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无出之过 ...

  •   自然的,裴长宁、林秋寒、邢鸣、胡伯同崔琰一桌,小六则和其他捕快同桌。聚在那一桌的皆是年纪相仿的年轻男子,平时又是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说起话来自然毫无顾忌。此时看着依旧惊魂甫定的小六,一伙人便拿他打趣。

      “嗯……”其中一人用力嗅了嗅手中的酒杯,笑着道,“来了这些日子,头一次尝到这里的焰湖酒,光闻着就感觉醇厚得很。小六,要不要来一杯?”

      小六瞬间想起了今日在验尸房里的一幕,头登时摇得跟碧浪鼓一般,脸色开始微微泛白,不停地用手抚着胸口。

      崔琰忍俊不禁,“小六年岁不大,怎么酒瘾这么大?”她笑问。

      “噢,”邢鸣接话,“哪是什么酒瘾?他是借酒浇愁。”

      “怎么?”崔琰很是疑惑。

      “上月,他爹娘做主,给他定了门亲,就是他爹朋友的闺女。本来都挺好,他也很满意,但是最近他听说那姑娘人品太差劲,就不乐意,跟他爹娘说要退亲,可他爹娘哪里听他的话。他看无力扭转,心里苦闷,便日日醉酒。”邢鸣看向小六,叹道。

      “终究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话,哪里就作数?这样凭旁人的三言两语就否定人家姑娘,也太草率了些。”崔琰稍稍低头,眼睛盯着桌子中央,淡淡地说道。

      胡伯呵呵笑道:“就是,就是,我也是这么说的,可他哪里听得进去。既然父母之命不可违,那就等揭了盖头再见分晓啦!可这小子既然认定了人家姑娘人品败坏,不知到时候要闹多少误会。人云亦云,也该让他吃点苦头。”

      只听旁桌又有调笑声传来,“我说小六,你就知足吧,你只是听说这姑娘性情泼辣,就醉熏熏的要借酒浇愁,要是找个像崔家的姑娘,你岂不是要去寻死?”

      “崔家姑娘?”另一人抢着道,“崔家生意遍布天下,要是我,崔家姑娘再怎么不堪,我都乐意娶,大不了娶了之后再纳妾。可光那嫁妆,估计我下半生都不愁了。”

      “不是说崔府已经没落了?”

      “没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崔府已经不比以前崔老太爷在世之时,可比起一般的富庶人家还是可以的。哎,我听说,那三房留下的唯一的女儿崔琰,崔老太君可是把一生的积蓄都给她了,还有那无价之宝翠玉佛也在她手上……”

      林秋寒意味深长地看向崔琰,只见她镇定自若,跟胡伯说着话,“哎,说到这南临崔府,崔大夫,可是跟你同姓呢。”他看似无意地问。

      “他家那等富贵,我一个小小的医女,如何敢随意攀附?”崔琰道。

      “你是同济堂的大夫,想来南临府的富贵人家常常请你过府看病,不知可去过崔府?到底这崔府的姑娘是不是像传言般不堪?”林秋寒一双探究的眼看向崔琰。

      “别的姑娘没见过,不敢妄言,这崔琰么……”提起自己,崔琰面上丝毫没有不自在,“倒的确是同传言一般无二。”她抬头看向林秋寒,目若秋波,睫影如黛。

      这丫头,说起自己的坏话来,跟真的一样,还脸不红、心不跳,这是跟自个儿有多大仇啊……

      裴长宁双手抱胸,身子微微后仰,漆黑如墨的眸子里蓦地闪过一道光。他轻轻抿了抿唇,视线在对面的崔琰脸上停留了片刻,便缓缓垂下眸子。

      她想逃?这是他所能想到的唯一解释。

      天刚亮,霞光蛰伏在厚厚的云层后面,整个焰湖县被薄薄的一层晨雾笼罩着,连偏巷的青石板小路上都透着清浅的湿意。除了远处一两声鸡犬声传来,小巷内一派静谧。

      崔琰沿着蜿蜒不见底的小巷走着,偶有挑担的小贩路过。贾老三的药方她琢磨了一夜,总觉得差了一味药,可怎么也想不出来。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便出来走走,想借清冷的空气理清她有些混沌的思绪。

      出了那条偏僻的窄巷,便是客栈所在的街道。起早的小摊已齐齐摆好,吆喝声四起,伴着袅袅腾起的热气,早市开始了。

      崔琰踏入客栈大门,一眼便见到林秋寒正独自坐在桌边微微愣神,不见裴长宁在旁。他神色凝重,手持竹箸,不用膳,却缓缓以箸头点着桌面。她还从未见他如此静穆的样子,料他正思量着案情,并不去打扰他,径直上了楼。

