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亲人 ...
-
宋大仁在玉清殿停留的时间并不长,甚至连一盏茶的工夫都没有,只是离开通天峰的时候,脸色有些差。
乘着十虎飞回大竹峰的路上,竟也是越飞越慢。
在短短的对话里,他已经知晓萧逸才的心思,对张小凡回归一事完全默许,但也不会声张。
宋大仁得知消息,心中宽慰之余又十分担忧,一方面是来自于张小凡此时的位置,甚至说浅显些就是他的道行太高,又曾动用过诛仙,萧逸才作为掌门,心中若说一点芥蒂没有,绝不可能。另一方面便是忧虑在正道众人面前,这件事该如何交代。
他思虑如麻,片刻后,停在半空甩了甩头。
只要人回来,总归是好的……他抬头看着面前缭绕的白云,最终舒了口气,心下默默道了一句,只是不知此刻老七去了哪里?
催动脚下仙剑,他继续向前行去。回程不远,宋大仁很快就看到了一排屋舍,还有茂密的竹林。
细细炊烟升起,似乎午饭刚做完的样子。
宋大仁落在守静堂门前,便听到了不远处用膳厅里的响动,他想了想,摇了摇头,今天出了这许多事,自己也实在没胃口。
一边想着,就要往守静堂里走。
忽然身后一声呼唤,道:“大师兄你回来啦。”却是杜必书端着一道菜正要进用膳厅。
宋大仁开了他一眼,叹了口气道:“你们先吃吧,我还有事……”
杜必书眼珠一转,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一把拉住他道:“哪儿还有吃饭的事情大。”
宋大仁瞪着他不说话。
杜必书口中连连道:“大师兄,走吧,几位师兄都在用膳厅,若是有事,那里说不是正好?”
宋大仁本要反驳,但听他说完,再细想想,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他于是便一路被拽着到了用膳厅,杜必书也将最后一道菜摆在了桌子上。
看见宋大仁进来,其他人倒没什么讶异,只打了下招呼,不过看到杜必书跑进跑出再次端上来一道菜,却都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六师弟,你这是要干什么?”何大智怔着问道。
杜必书“呵呵”一乐,就差笑得满脸是牙了,道:“我这不是闲得吗?”
宋大仁坐在主位上,皱了皱眉眉,席间几人更是面面相觑,何大智怀疑的看了一眼桌上的饭菜,道:“你倒是有闲心。”
言毕,指着面前那满满当当的一大桌子,哭笑不得的同身旁吕大信等人,道:“你们看看,六师弟这是准备了几天的分量?”
宋大仁此时也无奈的摇了摇头,对杜必书道:“我们又不是大黄,吃不了那么多……”
杜必书咧嘴一笑,道:“嘿,平时吃得就不少,今日难得人齐一些,别跟我客气!”
吕大信听到这么一句,立刻扶额,做叹息状,道:“大师兄,六师弟是想撑死我们啊。”
众人纷纷笑出声来。
杜必书一听不干了,假作怒道:“饭在这,你们究竟吃是不吃!”
几人懒得理他,又笑骂了他几句,宋大仁一路心绪杂乱,此时心思也不在这里,听着众人的玩笑话,无奈的摇了摇头。
“好了,”他道,“既然都做了,就这样吧。”
众人不以为意,慢吞吞的到桌子边落了座,一旁的何大智拿起筷子,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对杜必书道:“六师弟,你这么着急让我们吃饭,不会往菜里放什么东西了吧?”
杜必书一怔,赶忙“呸”了一声,道:“我杜必书是何人,怎会做这等事!”
