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布局 ...
-
鸟鸣清脆,深山幽静。
古道旁,故人相遇。
简单的交谈过后,两人似乎都没有再开口的意思,或许是因为心头千思万绪不易理清,连启口开头都极难。
只是奇怪的是,两人之间的气氛并不怎么压抑,也感觉不到太多隔阂。萧逸才侧过身,不知何时起,与张小凡便从面对而立变成并肩而行。
树影如光阴,缀在身后。
“我师父…羽化仙去之时可曾痛苦?”
张小凡闻言怔了一下,默然摇了摇头。
萧逸才深呼一口气,嘴角带着几许自嘲的笑意,又在光影照耀下慢慢消失。
“这也是劫数。”
张小凡看了他一眼,面容几分肃然,几分复杂,叹道:“以一己之力挽救苍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人敬佩。”
萧逸才心中微震,似乎没有想到这句话会是身边之人所言,眼前不知多少次掠过道玄真人那张熟悉的容颜,沉吟一刻,几多感叹。
只因时至今日,恩怨过后,能说出此语的人少之又少,仿若跨过多年,才真正认识身边这位师弟。
“我代青云上下先行谢过张师弟了。”
张小凡心头一动,随即淡淡笑了一下,道:“师兄言重了。”
两人面容皆是平静无波,片刻交谈后,竟有些奇异的默契。
“多月之前,我曾猜测过此间事,大致也有些轮廓,”萧逸才道,“这么多年,并未听恩师谈及太多青云掌教之禁忌,待事情发生……”
“已经来不及了。”萧逸才顿了一下,摇头叹道。
张小凡听完,有一刻沉默,但看向他的目光淡然而清明。
“那么萧师兄今日前来,想问什么?”
萧逸才控制住心绪,情绪也很快平静了下来,他望着远方层峦叠嶂,目光飘忽了刹那,随即落定,道:“不如,就从幻月洞府开始罢……”
张小凡默然许久,终是点了点头。
时光于是慢慢将两人淹没,悄无声息的回转下落。
不知过了几时几刻,正如逝去的那些年月,悄然远走。
青云山,白云飘渺。水汽自身旁落下,光芒折射,七色彩虹踩在脚下横于天地之间,悬浮移动。
光与暗的交界,一半是茂密幽暗的树林阴影,一半是阳光普照的大地,雾气飘摇,在方寸之间徘徊,两人的身影迷蒙可见。
望着不远处虹桥弥漫开来的烟雾,萧逸才眼前仿佛也朦胧起来。往事追省,原来都是以这般的真相堆叠起来,一幕一幕,似真似假,无可辨认。
只是不知身在其中的人,经历了多少痛苦抉择。
他仰头望着青天白云,嘴唇动了动。
待到话语终于停下,萧逸才似乎也没有回过神来,他目光颤动,身体却僵硬着。仿若过了一世那么长,那么漫长……
“天机印集青云山脉数千年灵气与戾气,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开启。”
“凡身□□总有极限,难以承载如此澎湃灵力。”
“诛仙剑下亡魂数万以计,虽斩妖魔,此剑却也早已浓墨染身。”
“但这世间正道,不由一件死物证明。”
“这一去,为师并无十足把握,若侥幸得还……”
紧闭双眼,脸上微微抽搐,他忽然紧紧咬住牙关,不能自已。
师父……师父啊……
深深呼吸,他仿佛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虹桥云雾笼罩着他们的身影,依稀是当年少时模样。那是第一次踏入山门时的样子,而后种种,刻骨铭心。
他睁开微微泛红的双眼,目光远远的眺望,沿着虹桥白玉石阶,望向玉清殿。
拨开层层记忆,在脑海中现出最初的模样,那个墨绿色的身影,带着他,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又一步一步离自己而去。
“师父,师父千万保重。”
“傻孩子。”
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的目光一黯,双手慢慢握紧。
张小凡看着他,目光有一丝慈悲。这世间,所有的恩怨错对,终付培土。
“多谢。”很久以后,萧逸才视线未收,声音嘶哑,道。
张小凡沉默着,没有说话。
光芒从水雾里慢慢升起,青云通天峰上,两人站在密林边,身影隐蔽,没有人发现,自然无人打扰。眼前虹桥映在两人眼中,变化万千,而萧逸才目光更多了几分黯淡和复杂。
直至两人分别亦无他话。
萧逸才看着张小凡转身离开,从密林边缓步走下去。莫名的情绪渐渐酝酿在心底,或是这种异样的感觉始终没有消失过,他的笑容渐淡,目光似乎也有了微小的变化。
“张师弟。”
张小凡停步,未及回身时听萧逸才突然道:
“不恨吗?”
