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阿宝 ...
-
——
却说子楚起床后,身子见好,只是每日独坐凝思,常常几个时辰不动一个地方,神游物外的象是忘却了一切。
坐累了,便爱东游西逛,伺机见上阿宝一面,整个人都痴痴傻傻的更不如前,让人笑话不过来了。
赶上浴佛节,听学友说阿宝回去水月寺烧香,他就坐不住了,一大早就跑到路边等候,看得是目眩睛劳,头晕脑转。
直到下午,阿宝才来。
她本是坐在车里发呆,无意在车帘的缝隙中见到了那个傻小子。
恐怕城里没有第二个比他呆的了。
一夜夫妻百日恩。
无意识的,便用手掀开帘子。
二人凝目对望。
子楚也是想到旧日情意,难以自控的跟着车子一步一步地走,不知疲倦。
阿宝终是停了车,让丫鬟去问他姓名。
果然是子楚。
他见阿宝肯理他,更是神驰。
直到车子又缓缓开动,消失在视野之内,才回过神来。
三魂失了七魄的往家里走去。
——
相思成疾,不见还好,这一见回家又病倒了,昏昏然的废寝忘食,实在累得睡着了,就一遍一遍的呼唤阿宝的名字,只恨自己魂魄不能再丢。
消沉了许久,一日,家里的鹦鹉突然死了,小儿子不懂事,拿着鹦鹉就在床上玩了起来,子楚正郁闷的难受,见了那死鹦鹉,不由得想,自己若是它,不就可以展翅高飞,到了阿宝房里,再见她一面。
想着想着,身子就轻飘飘的浮了起来,化作了一只鹦鹉。
在屋内扑腾了几圈,七晃八晃的径直向阿宝家飞去了。
——
阿宝刚巧在卧房内读诗书,忽见一只色彩斑斓的鹦鹉,高兴的扑住,找了根细绳拴起来,拿起麻子想要喂它。
鹦鹉本是见了阿宝高兴才任她抱住,被拴了才开始着急,一着急竟说出话来:“姐姐不要拴,我是孙子楚。”
阿宝吓了一跳,忙解下绳子,见鹦鹉也不飞走,乖巧的站在桌子上歪着脑袋,大为惊奇:“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成了鹦鹉?”
“我太想见阿宝了,见到那鹦鹉可以自由自在的飞,心想着要是也能这样多好,想着想着就……”
鹦鹉一句一句地说,阿宝却听的默然,只道孙痴,孙痴,谁又知,他是痴心呢。
许久她长叹:“君之深情,阿宝铭记在心,可是你我人禽两异,姻好又如何复原呢?”
鹦鹉却抖抖羽毛:“得以接近阿宝,愿望已成。”
此后,阿宝坐,它就偎在她的膝上,躺下,便倚在床边,形影不离。
旁人喂食,那是绝不肯吃的,非等要阿宝亲自来喂。
如此过了三天,阿宝看着鹦鹉心生怜意,暗自派小厮去偷看子楚,竟已断气三天了,但心头未凉。
——
阳光依旧,似是比从前更加透彻。
阿宝立于屋前。
依旧的绰约。
却少了那坦然单纯的心境。
扑啦啦的鹦鹉飞进屋来,抖落了纷纷扬扬的水绿羽毛。
阿宝伸出纤手,接下一片。
茸茸的绿被染成了金色。
“君若再复为人,阿宝誓死相从。”
不经意间说出口。
鹦鹉落了下来,清脆的声音:“阿宝骗我。”
“绝无虚言。”
它歪着脑袋看了一会,若有所思地又飞到房梁。
阿宝倦了,转身上床午睡,绣花鞋脱落在地。
鹦鹉却猛然冲下,叼了鞋便跑。
“子楚!”阿宝唤他。
了无影踪。
——
“王妈!”
一个老妇人正收拾着桌子,听阿宝叫她,擦了擦手,迈着小步过来。
“你去帮我看看那孙子楚现在如何了?”
王妈点头。
阿宝又补充:“别让爹娘知道。”
“记下了,小姐放心。”
老妇人应下,匆匆到了孙宅,只听里面人声喧哗,进去了,一打听才知道,刚才一直鹦鹉叼着只鞋进来,扑通坠地,孙家人正奇怪呢,子楚便醒了过来。
到了屋里,孙子楚正拿着鞋发呆。
王妈见鞋眼熟,便问:“孙公子何处得的鞋?”
“这是阿宝给我的信物。”
“小姐?”
“嗯,阿伯亲口对我说的,小生不敢忘怀。”孙子楚还是抱着鞋,摇摇晃晃,看眼神已经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王妈见确实是小姐的绣花鞋,觉得好生奇怪,又一口气回到府中,添油加醋的告诉阿宝。
阿宝自是知道怎么回事,也没露声色,只道:“你去把这件事向母亲说说,看她如何反应。”
“是。”
——
第二日,赶上阿宝母亲在花园闲坐,王妈悄悄过去,把事情前后一叙诉,阿宝母亲点点头:“那鞋确是阿宝给他的?”
