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4、敌人上岛 ...
-
那同伴一愣,忙问道:“怎么回事?这消息是真的吗?我老爹么还在乡下住着呢!”
“千真万确。”那士兵道:“前两天我奉命去山上打猎,碰到了我老舅,我老舅是个猎户,他亲口告诉我的。他还说那些人都去了渔岛,据说那渔岛上如今可发达了,不仅吃穿不愁,还人人都能住大房子。那渔岛上的官老爷也好的不行,还建了什么幼儿园,小学,让孩子们去读书。又建了什么养老院,让那些没孩子的孤寡老人住进去……”
他这话说的周边几个兵士都是倒抽了一口冷气。一人问道:“真的假的?还能有这么好的事?”
“你莫不是在诓我们吧?”
“我诓你们作甚?我老舅这几年就是在那渔岛上生活的。这次回来就是为了接我舅么和孩子过去享福的!”那个声音道:“若不是军中不准,我都想跟着他去了。”
旁边有人道:“呵,有这种好事儿,你还回来干嘛?!恐怕早就跑了吧!”
“你说什么呢!我要是跑了,就是逃兵,要被杀头的,我哪敢跑啊!”
众人听他这么说,不由都是沉默了下来。
他们又何尝不想离开军队,回老家跟家人团聚?毕竟当初他们就是被强抓来的壮丁。更何况,打仗还是会死人的,虽然日子过得苦,但又有几个人会真的想死呢?
这年头,能活到这么大的人,基本上都是求生欲很强的人。求生欲弱的人,早就死的差不多了。
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人道:“我以前跟我爹出海,曾经去过渔岛。”
其他人听他这么说,顿时都来了兴致,纷纷问他那渔岛在哪里?是不是真有说的那么好?那人却摇头道:“我是前两年去的,那时候渔岛上只是开了些荒地,建了几个养殖场。他们那房子都是用砖瓦建的,连鸡圈,猪圈都是砖头盖的。坚固的很,刮再大的风,下再大的雨也不怕。”
众人听他这么说,不由发出了一阵惊呼之声。
砖瓦房可不便宜,普通人家可不是谁都能盖的起砖瓦房的。很多人家住的都是用泥土夯出来的房子,房顶用茅草盖起来就完了。所以对于能住的起砖瓦房的人家,可都是十分羡慕。
更别说那些了,自己住砖瓦房也就罢了,竟然还给鸡和猪盖砖瓦房,这是有多富裕啊!
“他们当真给鸡盖砖瓦房?”有人不信了,怀疑的道:“这不是傻么?鸡要什么砖瓦房?”
“这是我亲眼看到的,还能有假?”那人的语气十分笃定,道:“他们说鸡住的环境好了,不容易生病!”
众人闻言,顿时发出了几声啧啧。都说那渔岛上的人还真是讲究,连养鸡都要下这么大的本儿。语气那是又酸又羡。
“可惜我当时跟着我爹去那里卖鱼,把鱼卖了就回来了,没能多看那里几眼。后来王上征兵,我就到这里来了。只剩下爹么和小弟两人在家,也不知他们是不是已经去了那渔岛上?”那人说着,声音里不由带出了几分希冀。
家里的青壮都去当了兵,只留下两个老弱,定然会过得十分艰苦。若是他爹么和小弟真能去渔岛,那他也放心了。
众人听他这么说,不由也都沉默了下来。
谁家没有几个老弱亲戚故交?若那渔岛真能给留在村子里的亲戚故交们一条活路,他们就是打心眼儿里感激渔岛。
似这样的聊天,发生在军营的每一个营帐里。
与渔岛开战在即,璃岛联军自然不能容忍这种吹捧渔岛的言论在自己军中流传。几日之后,便有人因为传谣,扰乱军心而被砍了脑袋。这股传扬渔岛好处的风才终于被刹住了。
然而,士兵们嘴上不敢提,心里怎么想的,外人就不知道了。
一个月后,康,魏两地终于集结了两万军队。他们乘着船,划过蓝色的海水,来到了渔岛。
这两万军队对大渊朝那种大国来说不算多,但在这片海域之中,已经可以称王称霸了。
康地的将领名叫康显,是康地国君的第三子。魏地的将领名叫周军,是魏地的贵族出身,两人对于这次出征都十分自信。毕竟,渔岛只是个他们看不上的弹丸小荒岛而已。
虽然渔岛这两年里发展很快,但忙着跟璃岛上其他两个小国斗的康,魏,也没什么功夫去关注渔岛的发展。且璃岛跟渔岛之间隔了一大片海域,来往一趟少说要四个多时辰,很不方便,信息自然也就难以流通。虽然派了探子上渔岛侦查,但这是通过探子的描述,还是难以让他面对渔岛的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
所以,当他们踏上渔岛的土地,看到面前平整的水泥路时,着实吃了一惊。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袁夕把自己手下的匠人们集中在一起,搞出了很多东西,其中橡胶,火柴等物在大渊朝赚的盆满钵满。除了这些已经盈利的东西,他手下的人还弄出了水泥,蒸汽机等。
水泥已经开始在大渊朝应用,但在这个重农抑商,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社会,朝廷除了一些必要的官道,根本不会花大价钱去修路。连路都不愿意修,就更别说修价钱更加高昂的水泥路了。除了一些极少数的发达富贵地区,大渊朝的绝大多数人甚至都没听过水泥的名字。
但渔岛就不一样了,袁夕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于是,水泥弄出来之后,他大手一挥,就在渔岛上修起了四通八达的水泥路。
别说各大主干道,就连田野间的小路。山上的山路,他都铺了水泥。(除此之外,他还让人修了河道,建了蓄水池等等。)这般大手笔,可不就把没见过这么平坦坚固路面的康显和周军唬住了?
