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恍然大悟 ...

  •   东宫的膳食主要是由御厨房送来,但东宫本身有个小厨房,可以制作少量点心。豆卢惜与王芳媚下午经常一同来到小厨房,指挥宫女们做几样孩子们爱吃的甜点。

      武周长寿二年三月,也是原属阴历正月,亦即西元693年二月的某一天,晚膳过后,豆卢惜与王芳媚站在小厨房外围,督导正在小厨房内部忙碌的几名宫女擀麪皮,准备做一种在唐朝名叫毕罗的馅饼,作为宵夜。不过,这份宵夜并不是要给孩子们吃。这几名宫女只知道,做好了毕罗要送到皇嗣爷的书房去,但并不晓得,皇嗣爷即将在书房内招待私下来访的四名官员。

      王芳媚对着豆卢惜耳畔,轻声抱怨道:“隆范最近呀,常常闹得很不像话!怎么讲他也不听!越来越难管教了!”

      “七八岁正是男孩子最顽皮的时候。成义前几年也是。” 豆卢惜也以耳语回答:“过几年,等他大一点就好了。”

      “说起来,大概只有良娣娘娘最了解芳媚的难处!”王芳媚接下去诉苦:“养母真的是很不好当啊!”

      豆卢惜点点头,附和道:“是啊,我们俩同为养母,确实最能体会彼此的心情---” 蓦然间,她怔住了,没有再往下说,因为她耳畔响起了婆母皇帝严厉的命令:“豆卢良娣、王良媛,没你们俩的事,你们俩可以回去了! ”

      电光火石一般,豆卢惜眼前又一次闪现婆母皇帝那天脸上冷酷的神情,但这是第一次,她看见了婆母皇帝那天背后深沉的动机!她并未发出声音,但她的心在惊喊---原来,自己与王芳媚两人幸免于难,是因为没有亲生儿子!

      没有亲生儿子,才不可能为了儿子的前途,怂恿李旦造反!豆卢惜越想越确定,这是婆母皇帝除掉刘皇嗣妃、窦良娣、崔良媛、唐良媛的最主要原因---她们四人都有亲生儿子...

      “良娣娘娘在想什么?”王芳媚看豆卢惜怔着,不禁问道。

      豆卢惜回过神来,凑到王芳媚耳畔,悄声答道:“没什么!我只是忽然想到,有官员来私访,恐怕不妥!我得去劝皇嗣爷,派人去通知那四名官员别过来了!”

      她话才说完,人已经往李旦的书房那边跑了。好在她的裙子还是维持着向来及踝的长度,利于奔跑。

      偏偏,她来不及阻止李旦接见那四名官员。他们都已经趁着天黑,从后门进了东宫,正在书房内与李旦秘谈。

      这四名官员是前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左卫大将军阿史那元庆,以及白涧府果毅薛大信。四人之中,裴匪躬曾是皇宫的后勤官员,范云仙是皇宫大内的官员,另两个是武将,其中阿史那元庆是归顺而来的西突厥贵族。

      当他们四人拜见过李旦,坐定下来,裴匪躬首先开口:“启禀皇嗣爷,时候很晚了,请皇嗣爷恕老臣不依礼问候,开门见山直言!我们前来晋见,最重要的目的,是有计划要为皇嗣爷除掉武承嗣,请皇嗣爷裁夺!”

      “没错!”薛大信接口道:“武承嗣那傢伙简直无法无天!他一心要取皇嗣爷而代之,皇嗣爷绝对不能等着他来宰割啊!只要皇嗣爷同意,末将立刻派人暗杀他!若有必要,末将甚至愿意为皇嗣爷兵谏皇上!”

      “这---” 李旦不知该如何回应,他一方面怨恨武承嗣欺人太甚,另一方面却害怕反击失败,反而可能会遭到母皇残酷的惩罚!他只能吞吞吐吐答道:“这事莽撞不得!武承嗣,他,他有母皇在背后撑腰,万一刺杀不成,只怕母皇---”

      他话没说完,就听到从书房门外传来的,豆卢惜清脆的喊声:“皇嗣爷!妾身有急事要禀报皇嗣爷!请皇嗣爷出来说话!”

