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离去 ...


  •   马车四周舆门紧合,窗纱垂闭,一点风也透不进来,可周溢年仿若浸在森然之中,即将脱之于口的消遣调笑猛然滞于喉中。

      人声渐消,淅淅雨声充耳,雨势延绵不停。
      马蹄落下,车马疾停。
      护卫掀开幕帘:“两位大人。”

      周溢年打眼一看,面前是榷城偏僻处的一个客栈,正是他们这个月落脚的地方。
      他们一路行来装作商队,除了暗卫,自然也有一些明面上的随从,活着的都还在客栈里住着。

      周溢年回过头对楼轻霜说:“透露行踪的眼线有两个人,都是随行侍从,知道的不多。昨夜暗卫把寻到你的消息告知所有人后,就这两人夜半离了客栈。”
      “这一回假戏真做的苦肉戏没白干,没耽误陛下要的东西,顺带把楼禀义逼出来,还连钉子也拔干净了。”
      “这两个钉子现在还在客栈里面,我一直派人盯着,他们还不知已经暴露了。怎么处置?捉了再审?”

      楼轻霜摇头。

      周溢年正待惊奇,却听这人说:“背叛的人何须再留着处置?”

      “直接杀?”
      那摇头干什么?

      “让随行侍从自行回程,告知他们匪寇将除,我们不需要太多随从,打算轻装简行赶回帝都。”
      “不必我们多此一举。让他们走,楼禀义不会留活口。”

      -

      乌陵回到画舫之时,雨势正好歇了。
      但他刚才赶路都在雨中,回来之时,唯有幕篱遮挡之处不算狼狈。

      “世子?”

      沈持意坐在栏边,手中仍抓着那白玉龙环,闻言,回过神来,脱口而出:“我完了!”

      “什么完了?世子,你怎么了?是身子还不适吗?”

      沈持意转头,瞧见乌陵湿淋淋的:“怎么不等雨停了再回来?”
      问完他自己便突然明白过来——那自然是因为不敢等。
      “我没事,”他站起身来,“你收到信了?到底是什么消息?”

      乌陵张口要说。

      沈持意猛地抬手止住对方,带着乌陵回到画舫小室内,合紧所有门窗。
      他摘下幕篱,暂且压下木沉雪和白玉龙环之事,又问了一遍乌陵:“是什么消息?”

      乌陵低声答道:“消息里说,宫中好像出了大事,进出严密许多。”

      宫中出的大事沈持意知道——太子应当是病逝了。

      原著只写了正月太子病逝,没有仔细写是正月的什么日子,也许就是这几天。

      太子只有不到八岁,是宣庆帝幼子。宫中这么多年,一直子嗣不旺,拢共不过几位皇子,除了被废的先太子畏罪疯了,其余的皇子或意外离世,或因谋反获罪自尽,到如今竟然成年的健全皇子一个也没有,只剩下这个幼子。
      唯一的皇子没了,事关重大,宫中秘不发丧,严密封锁一切消息。
      满朝文武都在一无所知地过年节,没人知晓东宫出事了。
      别说是护卫宫城的禁卫军,就算是封锁消息的人,都未必知晓封锁的是什么消息。

      沈持意完全得了个穿书的便宜,这才一清二楚。
      正因为清楚,他全然不慌。
      “就这么个消息?”他问。
      储位空悬,宫城腌臜,确实是大事。但和他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偏远藩王有何干系?何至于十万火急送消息来榷城?

      乌陵却说:“封锁消息的后两天,宫里下了一道密旨,遣了一队飞云卫赶赴苍州,给苍王世子宣旨。”

      沈持意:“?”

      苍王世子?
      好耳熟的称呼。

      我吗?

      他抬手指了一下自己。

      乌陵点头如捣蒜。

      沈持意:“???”

      原著里没这回事啊?
      苍州从头到尾就没有什么戏份啊??

      皇帝最有可能给他下的旨意应当是封王的旨意。
      但是太子刚死,皇帝怎么可能这么敏感的时节突然给他封王?封王这事也压根不需要秘密传旨啊。
      此事难不成和太子病逝有什么关系?

      可是太子病逝,来他这个荒芜偏僻的苍州宣旨干什么?

      沈持意登时心慌意乱。

      他本都已经抓着那白玉龙环坐下了,闻言如坐针毡,又猛地站起。
      低头一看手中白玉,木沉雪之事又勾起一片心烦。
      他试图辨别这环佩有没有地方同原著里描写的不一样,也许并不是那个重要道具。但乌陵来之前他便一直在做这件事,显然并没有成功过。
      他甚至完全想不起原著哪里有木沉雪这一号人物。

      一边是和原著千丝万缕却又毫无痕迹的木沉雪——他还招惹了人家;一边是莫名其妙还未知内容的圣旨——也可能和原著重要剧情有关……

      若不是他意识里那个系统能够出现的次数只剩两次,他必然是要问一问到底怎么回事。

      沈持意紧抿双唇,耷拉着目光,晨起时分本就随意拾掇的被幕篱勾得碎发乱飘,更显烦乱。

      “世子,我们现在怎么办?”乌陵正好问他,“木公子呢?怎么不见他和他的家里人?”

