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宗祠 ...

  •   这几天,淅淅沥沥又下起了小雪!户外那沾满霜雪的树枝上尽是树挂,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再树上,格外壮观!
      清晨,一轮橘红色的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给笼罩在氤氲迷雾的大地涂摸上了一层霞光,虽是冬天,浓重的白霜盖住了草丛、田垛、菜蔬、田间、原野。然而这丝丝缕缕黄灿灿的光亮驱散了雾障霜凝朦胧的早晨,尤如穴居久了的生灵凝聚的血液重又活跃起来了。

      这几天,爸妈和两个舅舅都停下活儿了,回了姥姥家!要是往上几年是没有可能的!
      那些年月,一年365天,最多初一休息一天!
      最近几年生活有了好转,才这样的!
      一年也就十来天!

      这个时候的年味很浓,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
      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
      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

      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
      那个时候更本不流行什么倒着贴,倒是她有一回,帮着贴的时候,没有注意看,就那样贴着了!
      她小舅妈看了觉得还不错。

      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
      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张落十带着两个表弟,表妹去和小朋友玩鞭炮了!鞭炮也说不上,就是那种烟火,适合小孩子拿在手上玩的!

      “…..小朋友,你们最近村里还挺热闹的啊!”张落十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玩,要她一个身体里装着几十岁的人玩这些,还真是有些为难她!

      正在这时有人过来,才有些诧异!
      毕竟要过年了,还没有回家的还是少数!

      陌生人!
      最怕的是拐子!
      张落十的眼睛闪过一抹幽深!
      张落十没有开口,其他的人也没有应答!

      刘根宝这次从另一个市里过来,上次被人救了,说实在大山那里被发现的!
      他原属于野战兵的侦察连的,出过事后,被特别调查处给接收了!
      他这辈子以为就这样过了,谁知道进入这个特别调查处后,三观完全被冲刷了一边,原来这个世界上真有一些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

      上面吩咐了要好好查一下,这一查,一个年都要在这个疙瘩塔塔过了!
      好不容易进入这个小村落,才知道,这里不是一般的排外啊!
      想问些事情!都不容易啊!
      瞧瞧这些孩子,哪个不是把他当做特务头子,要是往回数几十年,只怕自己能不能全须出了村子啊!

      “…….呵呵!叔叔没有啥意思,就是问问而已!”刘根宝乐呵呵的!军绿色的大衣被穿的紧绷绷的!

      张落十眯了眯眼,想了想。一看就是练过的,自己好像………..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啊!
      “……叔叔问什么?”看着张落十的全貌,刘根宝乐了下!
      走南闯北这些年,很少看到长得这么齐整的孩子啊!
      除了衣服穿着外,不比大城市的孩子差啊!

      “……..也没有撒!听说你们这里以前挖出过石龟和棺材是不?叔叔是研究古物的,听说了就来瞧瞧的!”其他小朋友你一句我一眼的参言答语的一轮下来,大家都好似亲眼看过似的!
      “…..哦!那最后都放在哪儿啊?”
      “石龟放在祠堂,棺材被军哥哥拉走了!”刘根宝摸了摸下巴,说的与他查的都差不多了!
      里里外外这两个城市也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人啊!
      那这次是不是…….意外!

      “….祠堂的石龟现在可以看看吗?”刘根宝也就随口一问。
      “……….只有重大节日才行,要不初一,谢姥姥肯定会把石龟请出来的!这几年都这样!”孩子说着说着就漏嘴了!
      “……..谁是谢姥姥啊?”刘根宝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都瞧着他,刘根宝一个激灵!连忙转移话题,可是孩子们眼睛骨碌碌一转,各家大人都打过招呼,在外别提谢姥姥的名儿!

      大家悄悄看了看张落十,连忙找借口回家了!
      刘根宝也注意到这一情况,看来初一还是有必要来一趟了!

      张落十一看这个人,就知道是当初她雪地里救下的,没想到………会这么麻烦来着,都查到这里了!

