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8章:出行 ...
-
端午节这日,天高云淡,微风飘飘。
早晨,薄菀菀被田嬷嬷从床上叫起来,在她迷迷糊糊的时候,就开始收拾起来。
“这不比在陇右了,穿戴一定要精心一些,没看街上大姑娘小媳妇个个都面容精致。”
“嬷嬷说的是,咱们将军府小姐,出去怎么都不能比别人差了。”倚云语带笑意。
正在整理收拾的倚月也不甘寂寞,低着头说,“我看咱们小姐,就算没有妆容覆面,也很好看。”
薄菀菀揉揉眼睛,还没反应过来,这几日吃了睡,睡了吃,好好养了身体。
“胖丁,来。”她弯下腰,准备叫胖丁过来。
谁知道胖丁刚刚要到她跟前的时候,却被倚云一把抱走了。
“小姐,这个时候可没时间抱胖丁,再有一个时辰,就要出门了。”说完,竟是不理会她,直接带着胖丁出去。
胖丁在倚云怀里可怜的呜呜叫,倚云塞了个肉粒,顿时不吭声了。
薄菀菀,“……”
田嬷嬷拿过来一件茜色钩花罗裙,裙摆长度不死往日拖长,而是刚刚到了脚腕,露出一双镶嵌珍珠的百合履。
腰上系着一枚银质镂空葡萄香囊,里面是上好的芸香,香味清幽淡雅,最适合还未出阁的女儿家。
香囊旁边,还佩戴着一枚玉兔形状玉佩,走动间,两者相碰,发出清脆的声音。
脸上没有做过多妆容,只简单扫了些胭脂。
“田嬷嬷,不要弄这些了吧。”她不自在说道。
“不可,夫人都嘱咐了,必须要的。”田嬷嬷罕见的收起平日里宠爱的模样,变得严肃起来。
薄菀菀叹口气,没有在阻止,好在只是有些胭脂,没有其他。
等收拾妥当后,倚月这才拿出一顶幕离,套在了头上。
“好了,咱们现在可以去夫人哪里了。”田嬷嬷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杰作。
薄菀菀听到,总算松了一口气,提着裙角站起来,走了出去。
踏上长廊,昨夜微微下过小雨,此时廊下的松木板上,微微有点湿润,踩在上面,发出细微咯吱咯吱的响声。
她此时脑袋出神,想着上一世端午节,好似不是个平静的节日。
当时她身体受寒,没有去昆明池的竞渡,过后却也听到下人在议论,好似出了一些事……
“阿菀,到了。”田嬷嬷微微拉了拉她的袖子,提醒道。
定睛一看,才发现已经到了琉澜院正院。
还没靠近,已经隐隐听到,里面传来了热闹的交谈声。
此次全家出动,因为竞渡的龙船中,有属于薄家的军队,由薛大有亲自训练指挥,可见重视程度。
到了门口,还没进去,就看到一个男装打扮的人。
薄菀菀心中一惊,第一反应,怎么有外男?
那人却在下一瞬转过头来,头戴胡帽,身穿胡服,眉眼英气,嘴角含笑。
不是她那个阿姐是谁?
“阿菀,你来啦,看看姐姐今日这身怎么样?”薄亦瑶说完,转了一圈,看神情,是相当满意。
薄菀菀点了点头,“阿姐很好看。”
薄亦瑶听到,显然极为开心,伸出手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笑容灿烂。
“阿姐!阿姐!快看。”薄云雷也不甘寂寞,跳了过来,出示了手中的一柄武器。
这是一把横刀,不过却比成年人用的要小很多,看起来像是少年平日练习来用。
“爹说了,咱们家男儿,手中不能没刀。”薄云雷学着薄弘的模样,故意压低声音。
话音刚落,脑袋上就结结实实的被拍了一下。
“少闹腾,今日给你的刀不是让你神气的,要小心用,出了差错,刀交回来。”薄弘一点也不客气的拆自家儿子的台。
薄云雷抱住脑袋,真是要多委屈有多委屈。
“哈哈哈哈,好了爹,您就不要打小弟。”薄亦瑶抱着他的脑袋,一副相护的模样。
“就是,阿瑶说的对,男孩子可不能经常打脑袋。”李氏此时上前说道。
“好好好,你们说的都对,我先去骑马。”薄弘说完,拉着薄云雷就走了。
临出门的时候,他还挣扎着回头,给大家做了个鬼脸。
等父子俩走了,李氏才有空打量起来小女儿,随后点了点头,“嗯,很好,田嬷嬷你的手艺没有生疏。”
田嬷嬷听了笑的合不拢嘴。
她比李氏要大几岁,曾经燕朝当政,民不聊生,好多地方都有灾难,她就是从洛阳逃到了陇右,曾经也是小家碧玉,熟知穿衣打扮这些。
一行人收拾妥当,总算要出门。
马车已经备好,通体棕色没有一丝杂毛的骏马,是在陇右精挑细选出来。
薄菀菀看到,此时坐的马车和之前的好像不太一样。