      沈持意轻轻摇头:“他出去办事了。”

      他重重思量着,不再开口。

      乌陵对他躬了躬身,无声退下。
      回来时,乌陵换下了被雨淋湿的衣裳,还端着一盘绿豆糕与沏好的径山春雨进来。
      茶香袅袅,飘入口鼻,驱寒送暖。
      他虽不知白玉龙环一事,但也知沈持意心烦——单单是要宣往苍州王府的密旨,便事关重大了。
      乌陵把沈持意手中的环佩拿下来放在八仙桌上,“世子哪来的白玉?好生漂亮……”
      他拿起沾了热水的巾帕,为沈持意净了手,说:“晨起之后还未进食,吃点东西喝点茶吧。也许当真只是封王或是年节赏赐的圣旨,最近风波太多,因此圣上用了密旨的方式以防生事。世子若是忧虑,等木公子回来,我们告别一二,今夜便快马加鞭赶回苍州接旨。”

      沈持意往日里遇着什么烦心事,吃喝一顿也就过去了。
      可他现在实在没心思,再度摇头摆手,问:“什么时辰了?”

      “申时。”

      沈持意一愣。

      他起身,开窗一看。
      雨过天晴,碧湖却仿佛停滞在了细雨中,烟波渺渺,舟船悠悠。
      天光未褪,苍穹边沿却已经捧着落日,摊开的暖黄渐渐盛开,眼看就要画成一幅遮天盖地的黄昏。

      江南烟雨不知他心中烦扰,正同寒风一道怡然候着星夜降临。

      那人离去前说,若早,黄昏时刻便会归来……

      沈持意猛然合窗,下定决心,转回身疾道:“乌陵,收拾东西,走!回苍州。”

      “现在?世子不等木公子回来……?”

      “对,现在。算了,时间紧迫,行李不要了,带上银票就好。哦对还有找茶点师父买的绿豆糕配方,径山春雨也带上几盒。”

      乌陵一一记在心中,从小室隐柜中,搬出了一个狭长木盒。
      “世子的配剑……”

      木盒打开,一把薄如蝉翼、剑身映光的长剑映入眼帘。
      剑身之上,刻有“流风”二字。

      这把剑的来处还算有些说法。

      沈持意穿了两次书,上一回穿书,是同一个世界背景的武侠小说。他的身份是大兴朝武学世家的天才,只是天生绝症,没过二十便死了,这才再度穿成了现在的苍王世子。
      第一次穿书的记忆还在,他无需拜师,自小习武。前些年,他年岁大了,便凭借着自己上一世知晓的事情,寻到了铸剑大师太叔况,求铸一柄随身之剑。彼时太叔况已近天年,不愿铸杀伐利器,最终锻造了一把可缠缚腰间隐于身的软剑。
      此剑虽削铁如泥,却轻薄易藏,掩于腰带之下甚至毫无痕迹,主为防身之器,非杀戮之锋,出剑如流风回雪,似婉转,似冷然,剑光闪过,清风拂面。
      因此名为“流风”。
      沈持意这么些年,若是在外行走,便会将此剑缠于腰间。

      锻剑后不到一年,太叔况便不在人世,流风剑意外成了这位铸剑大师的绝唱。

      沈持意挥袖而过,两指并拢,拂过剑身。
      如此宝贵又伴身已久的名剑,他最后只是碰了碰,没有拿起。
      “留下吧。”他说。

      木沉雪既手握白玉龙环,今晨来寻的那些人又各个都是帝都口音,来历不俗,必然是局中人。此后山高水远,那人指不定会碰到多少危险,有这把剑傍身也好。

      他将白玉龙环拿起,随意找了个空的锦囊,把环佩放进去,置于剑盒之中,盖上盒子,同流风剑放在一道,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放在了桌上。

      “世子是想把东西留在木公子这,等下次相见再取吗?”乌陵说,“要给木公子留封信约定一下再见的时间地点吗?我现在备书墨……”

      沈持意叹然轻笑一声。
      他做了决定,反倒没了优柔,爽快道:“不用了。”

      乌陵一愣。

      此言所指,显然是要彻底断了,再无相见之日的意思。

      乌陵怔愣了好一会。
      “我头一次见世子同人谈情说爱……先前劝世子谨慎,你还驳了我。怎么昨夜你们都……我们就这么走了?”
      乌陵说着一惊,“这位木公子难道当真有什么问题!?”

