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4章:平静 ...
-
“母亲喜欢吗?”薄亦瑶笑着上前。
李氏点点头,来不及说话,就凑了过去,十分认真的打量着这些花。
“母亲也不必着急,过一阵这绣球就要落败,不过还有别的花,知您喜欢种植,后面还有个小院子。”薄亦瑶贴心说道,说完后,微微低下身,神色颇为神秘的看着薄菀菀。
“阿姐也有给阿菀准备惊喜。”
她打量着薄亦瑶,脸上露出了故作出来的期待,“是什么?阿姐快告诉我。”
“一会去了阿菀就知道了。”
随后牵起她一只手,看着李氏说,“母亲,咱们去后院吧?”
李氏抬起身子,高兴地点点头。
田嬷嬷也在一旁跟着说,“大姑娘就是事事周到。”
一时间,从陇右跟过来的丫鬟奴婢,纷纷张口奉承,气氛热闹非凡。
薄菀菀握着薄亦瑶温暖柔软的手,只觉得心中不知道什么感觉。
阿姐很好很好,不管是对待母亲还是对待她,都没有因为隔着一层血缘产生一丝隔阂。
虽然姐姐生活在长安,但每年春天都会去陇右小住两个月。
每次过去,都会给每个人带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连外祖父都有。
李氏在最初之时,也担心和这继女继子相处不好。
但后来的日子证明,她的担心多余了,段家家风很好,继子继女年纪虽小,但都被教养的很不错。
每次来都对李氏表示感谢,感谢她照顾了父亲的起居。
如果说对着李氏还有一份客气,那对待阿菀,就是无条件的宠爱了。
自从阿菀懂得通信,每个月和长安的信件都没断过,哪怕她那时大字还未识得几个,但也会叫丫鬟写好,再找人送出。
阿菀十岁那年,薄亦瑶在得知她被突厥狼兵惊吓过后,更是放下了手中事情,带着京城最好的大夫,到了陇右居住了长达半年时间。
这一切的一切,是真心还是假意,大家都可以感觉得到。
李氏对这一切都非常满意,当然,曾经的薄菀菀亦是如此。
转眼到了后院,里面一派草木香气传来,一座精致的花园,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花园中种植着各种花苗树苗,周围还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面大片大片的红鲤,上面还浮动着两只肥白的鸭子。
在花园旁边的空地上,还有一座高高架起,被刷成红漆的秋千。
在秋千的旁边,则是铺着一地石板,石板周围被围起来,里面时不时传出小奶狗的嘤嘤叫声。
薄菀菀看了一圈,嗯,还和上辈子一模一样。
薄亦瑶观察着她的表情,注意到她脸上有点愣怔,以为是惊呆了,遂抿着唇牵着她的手,到了围栏跟前。
“阿菀看,喜不喜欢?”
她低头看去,心中产生一丝暖意,约手臂长短的花色小奶狗趴在垫子上,眼睛都还没睁开。
胖丁这副模样,还真是可爱啊。
这是阿菀上辈子失去的第一个心头好,自己忠诚的狗伙伴,胖丁。
别看小家伙现在奶气一团,以后长大,能到她腰际那么高。
那时每当寒冬来临,她最喜欢的就是在室内,烹着一壶茶,躺在胖丁的肚子上看书。
“想不想抱抱它?”薄亦瑶小声问。
她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跨过了低矮的围栏,走到了里面。
提起裙角,蹲下身,小心的把还没有睁眼的胖丁双手捧在手心。
似是被打扰到了,胖丁嘤嘤了两声,不过贪睡的它还是没有醒来。
抱在怀里,薄菀菀瞬间觉得心再次被填满了一角。
低下头,她轻声在胖丁周围低语,“好久不见。”
“姐姐,这小狗以后我能不能和你一起养啊!”少年还略显稚嫩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转头一看,是弟弟,还有大哥。
“去,你不是说要养老虎,看不上小狗吗?”薄亦瑶不客气的皱眉嫌弃。
薄云雷今年十二,只比薄菀菀小一岁,今年年初,个子才突然窜高,但脸上还是孩子气一团。
最是喜欢充大人,强调自己已非孩童。
现在被姐姐当场揭穿,脸蛋刷的红了,张了张嘴巴,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来个一二三。
这副模样,让薄菀菀脸上露出了笑容,周围奴仆更是不客气的跟着笑,连带着素来严肃的大哥薄云天,冷硬的嘴角也微微弯起。
“阿弟若是喜欢,就一起吧。”最后还是薄菀菀出言化解了小小少年的尴尬。
李氏看着四个子女相处融洽的模样,心中顺畅至极。
晚餐的时候,一大家子总算围坐在了一起,只有家人,没有外人。
薄弘坐在主位上,右手边是妻子,左手边是长子。
他看着一圈,长舒了口气。
“现在咱们一家总算齐了。”
“可不是,父亲现在也有人管了,母亲您不知道,这段日子您不在跟前,父亲吃不好好吃,睡不好好睡,太医开的疗养旧伤的汤药也不好好喝,我真是要愁死了。”薄亦瑶语带笑意的埋怨道。
薄弘当即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正待辩解,李氏面色就是一变,佯装生气的看着他。
“老爷,您怎可如此任性,您离开陇右的时候,我不是说了要听阿瑶的话吗?”