榆木打造而成,边角带着金丝楠木,四周每个角上,还带着一只铜铃,车身右下角,有个狼头图腾,这是薄家军最早用的图腾。
李氏先上车,随后伸出手,将她扶了进来,里面都是软垫,还有个小案几,上面摆着一只玉盘,里面放着些果仁。
薄亦瑶没有坐车,而是选择了自己骑马。
她的坐骑也是来自陇右,有传言还是突厥最优秀的马种配出的后代。
通体白色,只有额钱,带着一簇发亮的黑毛。
她也不戴幕离,熟练的翻身上去,双脚轻碰马腹。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显然是经常练习。
薄菀菀抱着靠垫,眼里很平静。
“阿菀,怎么一到长安,就懒成这样啊,你之前不是还闹着来了要好好玩玩吗?”李氏边取下她的幕离,边说道。
“不想出去,想陪娘。”她说着,抱起一只胳膊,靠在了她娘的身上。
李氏和田嬷嬷看到,都笑出了声。
街上人越来越多,各家的马车都出来,朱雀大街围堵的水泄不通。
大穆开国,作为盛京的长安,倒是没有遭受过什么太大灾难,百姓也只有在新旧朝交替时候,人心惶惶了一阵。
等新朝初立,这座城池便再次恢复了它的活力。
端午是新朝第一个重大节日,并且沿袭了古法,开展了龙舟竞渡,也是想借此让整个长安的气氛,从之前的沉闷中走出来。
好在出了城,一下子宽阔不少,此时季节,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候,不时有香气弥漫。
这和自家后院不一样,薄菀菀的心情,瞬间开阔不少。
“睡一下吧,还要一个时辰的路程。”
薄菀菀点点头,靠在了娘亲的腿上,窝起身子,阖上了眼。
马车晃晃荡荡,睡的并不是很熟,不多时,外面传来了嘈杂的人声。
看到她睁开眼,李氏递过来了皮囊,“赶快喝口水,马上就要到了。”
她接过皮囊咕咚咕咚喝了两口,擦了擦嘴巴,将水壶递过去,问道,“阿娘,咱们现在下去吗?”
“不,现在是西岸,还没到东岸。”李氏笑着说道。
她点点头,掀开帘幔看去,外面,人山人海,都聚集在了岸边,他们这边走的小道,则是被金吾卫隔开的一条街道,再走两百步,就会看到石桥,穿过去,就是东岸。
东岸,属于皇家园林明月宫的范围,此时专门用来招待皇亲国戚。
上了桥的时候,薄菀菀脑袋探出看去,桥下河水湍急,看不清一颗石子。
还没仔细看,马车就过了桥,到了对面,果然安静了许多。
“准备下车,可是闷坏了?”田嬷嬷笑着问道。
她摇了摇头,“还好。”
很快,马车驶到了一处停靠院,停稳后,田嬷嬷率先下去,随后扶着李氏下来,在最后,才是薄菀菀。
她下来后,阳光刚巧落在眼眸,赶忙眯起眼伸手挡了挡。
李氏将幕离给她戴上,叮嘱,“今日人多,可不能胡闹。”
她点点头,系好绳结。
轻挪莲步,此处的场景,渐渐尽入眼眸。
昆明池畔,是一座属于穆武帝的皇家园林,偶有穿着轻铠的神策军来回巡视,却并未影响这里的独到的美景。
明月宫总有十六处院落,堂殿楼观,无一不华丽。
春夏季节,桃蹊李径,翠阴错落,远处偶有麋鹿金猿鸣叫。
跟在李氏身后,缓缓向楼阁处行去。
远远地,就看到了一座由内向外,视野渐渐开阔的恢弘建筑。
总共两层,高层以帷幔相遮,底层亦是如此,只是相比高层,帷幔更短些。
楼阁内,有案几地衣,地衣是成都锦绣毯,室内散发着龙脑郁金香的味道。
各家座次,也早有女官引导安排。
薄家身为武将新贵,座次在二楼,紧邻皇室成员。
最前排,是穆武帝还有父亲薄弘已经段明瑞等一干大臣,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纷纷陪坐在侧。
身后是依次排开的臣子。
后妃则在右边一处宽阔位置,以段贵妃为首,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亲密的女眷,段玉涵也坐在了跟前,她的旁边,则是姐姐薄亦瑶。
薄菀菀和李氏坐了过去,段贵妃马上热情相待。
“夫人,一直回来,还未相见,没想到竟是这个场合见上了面。”
听到声音,薄菀菀好奇看去,段贵妃微微侧身,嘴角带着和煦笑容,端庄典雅,通身都是大家典范,一看就是极为有教养的女子。
这和上辈子段家落难,坊间盛传的开国妖妃不符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