几人笑出声来,于是不再多说什么了,拿起竹箸去夹菜。
吕大信往嘴里送着,嘟囔道:“难得六师弟勤快一回……”
话没说完,就听杜必书那厢嚷起来,道:“师兄莫要胡说,我何时饿着过你……”
他低声又念叨,道:“每天还不是我做饭。”
几人没再搭理他,各自埋头夹了饭菜来吃,就像往日最平常不过的样子,似乎这一切在今日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然而,几人的手都顿住了。
“咦……”有人愣了下,突然讶然出声。
口中融化的味道,鲜美却出乎意料的熟悉,锁在记忆里已逾十年光阴。
所有人,都愣住了。
用膳厅里,一片寂静。
“当”的一声,有人的筷子落在了地上,却是木然。在场诸人中,唯独杜必书笑容满面,嘴越咧越大,仿若是止不住的欢喜。
“六师弟,你……”
杜必书一笑,从门边让了开去,众人的目光划过他的身影,落在他的身后。
有阳光照进来,沉默安静,无人无声。
他们看着洒满光芒的地方,留下一道人影在地面上,缓缓地、一点一点地挪移。
没有脚步声,只有他的身影渐渐出现在用膳厅门前,所有人的视线呆愣地凝固住,再不能移开。
在场所有人,忽的都不可抑制的站了起来,愕然惊喜交织在一起,百感交集。
眼角有温暖的微光闪动。
仿佛一切,从未改变。
目光相交,他终又重新站在这里,看着他们。
十年之后,记忆里,这是第二次回到大竹峰。面对曾经最是亲近的师兄,他微微露出一丝笑意,柔和温暖,平静安然,再无冰寒。
时光调转了头,恍惚在此刻回到过去。
用了十数年难熬的光阴……
万句言语就在口中,他动了动嘴唇,却无法说出,只笑着道了声:“师兄。”
不同于上次的绝望和失意,那些脸庞之上,满溢着真切的欢喜。
又有何人知道,这个场景,已在他梦境中重复过千遍万遍!
或许是他意料之外的出现方式,或许是众人心情都是一般激荡,几人聚在一起,却一时难以言语。叹息之后,一回神间,一只宽厚的手掌已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宋大仁与他目光相对,默默注视着眼前熟悉的轮廓,心中更是压抑着无限感慨,深深一眼,他的眼眶竟微微红了。
那是他曾经最为疼爱的小师弟,那是恩师座下不成器的老七……
即使岁月变迁,物是人非……
他还是回来了,如此,才是终于回家了。
宋大仁的嗓音沙哑了,不停地喃喃道:“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张小凡将他略带颤抖的声音听在耳中,心中微震,哪怕他的道行如何高,哪怕他的心志有多坚韧,都与此刻无关。他咬紧牙关,几乎口不能言。
目光侧过去,却看到几位师兄眼中都是通红。
回首间,往事似在脑海源源涌现,他感极,抬起头来,像是对着自己的深心,又像是对着那些过往,低声道:“是,大师兄,我回来了。”
耳边忽而有几声压抑的哽咽,穿越了无数光阴,钻进心里。
这一句,不知等了多少年。
这一幕,你是否曾在梦回时期盼着?
曾几何时,是否有人对你说过同样的话,温柔的劝过你,纵使你已在回忆里走远?
“你,回来吧……”
因为那座温暖的山峰上,还有人在等你回去,等你回家……
紧紧拥抱,是亲人间无声的思念,万物寂静,留你在红尘里慢慢记起,那些属于你的往昔。
大竹峰上,竹林青翠,时光依旧。
*
通天峰,玉清殿。
陆雪琪的身影已然停驻在了通天峰虹桥上,漫天蔚蓝光彩吸入剑鞘,现出她美丽至极的姿容。
收了仙剑,她便朝玉清殿走去。
这番惊雷响动,又是位高权重的小竹峰首座突然从天而降,两旁道童均吃了一惊。陆雪琪容颜清冷,并不看周围人反应,轻抬步子,径直踏上白玉石阶。
