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多少楼台烟雨中(5) ...
-
日子一转眼就到了平盛八年。
这两年来,江湖中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曾令不少人咋舌的,是消云门的门主突然暴病而亡,而新任的门主又是一个草包,自此以后,消云门一蹶不振。
消云门式微后,又有新的门派在江湖中崛起。据说,这明月宗以前便很有名气,只是他们的宗主失踪了一阵子,才让明月宗沉寂了很多时日。平盛六年时宗主突然回来,还带回了一个很能干的心腹,两人齐心协力,一下子让这个亦邪亦正的门派名声大振。
江湖中的人说,明月宗的那个心腹真的是好,可惜是个瞎子。
江湖中的人还说,消云门的门主空有一副好皮囊。
平盛八年,九月,在某个月亮很圆的晚上,空有一副好皮囊的门主施施然地坐在院中,等一个人。
那人如约而至。门主舒辛看看蒙了点黑云的月亮,再看看眼前这个戴着黑色面罩的人,忽然有些想笑。
不过她还是没有笑出来,而是很简短地说:
“坐。”
对面的人站在那里,没有动。
不等舒辛再说什么,对方主动地道:“疼,只想站着。”
听到对方这样说,舒辛眉心一跳,接着她揉了揉自己的额角,苦笑着道:
“所以你还要拼命多久呢?林萧已经死了,还不够吗?”
“林萧的死,是托了你的福,我没做过什么。”
舒辛一时间气血冲头,也不知自己是被对方说的话给气的,还是被对方说话时那沉闷死寂的模样给气到。她忽地站起来,语速极快地道:
“你没有出力?兰渊,两年前我不过是流浪街头的人,是你一手谋划让我进了消云门,让我用尽诡计步步登天。为了我,你杀过多少人,你还记得吗?你说你没有出力,你自己信吗?”
这次兰渊没有说话,良久过后,兰渊开口了,一双幽黑的眸淡淡扫过舒辛的脸:
“你是被我利用了,但归根结底,你自己就是个很有野心也很有能力的人,我第一次见你时就看出来了。我帮你是为我自己,而你也帮了你自己,而且出的力气更大。”
语毕,兰渊站直,很客气地施了一礼:
“舒门主,你我都知道的,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以后,你做你的门主,养你的花花草草,我继续找我的路,我们之间就到此为止了。”
“等一下!”
眼看兰渊要施展轻功离开,舒辛忙叫住她。等兰渊回过头了,她便故作镇定地道:
“你,不想从消云门里带点东西走吗?”
这话实在是说得可笑,兰渊大概都要恨死消云门了,怎么可能还想从这里拿点东西出去。
但舒辛不是蠢笨的人,她既然能说出这么反常的话,就一定有她的道理。
所以,兰渊等了一下,直到对方命人捧出一床被子,一床绘着鸳鸯的红色喜被。
在兰渊不由自主地上前,打量它的时候,舒辛开口道:
“我和林萧聊过。她喝醉时告诉我,她还真想过把你养大了后嫁人的场景,那床被子,她老早就给你备下了。”
舒辛话还没说完,就听见了被面被扯下的声响。
“嘶——”
兰渊将那被面扯下,之后就攥着那一团鲜红,再也没有犹豫地离开。
留下舒辛站在原地,有些怔愣地看着她离去的方向。
这场本质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到了最后,竟是连一声“保重”都来不及说。
兰渊,你还要去哪里呢?
兰渊带着那团鲜红,去了陈白安师父那里。
其实这两年来,她到过这里无数次,那些师兄弟们说是要拦着她,可他们毕竟是学医之人,几次试探下来兰渊就知道他们的武功有几斤几两了。
兰渊并不惊动他们,每次都只是远远地站着,看着。她知道,杜循的墓旁,是陈白安的墓。
她从不去那里看,但又会忍不住地常常到附近的山里转悠。
这晚,兰渊站在高处,对着杜循安眠的地方的方向,松开手,让那床被面落在地上。
兰渊说:“你一直讨厌这东西……那就烧了吧。”
红色的被面被红色的火吞噬。
黑色的灰烬旋着向上,向上,如当年杜循给陈白安烧纸的时候一样。
等夜尽天明了,兰渊就离开这里,去澄城。
最近,魔教搞出来了一点动静。
魔教说,正派们抢着要的红色玉髓就在魔教,大家要是愿意,大可以去一看,不要再打来打去地让魔教看戏了,教主已经看得很累了。
真有胆子去的那是没几个人,而且那东西难道真的就在魔教吗?又有人说,凡是去了魔教的,都是有去无回。
兰渊倒是不怕有去无回的,她就是想知道,很多人向杜循索要的红色玉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澄城在极远的北方,兰渊走了很久,某日因为风沙,停在了一个小城的酒馆中。
进去后她就按紧了自己的佩剑,因为,旁边有很多穿着藕粉色袍子的人,那是明月宗的人才会穿的衣服。
像这种亦邪亦正的门派,反而是最危险的。
兰渊正紧张时,感到背后有人正在接近自己。
她反应极快地转身,回过头时,她的剑都已经指向了对方的胸口。
但是当她看清了那人的样子,那剑就放下来了。
这只是个穿着湖绿色的小短衣,眼睛还蒙着一条黑色的布的姑娘。
“姑娘,慢些。”
兰渊当她是在摸索着走路,好心地伸出手要扶她一把。
结果这一伸手,兰渊的右手就被对方的右手给抓住了。
姑娘一手抓着她,一手扯下自己眼上的布条。布条落下前,她脆生生地说:
“我不是瞎子。”
她的话说完了,布条就落下了。
于是,兰渊看到了一双丹凤眼。
几年前她看着这双眼睛,只能想起丹凤眼这个词语。
而如今,她看着这双曾见过的眼,立刻想起了另一个词语。
——摄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