张小凡目光是一片深沉的墨色。
山风吹来云烟,环绕在他身侧,他的身影有那么一刻虚幻,极像是融进山雾中,异常的和谐宁静。
萧逸才没有催促,没有多言,等着那个似乎只是一时好奇而问的答案。
他并没有等很久。
张小凡的声音被清风送到耳边,而后越行越远。
“在我心中,青云门,是最像家的地方……”
深深一眼,他仿佛看到了内心某处隐藏地柔和角落。
那是噩梦之后睁开眼看到的地方,那是年少时光最为温馨的所在。
他又如何能带着恨意去忘记那样一段岁月时光,如何去恨一个被他称为“家”的地方?
人影走远,远处的那一座高大的山峰,承载了他所有的怀念。
因为不肯遗忘,所以即使在黑暗中,也从不曾走远……
云雾缭绕缠绵,终不及晴空万里,释怀一笑。
*
萧逸才怔怔不语,目送他身影消失不见。
从密林到宽阔的虹桥,他一个人站了很久,神情五味掺杂。眺望虹桥云海壮丽景色,目光恍然杳渺,似飘摇到了天边。
只是这样一番复杂情绪并没有维持多少时候,张小凡离开不久,在虹桥的另一边,玉阶下,一个年轻的身影从半空快速的降落下来,他看到萧逸才独自站在虹桥上,有些诧异,但容色自始至终十分肃然,显然是有要紧事。
那人道士装扮,看去不出二十年纪。脚步匆匆,径直朝萧逸才走过去。
萧逸才收回了远望的目光,见那人几步停在自己面前,抬手施礼,唤道:“萧师兄。”
萧逸才道:“到了?”
年轻男子道:“是,已经在青云山门外等候了。”
萧逸才点头道:“带他过来吧。”
那男子犹豫了一下,脚步却没有动,他迟疑地抬眼看向萧逸才。
“怎么了?”萧逸才看了他一眼,道。
那男子言语顿了一下,道:“此人背景不明,单看所用道法有些像太极玄清道。林师兄南疆一行,也说这几年有不少世家修道……”
萧逸才目光略微动了动,那年轻男子察颜观色,将话停下了。
“今时不同往日,此人虽然在南疆无甚根基,但若他有心,以后说不准有另一番作为。现在言之过早,就当还个人情吧。”
那男子没有言语,默然低头。
萧逸才神色淡淡,看去竟有神秘莫测之感。话音落下他没再继续往下说,待到重新开口,却是看向那年轻男子,打量了他一刻,移转了话题,却道:“这几日也辛苦你了。”
那男子一怔,反应过来,摇了摇头道:“师兄日理万机,才是辛苦。”
萧逸才闻言有些失笑,道:“辛苦是有的,日理万机可是谈不上。”
看了那男子一眼,他又笑了笑道:“你闭关多年,方一出关便被指使着四处跑动,师弟可不要怪我。”
那男子低声笑了笑,神情在萧逸才一语下放松了不少,言辞间颇是亲近相熟,道:“青云这几年变动极多,师弟闭关时,不曾出过力,这些日子师兄便准我尽些心意罢。”
萧逸才笑了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我二人不说这些,此番你道行大进,他日我这个师兄还要仰仗你相助。”
那男子一笑,摇了摇头道:“师兄哪里话。”
萧逸才淡淡微笑。
两人又说了片刻话,那男子不敢再耽搁,末了行了一礼道:“师兄稍等片刻,明阳将人领上来。”
*
青云山门立着一人,青衣青衫,看去十分年轻,大约三十岁出头的样子。他的旁边,正是前不久因天火受伤被常箭救上山的南峰。
两人在巨石前驻足,望着高高的石阶等待着什么。
“家主,青云门毕竟是天下第一大门派,会相助我们么?”南峰犹豫了一下,恭敬地低声道。
那青年便是从南疆远道而来的龙湖城王家家主王盛之。听完南峰的话,他面容上不急躁也没什么忐忑,隐隐竟有几分自傲和笃定。
“今时不同往日,焚香谷出事,南疆不稳,中土门派凋零,天下之局恐怕大变,我们未尝没有一搏之力。”
南峰愣了一下,显然在他看来,天下正道还是三大巨擘为首,就算焚香谷式微,也不似自家家主说得那样不堪。
“这次你做得很好。”王盛之突然道。