      原来,豆卢惜到了东宫书房门口,只见两名太监守在门外。他们报告说皇嗣爷吩咐了,不准为任何人通报,更不准放任何人进去!于是,豆卢惜只好高声喊起来。

      她的喊声恰好给了李旦台阶下。李旦面对四名忠臣,略带歉意说道:“豆卢良娣一向很懂礼数,她会这么喊叫起来,必有急事,请容本殿下出去看看。”

      四名官员当然只得齐声答道:“皇嗣爷请便!”

      李旦一推开书房门出去,刚刚与豆卢惜照面,豆卢惜就放轻声音,急着说道:“皇嗣爷!赶紧请那四位大臣回去吧!若让母皇得知他们在这儿,可不得了啊!”

      “怎么了?”李旦蹙眉,压低嗓门问道:“他们四人夜间来访,东宫绝大多数下人都已经睡了。除了我最信得过的两名太监为他们开后门以外,应当没有别人看到,母皇应当不会发现才是!难道你注意到了什么风吹草动?”

      “那倒没有,不过,我终于想通了母皇为何容不下皇嗣妃她们。”豆卢惜凄然答道:“方才王良媛谈起养母难为,我才想到自己与她两人没有亲生儿子,而这必然是母皇放过我们俩的原因!母皇唯恐皇嗣妃她们为了儿子着想,会鼓励皇嗣爷复位,才对她们痛下杀手!由此可见,母皇对皇嗣爷处处防范,务必要做到滴水不漏。那四位大人今晚来东宫,恐怕瞒不住母皇!”

      “啊!”李旦忍不住惊呼出声,又颤声说道:“的确,你的推论很有道理,想必就是事实!母皇耳目众多,防不胜防,我还是赶快叫他们四人离开吧!”

      说着,李旦就转过身去推门,返回书房之中去警告四名忠臣。他们四人不免感到皇嗣爷过份胆小,但无可奈何,只有告辞。

      他们都意想不到,皇嗣爷并没有过虑!他们才踏出东宫的后门,就被则天皇帝的侍卫们逮捕了。武则天的情报网之广之密,远远超过任何人的想像。

      武则天下令把他们四人全部腰斩,而且分两批行刑,先处决裴匪躬与范云仙,隔些时日再杀阿史那元庆及薛大信。两场酷刑地点都选在闹市广场上,让民众围观,以儆效尤。

      朝中大小官员们眼看那四人惨死的下场,不禁联想起皇嗣的四名妻妾不知为何消失,以及那之后不久,窦良娣的母亲厐氏又被人检举以厌胜之术诅咒皇帝,而差点为此送命。幸亏主审徐有功认定厐氏无罪,为她在则天皇帝面前说情。

      徐有功强调圣人有好生之德,意思是皇上若要当圣君,不宜滥杀。武则天听他言之有理,免去了庞氏死罪,但把她与三个儿子一起流放岭南。庞氏的丈夫窦孝谌则贬为岭南的罗州司马。

      由于窦家这一支原是唐高祖的窦皇后的后人,武则天打压他们,无异于消灭李唐宗室的附属势力。

      这几件案子一件比一件更清晰显示,只要有人敢逆龙鳞,轻则贬摘,重则丧生,而且不得好死!从此,再也没有任何人敢私谒皇嗣了。

      李旦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安静。他不但不像一般太子那样参予国事,也不但完全不上早朝,而且除非去嘉裕殿向母皇请安,不然不得擅离东宫。他根本形同被软禁在东宫之内。反倒是武承嗣凭着魏王的身份,日日上早朝。

      即使如此,武承嗣并不满足。为了乘胜追击,他指使属下模仿李旦的笔迹,伪造了一封李旦写给裴匪躬的信。反正已被腰斩的裴匪躬死无对证,趋附武承嗣的一名官员就壮起胆子,拿着这封假信去告御状。

      武则天看到这封信,半信半疑。然而,她早就吸收了唐太宗与唐高宗对谋反案的处理方式,宁枉勿纵,还是派酷吏来俊臣去审查。

      来俊臣将要来问案的消息传到东宫,李旦简直如遭雷击!他听说过,来俊臣一直以屈打成招来邀功,有十种刑具,分别名叫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著即承、失魂胆、实同反、反是实、死猪愁、求即死、求破家。尽管李旦并不清楚那些酷刑的内容,只想想那些名称,就不禁冷汗直流!

      当来俊臣带着一批卫兵到达东宫,李旦得到通报,不得不出来迎接。李旦走到前厅,一看到来俊辰一脸凶神恶煞模样,竟然当场吓晕了过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恍然大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