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蟹壳黄 ...
-
缭绕在水雾中的平江城在一路飘飘渺渺的叫卖声中喧嚷起来,瀑流般的常春藤从一堵高高的马头墙上倾泻下来。
斑驳的灰墙下,白石垒的桥头,是平江城有名的早市。
早市上卖的多是鲜花与早点。
桥头搭起凉棚,供在外吃早点的人歇脚。
早点有蚌肉馅儿的小馄饨,各式当令的点心,农家新鲜采来的蜜瓜,各色甜粥、肉粥,桂花糖、豆腐花等小吃零嘴。
“新鲜的茉莉花儿!”女孩子清脆的嗓子吆喝起好听的姑苏话,“金鹭花坊今天送的是茉莉花!”
路过的行人人人手中捧一把清甜的茉莉,各自交头接耳,“是木渎镇上才开了三日的金鹭花坊啊,难怪这么大气。”
“可不是吗?金鹭花坊是金家小哥和陆十一郎的产业,陆十一郎啊——可是陆娘子的堂哥哥,陆太后的亲侄儿,虽这些年离家单干,可家里老爷欢喜着呢,待陆娘子一朝出阁,指不定就让他回去掌家。”这公差打扮的人灌一口茶,咂咂嘴,冲前头一招手,“这茉莉香片不错,哎,宋三老头,老规矩,来两斤蟹壳黄,咸的!”
“官爷又来了。”被唤到跟前来的老人挎着竹篮笑眯眯地上前来,将盖在篮子上的鲜荷叶折开一角,取出一沓金黄色的烧饼,椭圆形状,上面撒着白芝麻,恰似蒸熟的金黄蟹壳,油酥与蛋黄的香气霎时与茉莉花香混在一起。
公差哈哈一笑,“我们宪司的沈小郎君就爱吃你家的,说与他姐姐做的最像。”
宋三咧嘴笑,露出几颗缺损的牙,“平江城里都说,沈小郎君对点心心得颇多,我们昨日做了些其他口味的饼,您请带回去,也教小郎君尝尝,如何?”
“尽管拿来。”公差放下茶盏,结了茶水钱。
宋三向身后招了招手,“小晴娘,你来。”
一个清秀女孩挎着竹篮上前来,穿一身蜡染的蓝布旧衣,乌黑的头发挽在脑后,面目柔弱,一双眼纯真带怯,似白兔一般。
公差一眯眼,粗略看那骨架,这小娘子当有双十年纪,乍一眼看去却显年少,大抵是好人家出身,不曾吃过苦,因此显得面嫩。
她慢条斯理地将手中竹篮放下,打开上面遮盖的粗布巾,一股甜香随风荡开。
周围正喝粥吃馄饨的人纷纷四望,使劲吸了吸鼻子,“这是谁家的酥饼,这么香甜?从前再没闻过。”
女孩一双细嫩的白手取出篮内排列整齐的桃酥饼,熟练地用干荷叶将一斤桃酥裹成筒状,外面再裹上一层毛边纸,最后再用干净厚实的白色牛皮纸裹起,抽出一根稻草牢牢缠住,扎上一朵新鲜的茉莉。
公差接过来,再细看女孩一眼,“你便是前日宋老太洗衣裳时捡的孩子?生得好相貌,手也巧,只不记得家在何处么?”
女孩抬起眼,乖巧地望着公差,慢慢霎一霎眼皮,眼神迷茫,却半点不怕。
公差嘀咕一声,真是一点都不像寻常小娘子的表现。
吃早点的好事之徒早议论起来,“这就是宋三老太前日洗衣裳时捡的女孩,这一张脸生得可真标致。”
“听说是顺着水飘来的,看这样貌气度,莫不是有钱人家的娘子落了难?”
有人咂嘴,“说是记不得了,真可惜,也不知家里急得怎样了。”
“名字也不记得了?”
“名字有的,说是身上带着玉佩,上面刻着名字呢,唤作‘安瑞晴’。”
“那家里人竟没来寻?”
“这几日没有,你看这位官爷就是提刑司的公差,也没接到哪户人家报案,说家中丢了娘子啊,何况,咱们平江城里,并没有安姓的大户人家。”
“这倒奇怪,想来这顺水飘来,多半是失足落水,或是船只失事……”
“咱们平江附近这几日有船只失事么?隐约听闻,确有一起,闹得不小,连临安那里都惊动了,说是两浙路提刑司的罗大人带着雷大人和朱大人亲自在查。”
“哎,那件事不可说、不可说。”有乖觉的人急忙制止了这个话题,摆了摆手,“来,喝茶,吃点心,管那些做什么?”
宋三挎着竹篮在竹棚间穿梭,唤作“安瑞晴”的女孩在金鹭花坊卖花的女孩身旁坐下。
人们对被平江河波浪送来的小娘子大感兴趣,她篮中的桃酥又真真香飘十里,令人垂涎,不由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借着买一斤两斤酥饼的由头,东一句西一句问她身世。
安瑞晴迷茫地打量周围好奇的人群,摇了摇头,“我记不清。”
只模糊记得有人教自己揉面做点心、择菜做菜的事,拿起米面刀铲,俱是得心应手,只记不得究竟从何处学来。
至于其他事,更是云雾缭绕,她想不明白,也懒得去想。
左右自己会手艺,跟着宋三老夫妇过活,不也挺好?
她觉得,每一寸皮肤、每一根发丝都很喜欢这座安静的江南小城,就像自己曾在这里住了半辈子一样。
不过半刻,沉甸甸的一篮桃酥已告售罄,余下的人恋恋不舍地离去,不忘拉着宋三嘱咐。
“宋老头,明儿多做些桃酥来!这香气让人闻着就发馋虫呢。”
“哈哈,一定,一定。”宋三佝偻着背,团团作揖,“今儿多谢大家伙儿捧场。”
有人笑道:“我们是看那小娘子面上来捧场,才不为你这糟老头呢。”
金鹭花坊的卖花女孩唤作阿绣,十四岁年纪,家住白云村,听得金鹭花坊初初开业招卖花女孩,便跑去应征来贴补家用,好攒下钱买来金线为自己绣一件金碧辉煌的嫁衣。
阿绣将茉莉花串成的手链系在安瑞晴的手腕上。
那手腕纤瘦白皙,皮肤细腻得不像话,精致的腕骨微微凸起,全不似常做活的手——偏她的桃酥做得这么好。
“真好看。”安瑞晴抬起手,呼吸着茉莉的香气,似乎在哪儿闻过,“谢谢你。”
宋三在早市上逛一圈,卖完一篮蟹壳黄,用碰碎的酥饼碴子从花农那里换来半篮木槿花,向安瑞晴招手,“小晴娘,家去了。”
安瑞晴忙起身,向阿绣笑一下,“我走了,明天你也会来吗?”
“会的,会的,我们花坊要连送一个月的花儿呢。”阿绣站起来连连招手。
行人纷纷感慨金鹭花坊财大气粗,毕竟陆家的声名摆在那儿。
且与陆十一郎合伙的金小哥也不是旁人,他是平江城第一巨富“茶王”沈双全的亲传弟子。
沈双全逢人便说,金小哥是他的救命恩人;而沈双全如今走了天大的好运,是皇上和长公主认下的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