康显和周军也都是在富贵乡里长大的,他们所住地方的道路,都是以石板或砖头铺成。虽然石板和砖头铺成的路也很平坦,但还是比不上水泥的。
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此时的康显面上难掩惊讶,喃喃道:“这路上铺的是什么?怎么本王从未见过?”
说着,他看向一旁的周军,问道:“周将军可见过这种路?”
周军走在这水泥路上,心里也是暗暗纳罕于这路的平坦。听康显这么问,便道:“不曾见过。”
在攻打渔岛之前,他们自然是先派探子探查过渔岛的,知道如今的渔岛十分富有。不仅富有,还养了几千军士,弄出了一些以前没人见过的东西。
几千军士还不足以让他们如临大敌,他们这次来攻打渔岛,多少有些十拿九稳的心态。至于渔岛弄出来的那些新鲜玩意儿,如火柴,橡胶制品之类,他见了也觉得稀奇,觉得那渔岛上真有奇人在。
此时再看着这些水泥路,他的心中更是觉得那奇人很有本事,不由心道:也不知是何人,竟弄出了这样的道路。此人才华匪浅,留在渔岛这弹丸之地,当真是可惜了。等我将渔岛打下来之后,倒是可以将这人收为己用。
想到这里,他不由瞄了旁边的周军一眼,心中暗道:可不能让这老家伙抢了先,把那奇人弄到魏地去!
周军在他旁边,心里打的是跟他差不多的主意:早知这渔岛繁华富庶,还弄出来许多珍奇物事,如今一见,竟是比想象中还要出奇。除了这路,岛上还不知有多少好东西,若都能打下来充盈我大魏的国库,我大魏何愁不兴?!
两人各怀心思,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突然看到了路边两排建的十分漂亮的砖瓦房。
那房子的房顶是用红瓦盖的,墙壁则是涂了一层很有质感的黄褐色的颜料,看不见里面是砖头还是泥土。不过,据探子所说,岛上盖的都是砖瓦房。而且,看那涂墙的颜料也不便宜。
除了人住的房子,他们一路上还看到了鸡舍,养鱼场,养猪场等等,而这些养殖所的房子,竟然也全都是用砖瓦建的。
两人的面色不由有些变了。
这些可都是砖瓦房啊!给人住也就算了,给畜生竟然也住砖瓦房。
康显与周军都是出身富贵,从小在帝都长大,见过帝都的许多砖瓦房。但那是帝都啊!出了帝都之后,砖瓦房就不多见了。即便是人口聚集的城镇,居民们住的也多是茅草屋。
而这里是什么地方?距离海岸不远,也没有城墙围护,说到底只是个偏远村落罢了。一个偏远地区的村子都能建得这么好,村子里还有许多鸡,猪,鱼,这不免就让人有些震惊了。
连村子都这么富庶,真不知他们的城里又该富裕成何等模样?!
这渔岛的底蕴,恐怕比他们之前想象的还要深厚几分。
渔岛能养出这么多家畜和家禽,定然是不缺粮食的。而有了充足的粮食和肉菜,就可以养出更加精锐的士兵。想到这里,康显和周军两人的神色不由都是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