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三十八 ...
-
2008年8月8日,哪怕多年前过去,乔云早已习惯了遁形远世的生活,他还是清楚地记得那一天。留在他的记忆力的,北京晴朗的夜晚、漫天喧嚣的喝彩,一束束红的紫的白色金色的烟火,划破漆黑的天空,一团团的光,留下一簇簇的烟,众生喧哗,好像就在昨天,一层层地推到他的耳边。那时候,他才真正体会到如火如荼,天这样炎热,人这样热情,蒸腾得他满身汗水,却是那样心甘情愿。
这一场全世界的赛事,就像绑在运动员膝盖上的冰袋,暂缓了这个国家三个月前的伤痛,冰袋撤下,便又能跑跳,所有人都活跃起来。
中国的运动员入场队伍里有他,混在一大片红红黄黄的色块里,两旁穿着白色连衣裙的演员姑娘欢迎着他们,四周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欢迎着他们,他是如此光荣,为己为国。
乔云看着各国的运动员,每个人衣服上都贴着国旗,国旗红红绿绿白白,尽是不同的,可是这些不同之下却是同样的心。
有多少人和他一样,这么多年的付出就为了等这一刻。
有多少人和他一样,这一刻过了,就没有下一次。
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
这一天,远在苏州的乔家父母终于在电视上见到久未谋面的儿子,感叹了一声,瘦了。
羽毛球男双的比赛安排在五天后,像乔云海风这样的种子选手,直接就从淘汰赛开始打起。老对手新对手该来的都来了,热闹是热闹的,只是心境完全不是世锦赛、公开赛的心境,只消一个对视,乔云就能觉出对手必胜的信念,乔云想,或许在他们眼中自己也是一样。
乔云海风到此时早已心无杂念,担心的不担心的念头一概没有,旁人如果对他们说“加油”、“别紧张”,在乔云眼中只是一开一阖的嘴唇。
然而等到他们真的上了场,场馆里球迷的阵仗还是多少震撼了乔云。乔云之前在世锦赛、汤杯苏杯的大赛也从未见过这样的排场,紧贴着地面的一层层蓝色广告牌上,是一张张红色的脸,一面面红色的国旗,一阵阵助威几近疯狂,从四面八方袭来轰炸着他的耳朵。观众离自己好远,却又离自己那么近,虚虚实实的,像白噪音一样弥漫着。
这一轮,和乔云对战的是丹麦老将,要说他们之间也有些渊源,从03年他们第一次交手到现在的这五年,乔云海风眼看着他们老去,而他们也目睹了乔云海风的成长。这对老将本在八个月前准备退役,可无论怎样都不甘心,还是决定再试一次,他们不是廉颇,却也已经老了。
一方走低,一方走高,早已没什么交集可言。
这场比赛乔云海风打得专注,他们也是一样,只是结果已无多少悬念。35分钟,比赛结束,乔云海风晋级下一轮。
与此同时,赛场另一边传来冷门,男双三号种子郑在成李龙大首轮出局。李龙大还兼项混双,算是留了后路,放下了所有包袱。如果你在之后李龙大的混双比赛里注意过观众席,就会看见韩国的啦啦队后坐着的郑在成,依然面善,只是嘴旁结出一层胡渣。他的奥运梦中断了,他的搭档梦还能继续做,权当是把自己剩下的运气给他吧。
成龙的落败这时候对球迷而言算不上对重要的消息,可对乔云海风而言却是意外许久,但乔云在意外之余也有些许庆幸,至少是少了一个有力对手。
第二场比赛乔云海风迎来一对美国选手,两张黝黑的脸,矮壮的身材,亚洲的面孔,亚洲的身材,头上束着星条旗的头巾,好在有头巾,不然乔云也分不清谁是谁。这一对美国人,其中一个曾和印尼的吴俊明拿过世锦赛的冠军,那时候吴俊明带着印尼男双的余辉,在大洋彼岸让印尼男双回光返照,然而此后两个人再也搭不起来。现在身边的人从吴俊明换成名不见经传的小将,落差自然悬殊,对乔云海风而言,也是一场20分钟的认真的轻取。
这两天的比赛之于乔云海风如一马平川,他们经历的对手,是老将,或是“未老先衰”,像是经历的两个时代在面前游/行,但两个人的危机感却是越来越重,一点都不敢得意,更不用说忘形,转眼间就到了半决赛,冠军就在眼前,却是近乡情怯。
这场半决赛乔云海风面对的是韩国的选手,不是郑在成李龙大,而是一对以老带新的组合,这对组合带着韩国男双的特点,稳定扎实,却缺少惊喜,拿不出成龙那样漂亮坚稳的球路,连他们自己对自己能走到半决赛而意外。