      稍稍休整后,崔琰便准备去县衙瞧瞧贾老三。再下楼时,已不见林秋寒的身影,她并不在意,如今案件线索又断,他们自然忙得很。

      客栈里人来人往,她瞧见在破庙里遇见的骆大娘正探着头往客栈里瞧,似是在找人。见着崔琰,眼睛突然亮了起来,笑容瞬间堆满面。

      “南心大夫。”骆大娘讨好地打着招呼。

      “可是找我?”崔琰问。

      “是,”骆大娘有些犹疑,顺手将崔琰拉至一处没人的墙角,“有件事……还想请南心大夫帮忙。”

      “何事?”崔琰料她有难言之隐,为了打消她的疑虑,想了下便接着道,“你既来找我,定是看病了。放心,我是大夫,你尽可直言。况且,你只有将症状言明,我才好对症下药。”

      她轻缓的话语,足以令人安心,骆大娘这才定了神,轻声道:“还不是为了我那苦命的丫头,”她甚是悲戚,“那日也是让你看笑话了,我那姑爷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我丫头嫁给他十余年了,竟没生个一儿半女的。就为这,他平日里还好,一喝酒就不是打就是骂的。”

      “可曾看过大夫?”

      “怎么没看过,但凡有点名气的大夫都瞧遍了,苦汤不知道喝了多少,竟一点用没有。我瞧着这全县城的大夫加一块都比不上你,所以想请你……”

      崔琰点头,“既如此,还是得见了她本人,诊了脉才知道情景如何。”

      “自然、自然,只是……”骆大娘左右而顾,面露难色。

      “无妨,我可以随你去她家看看。”崔琰见她如此,定是骆玉槿不方便出门来此的缘故。

      “如此便多谢南心大夫了,唉,这也是实在无法。”骆大娘叹道,“玉槿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可总不见效,便灰了心,发誓便是被打死,也绝不再看大夫了,说看了也只是白白被人笑话罢了。所以,只能劳烦南心大夫亲自跑这一趟了。”

      崔琰瞥见她眼角欲坠的泪花,心内一阵不忍,便紧紧跟在她身后。

      不一会儿,二人便来到一处四合院前。进了院子,崔琰便细细打量着,小小巧巧的院落,青砖黛瓦,收拾得清新雅致。令她眼前一亮的是,院内一角种了好些品种各异的兰花,正值花期的几种开得浓烈,馨香扑鼻。看得出来,主人在这一片兰花上花了好些心思。

      “南心大夫,”骆大娘以为崔琰驻足不前是怕遇见她女婿,便拍着胸脯保证道,“今日那畜生出门去了,再说,就算他待会灌了黄汤回来,我也一定不让他再冲撞你!”

      崔琰抿着嘴笑了笑,并不解释,随着她进屋。玉槿见了崔琰,有些不情愿,还是在骆大娘连哄带劝下才伸出手让崔琰诊脉。

      片刻之后,崔琰缓缓开口道:“先前可有大夫说你这是肝气郁结导致的肾虚?”她心下疑惑,玉槿的症状并不难诊,不会没有大夫诊断出来。

      “你说什么……肝气郁结?还肾虚?”骆大娘苦命思索着,“看了那么多大夫说什么的都有,什么肾虚、脾虚、血亏,还有什么阴阳两虚的,太多了,哪里记得住?”

      倒是玉槿开口道:“是有过那么一个大夫诊断说是肝郁肾虚的,也开了方子,说是要坚持调理方才见效,可那时乱投医,只吃了不到一个疗程,便丢开另找大夫了。”

      “依我看,恰是这个大夫说得对。肝郁不疏,久而化火,至气血不足,致肾不得养,天葵匮源,冲任血竭气衰。”崔琰顿了顿,继续道,“所以服药是一方面,关键是排解郁结。我行医多年,发现有些病症并不难医,神思情结最难化解,许多病竟不靠药,而要靠心医。”

      闻言,玉槿默然不语,苍白的脸尽是凄苦,直至眼角第一滴泪落下,她将头埋在骆大娘怀中,低低的啜泣。

      骆大娘拍着她的背,亦伤心地道:“可不是呢!这样朝打夕骂的,如何能排解得开?”

      正说着,院内传来脚步声,玉槿忙抬头拭泪,瞳孔一缩,“他回来了!”她惊道。

      崔琰见她惊惧畏缩的模样,心惊她怕他竟到了这个地步!

      赵集大步进了屋,见崔琰,面上尽是惊诧,但很快便明白了她的来由。不过他并未理会她,却向着玉槿柔声道:“今日衙门里并未安排差使,所以回来得早些。”

      “嗯。”玉槿轻声应着,并不敢看他。

      崔琰心内冷笑,何必装得如此。不想抬头看到他看玉槿时专注无他的眼神,鄙夷登时变为疑惑。

      崔琰不紧不慢地写好方子,“就如我刚刚所说,再高明的方子,也要你心思无碍。我曾见过的久医无效,心情完全放松后有孕的不在少数。”她斜着眼看向赵集,竟见他眼中闪过一丝无措与黯然,心中的疑惑更甚。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