“这位,嗯……陆师姐……”一个身影拦住了她的去路,低声恭敬地唤道。
陆雪琪停了下来,明眸看向眼前的小道童。
那个小道童脸色一红,喃喃道:“掌教师兄正在玉清殿和明阳师兄说话。”
陆雪琪听到明阳道人的名字,眼眸深处有光亮动了动,她沉默的时间并不长,淡淡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在门外等些时候就是了。”
那个小道童似乎感到有些为难,左顾右盼了一下,见其他人没再说话,自己也不好多说什么,于是摸了摸脑袋,向玉清殿走去,大约是去通禀的。
陆雪琪面上淡漠安静,目光望着宏伟高大的玉清殿,思绪隐约飘远。
风铃鹤唳幽幽而鸣,殿前空旷的阳光下,她一人,静静伫立,内心清明几许。
看着那小道童快步走进大殿又很快走了出来。
“陆师姐,掌教师兄有请。”
陆雪琪点了点头。
玉清殿门也在此时开合,明阳道人正从大殿中步出,两人目光轻触了一下,明阳道人脸上笑容温和,带着几分敬重和疏离的道:“陆师姐。”
陆雪琪看着他走过来,以她的性子自然不会多话,点头打过招呼即可,何况明阳道人虽是通天峰弟子,但是闭关多年,几乎如消失一般,存在感极微弱。
只是在擦肩而去的瞬间,陆雪琪余光很短暂的在他身上停留了一下,而后微蹙了下眉。
明阳道人在此时出关,不知为何……
门扉再开时,她白衣胜雪,便迈进了大殿。
午后偏西的阳光,也被挡在了门外。空荡的大殿中,有烛火悄悄熄灭,又燃起。
陆雪琪和萧逸才两人的影子,就在昏黄烛光之下,摇曳闪烁,不甚明晰。
良久静默,就连细微的呼吸声都散在了风里。
眼眸映着那点烛光,陆雪琪一袭白色衣衫清冷如霜夜寒雪,淡漠地注视着面前男子。
萧逸才知道她不会率先开口,何况两人今天这场见面,所说的话绝不复杂。
“陆师妹来了。”
陆雪琪抬眼看他,只道了一声:“是。”
萧逸才笑了笑,道:“陆师妹来得晚了些,张师弟已回大竹峰了,不知陆师妹来这里是为何事?”
陆雪琪看着他没有说话,却听萧逸才笑了一声,自顾摇了摇头,接着继续道:“…是为兄糊涂了,自然是为张师弟而来,可对?”
这话说得有一丝轻浮,陆雪琪面容清寒,更如丝丝冷冽之气缓缓渗出。但她转念间,只停顿了极短片刻,语气忽如切冰断雪,眸光更亮,道:“是!”
这一声极是干脆,也不避讳,正如她清雪之姿,如霜容颜。
更仿若心间豁然光亮,决然坚定。
萧逸才微微怔了怔,望着她的目光深讳几许。弯了弯唇,他微笑道:“你可是想让张师弟重回青云?”
陆雪琪盯着他冷冷道:“哦,照师兄意思,此事竟还有些异议么?”
萧逸才看着她,随后笑了笑,淡淡摇头,道:“陆师妹可是信不过我这个掌教?”
陆雪琪冷哼一声。
萧逸才倒对她的态度完全不在意,道:“师妹不妨明言。”
陆雪琪眸光清透,缓缓道:“我如今前来,是想要萧师兄的一个承诺。”
萧逸才看向她,没有什么表情,似乎是他意料之中的事,点了点头道。
“你说。”
陆雪琪看着他,似是深深呼吸,言道:“自今以后,青云门中人,再不提往日旧事。”
“也请萧师兄,不必相扰。”
她的声音冰冷而清澈,像寒夜露水凝在黑暗里,只一双明眸,仿佛带着夺目光亮,傲然坚定,却不知那冰寒下,是否匿着隐约温柔
萧逸才微微一愣,淡然神情终于也有了几丝波澜。
他嘴角动了动,目光放远,一时不曾言语。
短暂缄默,陆雪琪的声音再度淡淡响起,仿若自极幽静的昏暗处,一点一点散开来,只是同样的,语气没有温度,一字一句,清晰地道:
“倘若萧师兄允诺于我,往后青云种种调整变动,雪琪将不再过问。”
萧逸才眉目动了一下,像是内心受其震动般,蹙眉没有回复。
“如何?”陆雪琪道。
萧逸才忽而又展眉笑了笑,反问道:“这很重要么?”
