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21章 ...
-
特意提点一下靖王,是因为他自信这些日子安王府必定如温波暖渠,半点破绽也盯不出来。且他们势力有限,很难一边粉饰着太平,一边背地里搞小动作。明为提点,实则是为了彻底洗清安王府的嫌疑。祁昭很庆幸,此事没有让兰茵知道,也没有让她插手,不然现在该担心哪一处抹得不平整,会露出破绽。
祁昭有意无意在只言片语间将自己和父亲划作了同一阵营,说出的话也格外真诚挚意。由此也激发了祁长陵向自己儿子示好,谆谆叮嘱了祁昭注意休养,还特意让封信随侍左右。祁昭只在祁府里住了一日,就搬去了东盛巷别苑,祁长陵只客套了几句便由着他去,毕竟祁府宅院深,祁昭住在这里各种魑魅魍魉不好上门。
果然,只到了别苑没一个时辰,襄王就携带厚礼亲自登门。
祁昭一边招待着,一边心想来得这么快,消息可是够灵通的。
“听闻安王遇刺,祁侍郎却受了这无辜殃及,本王心中不安,特意来看看,可没有大碍吧?”襄王拨弄着茶瓯中的梗叶,君山银针的清苦香气缓缓流散出来,品其味便知是臻于上乘。
祁昭早想好了应对之策,慢吟吟道:“皮外伤倒是无碍,只是心中存疑,究竟是谁要下此毒手?”
襄王盯着他看了两眼,神色凝重像是在思索些什么,蓦然又盯着他,问:“你不会怀疑本王吧?”祁昭不语,他浅淡地冷笑:“这么个敏感关头,我是疯了才冒头干这样的事,当本王是萧从瑾那个笨蛋吗?”
好一招祸水东引,祁昭顺着他的话往下说,疑思反问:“襄王以为是靖王干的?”
襄王沉默了会儿,内敛着忖道:“他是蠢,但也不至于蠢到这地步。除非……”他的眼睛亮了亮,透出些森冷的锐利:“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本就不是为了要安王的命,而是为了嫁祸与旁人。”
祁昭道:“这我就不明白了,襄王与安王府素无往来,也没有恩怨,他如何能嫁祸得了你?”
襄王讥讽地勾了勾唇,“就因为众所周知因为凤阁一事,靖王与祁大夫同安王府结下了恩怨,但凡安王出个什么差池,靖王和祁大夫都脱不了干系。而靖王虽蠢,祁大夫却深有城府,断不会干这样的蠢事。所以一旦事出了,对靖王和祁长陵的怀疑过后,很自然便会往本王身上拉扯,毕竟举朝上下都看在眼里,本王已与靖王势同水火。”
祁昭故作深沉地品味了他的这番话,点了点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唯今之计不能贸然行动,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他溢出几许笑意,缓慢道:“王爷为何不去安王府探望,安王到底是您的堂侄,年纪尚幼却遭受了如此波折,您作为长辈该去宽慰一二才对。”
襄王认真思索了这建议,觉出些难为情:“只是这么多年,本王与安王素无交往,这冷不丁……”
祁昭笑了:“这皇家的亲情本就是逢场作戏的多,就是那些来往亲密的又有几个是真心?王爷这一去,不是要您跟安王去叙叔侄情谊,而是要您给外面做出个样子,您这个体恤关爱晚辈的叔叔,断不会去行那些阴狠毒辣的暗杀。”末了,他靠在椅背上,缓慢道:“皇家处处是戏,谁演的真谁就占了上风。”
襄王觉得祁昭说得很是有道理,虽然耻于承认,但皇室里还就是像他说的那么回事。本来对于祈昭,他总是怀疑多过信任的。纵然祈氏父子关系疏离,他也不相信祈昭会在从龙之事上背其父而行。
长久以来,总是小心提防,防得就是被人家利用。但他防了这么长时间,始终觉得自己是在枉做小人。祈昭为他出谋划策,皆是上计,既不要他过分出头,也不要他彻底龟缩,每一步都是当前局势下最好的出路。
不由得倾心赞叹:“从前只觉得祁侍郎智逾常人,如今觉出谙透人情之深竟不像你这个年纪该有的。”
自然不像。祁昭重生前已活到了快三十岁,且那十年浸淫于朝局的大风大浪中,几乎是在刀剐剑刻中飞快地成长起来,所积攒的智谋远非如今这个十七岁的祁昭所能参透的。
祁长陵深算,襄王却看人透彻,两人各有千秋,终是得小心应对与防范。
祁昭从袍袖中摸出几张软薄的宣纸,道:“过几日便是陛下圣寿,让桐小王爷写一篇祝寿赋呈上去,这是陛下近来总反复看的一些书目,我托太极殿的內侍誊抄了下来。写出的文章合契圣意,总是没有坏处的。”
襄王大悦,近来他总是苦恼在宫闱内安插的人手多游移于外宫,无法接近圣驾,更遑论送出来有用的消息,祁昭此举正填补了他势力的空白。连连道谢,又生出些犹豫,问:“思澜,你为何要帮毓桐?你父亲和靖王多年交情,帮助他不才是顺理成章的吗?”
