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五十三章 ...
-
张钧晓漫无目的地在柳鸣街转悠,他对商贸中心毫无兴趣,倒是在各色小吃店附近徘徊良久。出于商业考虑,商贸天街下面开了一个“旧城小吃”,把全市知名的小吃店全都汇集在一起,便于一次性都能尝到。张钧晓上网查了半天,大部分本地人都说因为不是总店,这些小吃的味道都不太正,而且贵得要死。
小吃店用那种很复古的木牌子做了菜单挂在柜台上面,张钧晓盯着一个写着“白水羊头”的看了半天。虽然中午刚吃完这个,但他不介意再吃一次,因为真的像蔡明申说的那样好吃。
想起蔡明申,张钧晓不知不觉地笑了。那个人偶尔会给他发微信,没什么实质内容,就是问问最近好不好,有没有出去玩,一堆类似的废话之后,也会推荐一两处吃饭的地方。
蔡明申曾经拍着胸脯说“吃的问我就对了”,事实上他没吹牛,就从他推荐的五六家餐馆的质量来看,他对得起“吃货”两个字。
张钧晓掰着手指头想:窑台涮肉、龙桥炙子烤肉、爆肚冯、张氏煎饼、姚记炒肝……好像最近一个月,除了吃就没干别的什么事。
张钧晓推开旧城小吃的门走了进去,白水羊头不吃了,尝尝麻豆腐和芥末堆儿还是可以。
店里人很多,张钧晓端着餐盘找了半天才在一个墙角找到位置。他尝了一口芥末堆儿,极酸的口感,芥末味儿直冲天灵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眼泪“哗”地掉了下来——真不是一般的难吃。再看那麻豆腐,汪着半盘子油,暗绿色的豆渣看着就像是霉变了,张钧晓扒拉扒拉豆腐,一口都不想尝了。
就在他准备把东西倒掉的时候,手机忽然亮了一下,屏幕上浮起来一条提示,蔡明申来微信了:“干嘛呢?”
张钧晓擦擦手,回复:“吃饭呢。”
蔡明申:这刚几点啊,你吃的是午饭还是晚饭?
张钧晓:看见有卖麻豆腐的,想尝一尝。
蔡明申:你吃的是哪家?
张钧晓:世贸天阶那里的旧城小吃。
蔡明申:傻子,你是不是骗了,那里的麻豆腐得多难吃啊。
张钧晓:的确是难吃。
蔡明申嫌发微信麻烦,索性拨了个电话过来:“旧城小吃就是用来忽悠外国人和外地人的,除了就餐环境好点儿,就没一处优点,你怎么跑那儿吃去了?”
张钧晓:“我想逛逛柳鸣街,就溜达过来了。”
蔡明申哼一声:“在柳鸣街看房呢?”
张钧晓舒舒服服地把腿伸长,瘫在椅子上伸个懒腰,煞有介事地说:嗯。都是老房,户型不太好。”
蔡明申:“你要真想买,千万别听那些中介瞎忽悠。看上哪套跟我说一声,我带朋友去帮你看看,别花冤枉钱。”
张钧晓带着笑意说:“谢谢你。你朋友挺多啊,各行各业都有。”
蔡明申啧一声:“就这人缘,怎么样,羡慕不?”
蔡明申本来是一句开玩笑的话,可张钧晓顿了顿之后,老老实实地说:“其实真的挺羡慕的。”
蔡明申没想到张钧晓会这么说,关键是说的很认真。他觉得心底泛起一种软软的感觉,还掺杂着一点儿心疼,觉得电话那头的那个大男孩一定很委屈。于是他咳嗽一声,说:“那什么,那个芥末堆儿你别吃了,今天你要是没什么事儿我带你去吃正宗的芥末堆儿和麻豆腐,那味道,香极了。”
张钧晓坐在角落里,抬眼一扫周围熙熙攘攘的人流:都是扶老携幼呼朋引伴的,于是,几乎没有多想,张钧晓第一次说:“好啊。”
“嗯?你同意了?”蔡明申有点儿难以置信。紧跟着又确定一遍, “那你在世贸天阶等我,我接你去。”
“好。”
一个“好”字,终于让蔡明申有了真实感,他甚至有点儿慌,急吼吼地嘱咐,“你就在原地不要动……”
“我去买几个橘子。”张钧晓接口道。
蔡明申:“……”
张钧晓忍不住笑了,笑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这样很无聊,于是说:“对不起。”
蔡明申叹口气:“商厦地下一层是超市,你去买吧,我要丑橘,那个甜。”
张钧晓把跟前的餐盘一推:你到了给我打电话。”
张钧晓拎着一兜子橘子在商场门口看了半天也没看到那辆惹眼的捷豹,直到身后传来一声喇叭声,一扭头看到一辆大众。
“换车了?”张钧晓上了车,问道,“我说怎么看了半天没看到你。”
蔡明申说:“吃麻豆腐那地方在小胡同里,我那车开了没地方停,所以管朋友借了一辆。”
张钧晓从塑料袋里拿出一个橘子递过去:“吃吗?”
蔡明申:“我开车呢。”
张钧晓低头慢慢地剥开一个橘子,蔡明申瞥一眼,心里长了草一样:他这是给我剥的吧,他是会整个放我手里还是一瓣一瓣喂到我嘴里?
