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今天沈记面馆里面卖的是米线。
      米线的美味,除了在于制作米线的大米必须是新米、好米,更是在于它的汤。
      和往日精心准备出来的高汤不一样。
      今天的高汤,是用了现杀的活鸡活鸭,又加上了沈大海才带回来的宣威火腿的腿骨一起,熬煮上好些个时辰才熬成米线的底汤。
      因为火腿是后加进去的,少不得又要比原先的时间,要多熬煮上一会儿。
      为此难得的,沈记面馆门是开了,面和浇头却是迟了好些时候才上来。
      原本对此还觉得有几分纳闷的熟客们,没等见沈秋娘出来,倒是看见阔别了三年的沈大海出现之后,一开始的纳闷,立时就变成了寒暄。
      “沈老板回来了——”
      “呦,终于在外面玩够了,不打算继续当甩手掌柜了?”这是关系稍微好一些的街坊,知道一点沈家的内情,也知道沈大海不在家时,两个孩子是怎么撑起这个面馆。
      面对着阔别了三年的熟面孔,中间虽然也夹杂着些陌生的影子,但沈大海也不恼,“见笑见笑,这些年多亏了大家伙们照应着。”
      “嘿,你这家伙,原成想着这么些年你也该安定下来了,没成想,秋娘还没有出嫁呢,你就跑出去了。”
      “瞧你说的这是哪里的话,”沈大海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有点无奈的笑着,“秋娘下月就要成亲了,到时候各位乡亲们可要来喝杯水酒啊。”
      方才调笑的江朝一听,乐了,“我说今天怎么没有看见秋娘呢,原来是日子都定下来了。”
      “你说说你,在外面东飘西荡的,要不是于洋是个好小伙子,秋娘可不就被你给白白耽搁了嘛。”江朝是年糕坊的坊主,今日难得忙里偷闲,又听说面馆卖的是米线,这才一大早就赶来捧场了。
      他说着说着,似乎还有点唏嘘,“我还记得以前我那小儿子哭着闹着非秋娘不娶呢,现在我儿媳都有了身子了,你家的秋娘,也该操办了。”
      “说的也是,”听到了江朝的话,沈大海也跟着有了几分的感伤,“一晃眼啊,孩子都大了,你这家伙都成爷爷了。”
      “诶——我可是早就已经当爷爷了,你这还觉得早呢?”江朝摇了摇头。
      “日子定的是什么时候啊?”
      “有点赶,应该就是在下月初一了。”沈大海回想起于洋给自己写信时标注的时间,莫名的有点担心。
      但是还没等这个担心落地,就被江朝打破了来,“哪里赶了,这都耽误了快三年了,你这把老骨头不急,孩子们可不觉得。”
      这说的倒也是,回想起自己外出的几年,明明是有着正当的原因,但一想到被自己‘耽误’了婚事的两个孩子,沈大海突然觉得自己有了几分的心虚。
      ——
      后厨厨房里。
      沈秋娘身上系着一条蓝底白花的碎花围裙,正在细细的切着面前的配料。
      刚刚熬好的底汤,汤色醇厚浓白,上面一丝油花都没有,滤干净了鸡鸭吊汤时冒出的浮沫和油花,混合着软滑、爽口的米线一起,让人忍不住立时就能够拿起手中的筷子来。
      除了作为基本配置的酸菜和小白菜之外,再根据每个食客的不同口味,可以轮换着配上不一样的东西。做成鸡肉米线、猪肉米线、猪肝米线、火腿米线等等,不过内里的豆腐干、黄豆芽、豌豆尖、却是每一碗里都有的。
      不同的主料,扔每一碗看着相似,却又不那么的一样。
