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断头国王 ...
-
婚姻之初,亨利埃塔女王曾经十分喜爱卡洛斯一世,后者出身高贵、长相英俊、性格温和,满足了她对丈夫的一切幻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认为卡洛斯一世古板无趣、行事迂腐,长期的流产死产、卡洛斯一世随着年龄的推移不再俊美的外形和英格兰本土势力对西班牙的排斥更加深了亨利埃塔女王对卡洛斯一世的恶感,她逐渐与卡洛斯一世疏远,对女儿玛丽也不再关心。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亨利埃塔女王希望与法兰西缓和关系,此时曾经在法兰西担任外交大使的阿内·博林吸引了她的注意。阿内·博林在外形上并不算十分英俊,但博学多才、思维敏捷、风度翩翩,很快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女王的注意,女王为其如痴如狂,但阿内·博林宣称除非与女王正式结婚,否则绝不接受女王的求爱。
1527年,亨利埃塔女王忽然向梵蒂冈提出申请,宣称由于自己在与卡洛斯一世结婚时未满十二岁,故婚姻应视作无效,此举立刻在欧洲掀起轩然大波,卡洛斯一世惊怒交加,坚决拒绝承认,但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则态度暧昧,盖因二人都不愿见到英格兰和西班牙长期联合,查理五世更存有借助其母胡安娜公主宣称西班牙王位的野心。
这场漫长的婚姻拉锯令英西关系急速恶化,亨利埃塔女王陆陆续续驱逐了境内的西班牙人,而已被视为未来王夫的阿内·博林也开始发挥影响力,在外交上对卡洛斯一世形成孤立,甚至开始质疑玛丽公主的继承权。1532年,亨利埃塔女王与阿内·博林正式结婚,加冕后者为英格兰国王阿内一世,次年,亨利埃塔女王生下一女伊丽莎白公主,人们普遍认为亨利埃塔女王急于结婚是出于不希望伊丽莎白公主身世存疑的考虑。
伊丽莎白公主出生后,亨利埃塔女王与阿内一世开始公然宣称更加年长的玛丽公主因父母婚姻无效不应享有继承权,为了打击玛丽公主的支持者,亨利埃塔女王甚至宣称玛丽公主实系她与一位西班牙骑士偷情所生,此举令本就身体虚弱的卡洛斯一世气急攻心,以至病入膏肓。为了保证玛丽公主的继承人地位并阻止自己的外甥们对西班牙王位的觊觎,卡洛斯一世坚持宣称他与亨利埃塔女王婚姻有效并找出数位证人驳斥亨利埃塔女王的出轨传闻,并于1534年安排了玛丽公主与表兄葡萄牙王子恩里克结婚以拉拢葡萄牙支持玛丽公主的地位。
在女儿结婚后,卡洛斯一世的身体更加虚弱,他最终于1536年去世,死前仍然坚称他与亨利埃塔女王的婚姻及玛丽公主的身世无可争议。尽管女性常被视为婚姻中的弱势者,但卡洛斯一世即便在现代也受到不少史学家的同情,在与亨利埃塔女王的婚姻中,他忠贞不二、循规蹈矩,对英格兰事务的干预也尚在合理范畴,最支持亨利埃塔女王的人也很难为她在婚姻中的任性开脱。父亲去世后,玛丽公主继位为西班牙女王玛利亚一世,她立刻将攻击目标对准了亨利埃塔女王和阿内一世。
结婚之初,亨利埃塔女王确实对阿内一世百般纵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阿内一世的暴躁、多疑与激进渐渐无法忍受,转而怀念起卡洛斯一世的温和、虔诚与克制。面对来势汹汹的玛利亚一世,阿内一世主张坚决抵抗,但亨利埃塔女王并无决心,二人为此常常争吵,正当此时,另一位贵族男性约翰·西摩走入亨利埃塔女王视野,即未来的英格兰国王约翰二世。
约翰·西摩出身威尔特郡一个爵士家庭,作为第三子,他一直预备前往教会服务,却意外被亨利埃塔女王看中,将其引为入幕之宾。在厌倦了阿内一世后,亨利埃塔女王开始怀念与卡洛斯一世的婚姻生活,约翰·西摩虔诚温和的性格与支持与玛利亚女王和解的政治立场迎合了亨利埃塔女王的需要,她最终决定修正与阿内一世结婚的错误。
1536年5月,阿内一世被控有通/奸、乱/伦、叛国等十余项罪名,被判处斩首,尽管阿内一世曾以敏锐的头脑和口舌驳斥了指控,但难以改变最后的结果。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女儿伊丽莎白的处境,阿内一世在被斩首前仍然表达了对亨利埃塔女王的爱慕,亨利埃塔女王对此的回应是花费重金从法国聘请了一位有名的刽子手执行死刑。5月19日,阿内一世被正式处以死刑------他是第一位被斩首的英格兰国王,但并不是最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