阁,若不好好在夫君面前显一番手艺,岂不可惜?”

      --成亲不过三月,但伉俪二人志趣相投,倾盖如故,平日里琴瑟相偕,亲昵和洽得仿佛结缡多年的熟稔夫妻。

      所以她也恢复了早年在家中时的随意不拘,微微挑眉,睨了他一眼,大言不惭地回敬道。

      孔明兀自淡笑,抬手接过茶,垂目凝神,细细啜饮起来——一袭素色直裾的青年竹簪束发,眉目温静隽致,此际正半逆着光,淡暖的柔红色夕晖衬着他阖目品茗的恬然神色,愈发显得风致高逸,一身气度从容淡若。

      ——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莫名地,黄硕竟忆起《诗》中这一句古辞……这人,从来就是这般清华蕴藉,风姿卓绝。

      “今日,阿硕又取了竹露烹茶?”片时后,缓缓睁开眼,回味着齿颊之上清恬的竹木浅香,他语声温醇,淡笑着开口道。

      因为家中便有几丛翠竹,而她时常早起,采了竹叶上的晨露收在瓯中,时常用来烹茶,滋味恬和,他亦十分喜欢。

      “不错,而且是燃了庭中的扫落的竹叶,以文火烹制的,你不觉得醇香较往日更胜一筹么?”她亦捧着陶盏啜了口茶汤,闻言目光浅笑着掠向他道。

      她眼角余光扫到了天边那一轮夕阳,有些突兀地,目光霎时一凝——

      一轮蔼红色的夕阳正当西坠,却有一个清晰可辨的小小黑斑突兀地出现在了落日上,从偏南侧的边缘正一点点移向中心位置……

      “怎么了?”那厢的孔明温和询道,在见她神色错愕,有些意外,便也顺着她的方向落向了天际,而后,他的神情便成了与她如同一辙的的惊诧讶然。

      ——金星凌日!……这是金星凌日之象。

      这种天象数十年难得一遇,以往只在典籍记载中看到过……

      二人就这么近乎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粒黑子一点点移过太阳,而后又渐渐隐没,天边的那轮夕阳也终于半坠入山峦,漫天的云霞开始褪尽了绮艳,化做一缕缕铅灰色的云翳……一切回复了原样,仿佛方才的奇异天象从未出现过一般。

      一双年轻的伉俪静静看罢,却是同时静默了下来——金星凌日,主有难。多战事。

      金星是臣,日为君,臣掠过君,意喧宾夺主之位。

      荆州偏安一隅,承平二十余年,境内清明,百姓乐业,一派安宁景象,以至于此间的百姓士庶都险些都忘了……此时,正是争战纷冗的乱世。

      大汉名义上的天子——许昌宫内那位皇帝刘协,早被权臣曹操架空了权柄,成为傀儡一般的存在。这九州大地,正值社稷倾颓,江山板荡。

      自当年汉和帝刘肇之后,和熹皇后邓绥辅政十四载,而待和熹皇后逝后,安帝继位,大权旁落,整个东汉王朝开始由盛转衰。安帝之后,接连十位皇帝皆是稚龄继位,社稷权柄由宦官、外戚把持,于是嬖佞当道,恣意妄为,甚至年仅九岁的汉质帝刘缵,被大将军梁冀生生鸩杀。

      连当朝天子,尚且命若悬丝,朝不保夕……这大汉的天下,已是失纲乱常到了何种境地?

      而自三十多年前,灵帝刘宏即位,以张让为首的一众宦官更是猖獗到了极处,称“十常侍”,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以致民不聊生,天下动荡。

      中平六年四月,灵帝宴驾,年仅十四岁的长子刘辩承位。而外戚何进等人决心铲除宦官势力,于是邀一方豪强董卓进京,以为助力……谁料到,却是开门揖盗。

      董卓进京,接回了因洛阳大乱而流落在外的小皇帝刘辨和年纪更小的皇子——十岁的陈留王刘协。未久,董卓便独断专行,废黜少帝为弘农王,另立其弟刘协为帝。

      既而,借故取了刘辨性命,又鸩杀了何太后,尽掌大权。此后,他倒行逆施,残暴不仁,纵兵在洛阳城中烧杀劫掠,凌虐百姓,以致天下怨怼。

      之后,群雄并起而讨之,尤以孙坚为最盛,董卓恐惧,于是决定由洛阳迁都到长安。之后,司马王允与吕布等设计,诛杀董卓于未央殿,而后“点天灯”焚之,以泄天下之恨。

      一月之后,长安被凉州军攻破,十三四岁的小皇帝刘协,千辛万苦回到了旧都洛阳,而后便是一方豪强曹操将其迎到了许昌,改称许都,自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年号建安,至今已是十一载。

      算起来……如今许昌宫中那个被人视作傀儡的天子,正与孔明同岁,如今是二十四岁的年纪。

      汉室衰微,社稷倾颓,曹操、袁绍、孙坚几方势力争战不休,大兵如市,人死如林,九州大地不知多少郡县连年饥馑,瘟病蔓延,最终成为鬼域。

      荆州偏安,可四周豪强环伺,面对着如今这般的动荡形势……这偏安,又能安到几时?

      金星凌日,这天象不过是机缘凑巧……他们二人虽都喜欢观星,但并不迷信这些谶纬之学。但此时,不约而同地,二人心绪都因着这一个意外出现的罕事而沉重了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