“不是,我没……”
李氏也没打断,就这么直愣愣看着他,薄弘开了个头,到底没说下去,因为实在不知道怎么反驳。
“我,我错了还不行吗,孩子们都在呢。”没办法,最后气弱的吐出一句。
李氏给了他一个晚上再算账的眼神,薄弘顿时露出笑颜,好似还颇为享受一般。
瞪完了丈夫,李氏转过头,语重心长拉着薄亦瑶的手,“阿瑶,你做的对,你爹真是年龄越大越不知轻重,以后发现了,要及时报予我知。”
“是,娘亲!”薄亦瑶嘴角是压也压不住的笑容。
最小的薄云雷,更是捂嘴笑个不停,就算薄弘瞪来,也一点不害怕。
薄菀菀面上带着笑意,看似无状。
薄云天好似发现了这一点,递过来一个关心的眼神。
她马上将嘴角的笑容加大两分,以示自己没事。
来到长安的第一顿团圆饭,就在大家其乐融融的气氛中结束。
晚上在田嬷嬷掖好被角,放下帷帐,吹灭灯烛离开房间后,她才睁开了眼睛。
瞅了一眼屋角熟睡的胖丁,心中陷入了愁绪。
她今年才十三,还小,但姐姐十六了,马上要嫁人,还有大哥,满了十八,也要娶妻。
这两桩即将要到来的喜事,却会把薄家拖入长安权力斗争的泥潭,从此开启悲剧的未来,到时,平静将彻底不复存在。
她满腹心事,在床上辗转反侧,一直到乌云遮住了半个圆月,才堪堪睡着。
翌日清晨,人还没醒,外面就传来了田嬷嬷和薄亦瑶的声音。
薄菀菀揉了揉眼睛,坐了起来,四周看了看,才确定自己还是在十三岁这年。
“阿菀,快起来,今日还有好多事情。”薄亦瑶气色很好的走了过来。
田嬷嬷也赶紧支使侍女拿衣服端盆子。
她迷迷糊糊坐起来,还没太搞明白状况,但当看到薄亦瑶身后站着的两个人,意识瞬间清明了不少。
“来,倚云,倚月。”薄亦瑶招了招手。
身后两名少女当即笑容满面的上前,弯腰行礼。
“二姑娘好。”
“二姑娘好。”
清脆带着朝气的声音,让人听见就知道是两个激灵丫鬟。
“她们俩贴身服侍你,都经过调教,该做什么都知道,另外姐姐还给你配了四个粗使丫鬟,等咱们晚上回来见。”
此时大穆刚结束燕朝的暴政统治,奢靡之风还没形成,贴身两个两个丫鬟,粗使四个,完全够用。
而倚云倚月,则在她前世短暂的生命中,扮演了太多重要的事情。
薄菀菀心中却犹如雷鼓,被田嬷嬷服侍着怎么穿好衣衫都不知道。
等上了马车,摇摇晃晃起来,才回过神。
“阿姐,咱们这是去哪啊?”
薄亦瑶无奈的看了看她,给她嘴边递了快果子,温和说,“敢情我刚给你说的,你没听见啊,今日母亲要在府中整理账务,你刚好和我去太师府。”
薄菀菀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上一辈子回来,也是先去了太师府,阿姐的外祖,段明瑞家。
段家从前在燕朝,也是臣子,表面不起眼,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大穆贺兰家的臣子。
现在贺兰家重新建立新朝,成为长安新的主人,那段家作为开国功臣文臣之首,地位自是不必多说。
尤其还是薄亦瑶的亲姨母,也就是段太师的大女儿,是后宫风头正盛,生下大皇子的段贵妃。
立嫡立长,现在后位悬空,但满朝文武都猜测,那个位置,很有可能是段家的。
薄菀菀却不想去,一点也不想去。
不过由不得她,两刻钟后,马车停了下来,段太师府邸,到了。
还没下车,就听到外面凌乱的脚步声,薄亦瑶嘴角含笑,率先跳了下去。
“来,菀菀,姐姐接着你。”她掀着帘子,笑容满面。
今日正是晴天,日光正好,此时暖暖的带着琉璃色的光线,擦过姐姐弯起嘴角的脸庞,穿了过来。
现在可真好啊,新的皇朝,新的开始,她能过上比原来更好的生活。
可谁能知道,这样的好日子,却比昙花一现还要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