南峰低头不语。
“青云山门也不是那么容易叩开的,事发突然,倒是被咱们抢得了先机,”王盛之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道,“当记你首功。”
南峰面上一红,头更低了一些,道:“能为家主尽绵薄之力,是小人的福气。”
王盛之一笑,伸手拍了拍他肩膀。
“此番过后,若事成,我那些个兄弟,就能安静些了。”他目光闪过一丝凛然寒意,笑容却是没变。
南峰不敢接话,沉默了下来。
又过了大约一刻钟,方才离去的明阳道人再次出现在台阶上,两人快步迎了上去。明阳道人微微一笑,道:“请二位随我上山,掌教真人有请。”
两人深施一礼。
“通天峰上不能御剑,可能要辛苦两位了。”明阳道人道。
王盛之摇了摇头,笑道:“道长客气了,青云山是有名的仙家盛景,此番行路尽收眼底,可是便宜了我二人。”
明阳道人目光微闪,看着王盛之的眼神深了一层。两人相视而笑,也不多话,便向前走去。
青云山通天峰只有虹桥至玉清殿不可御剑,世人皆知。
这一路上,明阳道人偶尔随口询问,王盛之皆是细致回答,诸如南疆现状,王家所在的龙湖城,中土少有人至,王盛之自家人说起自家,自然熟悉。这一聊起,两人话就多了起来。
“……龙湖城和苗族等五族并非在一处,南疆地域极广,我们与五族之间正隔着十万大山。”
明阳道人愣了一下,皱起眉来,道:“十万大山,可是兽妖巢穴所在?”
王盛之点了点头,道:“不错,而且至今还有兽妖出没,为害南疆。依我看来,当年兽妖数目太多,中土很有可能也遗存不少。”
明阳道人皱了皱眉,“唔”了一声,道:“此件事了,是该清理一遍了。”
“你们龙湖城离十万大山如此之近,恐怕也深受荼毒吧?”明阳道人问道。
王盛之无奈的点了点头,道:“兽妖止小儿夜啼,更是诸多人噩梦。龙湖城当年十室九空,我王家还是因为会点道术,提早离开,这才幸免于难。”
他面上适时一红,又道:“说来也实在惭愧,修道却不能救人于水火,反倒用来逃命……”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苦笑了一下。
明阳道人摇了摇头,道:“这非你之过,不必妄自菲薄。”
王盛之沉默的点了点头。两人于是继续向山上走去,交谈甚多,时间也就过得快了不少。
临近玉清殿时,两人脚步放缓了一些。王盛之第一次走入这仙家之地,只听仙鹤长鸣,鼎钟悦耳,虹桥之上的云海更是美不胜收,翻滚如波涛,轻盈萦绕。
“这景色……实在是世间罕有。”王盛之赞叹了一声。
明阳道人笑了笑。
王盛之道:“南疆蛮山荒凉,怪石嶙峋,虽然质朴但也单调。今天见到青云景色,才知什么是天壤之别。”
明阳道人笑道:“南疆有南疆的风土人情,中土有中土的景物风光,倒也无需比较。”
王盛之笑着称了一声“是”,又听明阳道人道:“改日若有机会,一定领略南疆景色。”
王盛之眼底闪过一道微弱的光亮,拱手道:“那我就静候道长了。”
两人相视大笑。
又过了半盏茶的工夫,玉清殿就已经近在眼前,明阳道人停下脚步,对王盛之说道:“掌教真人已经在此了,王公子进去就好。”
王盛之礼道:“多谢道长了。”
明阳道人摇了摇头。
玉清殿门推开又合上,隔绝了他的视线,明阳道人站在门外也并没有要等候的意思,他转身从旁边的台阶走了下去。
然后招呼过来一个年纪极轻的道童,问道:“风回峰的曾师兄和大竹峰的宋师兄现在何处?”
那道童道:“刚刚见他们从此处过去,正往焚香谷众位师叔师兄处走。”
明阳道人想了想,点头道:“你在这里守着,若见方才那人出来,来后山告知我一声。”
道童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