祁昭神色冷了下来,“我方才说皇家亲情是戏,其实但凡沾染上了权力,父子亲人之间立场不同不是很寻常的吗?在我的眼里,靖王的那个儿子并非值得辅佐之人。”
襄王粗浅地捉摸了一下,付之一笑,不再言语。
襄王走后,祁昭便令关闭门扉,谁也不见,想要清清静静地修养一番。到了下午,李长风神神秘秘地跑进来,问:“公子,你让人关大门做什么?”
祁昭颌着眼皮,没耐烦地说:“累,老子想歇歇不成?”
李长风点了点头:“哦,那我让兰茵郡主回去了,就说祁侍郎累了,东西留下,人可以走……”
软枕准确无误地打在李长风的后脑勺上,祁昭鲤鱼打挺般从榻上一跃而起,恨恨地点了点他。李长风会意,坏笑着说:“小的明白了,东西留下,人也得留下,我这就带郡主进来。”
兰茵推门进来时见祈昭吊着个胳膊,捂着嘴吭吭唧唧地咳嗽着,孱弱地靠着桌沿坐下,佝偻着背一副直不起来的样子。
这么长时间,她对祈昭的秉性有所了解,只暗自腹诽不过是伤在胳膊上了怎么现在还咳嗽上了,咳嗽就咳嗽,眼珠滴溜溜转得忒灵活,不时往她身上瞟,像是在观察她的反应。
于是,她看破不说破,情真意切地说:“思澜,你这是怎么了?才不过一天多没见,怎么虚弱成这个样子?”
祈昭老牛拉破车一样又吭吭咳嗽了好几声,叹道:“唉,回来后便觉身体不适,可能是伤得太严重,牵动了内里,让兰茵见笑了。”
兰茵忍着笑,可惜地说:“那看来我来得不巧,不如我先回去吧,让思澜好好静养。”
祈昭飞快地抓住兰茵的手,眼风上挑,正触到她眼底一抹温婉狡黠的笑意。便豁然撤下了装出来的腔调,挺直了脊背,一副月朗风清的样子,轻轻咳了几声:“其实还好,没那么严重,我年轻,底子好,应该恢复得快。”
兰茵浅笑着点了点头,正要跟他说些什么,门吱呦一声又被推开了,李长风从描着兰花的绵纱后探出个头,“公子,外面有情况。”
祈昭心里恨透了这没眼色的随从,还外面有情况?外面情况他娘的多了去了,天塌下来能不能等兰茵走了再说,非得捡这个时候往他跟前凑。
用眼梢瞥了瞥他,几乎生出尖锐的锋棱,不说让他进也不说不进。还是兰茵看不过去了,说:“还是让他进来吧,说不准真有什么重要的事。”
祈昭气呼呼地朝他一招手,“有话快说,有……”看了看兰茵,将后半句憋回去了。
“公子,我刚才去外面,听说大人要给你定门亲。”李长风将双手交叠着放在身前,努力装出一副沉痛的样子,边偷瞄着兰茵,边声色俱全地继续说:“对方是溧阳公主家的吴贵女,前几天公子还去贺过她的及笄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