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07 ...

  •   *
      靠山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不过一周,林小婵就挺了过来。

      她恢复了活力,胃口很好,还跟哥哥抢着吃。

      李秀竹很开心,就跟丈夫说:“当家的,小婵跟咱还真是有缘哪!”

      “是啊,这是老天爷给咱送来的,瞧瞧咱家净是破小子,想要个闺女也没得,这下可好,总算改了门风了!”

      林知山呵呵笑道。

      他们老林家不知咋的,从爷爷那一辈开始就没生过女娃,到他这边依然如此。他跟秀竹生了俩儿子,总算有个闺女了。

      “哎,李家那边会不会再要回去?”

      “应该不会吧?听爷爷讲小婵跟那边犯冲,邪气入侵,水土不服,只要咱把娃儿藏好了,不被人发现就成。若那边问起来,就说小婵离不开大山,一出去就生病,他们也就死心了……”

      林知山是个豁达汉子,很是乐观。

      李秀竹也就放了心。

      知道这事的,除了爷爷奶奶就是知山和她。

      接生时,是奶奶帮的忙,自然不会说啥。爷爷就更不用说了,一向偏爱知山,待知山比儿子还亲。

      林世风办了一件好事,更是喜上眉梢。

      他来这边瞅瞅,见小婵白白嫩嫩的,眼神灵动,就说:“知山啊,这娃娃不凡,以后会给咱家带来好运的,大根和二根也能跟着沾点光哪!”

      这吉利话都爱听。

      三个大人就像揣着秘密,偷偷乐着。

      林世风也越发上心。

      他送了白米过来,还编了竹器挑到山下去卖。换了钱就扯了花布,给娃儿做件新衣裳。

      姜氏撇了撇嘴,跟老伴说:“当家的,一个女娃子费那么大心思干嘛?”

      “哎,你不懂!”

      林世风神秘一笑。

      “你就不怕这娃儿出息了,被人家认回去?”

      “认回去?认回去怕啥子?这娃儿离不开山里,不会忘了咱的……”

      林世风很自信。

      他认下小婵不图啥,就图个缘分。看到娃儿的第一眼,就感到亲近,就像有一股子灵气吸引着他。

      那种乐趣,哪里是那些凡夫俗子能晓得的?

      *
      在家人的呵护下,小婵一天一天地长大了。

      她白白嫩嫩的,眼睛大大的,头发乌黑发亮,就像个小仙童。

      见了人,就咿咿呀呀的,咧着嘴笑,可开心了。

      受她的影响,二根也很活泼。

      不过,二根长得像林知山,肤色偏黑,眼睛黑亮亮的,像个小泥猴。

      两个小家伙同吃同住,基本上不出门。

      李秀竹跟人家说:“娃儿身体弱,不能见风……”

      村民们不以为意。

      “龙凤胎”不好养活,是要在家里捂一捂。

      直到百天之后,李秀竹才抱着娃儿出来见人。

      这时候,俩孩子大小差不多,看不出啥来。

      不过,一黑一白,长得一点都不像。

      搁在龙凤胎上并不奇怪。再说,林知山黑不溜秋的,李秀竹皮肤白啊,就夸这女娃儿长得像娘,长大了是个俊俏姑娘。

      这时候,林大根三岁了,多少懂点事了。

      他瞅着弟弟妹妹,就问:“娘,我小时候是不是跟弟弟一样啊?”

      “是啊,都是高鼻梁,大眼睛,长得像你爹!“

      李秀竹看着儿子。

      大根小时候就黑,长大了也白不了了。

      大根嘿嘿笑着,瞅瞅妹妹,那种保护欲一下子冒了出来。

      “妹妹,快快长大啊!”

      林小婵裹在襁褓里,眼珠子咕噜噜直转。

      她没了记忆,也没了能力,一切都被压制住了。那颗金灿灿的稻谷也变了颜色,黑漆漆的,就像碳化了一般。

      可这对小婵有啥影响?

      她该吃吃,该喝喝,欢快地就像一只小雀儿。

      *
      就在这年冬天,村里来了工作组。

      一共三位同志,穿着土黄色的军服,住在祠堂里。

      组长带着人挨家挨户,先摸情况。随后,就召集村民们开会,讲了政策,把大伙儿都动员起来了。

      接着,就开始丈量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山民。

      山头也开禁了,不再属于山下的大地主了。山民们可以上山打猎,也可以砍柴,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林知山家也分了二亩山地。

      这地不赖,坡面朝阳,靠着溪流,浇地可省劲了,产量也高。

      他跟秀竹说:“哎,咱运气真不赖,抓阄一抓一个准!”

      李秀竹也很开心。

      她想起了爷爷的话,没准就是小婵带来的好运气呢。

      要说,她和知山靠手艺为生,一年到头都在编竹活儿打竹器,累死累活的只勉强够吃,哪里见过土地啊?