陆雪琪毫无迟疑地道:“是。”
萧逸才注视着她,笑意慢慢敛去,目光深沉。
寂静得连呼吸都淡作烟尘,无声无息。
“好,我答应你。”
陆雪琪眸中晶亮逼人的光芒渐渐消失了,心间未名之处,仿佛有什么东西松了下来。漫长的黑夜里,无边的夜色中,唯留手边天琊剑芒冷冷清辉,然而,这丝清冷映在她绝美的容颜上,竟也平白幻出几分异样柔和的光彩。
白皙而美丽,动人心魄。
她就在这无尽苍茫黑暗的包围下,孑然走出玉清殿,百合般耀眼的雪色,在她身后留下一道模糊光辉,淡然出尘。
月色洒遍,款款安然,她的脸庞上,也静静的,浮现一丝释然的笑容。
那般安心的,还有一种温柔正缓缓地,酝酿流淌。
静,悄悄。
风静无声,撩起她鬓边发丝。
*
大竹峰,守静堂。
供桌上,有幽光微微闪烁着。
檀木的桌案端放着两个灵牌,烛火正在两侧静静燃烧,像一双深邃的眼眸,注视着面前的男子,甚至连那一丝温度,都是和缓而熟悉的。
张小凡就这样沉默地伫立在光芒中,凝望着眼前那个灵牌,牌位涂漆,刻着几个字,正是“恩师田不易之灵位”。
他眼中有微光一颤,恭敬的跪下,深深叩首。
“师父,师娘,弟子张小凡,回来向你们请罪了……”
声音沉静,像是在那一刻回到过去,再次看见那个朴实的少年,落在心间,沉重而温暖。宋大仁的手轻颤了一下,香上便有灰屑悄无声息地飘落,芯中一点光晕近似通灵的亮了起来,在有些昏暗的房间里闪闪烁烁。
青烟中,张小凡站起身来,后退了几步,看着灵位安静出神,又是许久工夫,才将目光收回来。
宋大仁怔怔而立,若有所思。
“大师兄。”
宋大仁回过头来,视线里,眼前男子仿佛已是从前最熟悉的模样,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轻声道:“走吧,我们去后山看看。”
张小凡点了点头。
山路还是熟悉的那条山路,两旁竹林也是记忆里的颜色和模样。两人缓缓向前走着,耳边传来犬吠声和猴子吱吱大叫的声音,想来故友重逢,一狗一猴已经玩闹开了。风很轻,带着山间泥土的清新,还有久违的回忆,包围着两人。
山道石阶渐渐延伸,就像从梦境延伸而出一般。
两人并肩而走,走了很久,都没有开口打破这份静谧,却也不觉得尴尬,十多年岁月好似一刹那,就这般过去了。
“各位师兄,这些年…可还好?”
宋大仁怔了一下,随即笑了笑,道:“都挺好的。”
张小凡点了点头。这句话,上次一别匆匆,竟也不能问出口,如今,终于可以站在这里,静静询问。
“鬼王一战之后,你去了哪里?”
张小凡没有立刻回答。
宋大仁又道:“回草庙村了?”
张小凡抬眼看他,然后沉默的点了点头。
“前不久,我和老六去那里看过了,当时便觉得,以你的道行也许不会有事,若有一日逃出生天,或许会回到那个地方。”宋大仁道。
张小凡脚步慢了一拍,心间温暖,淡淡一笑道:“这些年,我有几次回过大竹峰。”
宋大仁诧异的望着他,一时不得言语。
“看见过师父,也看见过诸位师兄。”
宋大仁的喉咙动了动,嘴上没有说什么,却有一丝苦涩蔓延开了,半晌后,喃喃道:“难怪师父总是……”
张小凡看见他眉头轻皱,抿唇不言。
宋大仁化开心绪,勉强一笑,低声道:“大竹峰上,我们七个弟子一直都在,只是有人出了远门,但总归会回来。师父他老人家,是这么想的吧。”
张小凡脚步一顿,他的嘴唇动了动,心头像被匕首突然沉钝的划过,闷痛、无声。
“走吧。”宋大仁叹了口气,不忍再说,轻拍了拍他,道。
两人继续向前走着,宋大仁道:“你可知道我们怎么找到草庙村那里去的吗?”