蔡明申用眼角的余光期待地瞅着张钧晓,直到眼巴巴地看着他把一瓣橘子放进了自己的嘴里。
“唔,真的挺甜的。”张钧晓点点头,赞叹一声。
蔡明申磨磨后槽牙,刚要说话,就听张钧晓说:“我给你剥一个,你慢慢吃,注意安全。”
蔡明申刚要爆发出来的怨气生生又给憋回去了。他看着张钧晓的侧脸,非常精致的眉眼,跟人说话时会高度专注地看着对方,被那样幽深的眼瞳注视着,大概都是生不出气的。
蔡明申迅速调整好心态,接过剥好的橘子丢进嘴里,含含糊糊地说:“我以为你会去送谭啸。”
张钧晓:“我去送了。中午还一起吃了顿饭,下午路珩去送他去学校了,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蔡明申用力一拍大腿。露出极为懊恼的神色:“怎么不早说!要是早知道你会去,我说什么也要去啊。”
张钧晓没有接腔,只是专心地盯着手里的橘子,假装没听到。蔡明申也不在意,只是又把话题扯到其他地方了。
蔡明申随口问道:“你在B市买房,那还找工作吗?”
张钧晓:“这个你也能帮我?”
蔡明申:“这可不是我说的啊,不过你要是需要的话,我也能帮你留意着。”
张钧晓摇摇头:“我开玩笑的,我哪儿有钱买房啊,就是在这里待一段时间,没准过两天就走了。”
蔡明申侧头看他一眼,感觉张钧晓从头到脚就是一团迷,关于他的一切情况都不清楚,唯一清楚的就是路珩说过,他虽然是弯的但是千万不要去招惹他。
可是啊……还是想“招惹”一下呢。
蔡明申把车停在一条不宽的小马路边上,对张钧晓说:“剩下的路,我们得走进去了。”
张钧晓正看着窗外,没听清蔡明申的话,于是转过头来看看盯着蔡明申,轻声问:“什么?”
蔡明申注意到,张钧晓的眼瞳不是纯黑色的,在阳光下带一点点琥珀色,看起来特别透亮,蔡明申有点儿恍神,愣了一下才说:“里面不好开车,我们走进去吧。”
张钧晓点点头,推开车门走了下来。
两个人并肩往里走了一两百米,人越来越多,路越来越窄,路边有家看起来颇有年头的老店,招牌还是那种特别古旧的白底大木板子,上面写着“赵记”两个字?门口放了几十把塑料椅子,桌子上有茶壶纸杯和一大盒子瓜子。
“排位子吧。”蔡明申说,“他们家生意就是这么火,保证你吃了不后悔。”
张钧晓抓了一把瓜子坐下,跟蔡明申闲聊。蔡明申问:“你哪儿的人啊?麻豆腐用羊油炒的我怕你吃不惯。”
“没事儿。我挺爱吃羊肉的。”张钧晓说完,吐出去一个瓜子壳。
蔡明申“哦”一声,他听出来了。张钧晓又从容不迫地躲过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想知道我是哪里人,我是浦北人。”张钧晓紧接着又说。
蔡明申心里一震,没想到张钧晓竟然肯跟他自的事儿,这让蔡明申特别振奋:“怎么想起来这儿度假了,打算待多久?”蔡明申也不再试图套张钧晓的话了,直截了当地问了。
“听人说这里的春天很漂亮,所以来看看,至于走,随时吧。什么时候想走就走了。”
“真洒脱。”蔡明申感慨一句,“你工作很自由啊。”
张钧晓指指自己的耳朵,示意自己是聋的,也没什么工作可做。蔡明申看到他时时刻刻都戴着的棒球帽,还有帽圈露出来的助听器,心里一软,人总是不完美的,总有让人失望、难过的地方。
张钧晓注意到了蔡明申眼中一闪而过的歉疚和心疼,他笑着摆摆手:“没事。我从小就这样,已经习惯了。”
蔡明申:“挺辛苦的吧。”
张钧晓想了想:“其实还挺方便的。经常会有人说些我不想听的话,我把耳机关闭就行了。”
蔡明申的目光闪动一下,小声说:“我说话时,你能不关吗?”
张钧晓顿了一下,说:“我爱听你说话,挺逗的,就是特别典型的B市人那种风格。”
蔡明申笑一下,假装自己没听懂张钧晓的回避。他想,这个张钧晓,他的若即若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门口服务员通知蔡明申有了空位,蔡明申把周手里的瓜子一扔,说:“走,我带你吃最正宗的麻豆腐。”
张钧晓跟在蔡明申身后,每走一步都觉得多了一分雀跃,他充满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老旧的饭馆,想象着蔡明申小时候来时,这里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的。他看着蔡明申的背影,熟门熟路地坐在桌子旁边。根本就不用菜单,十几秒的工夫就已经把菜点完了。
蔡明申说:“我给你要了一份杏仁豆腐,特别好喝,冰凉香甜,杏仁的香气非常足。你先开开胃,一会可以多吃点儿。”
张钧晓眨了一下眼,觉得心底有什么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