“这……小人不知。”
“嗯,孙子楚才名也算不错,只是象司马相如那般贫穷,我们挑挑拣拣这么些年,最后选了他,怕是会被笑话啊。”
王妈连连点头,阿宝母亲款款起身:“还是去问问阿宝吧,此事的确诡异。”
一行人款款前行,阿宝早接到信儿,从门口迎出来。
母女俩相互扶着说了些体己话,老夫人才问:“孙子楚那鞋,究竟是怎么回事。”
阿宝沉吟片刻:“是女儿相送。”
“你..”母亲无奈的摇摇头,手一指,又放下:“你这孩子真是糊涂,孙子楚究竟有什么好,婚姻大事,怎么这样草率,至少也该和为娘的商量一下啊。”
阿宝前前后后也是说不清楚,只得跪地:“娘,孙子楚纵使有千不好万不好,却对女儿痴心一片,如今阿宝已委身于他,再说别的,也就晚了,不如母亲,就成全了我们吧。”
老夫人见宝贝如此,也硬不下心来,晚上回房和阿宝爹商量了一下,也便把婚事应了下来。
第二日,派人传了喜报,孙子楚听闻,病一下子全好了,当时就下了床来。
只是阿宝知道父亲想招他入赘,决计不肯。
她道:“女婿不能久留岳父家,何况孙郎贫穷,久居更会被人轻视,女儿既然答应他,住茅屋甘心,吃糠菜不怨。”
子楚见阿宝虽生于富贵人家,却如此有骨有气,爱慕之于分外敬重。
月余,孙家张灯结彩,抬出花轿。
迎亲的唢呐吹得全城雷动。
大宴,交杯,揭了盖头。
相顾之余,念想其间生生死死,如同是另一个世界。
都说子楚痴傻,傻人有福。
谁又知魂与相许,今生今世。
——
孙家得了阿宝的嫁妆,资产略增,多了不少物件。
子楚爱书,不善料理家事。
未想阿宝千金之躯,竟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丝毫不用相公担心。
二人夫唱妇随,相敬如宾,转眼过了三年,家中更是富足。
未想,孙子楚喜极生悲,忽然得了病去世。
阿宝自是伤心,想到曾经他为了自己吃的苦头,眼泪不知不觉流的干涸,悲哀更甚,许多天不吃不喝,谁的话也听不进。
一天夜里,竟自缢房梁,婢女送药进来,惊的瓷碗坠地,溅了满室的苦涩。
救了许久,才素心过来,还是铁了心不进食。
三日之后,子楚家阿宝家来了好些亲朋,齐聚室内,准备安葬孙生。
棺都抬起来了,忽闻里面轻微的呻吟,打开一看,子楚俨然复活。
阿宝才从床上爬起来,二人相泣已久,才道出其间经过。
那日子楚离世,到了阴间,阎罗殿上念他生平诚朴,被任命为曹部,干了些日子,突然听人说孙曹部的妻子到了,大吃一惊,匆匆忙忙赶去,果是阿宝。
阎王翻了鬼名册,道:“阿宝阳寿未尽,何以致此?”
小鬼接道:“她三日不吃不喝,活活饿死。”
阎王沉吟半晌,才说:“念你妻子有节有义,暂赐你生还,你们都还阳去吧。”
由此他才被鬼族送来,死而复生。
大家听了啧啧称奇,一时间传为了美谈。
——
自此,孙子楚身体渐安,等到当年大比之日,也开始准备。
靠前,那些少年依旧戏弄他,集体拟了七道古怪之极的题目,到了僻静处塞给他,道:“这是花重金买来的预告考题,偷偷送给你,你可得好生研究。”
孙子楚连连感谢,果然昼夜对题揣摩研究,制成七艺,累的傻样把大家逗的连连偷笑。
没料到,当年的考官想到原来的题舞弊者甚多,一反常经,临时另外出题,而那些题目七艺正好相符。
孙子楚必然中了头名,惊的众人无话可说。
第二年,入京复式,榜上有名。
快马捷报,全成纷纷扬扬的红色纸花。
日后进了翰林院,带着阿宝迁京,他们的传奇最后传入天子耳中。
金銮殿召见了他,孙子楚据实详细启奏。
皇帝大为高兴,又召了阿宝,赏赐连城。
昔日的贵小姐,穷书生。
今日的孙翰林,宝夫人。
何谓痴。
孙痴痴否。
若痴,也是可爱的痴。
而世间真的痴,却是如下十类
窖镪食贫,对客辄夸儿慧,爱儿不忍教读,讳病恐人知,出资赚人嫖,窃赴饮会赚人赌,倩人作文欺父兄,父子账目太清,家庭用机械,喜子弟善赌。
——
后记
很简单的故事,翻译下来,却也有趣。
想起淘晶莹的那首歌
“十个男人七个傻八个呆九个坏还有一个人人爱
姐妹们跳出来就算甜言蜜语把他骗过来好好爱不再让他离开”
不禁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