      村民们就像过年似的,欢天喜地。

      无论是眼界还是心劲儿,都提高了不少。

      赶在冬闲,工作组牵头办起了识字班。

      李秀竹也被动员去了。

      她抱着小婵,背着二根,挤在大姑娘小媳妇中间,学起了文化。

      日子欢快得不得了。

      几个月下来,不但认了字,还会算账了。

      妇女得了解放,这就是新社会的好啊。

      *
      林世风也分了二亩山地。

      他不用跑江湖了,也不用出远门了,跟李家铺那边也断了来往。

      一个是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另一个,他也想避开来。

      当初,就留了话儿,娃儿领走了,跟李家就没啥牵扯了。这是规矩,总不能把娃儿养大了,再送回去吧?

      另外,他也怕娃儿回去了,再出啥事。

      那边邪气着哪!

      看看小婵进了山,就没事了,可到了李家铺就难说了。

      李家铺那边,李老爷子也心存忌讳。

      虽然没有明说,可族里都是这个意思,娃儿不能留。这事未跟李秉坤提起,可他也猜到了,未说破而已。

      在家族利益面前,多少会有牺牲吧?

      蒙在鼓里的只有李秀娥。

      她很想女儿,还做了几件小衣裳,说要托人捎过去。可山里离得太远,秀竹姐都几年没回来了,哪那么方便啊?

      赵氏就宽慰道:“秀儿,娃儿在山里能活过来就成,别的,就不要想那么多了……”

      言外之意,是想秀儿放弃。

      李秀娥一心二心想着小婵,可送出去了再要回来就难了。

      她不敢奢望,只想着能见上一面。

      李大川知道妹子的心思,说要进山看看。

      可赶上分地,就把这事耽误了。

      袁桂枝自然不想跟娃儿搭上边。

      她怕当初做的事情漏了陷,就极力阻拦着。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她始终忘不了那道凌厉的目光。那是穿透人心的,一旦娃儿醒了,哪有她的好果子吃?

      对小婵,她忌讳得很。

      染上重病还能活过来,怕是有神力护着呢。

      *
      一恍,三年过去了。

      小婵长大了,整天蹦蹦跳跳的,可活泼了。

      偶尔,也会眺望着远处的山峦,呆呆地看着。

      像在回忆着什么?

      可随后,又莞尔一笑,追着哥哥玩耍去了。

      晚上,她会做一个奇怪的梦。

      梦里乱哄哄的,说着她听不懂的话,看不懂的事儿。

      可醒来后,就忘了。

      即不影响吃,又不影响喝,更不影响她在山间玩耍。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就在这年秋天,百十里外的林家坪来了一位青年军人。

      他穿着土黄色军装,打着绑腿,风尘仆仆的。

      他找到镇子上,掏出证件做了自我介绍。他叫杨成业,驻扎在省城,是林骏山的战友。这趟过来,是想找到林骏山的家人,完成战友的嘱托。

      地方上的同志很热情,就陪着杨成业来到了林家。

      “大叔,我跟骏山是多年的战友……”

      “杨同志,骏山他……”

      林徳先又被勾起了伤心事。

      张氏也一旁抹着眼泪。

      “大叔,骏山是个好同志……”

      杨成业说了林骏山进山剿匪,“牺牲”前后的经过。说大西南的平定,就有骏山的一份功劳。

      “大叔,骏山临走前,托给我一件事……”

      说着,就问起骏山的“遗孀”。

      林徳先迟疑了片刻,说道:“杨同志,骏山媳妇已经改嫁了......”

      “唔……”

      杨成业心有遗憾,骏山留下的那封信,就没掏出来。

      他站起身,准备告辞。

      就在这时,一个小姑娘探头进来,冲他甜甜一笑。他心里一动,不由得问道:“大叔,骏山有没有留下孩子?”

      “孩子?”

      林徳先神色微变,这话儿该咋说?

      张氏反应很快,就接口道:“杨同志,骏山有一个闺女,三岁了,叫凤儿……”

      杨成业又惊又喜。

      “凤儿在哪?能不能让我瞧瞧?”

      “叔叔,我就是凤儿!”

      那个小姑娘大声说着,一点都不认生。

      杨成业很激动,这就是骏山的女儿?

      骏山心心念念已久了。记得那时,他跟骏山前后脚成了亲,还笑着说:“咱们比一比,看谁家先生娃儿?”

      婚后第二年,他和徐春芳生了一个儿子,叫杨晓光。可骏山呢,却消失在了茫茫林海中,连尸骨都未找到。

      他记得那个日子,永远都忘不了。

      杨成业看着凤儿,就像看到了骏山。

      他很激动,哪里晓得凤儿并不是亲生的,只是顶了“烈士遗孤”的名号?

      这两年,地方上对“军烈属”做了统计,还发了抚恤金和补贴。林骏山是烈士,自然也有。做登记时,刘彩云出了个点子,把林玉凤挂在了骏山的名下,说是给骏山留个后。

      林徳先和张氏很赞同,还夸刘彩云想得周到。

      殊不知,刘彩云这是一举三得,既拿下了骏山的家产,又得了公家的照顾,还堵住了骏海兄弟的嘴。

      ---
      (晋-江-独-家,谢-绝-转-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007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