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三一章 ...
-
记者同学驱车赶来,贾阔少等在大门口,不得不说,贾阔少丑的很有特色,哪怕只是不经心的看过照片,也能留下深刻印象,让人在见到他时,一眼认出。
贾阔少指挥着记者,让她将车停到院内,就在他的豪车旁边。
贾阔少摆出主人公姿态,打着招呼。
贾阔少:来啦!这地儿是不是不好找?你怎就一个人?也没寻个司机。
记者从车后座拿出相机和背包:我这趟来北平,刚好还有其他事儿,就租了辆车,这样无论去哪儿,都方便点。
贾阔少充满爹味的开口赞扬,仿佛得到他的认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不赖啊!刚刚你开进来,往这儿停车那几下,我就看出你技术不赖。
记者:哈哈,工作需要吧!我们做记者的,总得到处跑。
贾阔少看似不经意,实则有意的拍了拍他的豪车:挺好,我对车,也有一定了解,这辆!我从欧洲运回来的。
记者高情商的接话:很不错!在国内,这车挺少见的。
贾阔少:何止少见,北京城里独一辆!而且这牌照也是有讲究的,不知道你们上海滩讲不讲这个,我们老京城的,尤其像我这样做生意的,比较讲究这块儿。哎!我听我太太讲,你家先生也是做生意的,听说做的不赖哈!
记者:你这牌照是挺不错的。您太太呢?
贾阔少见对方没接话,心里乐呵,觉得定是见识了别墅的阔气,觉得比不过,便不好意思提起,他笑盈盈的带路:我太太在等你呢!她知道你要来,特开心,说是留学时特好的同学,能见见真好。
七拐八绕,去往院里休息的地方,贾小姐听见声,迎了上去。
贾小姐:你来啦!太好了,我还想着,你别是忙别的去了,没空过来了呢!
记者:怎么会,既然约好了,肯定会到的,就是路上不小心拐错个弯,迟了一会儿,没耽误你们事儿吧。
贾阔少:这地确实有点绕,所以一般客人过来,我们都会去接,你当时说,自己有车,我当你有司机呢!要早说,你自己开过来,我就过去接了。
记者:没事!
贾小姐:你自己开来的啊?
记者:是啊!
贾小姐:那多辛苦啊!多累啊!你一女孩子,还会开车。
记者:算是工作需要吧!自己开车会方便点,有时候,去做一些采访,对方是不希望带那么多人过去的,所以,我们这些做记者的,得全能一点,除了做采访,拍照,写稿,还得开车,还得拎着工作需要的工具,甚至有时候,两位采访者语言不通,我们还充当翻译。哈哈!
说出这些工作内容,记者语气轻松,神态自豪,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强大的工作能力,但听到贾小姐耳中,只有受苦受累,生活所迫的意思。
贾小姐感到同情:你这太辛苦了,太不容易了吧!
记者:还好,做热爱的事,不会觉得累。
贾阔少只觉得对方在为了脸面,强行找补,遂出主意:你这太不容易了,还是找个司机比较好。
记者笑着看向贾小姐:没关系,我挺喜欢开车的。在我们上海滩,开车是一件时髦的事儿。你也可以试着学学,很方便的,可以去兜风,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贾小姐听来有一丝心动,贾阔少受不得贾小姐有一丝自立的想法,他打心底喜欢贾小姐依靠着他,做柔弱乖巧的菟丝花,因而他急忙接话:我们这儿没这样的时尚,我们都有司机,去哪都叫司机就行。
贾小姐知道,老板的豪车不会拿来让她练手,磕了碰了,不好交代,也急忙说:对!自己开车多累啊!
记者并未领悟到话中的真意,还在继续解释:有司机是方便,但人总有那样的时刻,想要独处!这时候,会开车,就很方便了。
贾小姐:确实是,有时候,不想让司机跟着。不过我先生会开车,他车子开的很好,不想司机打扰的时候,我会选择让我先生陪我。
记者:那你就没有想一个人去哪个地方玩一圈,或者独自吹吹风的时候吗?