      沈持意不想乌陵误会木沉雪,赶忙摇头:“与他无关,是我行事莽撞,对不住他。你先前劝得对,我该先行确定他的身份的。”

      若木沉雪只是大兴朝芸芸众生中的一人,他们在江南发生了什么都可以。
      可木沉雪是手握白玉龙环的人。他也是个本该待在苍王府养病的苍王世子。他们本该此生不交汇。
      主线大势无可更改,牵扯在原文中的人物命运在结局之前早已写好了轨迹。
      他已经在这此事上栽了一次,万万不能再栽一次。

      再栽一次,害人害己。

      乌陵不懂他所言何意,只好同他一起迅速收拾了一番。

      两人一同戴上幕篱下了船。

      乌陵回来时买了马,给岸边一户人家塞了碎银,拴在那户人家门口。

      沈持意取到马,翻身上马时,衣摆被风撩起,他忽而觉着一股冷意环绕周身。
      他在马背上坐稳,勒紧缰绳,顿了顿,低头瞧见大氅垂下的衣摆。
      原来刚才一直没觉着冷,是因为这身毛氅一直披在身上忘了脱下。他只归还了白玉,却把披风穿走了。

      不论昨晚木沉雪为他解毒,是出自本心,还是出自善心,他的木兄之为人着实清风明月。
      他只是找借口随口胡诌说自己冷,这人便瞎着眼为他系上毛氅。

      江南正月的风还是吹进了沈持意胸膛中,如风过旷野,空荡荡,白茫茫。
      他轻晃马鞭,犹豫片刻,还是转回头去。
      不远处画舫依然静静立在岸边,景台甲板楼阁之上空无一人。
      黄昏已经披覆而下,将碧湖染成氤氲暖色,静谧的画舫置身其中,竟有几分萧条之意。

      “世子,”乌陵见状,“若是舍不得,为何不留点只言片语?便是要一刀两断,言明清楚也好,免得木公子记恨你。”

      “记恨才好。他那样一个为了救人春宵一度却认了夫妻的人,我解释什么都无用的。他多半会想与我同舟共济,更是放不下了。”
      可角色命运既定,南墙就那么一面,他已经撞破了,哪来的能耐再撞一次。
      就这么赶回去接旨,对他好,也对木沉雪好。
      他扬起马鞭:“我现在走了,对他而言嘛,也就是一个春宵一度的负心人而已。君子磊落大方,也许不过几日他便抛诸脑后,另觅良人了。”

      马蹄踏泥,破风而起。

      乌陵赶忙跟上。

      两人策马来到城门口,刚越过守门官兵,沈持意一拉缰绳,陡然放缓行速,仿若悠然赏景,边骑在马上缓缓而行,边低声道:“有人跟着我们。从我们上马离开画舫的那一刻就一直在后面。”

      乌陵神色一变。
      “……是木公子的人?”

      沈持意叹道:“我也不知。这几人隐匿功夫极好,我下船的时候都没有察觉,是后来我们骑马,这些人藏在后头用轻功跟着,我才发现。”
      他继续装作领着侍从缓行一般,低声道:“我们剩的银票多吗?”
      他向来不管这些,银钱大多在乌陵身上。

      乌陵掏出来一叠,还未说话,沈持意干脆一把抓过,只抽了两张出来放回乌陵手中。
      “留两张应当够用了。”

      “所以世子打算用这些钱收买他们?”

      沈持意:“……”

      正值昼夜交替时分,进城的百姓尤其多,他们两人在马道上,偏头看去,步行的百姓长长一队。
      出城的人不多,零零星星,跟着他们的人就在里面。

      沈持意缓缓踱在马道上,眼看就要行出人群。

      他嘴角微弯,藏在白纱下的双眸滑过狡黠之色,隐在暗色中,却如黑夜晨星般灼灼华亮。
      他轻轻哼笑了一声,骤然一个扬手。

      一大沓银票顷刻间尽皆撒往空中!!!

      他立时扬起马鞭,对乌陵说:“走!”

      马蹄声响起。

      青年身披玄色大氅、戴着白纱垂落的幕篱,打马恣意,举止潇洒,衣摆、纱底随风而晃。
      玄色身影同身侧的仆从一道,转瞬间行至远方。

      城门口已然一片乱声。

      “钱!有人撒钱!”
      “五十两!!这张五十两!!!”
      “菩萨撒钱了——!!”
      “给我!是我捡到的!”

      官兵急忙高声怒喊:“不准生乱!站好!谁扔的银票!?”

      无人应答。

      人群乱作一团,进城的长队散而拥挤,几乎将整个城门口堵住。
      待到官兵喝令整肃,城门口总算安静下来之时,那一掷千金的青年早已没了身影,不知去往何方。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离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两天都是零点更新。 古耽预收文: 《我与宿敌称兄道弟》把宿敌错认成队友还疯狂贴贴了怎么办? 《宿敌见我柔弱可欺》如何扮演被宿敌强制爱的柔弱金丝雀 专栏还有更多完结文和预收文等候光临噢~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