乔云海风刚上场,观众席上已经传来稀疏而整齐的呼喊,激得中国的球迷卯劲反击,加油声此起彼伏的,“加油”一下盖过“大韩民国”,比赛还没开始,就已经有人剑拔弩张了。
可韩国到底是以双打为看家本领的传统强队,比不上成龙的,也不是什么能轻取的对手。韩国队全无包袱,中国队志在夺金,各有各的心理压力,谁都不甘落下风。
羽球像梭子一样在绿色的场地上空来回逃窜,每一次球落下又被挑起都带动着观众高昂的欢呼,声浪人浪,几乎要把这四个人交战正酣的人吞噬了。
转眼就到了第一局局歇,乔云打得疯了,连海风都张扬地呐喊,尤涛和陈栋坐在旁侧教练席,指导技战术几乎是要用喊的了。
这场比赛,似乎又是顺理成章的胜利,尤涛在心里默想着。
局歇后,乔云发球,球拍当地一响,羽球飞过网,裁判也是一声响,喊了乔云发球过腰。全场嘘声一片,是场下的抗议,乔云在场上,朝主裁理论,不成,气闷地绕着场地走了半圈,海风伸出拍,轻轻拍了他的屁股,表示安慰,这是男双常有的动作,两人都伸出手掌,击了一下,才算调整好了心情。
哪知又打了五六分,换成海风发球,还是被裁判判了过腰,海风大眼一瞪,就要和主裁申诉,依旧是不成,气得乔云无可奈何,轻拍海风才有算回复到比赛中来,最终还是乔云海风先到局点。
尤涛此时已看出苗头,火冒三丈,又想,这次男双的裁判对发球都判得严,要靠发后场出其不意,恐怕是不成了。
乔云稳了稳神,站在网前,局点就在手中。乔云只觉得裁判“目光如炬”,也知道必须小心。轻轻一拍,将球送出去,迎来的不是对方的回球,而是裁判第三次的判罚。乔云心重重沉了一拍,跪在地上,手扶着头,趴下,崩溃地喘息,手指将光线挡在眼外。
冷静,冷静,他对着自己默念,强迫自己的心安静下来。
像乔云这样靠技术和智慧打球的球员,也必然有强大的内心,乔云记得汤指导曾和他说过,技术型球员心理素质差就什么都不是,甚至还不如技术差的球员。这句话在乔云六年间的比赛被屡次印证,所以乔云必须稳住自己的心,稳住了心,就稳住了手,才能有球路,才能有气可活。
尤涛已经坐不住了,冲到主裁团就要理论,比赛也打不下去,场下嘘声一片。就连GILL坐在解说席都看不下去,她的屏幕反复播放着乔云发球的慢镜头。
“这个判罚绝对是不公平的。”GILL对着话筒说。
比赛继续进行,可节奏已经打乱,乔云手感偏差,回球没能过往,丢了一分。下一球,海风冲在网前,球被挑到后场,乔云一杀,又出了界。一下连丢两分,连局点也没有了。
乔云彻底怒了,一脸凶狠地等在网前,反倒兴奋起来。对方发球,他就往对角分球,让韩国队的两个人都跑到一边,乔云逮住空档,狠狠一抽,球应声落地,乔云海风重又领先,郁结的气一下解开。乔云海风再没给对方机会,出的球果断又刁钻,对方动作变了形,回球都失去了重心,直接把球打出了界,第一局有惊无险。
到了第二局就算是裁判的判罚对他都起不到作用了,因为海风最清楚,乔云现在反倒被激得兴奋了,他知道乔云一旦生起气来,只会比以往更难对付。只要乔云敢的,他就一定会去做。两个人配合默契,一瞬间气势就像要把对手杀得片甲不留一样。
海风猛杀猛攻,乔云变幻莫测,前后左右各路开弓。乔云把气全部灌到这枚羽球上,就算裁判作梗也拦不住他,这气势反倒把对方吓得不轻,回球也软了,加上连连的失误,没多久就溃不成军,气势上矮了一截,胜负就成了定局。
乔云海风一气呵成,把对手打得只有个位数,21:8,比赛结束。
乔云海风跪地高呼,乔云把上衣一脱,露出肩上的纹身。
全场沸腾,所有观众都用尽了力气将欣赏送给乔云海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Face of adversity,”GILL念了一遍乔云的纹身,“乔云海风用他们的实力和风度彰显了他们的强大,哪怕是面对不公,他们也能赢得实至名归。”她这样说道。
乔云站起身,搂住海风,用力拍打着海风的背,两个人都解了一口气,和裁判礼节性地问候握手后,转身收拾起自己的球包,连看都不看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