      拿着宽口大碗装入鲜滚的浓汤,因为作为主食材的各种肉片都已经事先切得很是轻薄了,只要再按照先荤后素再米线的顺序,快速下到碗里,再加上一点盐和自己熬制的辣椒油就可以上菜了。
      负责上菜的,除了每天这个时间段就会来帮忙的小豆子之外,还有自告奋勇的济源。
      小和尚头顶上的头发还没有长好,远远看去,青黑色的一片,像是长长了的胡茬似的,摸上去刺刺的。
      小豆子在这里帮忙了快近一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在面馆这附近看见和自己年龄相近的男孩子,原本还显得沉稳的气质立时就有点跳脱了起来。
      一举一动间,多了几分属于孩子的朝气和活泼。
      一同跟来的花棉,看着自家哥哥蹦蹦跳跳的,不免担心起了被他托在手上显得有几分岌岌可危的托盘。
      “哥哥,你当心些。”
      一边仔细的择着手中菜,花棉看着那跳脱的两人,忍不住开口规劝了一句。
      “没关系的。”
      没有得到自家哥哥的回应,花棉他们这边的动静反倒惊动了一旁正在负责装盘的沈秋娘,她看了一眼原本还有点拘束的济源,在小豆子的带动下,面上的笑容也跟着真切了不少。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好动些也挺好的。”她看着他们的背影,眼神温柔中又带了几分的怀念,像是透过那两个绰约的背影,回忆起了什么似的。
      原本还一脸担忧的花棉,在听到了沈秋娘开口之后,这才跟着懂事的点了点头,只是时不时的,还是想要抬眼去确认那两人。
      明明自己才是妹妹,但这懂事的样子,确实让人看着觉得很是心疼了。
      沈秋娘也知道这两人家里的条件,因为面馆每日经营时间不长,而且确实两个人是有点忙不过来了,这才和他们家里人商议过后,可以让他们过来帮忙。
      包一顿晚饭的同时,一个时辰可以给上三十文的铜钱,在这附近已经算是最好的条件了。
      毕竟每家每户的孩子都不少,宁愿自家辛苦一些,也不愿意招别人家的孩子过来浪费钱。
      只沈记面馆不一样,确实是人口简单,每日忙做的又忙活不过来。
      小豆子和花棉的年纪不大,但都是家里的长子长女,底下还有着三个弟弟妹妹。
      俗话说的,‘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孩子多了,他们家里的行当又是靠天吃饭的,饱一顿饥一顿的日子也不好过,难得碰到这样的好差事,自然是卯足了劲。
      每日没有到时辰就过来帮忙,到点了也迟迟不愿意离开,什么活计都抢着帮忙,生怕被觉得自己不够能干。
      最初的时候用晚饭,要不是沈秋娘指点过,他们也不敢敞开肚子吃饭。
      现在每日都能够吃的饱饱的,运气好的时候,因为沈秋娘那讲究新鲜的性子,还能够带点面馆每日多余的食材和浇头回去给家里人开开荤。
      因此今日过来帮忙的时候,一早看见院子里面站了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孩子,知道原本的沈老板回来了就以为自己会被辞工的两人,在心中也隐隐有了几分担心。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见秋娘姐姐开口提起这件事情,那大抵——应该是能够继续留下来的吧?