张小凡怔了怔,似乎想到了什么,但面上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大黄贪吃的毛病改不了,真是拿它没办法。”宋大仁一笑,无奈的道。
“不过也幸好它带路,不然我们也无法确定你在草庙村。”他接着笑了笑,道。
张小凡点点头,微笑道:“小灰找过大黄。”
宋大仁笑了,道:“果然。”
两人相视而笑。
后山清风徐徐吹过,两旁的竹子从极细的一根,变得像手腕一般粗,颜色也比之前深了不少,竹林茂密,簇拥着这条小路和走在路上的人,延伸向尽头。走了又不知有多久,一片翠绿的海洋里,山道分了一个岔口,一边继续延伸向上,一边是片宽敞的空地。
两人停下了脚步。
空地上一个坟茔静静地伫立在此,青石碑树在坟前,深深地刻着几个字:恩师田不易,师娘苏茹之墓。
竹林沙沙,竹叶摇晃,显得这里更加宁静,只是不知这里的人是否安详,心中未有遗憾。
张小凡怔怔站在此处,看着面前的坟茔。四面青竹包围着他,晃动的影子像一片海浪,一波一波涌动,灌进他的心口。
往昔被切割成无数细小的碎片,再拼凑成过往镂刻于心的场景。墓碑前,抬眼时,恍若昨日,恍若故人。
“师父,师娘,弟子来看你们了。”
坟边长出嫩绿的青草,小小新绿点缀了这片土黄的颜色。他垂眼恭立,没有开口,太多太多的话哽在喉间,从重新踏上大竹峰开始,一遍一遍在心中循环往复,无声无息,渐渐沉在心底。
什么都没说,却也什么都明了。就像在这片方寸土地上,一直注视着他们,记挂着他,哪怕再过十年、百年,也不会改变。
我回来了。
你们的老七回来了。
他走上前,深深行礼,然后沉默着将坟茔前的杂草一一拔掉,他的动作很慢,却是那么认真。
宋大仁看着他的背影,嘴唇颤了颤,他的眼眶微红,十数年的光阴像穿过了那个身影,重叠在一起。他微微仰起头,百感交集,却在此刻不想让眼中泛起水汽。
青石碑边缘,张小凡伸手轻轻摩挲,手指划过另一行字,在自己名字上停顿了下来。
不孝女田灵儿,不孝弟子宋大仁、吴大义、郑大礼、何大智、吕大信、杜必书、张小凡泣血恭立。
这行字是在他走后,诸位师兄刻上的。他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很久,唇边露出一丝苦涩却又释然的笑意。
宋大仁缓缓走上前,宽厚的手掌搭在他的肩膀。
张小凡退了一步,在这座坟前和宋大仁并肩而立。
山风吹拂,暖而清爽。
在这片奇异的寂静里,宋大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像是思索了很久,终于开口,缓缓道:“你放心,有我在,不会有事的。”
有些默契是师兄弟多年情分方能有的。
张小凡心中了然,眼中温和之色一如从前,笑了笑道:“大竹峰不会有事的。”
宋大仁微怔,随即微笑不语。
耳旁竹林如涛,一浪接着一浪。二人站在这方平台上远远眺望,山下云雾轻绕,有一角屋檐,在竹林摇摆的间隙,从竹叶间透出来,那是俗世最温暖的所在。
后山这条长长的山道上,雾气开合,杳杳而散,安静之中,便只能听得到声声清脆鸟鸣,祥和安宁,清亮得又如一泓泉水,倾向尘世,透人心脾。
然而这般的白日,仿佛也不过是无尽岁月里,极普通的一次往复轮回而已,只是于一些人而言,这样的平凡,却正是心中安宁所在,不能割舍。
让宋大仁先行一步,张小凡独自一人向右手边的那条小路走去,两旁的景色未有改变,可是他的脚步却越来越慢,像拨开层叠的云雾,靠近了深藏的回忆。
那一湾绿色,阴暗里如此夺目。
阳光斑驳的照上那根大竹,他缓缓迈步,影子慢慢落在其上,那是一根倒地的竹子,横亘在记忆里、脑海里、心里,悠悠回荡了十数年。
光影划过他的鬓角,在漫天飘散的青竹叶中拥着他。
弯下身,半跪在泥土上,他迟疑着伸出袖子,正要轻轻地擦拭着那根竹子,耳畔的风忽然大了,哗哗的竹林落叶如雨,停滞了动作,挥落一片似海的相思。
透过这片叶帘,他恍然又看到那个水绿色的身影,隐隐绰绰,复起又失。
他轻轻收回手,缓缓站了起来,面向那篇绿色的浪涛,无声无息的站着。
离去匆匆,未及告别。
清幽林间,有时光留在了永恒的角落,有人在时光里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