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群雄并起 ...
-
“主公,李家军已军临城下,还请主公尽快定夺。”何府,几个书生打扮的人围坐着,神色凝重,这些日虽得来消息,李家军意图进攻洛阳,不曾想,军队却来的如此之快。
何家军主力军这些年窝居洛阳,被洛阳的眯了眼,侵蚀了锐气,不复当年的勇猛,一开始城门前试探防守,就被李家军打的落花流水,如今龟缩在城里,也不是办法。
何止这些年养尊处优,原本健硕的身体不止胖了一圈,大腹便便的模样,更像是朝廷大官,而不是声名在外的将军,事实也是如此,他已不复当年勇了。
听了军师的话,何止内心极度的不满,身居高位,被人追捧惯了,哪有过向人低头的经历,可如今形势,放弃洛阳,他更是不愿意,这些年,他可废了不少功夫在这里。
不得已,何止才勉强地应了,“就按军师做的去办吧。”
何止一下令,谋士们纷纷动起来。
目送着谋士离开,在门外候着的婢女都走了进来,捶腿的捶腿,捏肩的捏肩,何止惬意地躺在卧榻之上,眯着眼,心里嗤笑,他征战沙场的时候,李世安还不知道在哪里玩泥巴。
真以为一时运气得了长安,就能打下洛阳?
等援军一到,呵,李家军?不足为惧。
军师离开何府,先派兵趁夜潜出城,几个士兵带着虎符,快马加鞭到最近的州郡调兵遣将,还有一个带着军师的书信,前往徐州,向何远求助。
除此之外……
“何止的军师求见。”
久攻不下,李世安下令在城外扎营,此时正召集了谋士将领,谈论如何破开僵局。正讨论到何止会如何应对,门外的守军就进来通报了。
会议不得不暂停。
“岁月不饶人啊。”不知是谁感叹了一声。
对于这话,李世安也是挺赞同,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何家军,如今像软蛋一样,退缩城中,还要走外交路线,也是令人唏嘘。
然而,李世安不会因为一时的胜利,而自以为是,历史上反败为胜的战役还少吗?说不定是战略性防守,不代表一直如此,而且现在他们这边,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请进。”乱想一通,李世安也没有忘记把人请进来,对于敌方的军师,他还是很感兴趣的。同样,智囊团们都正襟危坐,表现出一定的重视。
守军为来人撩开帐帘,一张平平无奇的脸显露了出来,下巴留有胡须,依然是书生打扮,看起来仙风道骨的样子。虽然是来求和的,但态度并不卑微谄媚,反而神色淡然,胸有成竹。
谋士若要取信于人,表面功夫不能少。
“赐座。”李世安笑着吩咐道。
那人矜持地颔首,表示感谢。不得不说,这态度,让在座的众人都心有芥蒂。
而来谈判的军师,心里其实对这位李家军的统帅之人有些轻视,听说这李家二子掌管军队不过两年,就敢向何家军这样的庞然大物发起进攻,别看如今何家军被打的不敢冒头,但只要援军一到,打退李家军,甚至夺回长安,也不是难事。这军师在心里摇头,终究是年轻。
落座后,那人清了清嗓子,才开口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细数两军相对,会有怎样的后果,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李世安听着都差点要信了。
还是老一套,大致上的意思就是,他和何止打起来,两败俱伤,观望着的其他势力就会来捡便宜。简而言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一点,难道李世安的智囊团就没有想过?
李世安嘴角含笑,时不时点头,心里却是想到了另一边,不知道给他们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
洛阳往许昌的小路上,马匹跑动的声音,在夜深人静的荒野更加明显,坐在马上的,正是去往许昌调兵的将士。
马儿飞快地迈动着腿,跑的拼命,“啪。”马鞭甩在马屁股上,马儿跑的更快了。那将士着急着赶路,他心知,自己任务的重要性,不敢有一丝耽搁。
因此,他也没有注意到不远处,地上躺着一条麻绳,马儿加速往前跑,藏在小路两侧的士兵们早有准备,拉直了缰绳。
马儿前腿跪倒在地。
马上的将士只觉得一阵踉跄,身体不受控制地飞了出去,落在地上,头晕目眩。突然,脖子一凉,失了气息。
半人高的草丛里悉悉唆唆,从两侧出来了四个身着轻甲的士兵。
这支小队的领头人,显然是给那通信兵抹了脖子的那个。他身材健硕,动作干脆,从背后就把人一刀了决,在这期间,他很小心地注意着,不让血溅到那通信兵的衣服上。
等通信兵没了动静,领头人才松开了手,他挥手,出来的士兵中,和通信兵身形相似的士兵利索地脱下衣服,其他人帮忙把通信兵的衣服脱下来。
很快,带着虎符去许昌调兵遣将的士兵,就骑着马离开了。
剩下的人谨慎地处理好附近的痕迹,无声无息地离开了。
偷天换日,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坐山观虎斗?那就看看谁是虎了。李世安看着那说客又喝了一口茶,面上仍然保持着感兴趣的模样。
李世安的计划很简单,何止派兵到洛阳附近的州郡求援,他就截获相对靠近徐州的州郡的救援,假传命令,调兵遣将,攻打徐州。
这时候,何止派到徐州求援的士兵也到了,说是求援,结果派兵攻打,何远会怎么想?届时,不管何远对何止是真心还是假意,他都要把这场决裂坐实。
一直观望的林立,还能放过这机会吗?
林立如今在建业称雄,这徐州和洛阳,哪个离建业比较近,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林立能忍住不来洛阳,是因为洛阳离建业远,如今徐州就在隔壁,林立还能忍住不去徐州?要知道,林立的地盘也不多。
还有何远附近的小势力,早在决定计划的时候,李世安就派人在那片地方暗中散播谣言,那些小军阀听着倒是蠢蠢欲动。
至于其他远离徐州的救援,李世安没有干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效果最好,不是吗?如果也让远徐州近洛阳的州郡,跟着攻打徐州,那这阵仗也太大了点,很容易暴露出他的计划。
这边李世安他们打着洛阳,吸引何止那群人的关注,就算援军少了,何远没来,何止他们也能想到合理的解释。
不过也不是没有漏洞,万一那些州郡领事不相信假的调令,按兵不动,又或者何远被求援信说服了,甚至何远真的一根筋,对何止是真爱,死都要过来救人,或者林立忍住不插一脚,继续观望,甚再者,前来支援何止的部队超过预期。
这些,都会给李家军带来很大的压力。
人心难测,他怎么可能全部猜中。
不过,最坏的情况,也就攻城不成,损兵折将,退回长安,等待下一次机会罢了。
他还年轻,还等得起。
输了不至于伤筋动骨,要是侥幸赢了……
李世安隐晦地笑了笑。
所有人都以为他大张旗鼓,目标是攻下洛阳,而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