      九几年的城市,临近年底,街面上人潮汹涌,各家店都是人潮如织,路边上挑担卖菜的农民也趁这个节日多赚几把钱,吆喝着买年糕的小贩……….一路走去,都要花好些时间!

      路过一个理发店,刘根宝就走了进去,虽然不回京过年,自个还是要把自个打理好啊!
      出来后,点了一碗微辣牛肉面,嚼劲十足,也才1元钱,哎!和大城市比是在便宜啊!

      其实村子里自几十年前就有祭拜祖先的仪式,但是今年挖出了石龟像,所以村长有意把祭祀扩大化,加上后山的资源,就可以给村名增加一点收入。
      凭这一点,张落十就不得不佩服村长的头脑了,过个十年,这个神州大地上,到处都是什么农家乐,集旅游,采摘,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游。
      谢姥姥也颇为赞许,村长憨笑了下,说是大牛想的注意。

      她也注意到,村长有3个儿子的,大儿子一直在北京,两个儿子在蜀地,一个在省城。
      就只有小儿子在身边。
      这个大牛是小名,是大儿子出的注意!
      看来任何朝代都有时代先驱者!
      天地的宠儿!

      村长想趁机搞个乡村游,姥姥也想借这个机会给张落十------请福。
      她的身体经过阴灵珠的冲洗,隐隐约约形成极阴之体,这种人在古时并不长寿,所以每一年都会在大年初一给她请福。
      但是不知道的是为什么姥姥这次会弄一个这么大型的祭祀!
      这种事很费精神的!

      古时,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
      祭祀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
      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

      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
      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随着时代的发展,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
      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祭祀观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
      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
      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
      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
      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初一,这天天气阴冷阴冷的,整座城市好像被一片阴霾的云所笼盖,孕育着一股寒冷,但是,挡不住众人的喜意。
      人群渐渐像一条细流汇入大海一样,大家早早的就往祠堂赶去。

      祠堂,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几乎每一条村都有,祠堂标志着村的历史渊源。
      在我们罗家坝子的中央位置,“罗氏宗祠”据说已经快200多年的历史了,历经沧桑,风吹雨打,依然屹立在村中。

      据老一辈的人说,在正门的两边有两个石台,有两米半长,“村中出个状元,秀才才能建造两个石台”,随着两根四方的花岗岩石柱往上看,上面的木雕十分生动,有舞着狮子的人、花、福、禄、寿三星等,刻画得惟妙惟肖。

      木雕顶起上面的琉璃瓦,在传统的铺瓦技术下,工匠还在瓦顶上“养”了两条生动传神的龙,双龙各在一边,而中间有一颗夜明珠,两条祥龙很有灵气地卧在上面,双眼凝视着那颗夜明珠。
      和谐生动极了!

      祠堂的门很大,高两米,宽一米,左扇门雕刻着“文丞” ,右扇刻着“武尉”门上面放着一块长匾子,有金色大字写着“罗氏宗祠”。

      走进里面,最显眼的是右壁的三块石碑铭,上面清楚地刻着祠堂的修建时间和重修时间及乐捐芳名。中间有一个天井,可以使祠堂疏风透气和采光,使其跟明亮,两侧有通上正厅的走廊,各刻着富有诗意,仙境的壁画,有“三星饮酒,八仙过海,学奕……”幅幅都生气怏然,活灵活现

      行过走廊,穿过石门,就到了正厅,这里并没有那么多壁画,似乎缺乏了古色,但屹立着的两条石柱却很有神气,很宏伟,高有六米,上下两端却雕刻得很精致,有许多祥云缭绕在其中,再加上左壁刻画着“光宗耀祖”的牌匾,
      整个大厅就显得古朴而又雄伟,

      再往上走便到了后堂,这里也有天井。天井上面有许多灵牌,供奉着列祖列宗,这里、也没有壁画,却有一龙一凤在上面,三星也有,灵牌的两边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源远流长[注: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下联是“枝繁叶茂”横额是“开枝散叶”对联用金色大字所写,笔法雄劲有力,极具神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