      一边仔仔细细的搓洗着手中的碗碟,花棉隐隐的皱起了自己的眉头。
      寻思着一会儿等到面馆闭门了之后,若是秋娘姐姐还是没有提起的话,自己便就私下里问问好了。
      说真的,在沈记面馆里面做活,每日只是洗洗菜和碗碟,或者帮忙打扫跑堂罢了。
      他们这般大的孩子,能够得到和大人一样的工钱,甚至还被包了晚饭,已经是提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差事了。
      更别提,每日还能够带着东西回家去补贴家里了。
      一想到今日之后,自己和哥哥有可能再也不能够来这里帮忙了,再一想到家里的那三个弟弟妹妹,花棉忍不住的就在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
      而另一边,于洋则是在招待每月都会来拜访一次的舅舅。
      自从听到自家那个不靠谱的妹婿又‘离家出走’,只留下两个半大的孩子经营面馆之后,秋娘舅舅即便住在县城外的山沿,却也依旧每月雷打不动的会进城看看两个孩子。
      偶尔在山里打到了什么珍稀的野味,或者正是当季的山珍,也会跟着顺带送上一些过来。
      秋季正是丰收的时节。
      山里面的野果子多,野味也多。
      动物都忙着在这个时节长秋膘,以便能够安稳的度过冬季,这样的举动,反而便宜了山中的猎户。
      舅舅这次来,带的就是三四只野鸭子,并着一串卤好了的鹌鹑。
      野鸭皮薄,想要去除上面的羽毛就不能够像是处理鸡一样的单单用水烫,不然皮一下子就会破裂了开来,原本紧实的肉质也会变得不那么好吃了。
      因此想要给野鸭拔毛就只能够干拔,单个的大片羽毛还好解决,但是剩下的细小羽毛碎想要清理干净,也要用小镊子废上不少的功夫。
      所以比起野鸭而言,不那么注重口腹之欲的寻常人家更加青睐的是家鸭,只除了那些追求口味的食客,明白野鸭的肉质细腻酥嫩,不像家鸭容易老,反倒异常的抬高了野鸭的价格。
      三四只野鸭,外面的街市上怕是卖上上百文,那也是有人愿意买的。
      更何况舅舅这次带来的,是已经处理干净了的野鸭。
      于洋一边接过鸭子并鹌鹑,连道了好几声的感谢,一边忙把人往后院的堂屋里面牵引。
      舅舅这次上门也很是匆忙,月余前得知了于洋准备和秋娘准备办理婚事的时候,他便就一直在准备的。
      毕竟沈大海一出门就是近三年,虽说于洋还年轻,但是秋娘现今都已经二十出头了,即便是在这县城里面,那也已经是有名的老姑娘了。
      这亲事已经是再也拖沓不起了。
      之前说好了这个月回来,但是莫名又一连十几天的杳无音讯。
      若是沈大海还是不能够回来,那他这个做舅舅的,便也只能够临时充当一下大家长了。
      没成想,准备来准备去忙的头昏脑涨的时候,中午就得知沈大海回来了,他又正好刚在集市上摆摊,这不才收了摊,他便就过来看一看,顺带把之前准备的东西也和沈大海好好絮叨絮叨。
      知道这会子面馆里面正是忙着的时候,舅舅也没有直接开口叫人过来,跟着于洋进了堂屋坐下了之后,这才像是松了口气。
      再对上了于洋那像是看破了般似笑非笑的面容,舅舅便就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故意另起了话头,“别干坐着呀,那鹌鹑是早上你舅妈刚刚卤好的,香着呢,快尝尝。”
      他人有点木讷,不喜欢出风头,之前被赶鸭子上架又兼之担心自家侄女,这才硬着头皮答应下了主持婚礼的事情。
      可这沈大海猛地一下子回来了,他立马就像是卸了自己肩膀上的重担似的,感觉自己的身心都舒畅了不少。
      于洋也是知道自家舅舅的这个性子,也没有说破,只是顺着他的话,扯了点鹌鹑翅膀下面的肉丝下来细细的嚼了。
      鹌鹑个头小,便是吃上一整只也没有多少的肉,县城里面多的是麻雀,也有不少的孩童会用自制的小陷阱捉些麻雀回来养着玩或者当零嘴。
      倒是这样的鹌鹑比较少见,但是做法大抵都是相同的,不外乎用五香卤了吃,或者油炸了吃。
      不嫌弃麻烦的话,同样也是可以烤了吃。
      只是做好后的卤鹌鹑比起作为孩童们的零嘴,更多的,是作为大人小酌时的下酒菜。
      扯上一点点卤好的肉丝下来,再细细的嘬上一口小酒,美得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