贾阔少:没有,我不知道别人家是怎样的,在我们家,我和我太太感情特好,我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只会嫌在一块儿的时候太少,我真的,毫不夸张的说,我一分钟都不愿意跟我太太分开。
贾小姐配合的陷进贾阔少的怀抱,贾阔少顺势深情的吻了吻贾小姐的额头。
贾小姐:我们是夫妻,但也是特好的朋友。
记者内心尴尬,面上礼貌的笑着。
她们来到院中休息处,这里有石椅石凳,景色别致,宜西宜中。
贾小姐拉着记者坐下:我太开心了,老想念读书时的同学们了,就是大家伙儿都忙,离得也远,轻易见不着。
记者:你那会儿可是留学圈的风云人物。
贾小姐自豪又谦虚的说:嗨呀!都好些年前的事儿了。这么些年了,你都成大记者了,比以前漂亮了许多。
记者:你还跟以前一样漂亮。
贾小姐:是嘛!也可能是因为我的衣服,我今儿穿的,就是留学那几年的衣裳,我就想着,你看到会觉得亲切。
记者有些惊讶,毕竟距离留学时已过去好几年,且近几年,随着新旧文化的碰撞,服饰的款式几乎是一年一个样,倒不是说穿旧衣裳不好,只是像她们这样忙于工作的女性,在合适的场合穿合适的衣裳,是一种礼貌,所以务必要跟着时代的步伐,更新衣柜的服饰。刚刚看到贾小姐第一眼,记者就敏锐的察觉到她的穿着有种说不上来的奇怪,严格上讲那是一件款式陈旧的内搭,正思索着莫非是地域不同的原因,对方就说出了答案。
记者礼貌的微笑着:太有心了,不过,你这件衣裳,看着不像外穿的。
贾小姐:对!我这是件内搭。今儿不出门,就在家里,而且你不是说,这次采访不用太紧张,不是那种特别严肃的,就轻松点,聊聊天嘛!我就觉得,穿的舒服点,在家里嘛!咱又是老同学,这样比较放松。
或许是出于职业习惯,记者引申出新的问题:你平时很爱惜衣物吗?还是这件衣裳比较特别,所以格外珍惜,一直打理保存着。
贾小姐:也不能说珍惜吧!其实,我不在意这些外物的,好多衣服,买来就随手丢衣柜了,有时候掉出来,我都不知道是啥时候买的。而且我这件真的超舒服,好几次想扔掉都舍不得,我先生就开玩笑,说让我不要扔,就一直穿着,看到底能穿多久。
贾阔少:是,我觉得她这一点特可爱,她跟普通的女孩儿不一样,可能普通的女孩儿,是需要那些外在的东西,去装饰,才能表现出一种美,但是我太太就不需要,因为我太太就是美本身,她自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美!所以她就不需要外在的一些装饰。这是非常难得的,而且,我太太特能激发人的灵感,一些大艺术家,就特喜欢她,因为你就看着她,就有了灵感,不一样的灵感,与众不同的灵感。说真的,我在认识我太太前,从没想过我会写诗,但跟我太太在一起后,我就忍不住去写诗,去描述她对我心灵的触动。所以,我真的特爱我太太,她的美是一种引领,甚至说是跨越时代的引领,可能要等再过多少年后,后人会说,呦!这照片上的人儿真美。就现在电影里的,画报上的,那些人,都没有我太太美。
记者已拿出纸笔,开始记录一些关键的词句,方便回去后归纳采访内容。
贾小姐有些埋怨的望着贾阔少:你说的一点也不好,你平时说话的时候,写诗的时候,不是挺好的嘛!现在采访呢!你就说的这么啰嗦,一点现代诗的感觉都没了,你的文采呢?
贾阔少:是,我太激动了!我主要就……嗨!反正,要没我太太,我都不知道,我竟然是一位诗人。
贾小姐:是!他跟我认识那会儿,就说,他特想当文人,要没我,他可当不上。
记者一边记笔记,一边回忆,她想起,在翻看资料时,看过的贾小姐的照片,在她刚刚回国那段,她的穿戴还符合贵妇身份,得体昂贵精致,可自从翻译一事后,她的首饰似乎只剩下了一颗婚戒,穿着也开始奇怪起来,甚至有时候,称得上不得体,就犹如今日采访的穿着,总流露着与众不同的小心思,说的好听叫巧思,说的直白可以叫掩穷。
记者委婉的问:我也看过你的一些照片,你的一些打扮,都很与众不同,而且挺多人欣赏你的穿搭,甚至我还看到,有人去模仿,去揭秘之类的。
贾小姐:是!对这个事,怎么说呢!因为,我不是特在意这一块,很多时候,我就随手一穿,就出去了,她们就说,这么别致,肯定是花了很多心思之类的,真的没必要,我真就随便一搭而已,穿搭对我来说真的就是一件特容易、特简单的事儿。
记者:那我看有人说,去寻你衣服的价格之类的,说很便宜,不符合你的身份,这块儿你是怎么想的?
贾小姐:就很没意思!我的衣服,很多都是私人订做的,甚至是我自己参与设计的,独一无二,他们买不到的。也有粉丝写过信,让我分享是哪家铺子,或者公开一下设计图之类的,我觉得,我真没这个必要,至于那些,说找到一样的了,说便宜什么,那能一样吗?不过我确实有时候,也会喜欢上一些不是那么贵的,我也从没说过,我是贵妇,这些有什么意义啊!我比较在意喜不喜欢,而不是价格,你说,那些特贵的,但不喜欢,也没必要买。
贾阔少:对!可能有些人,她们就理解不了,就觉得所有人都跟她们似的,比较在意价格,我太太就不是那样的人,那样真的就俗了。
这时一阵风吹来,此时虽尚未入冬,但北京的深秋,亦有几分凉意,记者将敞开的外套收拢,只穿着内搭的贾小姐,抱着双臂,显然感受到了凉意。
记者:是不是有点冷?要不要往屋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